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最动听的声音作文600字(是我的奋斗改变了我作文600字)

奋斗是最动听的声音作文600字(是我的奋斗改变了我作文6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15 01:09:26
奋斗是最动听的声音作文600字(是我的奋斗改变了我作文600字)

奋斗是最动听的声音作文600字【一】

《生命因你而动听》,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 。她横跨人生三十年,描写一个音乐家从走上音乐教育岗位之初的不喜欢、得过且过发展到热爱教育事业并为之倾其一生,最终“桃李满天下”的平凡故事。所不平凡的是这部电影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在西方乃至现在的神州大地上是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传授知识和引导。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是一份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职业。

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一样,贺伦曾天真地以为教师是个闲职,所以才决定用四年的时间扩充财源,同时利用“余暇”作曲,只为完成自己的乐队梦想。当教师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是达成梦想的跳板,是为了日常生活的妥协。这时候的他对于教书,不过是应付而已,正如后来海伦雅名校长批评的那样,学校里再也找不到一个教师或学生在放学铃声响起后比贺伦更快冲向停车场的。如此心态,上课时学生“睁眼睡”、班级测试一团糟也是必然。

经校长批评后,原本就不喜欢教书的贺伦正打算放弃,可妻子怀孕了。生活告诉贺伦,要保住这个铁饭碗,因为还要靠它来赚奶粉钱。于是,他开始反思,开始摸索,开始把心思放到音乐教育事业上。不论是课堂上的教学,还是课外给薄弱学生的辅导,他都亲力亲为,为学生的进步而不遗余力。他沉浸其中,发现时间完全被教书所占据了。

想成为一个好的老师,拥有一颗真挚热忱的心是必备的条件,但却也是远远不够的。影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雅各布校长所说的一句话:“教师有两个职责:给年轻人灌输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使用这些知识的方法。”这似乎与中国的一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些类似。一开始的时候贺伦老师因为生活而无奈的当起了音乐教师,他的课堂板,无趣。一味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可是学生对那些离他们自己生活很远的说教根本没有兴趣,所以这样的学习往往都是不成功的。正如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所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老师所教,只是一个表面的灌输。而学生头脑中真正的知识,是他们自己构建起来的。所以教师必须让知识生动有趣,让学生投入到知识的获取与加工中去,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所学变成所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好老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反思,这一重要的步骤会不断的改善教学,使教与学相互促进。

就我而言,老师的生活中,学生与家庭似乎是永恒的话题。为了尽到责任, 老师像陀螺一般的旋转着。可是老师们不是陀螺,他们也会疲惫,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多时候老师们会找不到平衡点,如果给学生的多了一些,那么留给家人的势必就会少了;给家人的多了些,就会觉得对学生做的还不够;全部都给了学生和家庭,却又忽视了自己……但如果要做到面面俱全,似乎又不太可能。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老师是千千万万学生的父母,身兼两种角色的人,要努力地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绝非易事。但是这就是生活,我相信只要是怀着一颗真挚的心,无论做到什么程度,老师们也都不会心怀愧疚。

再次回味了这部影片,决心好好珍藏。每次看到最后贺伦老师动情的指挥乐队演奏时,我都会泪流满面。这将会是我将要走的路吗?或许我已经在行进的路上了。路途或许会坎坷,或许我也会走不下去,但是贺伦老师会是我的榜样。即使生活遭受了再大的打击,我仍然有我的学生,我的寄托。每个学生都是教师生命中的一个音符,都是教师人生乐章中的一部分。用心教学,意义就在教学本身。我会用我的真心,谱写一首动听的生命之歌。

奋斗是最动听的声音作文600字【二】

在实习前的一个星期,老师给我们看了《生命因你而动听》,当时由于还未能看完,只是感叹影片中主人公对音乐的执著与热爱并没有更深的感想。今天,当我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后,感触颇多。

《生命因你而动听》主要讲的是:那年秋天,在美国俄勒冈州。心怀远大理想的作曲家格兰霍兰为了挣钱完成他的音乐事业,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他这么做完全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家庭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到学校上课的第一天,音乐基础极差的\'学生们便给了他一个难堪的下马威。因为学生在弹奏乐器时不但走调,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古典作曲家巴赫也没有听说过。霍兰的信心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由于自己从教经验浅薄,教学方法欠佳,女校长杰克布多次向他提出善意的批评,这更使他失去对教育学生的信心。在丈夫的工作遇到挫折时,从事摄影工作的妻子在一旁耐心地劝解和宽慰他;好友体育教师比尔梅斯特也用自己从教以来的亲身经历,向霍兰证明教导学生需要无私的爱心和充分的时间。

