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事物为线索作文(一个事物或场景作文)

以一个事物为线索作文(一个事物或场景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1-03 14:23:00
以一个事物为线索作文(一个事物或场景作文)

以一个事物为线索作文【一】

心灵深处,始终保留着对那个操场的留恋。那是爸爸妈妈任教的小学的操场,那个操场上的一草一木,在记忆的底片上永远挥之不去。

三四岁时的我,喜欢在操场上的草丛里寻找快乐。飒飒的秋风吹拂着草丛,蚱蜢在草丛里唱着嘹亮的歌儿,欢快地彼此应和着,在青草的掩盖下并未发觉我已盯上它!我悄悄地挪动着步子,慢慢地靠近它。此刻,它一定是觉察到了危险的逼近,嘹亮的歌儿停止了,小小的身躯掩藏在了过膝的草丛里,两只眼睛警觉地打量着周围的情况。它在我的双手扑来之时狡黠地躲开,张开双翅飞起来,落在了几米外,歌儿唱得更悠扬。

稍稍长大后的我,喜欢在操场边的合欢树下停留。我每天站在树下,仰起头,盯着那棵几米高的合欢树,盼望着,盼望着,好希望风拂过的时候能够带来一朵像小伞似的合欢花。不是因为胆小怕跳起来会摔跤,而是那时个头矮小的我无论怎样跳都抓不到那最矮的'树枝。或许再过一年,两年,我就能摘到它了,毕竟我已能嗅到那淡淡的芬芳了呢。

现在,路旁种满了合欢树,微风拂过,给外出乘凉的人们带来了丝丝缕缕的馨香。我伸出手,很轻巧地在某个枝头摘下一朵合欢花,望着它仿佛看到了童年操场边的那朵。那属于我童年的合欢树上一定又开满了合欢花吧?不知那满树的合欢花是否仍像当初那样艳丽。那朵合欢花仍傲立在枝头等待着那个小女孩的归来,还是已化为泥土滋养着树木,抑或被另一位带着梦的小女孩摘走了呢?童年的梦渐渐地褪色了,我也不再是那个只愿做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精灵的傻傻的小女孩了。成熟代替了幼稚,但心灵的城堡却难以忘却。遗失的美好时时归来,在心田里化作满园馨香。

【名师点评】小作者以“操场”为线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回忆了自己美好的童年,表达了对童真童趣难以忘却的怀念。文章开篇用“心灵深处,始终保留着对那个操场的留恋”简洁入题,接下来围绕“在操场上的草丛里寻找快乐”和“在操场边的合欢树下停留”再现了记忆深处的童年往事,结尾用“遗失的美好时时归来”与篇首照应,再次深化了主题。生动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操场上那个追赶着蝴蝶的小女孩,又仿佛回到了自己天真烂漫的金色童年。

以一个事物为线索作文【二】

以一个事物为线索作文【三】

“五一”期间,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张掖的“甘泉”公园游玩。这天人可真多,老老小小,携亲带友,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气。

正当我们在游览假山的时候,一对旅游团从我们身边走过,他们各个都穿著名牌,女士们手提精致的皮包,柔声细语的交流着什么。每个人都是那么光彩招照人,甚至连背影都显的那样高贵、优雅。人们的目光不由地追随着他们。

太阳越来越强烈,旅游团中俊男靓女纷纷拿出纸巾,轻轻擦拭着额头的汗珠,然后,轻轻地,轻轻地,一张张纸巾随着风儿统统飞向旁边那清澈明净的湖面,他们转身走了,留下一串串笑声和漂在水面的上的纸巾,人们的目光中不在是羡慕而是鄙夷和厌恶。

纸巾依然在水面打转,一位老人蹒跚走过来,他的手中拿着一张网,只见他吃力地弯下腰,用一只手扶在水边的水泥地面上,另一只手攥着鱼网的木柄,用力向水面上捞着。几个年轻人走过来攥紧老人的衣服,还有一个小孩很紧张地拉着老人脚踝。最后一张纸终于也捞了上来。旁边围着的人们都不禁松了一口气。鱼儿在水面上跳跃着,一个个水泡泡,就像欢乐的音符。湖水笑了,不信,你看水面上那一层层涟漪,就是它微笑的酒窝。人们在一片叹息和赞扬声中散去,留下老人守望的目光。

我再也无心欣赏假山的惟妙惟肖,无心关注这草长莺飞的春景。眼前总是浮现着那些光彩照人的背影和老人专注的目光。

同样是人,但留下的却是不同的东西,光彩照人的富人留下的垃圾是黑色的,枯瘦如柴的双手打捞出一个美丽清澈的湖。其实一切表面的艳丽都掩盖不住内心的丑陋。老人朴素的穿着,平静的目光,枯瘦如柴的双手,在我的心中却是一幅最美丽的“甘泉春景”画。

以一个事物为线索作文【四】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能把握好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哪里需要浓墨重泼哪里需要惜金如墨,因此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写下来”。又因为受字数的限制(800多字,本身有没有细节描写的意识,所以写出的记叙文往往只有“结果”而无“过程”。

以一个事物为线索作文【五】

以一个事物为线索作文【六】

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一写就“无话可说”,在抓耳挠腮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时代或小学生活。当然不是不可以写童年或小 学,而是需要注意叙述角度和口吻的把握,很多同学在叙述的时候完全变成了一个“七八岁”或“十几岁”的孩子了,所思所感幼稚的很。要记住,有些事情以儿童 的眼光来看可能很有趣,可能是刻骨铭心的,但现在所写的文章是给成年人来看的(阅卷老师,因此此类文章得分很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