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端午节作文评语(过端午节的作文评语)

学生写端午节作文评语(过端午节的作文评语)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04 09:17:06
学生写端午节作文评语(过端午节的作文评语)

学生写端午节作文评语【一】

2,坚持就是胜利 ;

3,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加油一定可以成功的;

4 那句比喻很精妙,比一只聪明的狐狸想出的点子还要绝;

5 内容干干的一层皮,剥了皮,里面没有没有肉,别人看了怎会不难受?

6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7、题目加上了省略号,生动、新鲜,像翠绿的叶子一样。

8、你的文章像要凋谢的花朵,一点香味也没有啦。想想,怎样才能让花儿重吐芬芳;

9、内容具体,可惜自然段分得太少,是不是怕花钱,舍不得多分几段?

10、作文中有一句不懂什么意思,就像你告诉我呼吸要用耳朵,我感到莫名其妙。

11、有些内容似乎是你瞎编的,不太真实,所以读到那儿,我心中不由打了个问号。

12、你的习作再也不像白开水,现在开始有了一点甜甜的味道,继续努力啊,我会为你喊“加油”的!

13、语句不很通顺,像我表哥脸上长满了小疙瘩一样,读着让我有难受的感觉。

14、重点不太突出,犹如打水仗一般,水花四溅,就是找不着攻击的对象。

15、字迹龙飞凤舞,大概你想当草书书法家吧?

16、错别字太多啦,像烧饼上的芝麻一样,能不能争取把芝麻从烧饼上拍下来呢?

17、字写得很挤,你不怕把它们热出毛病来?

18、丢字现象严重,我猜想你是不是雨天常打破伞?

19、内容如同秋天的枯树叶,干巴巴的,这样人家怎么会愿意读呢?多看课外书,保证明年春天枯叶又变得碧绿碧绿的。

20、错别字多得像马蜂窝……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怎么还可以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呢?你的字典是不是在睡觉?

21、本文内容生动,读了感觉像刚吃过一块鲜奶蛋糕一样,令人回味。

22、动作写得很少,像秋天的枝头,一片叶子也没有。

23、你的句子是缸里的金鱼,一点也不鲜活。

24、标点打得规规矩矩,如光滑的地板砖一样。

25、字潦草得和地上的草一样,东倒西歪,直不起腰来。

学生写端午节作文评语【二】

一提起盛山公园,你就会想起,蜿蜒曲折的长廊,高高地耸立着的金凤凰,轻烟袅袅的观音庙;还会想起那里的竹崖、梅溪、绣花石;更会想起那幅对联:“何事催人登山寻盛字,多情怀古对景赋新题”。因此,我喜欢去游盛山,去体会它的诗情画意。

盛山公园仿佛是一首诗,具有文化色彩。在凤凰山的半山腰,嵌着一块红红的“云朵”,那就是桃坞。别看那里面积不大,可那一片片迷人的桃花,就能让你流连忘返了。桃花的颜色真多,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仔细一看,有的桃花外面是白色,里面却还牵着一丝粉色。桃花散发出的一阵阵幽香,让我完完全全地醉了。在一块大石头上,唐朝宰相韦处厚题了一首诗:“喷日舒红锦,通园茂绿荫。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盛山公园宛如一幅画,春天的盛山一片红,一片白,一片绿。溪水欢快地流淌着,小鸟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夏天的盛山,树木郁郁葱葱,是路人乘凉的好地方。秋天的盛山,柑橘压弯了枝头,黄叶儿好似蝴蝶一样在风中飘舞。冬天的盛山,清晨的薄雾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盛山公园的景色如诗如画,让人如痴如醉!

【简评】这是一篇描写盛山公园的写景文章,文章语言优美,作者采用比喻、引用修辞,借写桃花表现“盛山公园仿佛是一首诗”,借写春天的山景表现“盛山公园宛如一幅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盛山公园“如诗如画”的景象。

学生写端午节作文评语【三】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让我给你们讲一讲。

从前,有一个爱国诗人屈原。有一次,他进京去办事,看到国家变的非常衰败,就投汩罗江自了。临前,他还写了一首诗。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诗人,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设成端午节。

端午节主要内容就是划龙舟、包粽子。

赛龙舟的场面很热闹,河岸边被挤的水泄不通。只听枪声一响,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划,而河岸边满是加油声。

包粽子,就是用竹叶包,用糯米作馅;包的时候很粘手,不是专业人员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端午节,人们还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毒虫孳生。

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打捞投汩罗江而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河里,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学生写端午节作文评语【四】

1、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2、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3、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

4、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

5、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6、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7、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8、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9、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10、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11、对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12、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13、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14、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15、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6、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

17、语言简朴,感情平淡,情意不够深切。

18、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19、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20、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事理: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

学生写端午节作文评语【五】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说到端午节,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端午节是为谁立下的呢?”下面让我来给大家讲-讲:据《使记》“屈原费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

那么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呢?请继续听:传说屈,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泊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抱来一坛雄黄酒,“咕都咕嘟”地倒入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棟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多么有意思的端午节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