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作文 题记(冲过终点线那一刻作文半命题600字)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作文 题记(冲过终点线那一刻作文半命题6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11 18:21:13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作文 题记(冲过终点线那一刻作文半命题600字)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作文 题记【一】

大家一定都有难忘的一次吧!或许是一次游玩,一次阅读,我也不例外,我最难忘的是一次游戏。

记得上个星期六,我写完作业,妈妈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吧!”“玩贴鼻子!”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说。游戏开始了,我说:“规定很简单,先画一个人脸,再用笔在脸上画鼻子,看谁能贴中。对了,还要上眼罩。”

刚说完,弟弟就大摇大摆地跑了出来,一下子戴上眼罩,说完就要冲上前去,“等等,还没转圈呢!”他只好无可奈何地转了3圈。他似乎没有感到头昏,反而像一只灵巧的小鸟,先在眼睛上停了一下,接着又把笔放在了嘴上,我们都本以为他会画上去,没想到他竟然灵活地把手向上一抬,笔尖正好落在画鼻子的位置上,他居然一下子就把鼻子画了上去。哇!家里掌声一片。我心想:弟弟这么快就画上去了,难道能从布里看见?我也打算去试试。可当轮到我时,我却发现眼前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更可怕的是等我转完了3圈,也已经昏头转向站不稳了,当我好不容易找到那张纸时,东西南北都分不清了。最后不出我所料,我把鼻子画在眼睛上了,也让家里人都要笑得趴到桌子下面了。

虽然被大家笑话了,但有这么一次快乐得经历,还是很难得得哟。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作文 题记【二】

如果在你的生活里突然有一个人消失了,而且永远不存在了,你会不会难过呢?还记得妈妈告诉我外婆去世的那一刻,我真想哭!

小时候,每天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叫“外婆!”外婆就会微笑着过来抱我。可是不知道是哪一天,妈妈突然打来电话:“外婆生病了!你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啊!”我不由一愣。

过了几天,妈妈又打来电话。她似乎在抽泣,无法稳定自己的情绪。我急切地询问妈妈:“到底什么事?告诉我好吗?”

但是妈妈仍然一个劲哭泣着。我似乎已经知道妈妈要说什么了,但是我不敢确认,我更不可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终于,妈妈的嘴里悲伤地吐出一句话;“外……外婆去……去世了。”

“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妈妈抽泣着说:“我也没想到她会这么快离我们而去。”那一刻,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一刻,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涌了出来;那一刻,我再也感受不到外婆给我的爱了。我心想:我再也看不到外婆慈祥的面容了,外婆就这么离我而去了!她怎么走得那么突然!在我的眼中,外婆是一个和蔼的人。她经常给我讲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她经常在我伤心的时候安慰我,让我高兴起来;她经常在我失败的时候鼓励我,让我重新树立起了自信……在我的眼中,外婆还是一个多病的人,经常生病。但是在我的面前,外婆总是陪我做游戏,丝毫也看不出她在生病,她总是表现出她最坚强的一面。

外婆,相信你是舍不得我的。你的离去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我失去了一个爱护我的使者,失去了生命中的另一位老师。妈妈告诉我外婆去世的那一刻,至今令我难忘……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作文 题记【三】

上课了,老师捧着试卷走进了教室,对我们说:“期中试卷已经批好了。”我听了,心里紧张极了,心“突突”地跳着。教室里静得出奇,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也能听见。我想:“这次能考好吗?能考几分呢?回去又要皮带炒肉丝了……”一连串的问题总是从我脑中闪出来。我心里像开水一样在翻滚。我坐也坐不住了,真想从教师那里把我的试卷夺过来,看看到底错在了哪里?

过了一会儿,老师开始报90分以上同学的名字。我耐心地等待着,希望能报到我的名字。马上快要报完了,还是没有我的名字。这下我可急了。试卷被教师报完了,教师又说:“90分以上的一共是12个。”没报到我的名字,顿时我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心里十分难过。

老师把试卷发下来后,我一看试卷原来是88、5分,心想:我怎么会考了这么一点儿呢?我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进去大哭一场。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伸长脖子向前张望。有的同学在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有的同学则向别人询问这,询问那;还有的同学愁眉苦脸地望着自己的试卷。我又低下头看了看那鲜红的分数,真恨自己没有好好检查。

就在这时老师调整了一下喉咙,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次期中是对你们半个学期的总结,如果这次考得不理想,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倍努力,总之,你们要记住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感慨万千。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作文 题记【四】

可恶啊!我在心里暗自叫道。刚刚的球场上,队友又辜负了我一个绝妙的传球。我一次地突破、分球,可那篮筐却似乎成心与我们怄气,即使在篮下,我们那身材高大的中锋也无法让球乖乖地滑入球网;反之,对手即使在我们严密的防守之下,却通过跑动配合,不断地能够将球送入篮筐。20分钟后,我们落后了11分了。

