如何让一个孩子写出作文(怎么让孩子喜欢上写作业的作文)

如何让一个孩子写出作文(怎么让孩子喜欢上写作业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30 04:17:03
如何让一个孩子写出作文(怎么让孩子喜欢上写作业的作文)

如何让一个孩子写出作文【一】

感一

周六陪同孩子观看北京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的讲座《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看到标题我欣喜若狂,虽说女儿学习很用功,但是她对学习本身并不感兴趣,而且有偏科问题,这让我很担心,要知道如果学习没有兴趣的驱动,很难会走得长远。王金战老师是一位充满教育智慧的优秀教育者,听了他的讲座后,我茅塞顿开,不但对读初中的女儿来说是一件幸事,也对我和我的学生有很大帮助。

王老师重点讲了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王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兴趣,关键看老师。“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业务修养、职业素养,让自己成为真理的化身,才华横溢,风趣幽默,性格阳光”。我很高兴我的女儿的班主任是一位勤奋、认真、对待育人工作一丝不苟的好老师。同时我也在反省我自己,上课时竟然有学生睡着了(这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我曾经用过赏识教育法,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去表扬和鼓励,但总是没有坚持下来,学生自然也没有很好地坚持。有时为了准备一节评优课,我上网搜索各种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做成ppt课件,学生在课堂上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怀有特殊爱好时,就会更加关注这样的事物,也会想着主动去完成它,兴趣会使他们乐享其中,乐此不彼。前后对比,我发现自己对教学已经有了惰性,对学生的教育也变得简单。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将认真对待学生及家长的态度和做法,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通过组织有层次有目标的班会,研究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制作学生喜欢的教学课件,让学生爱上学习。除此之外,我觉得要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家长自己要先爱上学习,一个家庭的学习氛围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吧!

如何让一个孩子写出作文【二】

我是妇联实幼中二班XX小朋友的妈妈,看了“让孩子自由成长”访谈后深有感触。

为人父母后,关注和陪伴孩子的成长作为一个重要事项列入大多数家庭的日程。对于孩子的成长,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理念和处理方式。我们家之前基本保持着“健康快乐第一”的想法,因我家孩子活泼好动,所以给他报了感兴趣的运动课。进入妇联实幼苗苗班后,增加了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其他有关知识性的学习班没有想过早让孩子接触。

可是,今年升入中班后,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也有可能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期望变高了,尤其是我就变得不淡定了。开始不断质疑我们家这样的“宽松教育模式”,是不是太不负责,会不会影响到孩子小学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

在我内心各种纠结的时候,有幸参加了无锡教育电视台举办的“让孩子自由成长”教育专家们的访谈节目,四位校长凭借多年的教学,分享了对幼儿时期孩子的教育心得以及各自的见解,我个人感触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孩子的自由成长,不是放任,要考虑其多样性以及可能性。自由不是完全放任不管,孩子小,需要我们大人的正确指引,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去效仿他人学什么或者做什么,根据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待事物的兴趣很重要。

第二,教育因遵循孩子各阶段的特性“有所为有所不为”,切不可拔苗助长。植物有春种秋收的生长规律,小朋友同样如此。如果还没学会走就让要求他跑,不现实;其次,错过了相应的时期,再去做会很难或者需要花几倍的努力,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第三,给孩子创造充满爱、有乐趣的家庭氛围。比起物质上的充裕以及送孩子去各种培训机构,不如父母对于孩子用心的陪伴。经常与孩子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比如:一起做家务,一起做旅行前准备等,其过程中能让孩子感受亲情,自己体验慢慢长大的感觉。

另外通过此次访谈节目,让我对于以“快乐游戏方式教育”的幼儿园与以“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小学的衔接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幼儿时期的教育,比起学习多少知识,我们父母的关注点应该是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个性的培养,就如同大楼地基打牢固了,才能往上盖更高的楼层。盲目地、超前地灌输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知识,那将是本末倒置。

我也认识到,如何培养出有好个性、好习惯的孩子,再多的说教,总比不上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父母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追上孩子成长的步伐,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再忙再累,我们都要好好控制情绪,就像我们幼儿园家长会上老师提倡的“生气时不教育,教育时不生气”。现在起我努力要做到给孩子创造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成为一位孩子真正需要的父母。

如何让一个孩子写出作文【三】

儿子并不傻,但就是不听话,喜欢顶嘴,上课讲话,吃饭玩东西,做作业时开小差……有时真拿他没办法,慢慢开始讨厌他,有时把我气急了,真想狠狠揍他一顿。

早晨一起来,还没穿衣服就挖鼻孔,动作又慢,我怕他感冒,让他快一些。他说:“烦了!”一句话说得我就来火。让他去倒垃圾,他说:“你不会去倒啊!我不去!”听了就让人来气。我对他也失去了信心,感觉他这样下去,成不了才,也不值得我花时间、精力去爱他。