可后来,在霍兰的悉心培育下,原本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白人学生葛楚凌和黑人学生路易斯鲁斯,分别学会了单簧管和大鼓这两种乐器。就在霍兰醉心于教学生活的时候,他的儿子降生了,谁知却是个先天性的失聪患儿。这一重创使霍兰对家庭的重心有所转移,消极彷徨中和漂亮的女学生露韦娜?摩根有了一段朦胧的恋情。妻子察觉到了丈夫的细微变化,但并没有点破。摩根去纽约深造后,霍兰便将全部的身心转移到了儿子和教学上,和妻子的关系也冰释前嫌。之后的30年间,霍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而且还用爱心、信任和理解赢得了大伙的尊敬和爱戴。在他退休前,深怀感激之情的历届学生们欢聚一堂,为老师开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管弦乐队奏响了一支激昂雄壮的“美国交响曲”向霍兰表示了最崇高的敬意。真是:有爱就有信心,有付出就有收获。

这对于刚实习完的我来说,且说是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不如说是上了一堂成功生活哲理课。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是很光荣和骄傲的事情。影片中的Mr.Holland从一开始的不愿意教学和对学生的忍让到最后的循循善诱和对学生的喜爱这是一个从根本上的心态改变的过程。记得影片中有这样的一段:有一个吹黑管的女学生,她很刻苦练习却始终吹不好,就在她要放弃时,Mr.Holland抢走了她的乐谱,告诉女孩说曲子都在心里,不需要再看了。当女学生依然毫无进展时,他问女孩子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你最喜欢自己脸上的哪一部分?”女学生回答是头发,因为她父亲说她的头发像是日落黄昏。于是,霍兰德先生在女学生耳边低语:“那么,吹奏日落吧!”这一次,女学生真的做到了。这一段场景深深感动了我,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教学遇到瓶颈时,我们应该想一想,换另外一种方式、方法来教学,或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偏好、习惯来进行教学,有的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影片的最初,Mr.Holland只是想要快点结束他的教师生涯好去完成他作曲的梦想。而在影片的最后,当Mr.Holland被迫要离开学校,离开他心爱的职位和心爱的学生时,他是多么恋恋不舍。从一个最初的作曲的梦想,最后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民教师,虽然研究音乐的途径不同,却仍然成就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是啊,只要有理想,生活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只要奋斗,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而在这最初和最后的30几年时间里,就像影片的最后他的学生葛楚凌所说的:“Mr.Holland对我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许多人的一生亦然。也许他会认为他的一生是虚度的,据说他经常在写交响乐,那些可以令他名成利就的交响乐,但是Mr.Holland却并没有发达,也没有成名,所以他或许会以为自己很失败,但是他错了,因为我认为他的成功比名利成就更甚,环顾他四周的人吧,那里没有一个人不曾受他的影响,全因为他,他们成了更好的人,他们是他的交响乐队,他们是你作品的音符和旋律,他们是你生命的乐章!Mr.Holland用他人格的魅力,特殊的教学方法,出色的音乐才能征服了每一位学生,一个最成功的音乐老师不在于教会学生学一首歌或者是一种乐器,而是在于教会他们人生的真谛,把他们培养成做怎样的人,如何生活,怎样生活更有意义。要教他们学会不气馁,教他们要正直,教他们追寻梦想,教他们走好自己的路。

在最后的最后,葛楚凌把一支指挥棒交给Mr.Holland,大幕徐徐拉开,热泪满脸的霍兰德走向舞台,最后一次指挥他用生命谱就的华彩乐章。由他历届学生组成的管弦乐队奏响了一支激昂雄壮的《美国交响曲》,向霍兰德表示了最崇高的敬意。在激昂雄壮的交响乐中,我感触很多,我知道:兴趣是陪伴每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伙伴。愿我们每一个即将迈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用自己的勤奋更用自己百般的工作热情,去感染学生,让自己的教学之路也能像霍兰德那样,步入人生的辉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