休息的时候,一片寂静,大家都没有说话。一时间,有个叫“自私”的家伙占据了我的心:你看看他们,一个个老是辜负你的传球,这样的话还不如由你这个得分后卫自己发挥呢。“待会儿你们都把球给我,我来突破得分。”这句话在没有经过大脑处理的情况下,一下子就蹦了出来。“可队长,我手感不错,要不然给我……”一名队员刚要说话,就被我狠狠地打断了。“难道你们不相信我的实力吗?!”一时间,又是一阵可怕的沉默。

接下来一开场,我就牢牢地将球权控制在了手中。内线里,中锋已经站好了位置朝我要球。给?不给!那个家伙在我的心中咆哮着。我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左晃,假动作,突破,后转身……我晃过了防守队员,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另外两个人包夹了。这一刹那,他们的防守漏出了空当,我可以选择强打,也可以传球。但显然,后者的机会和成功率明显更高。传还是不传?此时,那个可恶的家伙又开始左右我的内心:别传,让他们看看你的实力。嗯。我暗自点了点头。又是一个假动作,我乘机向左奋力一跃,在防守队员的干扰下,强行出手。球虽然在篮圈上转悠了几下,还是不情愿地进了。这一次的成功使那家伙更加庞大,渐渐主宰了我的内心。接下来,我不断地遇到同样的情况,曾经有几次,我想选择传球,可他不断地鼓动着我出手。我听从了他,却总是遇到了无情的封盖。5分钟后,分差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我在队友的眼神中看到了怨恨。

可恨的家伙啊,你滚吧,不要再来误导我了!我朝那家伙吼道,可他呢,却只是在冷笑,并不为我所动。KUSO!我到底该怎么办?!球又载着队友的信任传到了我的手中,我又一次跳起,出手?不,面对对方三名防守队员,我终于又一次选择了传球,早已三分线外等候的队友出手了,命中!我知道,从球传出去的那一刻起,我已经彻底地赶走了那家伙,恢复了我自己:一个能得分又能组织的得分后卫!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我们的配合简直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分差在不断地缩小,7分、5分、3分……

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经赢了,我战胜了自私那可恶的家伙,那个早已在我心中蠢蠢欲动的家伙。其实,在危急关头,人性的丑恶往往会暴露无疑,往往这时,左右你命运的不时顽强的对手与艰苦的环境,而是你如何处理自己的心态。不过这一刻,我赢了,我战胜了自己!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作文 题记【五】

那天我正在公园里逛着,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手里拿着一串烧烤和一根火腿肠。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令我终身难忘。

吃完手里的东西后,我扫视了一下周围,看见离我二十米左右的一棵大树下有一个垃圾桶。它离我是那么远,我就把垃圾直接扔在了地上,向妈妈走去。

“大姐姐,大姐姐……”我回头一看,是一位小妹妹在叫我。她看见我回过头,又问:“大姐姐,这是你扔的吗?”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看,原来是我刚刚扔的垃圾。“嗯!嗯!”我惊讶地回答道。她见我承认了,就蹲下来,把垃圾拾起来,扔到了大树下的垃圾桶里。我的脸顿时红了,垃圾桶那张着的大嘴,好像正在嘲笑我一样,一阵阵羞愧向我袭来。小妹妹跑过来,细声细语地说:“大姐姐,我们幼儿园老师说过,不能乱扔垃圾,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会污染环境。”我的脸更红了,无言以对。

这时,远处的一位三十多岁的阿姨朝我们喊道:“静静,过来,回去了。”“哦,妈妈等我一下,大姐姐再见。”“再见。”我惭愧地回答道。

看着这位小妹妹远去的背影,我觉得自己和她比起来,真的是相差得太远太远了……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作文 题记【六】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位阿姨的婚礼。

吃到半中央,大家突然停了下来,紧接着司仪说开始抽奖活动。这时,一个强烈的念头从心里冒出来,上次我中了一个二等奖,这次会不会中一等奖呢?只听司仪简单地介绍着抽奖规则:“先将大家和新郎新娘拍过的照片存入电脑,然后再开始转动,最后中奖的照片传到大屏幕上……”

过了一会,三等奖和二等奖都抽好了,全都没有我。最后一个一等奖开始转动了,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起来,甚至连液都凝固了。就在快要停止的一刹那,我立马闭上双眼,紧张地用手蒙着脸,心想:这下完了,看来我的希望要落空了。可就在这时候,我听见爸爸兴奋地叫了一声:“是我们!”我立刻睁开眼睛,抬头一看,啊,真是我们!

爸爸自豪地带我上台领奖,可领奖并没有想象得简单。我们刚拿到奖品,司仪就说要表演。我看到爸爸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仿佛一下子变成了一尊雕塑。我低下头想了一会儿,接着就爽快地答应:“我来吧!”伴随着台下热烈的掌声,我唱起了《飞得更高》:“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虽然那首歌唱得不是很好,但是台下的掌声却从未停息。我知道,这是大家在鼓励我,这种鼓励让我更加自信。

此后,每当我遇到困难,耳边似乎就会响起一阵连绵不绝的掌声,仿佛总有人在暗地里鼓励着我不断向前。我想,那一刻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