后来,我想办法参加了一些家长培训,学习了很多资料,想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来教育儿子,改变他的坏习惯。

直到了解了很多名人也曾让父母伤心难过,我大受启发:

第欧根尼 古希腊人,一日三餐专捡地上的食物吃,更让人不解的是,他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小便,年迈的母亲为此伤透了心。

亨利·梭罗 美国人,小时候读《圣经》,看到上帝关于“一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的教义后,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可不想那么累,我要一周工作一天,休息六天。”妈妈很无奈。

萨迪 古波斯人,他逢人就说,人应该活到90岁,前30年用来读书,中间30年用来漫游世界,最后30年用来著书立说。他不仅这样说,还这样做了,让他父亲关于“挣钱养家,治国平天下”的`嘱托全部落空,老母亲气得一夜白了头。

这些曾让父母伤心的人后来都成了名人,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让人羡慕的人。第欧根尼后来成为大哲学家,活出了自我和尊严,以致让马其顿皇帝亚历山大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第欧根尼。”亨利·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过着宁静简朴的生活,写出寂寞、恬静、智慧的《瓦尔登湖》,让无数人羡慕和神往。萨迪漫游了四十多个国家,留下深邃颖悟的智慧之作《蔷薇园》,并且真活了90岁。

假如孩子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去做,不听话,不老实,很调皮捣蛋,你千万不要伤心、烦心、失望和痛苦,我们要给他们更多的宽容、自由和理解,说不定将来他会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如何让一个孩子写出作文【四】

那是我所见过最感人,最伟大的“让”!

公交车上,“咔嚓”,车门打开了,上来一对年轻的夫妇。那少妇不知为何,头发散乱,口齿模糊不清。她的丈夫扶着她坐在窗边,她低着头,不知在说些什么。车上的`人大多对她十分厌恶。在她对面,一位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坐在那里。小女孩怀里抱着一个洋娃娃,她正在哄着娃娃“睡”:“乖乖,我的好孩子,快快睡……”突然,那少妇“如梦初醒”,大喊着:“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拼命似的抢着小女孩的洋娃……车箱里一片混乱――

“妈妈妈妈,她抢我的娃娃……”小女孩哭着喊着她的妈妈。而那少妇望着手中的洋娃娃,竟笑逐颜开:“孩子,有妈妈在,别怕!”人们议论纷纷:“这人怎么能这样,抢小孩的玩具,太不象话了。”“就是,看那小孩哭得多伤心!”“我看那人八成是疯子。”……“对不起,对不起!”她丈夫赶紧向小女孩的母亲道歉,并夺过少妇手中的洋娃娃,还给小女孩。那少妇又在喃喃自语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孩子溺水了,为拉他那落水的同学一把。”丈夫叹了一口气,“她也就疯了。”

人们的脸都红了,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她。

小女孩看看手中的洋娃娃,又看看她。母亲在旁边幽幽地说:“去吧!”女孩点点头,走到少妇身边,把洋娃娃递过去:“啊姨,您的‘孩子’。”她赶紧紧紧地抱住洋娃娃:“孩子,我的孩子……”没有有人制止,也没有人发表议论。车箱里静得可怕。

几秒后,车箱里爆发出一阵掌声!

小女孩的“让”,不是一般的“让”;她让出的是一份充满童真,纯洁,无暇的爱心!

如何让一个孩子写出作文【五】

生活待人是平等,在你得到美貌的同时,你将失去与之成正比的智慧。在你得到快乐的同时,痛苦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你。所以说,人的心房住着两位客人,痛苦与快乐。你太快乐了,会吵醒沉睡着的痛苦,当你太痛苦时,快乐会随时降临到你身上。你得到了阳光的明媚,同时你也失去了月光的皎洁;你得到了爱人的温情,同时你也失去了异性朋友的关爱;你得到了科学家的精密,但你同时也将失去文学家的浪漫。人生如此,国际形势更是如此。美国得到了伊拉克丰富的石油;同时,让布什忙得焦头烂额,让美国士兵失去原有的快乐,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胆、精神高度紧张的伊拉克,面对一个个面黄肌瘦,一不留神就与你同归于尽的伊拉克人。伊拉克人民在失去国土、尊严和最基本的生命问题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得到的是在患难中,遭受到侵犯时,伊人民是如此的团结一致,是如此的热爱自己的家园,自己的首领,特别是一些生活在国外已过着丰衣足食的伊拉克人民,听到自己国家遭受别国的侵犯,都义无返顾的举家回国,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我想,此时的美国多少有点后悔了吧!是否从没想过外表如此脆弱不堪的伊拉克,会如此坚强的与他们作殊拼搏。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在我们为失去某人而伤痛时,不妨想想,在不久的将来你将会得到什么;在我们在为得到某物而欣喜若狂时,不妨回想一下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愿人们都能用理性的头脑,在失去与得到中,平衡得失,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活出一个精彩的自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