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作文800字)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作文8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30 16:38:23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作文800字)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文【一】

??人善任小寓言大智慧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署,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

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

未来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只依靠一种固定组织的形态而运作,必须视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团队。所以,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学会如何组织团队,如何掌握及管理团队。企业组织领导应以每个员工的`专长为思考点,安排适当的位置,并依照员工的优缺点,做机动性调整,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

经理人员的任务在于知人善任,提供企业一个平衡、密合的工作组织。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文【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为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事实的确如此,从古至今,别人身上的优缺点很容易被发现,但自身的品质却难以察觉,殊不知,自知即是大智。

有谋略的人都先从了解自身出发。与其用不同的眼光审视别人,倒不如拿一面镜子仔细端详自己。就譬如《论语》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典型的例子,难道说曾子没有见识不懂的学习他人吗?在当时曾子是很受别人尊敬的,因为他眼里没有他人的好坏,只关注自身是否达到了所定要求,反复锤炼自己,追求心灵的一种宁静,不与别人比较,所以,曾子后来并不在意外界的事物对自我看法,一心追求自身的道,最好成了一名儒学大师。

由此观之,经常反省,审视自己的人会保持心理宁静,淡泊,专注于自己的事物。

了解自己的人,不会被他人的三言两语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有清楚的认知,所以他们总能达到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就譬如宋朝时,大文学家苏洵就有自省的好习惯,他在小时就展露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但由于成名较早,四周的人都很仰慕他,都找他求诗求画,但他没有被这种虚无的骄傲而迷失本心,因为他看清了当时社会浮夸的风气,所以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沉淀下来,不断练习写诗作赋,提升技艺,并时常把自己过去的诗赋与自己新作的诗赋作对比,不断反省并拿给别人作评价,终于等到一天,别人完全看不出这两篇诗赋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出山了,上京应试,金榜题名,一时名扬天下。

为什么他能够在自己名声正盛时忽然隐退?因为长时间的自我锤炼反省让苏洵明白了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让他不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能从容不迫,自省开阔了他的眼界,也造就了他的成功。

所以可以看出自知者,是不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住的,他们看到的是之后的长久利益。

纵观历史,不乏有许许多多所谓了解别人,有“大智”的人最后灭亡的例子,而那些懂得自省,自知的人却总是能够在纷乱的社会中独善其身,求其原因,真是因为他们知道自知即是大智。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文【三】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为,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这句话将“自知者明”放在“知人者智”之后,更加强调了人需自知的必要性。

因此,我认为知人的前提是自知。

之所以要先自知,是因为认识自己是认识万物的开始。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认识自我了,即使那时候可能还没有形成“自我”这样一个概念,可在家人的培育之下,我们的生活习性、三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清晰。而在此之前,我们没有能力认识万物或了解万物,因为我们也是万物中的一个个体,若不先认识自我,就没有能力走进万物,认识万物。

形成自我独立的认知,是判断外物对错的根本。

只有当我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独立的判断是非的意识,我们才能通过知人去了解他人的优点,提升自我,进而更进一步的丰富自己的认知;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判断,才会发现他人的缺点,并以此来匡正自己。若对自我,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未先做到自知,不但会不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什么,为了什么而奔赴,更有甚者会麻木的跟从他人,最终在人流中迷失自我,缺少判断力,从而不能知人,最终极有可能会忘记那个最初的自己。由此可见,在知人前没有自知会带来多大的害处。

知人与自知,两者对于人的人生发展同等重要。

自知,是通过了解自己来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不足与需求;而知人恰恰是通过知晓他人,来完善自我,两者相辅相成,例如生物学中的互利共生关系,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利用有毒的刺细胞为自己的生存提供保护。同样知人与自知也是如此,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最终成为一个更完善的自己。

知的最高境界,即知人与自知达到平衡状态。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先自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