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草船借箭读后感400字五年级10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草船借箭读后感400字五年级10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29 05:06:20
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草船借箭读后感400字五年级10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一】

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所以叫他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但诸葛亮说他只要三天就能造完,并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叫鲁肃借他船、军士和草把子。

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叫上鲁肃,往曹军水寨而去,把船连接起来擂鼓呐喊。雾很大,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曹操叫朝他们射箭,诸葛亮叫人把船掉个头。

天亮了,雾还没有散。但每条船两旁的草把子都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叫军士喊道:“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上当了,可是船已经驶出二十多里了。

周瑜听了鲁肃说借箭的经过,感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二】

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去商议军事。在商议的时候,周瑜强迫诸葛亮要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而且还叫军匠们故意延迟,不给诸葛亮齐全的造箭材料。然后还叫鲁肃去打探诸葛亮该怎么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向鲁肃借了船,军士和草把子。鲁肃答应了。

第一、二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才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带他去取箭。然后船到了曹营,诸葛亮让士兵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因为当时的雾很大,所以曹操只敢让向他们射箭。这样,十万支箭借到了。

船回到岸的时候,周瑜刚好来取,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自认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三】

我对都督说:“十万支箭,短短三天怎么造得了呢?莫非诸葛亮说的是假话”都督说:“三天造十万支箭可是他说的,军令状,也是他写的,我可没有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看他还怎么逞能,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也没话可说。你快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办,回来报告我。”“鲁肃遵命”接过任务,我向诸葛亮的军帐走去。想:都督怎么能这样做。不但使诸葛亮中计,还暗中使坏。诸葛亮也真是的,明知中了都督的计。这回看他怎么办!孔明先生到底是个人才,我也不想让他受到惩罚呀!

见到诸葛亮后,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当初你夸下海口时,怎么没想到这一点,现在请我帮忙,怎么帮?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你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不用材料,诸葛亮到底要干什么?

我答应了他,回报给都督:“都督,这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怎么能造得了箭呢?”都督沉思了一会儿,拍案而起:“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足智多谋惹人妒,

周瑜相逼签军状,

三日造箭十万支,

鲁肃忠实守信帮,

四更时分驶曹营,

雷鼓震天惊兵将,

万名弓弩齐放箭,

神机妙算服周郎。

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四】

假期里,我在家看完了《草船借箭》这个电影,讲述的故事让我为诸葛亮的谦虚和宽广的胸怀所折服。

《草船借箭》主要写周瑜出于嫉妒诸葛亮,所以用十天造10万支箭的理由来为难他,但诸葛亮竟然说只要三天。诸葛亮让鲁肃帮忙,并让鲁肃保密,鲁肃答应了。到了第三天,到了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让鲁肃上船,一起去取箭。诸葛亮知道曹操不敢出来打。最后他的船插满了箭,满载而归。周瑜看见他拿了10万支箭回来时,最后不得不佩服的故事。

从《草船借箭》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识人心。他不仅推测到第三天会有大雾,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鲁肃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人,而曹操则是个胆小谨慎、生性多疑的人。所以他非常善于利用天时和人心去借箭,他的足智多谋真让人钦佩不已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人经常妒忌别人。比如,在考试的时候,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他们就会去妒忌别人为什么会超过自己?而不是去仔细想一想这些错题为什么会错。但无论怎样,如果不把心思摆正,想太多也是无用功,还不如像诸葛亮一样谦卑一些,多努力想想怎么提高自己的学习才对。

因而,我们应该像诸葛亮一样,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学会专心仔细思考,当然还要学习他那谦虚、心胸宽阔的品德。

点评:小作者通过在家观看《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学到了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还善用人心、心胸宽阔的品德。文章结构完整,不仅写出了故事梗概和自己对故事的感受,还懂得联系日常生活谈谈类似的例子来抒发自己感想,说明小作者也是一个善于思考和学习的好孩子。

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五】

周瑜因诸葛亮的才干,便用造箭之计来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说在三天能造十万支箭,否则受罚。

周瑜派鲁肃去探听情况,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便请他去帮忙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配上三十名军士,并且布置青布幔子和草把子,叫他别告诉都督。鲁肃见了周瑜果然不提此事。前两天,诸葛亮没什么动静,第三天四更时他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将二十条船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营。诸葛亮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并叫军士擂鼓呐喊。由于雾大,曹操谨慎、多疑没有派兵,只是叫手在江中放箭。诸葛亮又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逼近曹营受箭。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船驶回来,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了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六】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利用曹军的胆小。大雾天气,在河面上不好攻打,只能用在岸边射箭的方式来为东吴获得箭。

草船借箭这件事中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懂天文,有许多过人之处。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周瑜以为为难了诸葛亮,但没想到,诸葛亮却说,三天就能造好十万支箭,还要立军令状。不能光说有许多过人之处,体现在哪里呢?就要对比一下。用鲁肃和诸葛亮对比:鲁肃在船上张皇失措,则诸葛亮还大笑,只顾喝酒,说出了鲁肃想都不敢想的话:“我们只顾饮酒,雾散了,就回南岸。”鲁肃是正常人,不像诸葛亮是半仙,平时做事谨慎的他,竟然这次如此大意,一定是有过人之处,而且不是过人一点儿。

诸葛亮还胸怀宽广,他去草船借箭,竟然还把鲁肃带着不怕鲁肃抢自己的战功。不像周瑜心胸狭窄,容不下有才艺的人在自己身边,本章就能体现出来。

周瑜还不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想趁机诸葛亮。而周瑜却不知道诸葛亮已经计算好了,三天后将有大雾,周瑜更不知道诸葛亮竟然会利用这场大雾借来十几万支箭。周瑜心胸狭窄,从周瑜的话中就能看出:“军中无戏言!请先生立下军令状!”周瑜一定想:诸葛亮一定三天造不成十万之箭,我让鲁肃不给他材料,他一定要被斩!这次,诸葛亮定了!让他知道知道我周瑜也有神机妙算的本事!

草船借箭形象的描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懂天文、会地理。鲁肃的认真精神、谨慎精神、保守精神,把诸葛亮问他借东西的是事不说出去。周瑜的小心眼,心胸狭窄。

草船借箭读后感作文400字优秀【七】

草船借箭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件事,讲了周瑜为了除掉诸葛亮而让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剑,而诸葛亮却说只要3天就可以了,后来诸葛亮巧用计谋从曹营中“借”了十万支箭。

这件事中出现了四个人,分别是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这几个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瑜。

周瑜有才有谋却心胸狭窄,容不得比自己强的人,见诸葛亮足智多谋便一心想除掉他,没想到害诸葛亮没成,反倒拿石头砸自己。

在我的身边“周瑜”并不少,我就是一个“小周瑜”。只要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就嫉妒那个人,视他她为敌。

有一次,好朋友希翕考了94分,而我却差她3。5分,想起前几次她都比我考的要好,一下子就生气,每次她在学习时扰乱她,下了课又不理她,一星期后考试了,这几天她被我烦的没能好好学习,果然只考了第8名,而我却比她还要多1。5分,“唉,怎么搞的?”下了课只见她在叹着气,看样子她心情不好,可她却没有对我起疑心,反而认真分析起来。

我是个“小周瑜”可希翕不是。有一次,一个同学每次考试都比她要多上0。5分左右,如果我一定想方设法让那个人无法学习,可希翕却不同,她和那个人每天在一起学习,她还分析自己的错误,所以她的成绩一般怎么也要比我这个小周瑜好上4、5分。

如果变成了个“小周瑜”那可不好办,我们应该不存有嫉妒心理,有了错误就应该改正、分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