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曾经遗失的美好作文(寻找遗失的美好作文开头)

寻找曾经遗失的美好作文(寻找遗失的美好作文开头)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2-17 05:01:15
寻找曾经遗失的美好作文(寻找遗失的美好作文开头)

寻找曾经遗失的美好作文【一】

我们,曾经一同走过,那一段灿烂的年华。

青春永远是人类最美的乐章,与你共同谱写的一定是朋友。初见,是在那个烟雨蒙蒙的开学日。我和她阴差阳错的成了同班同学,还做了同桌。要说我们两个的性格,她是活泼好动型的,爱交朋友,还是典型的花痴韩粉,我呢,个性内敛,比较稳重。按说这样的两种个性,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没成想,一段时间相处下来,我们竟也发现了对方的优点,还培养了共同的爱好。原来两个人的性格也存在互补一说。

缘分让我们相识,更让我们相知。每一天,只要是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们几乎形影不离。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自己的梦想,说最近的见闻。我们可以以宇宙虫洞谈到某某人的衣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我们两个爱幻想,想象力又极为丰富的女孩,看似性格迥异,实际上却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们可以走进对方的心里,所以只有面对彼此才会露出自己性格的另一面:我们都是不受束缚的女疯子,我们也是多愁善感的软妹子。

相处的过程总是那么美好。对我来说,她就像漫画里的美少女战士。在我生病难受时,她总是送来些关切的话,还不忘替我买药;在我考试失利后,她总是耐心地安慰我,在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忙前忙后帮我想办法……总之,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他总是为我打气,为我加油。他的热情他的爱心,都一直让我为有这样的一个朋友而感到幸福。但我们终究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总会因自己的不懂事而伤害到对方。因此,我们也有过对立的时候。尽管谁都不愿低头,都装作不在乎,但我们依然把对方放在心上,沉甸甸的。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后,便会用十分孩子气的方式重归于好。然后,我们相视而笑,把手握得更紧。

当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对方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离开了。今年,又是一个开学日。我望着她空荡荡的位置,才得知她转学的消息。那一刻,我没有悲伤,没有流泪,只是觉得心里空空的,像丢了什么东西。我尽力尝试开始没有她的日子,但时间越长,更发觉思念越来越深。我独自走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都是我们的回忆。教室、楼道,操场仿佛仍有我们的身影,仍回荡着我们的笑声。只是一回头才发现,他不见了。

我们,终于走上了只属于自己的路,这两条路,或许永不会相交。但人生的精彩无限,我会在这路上继续找寻遗失的美好!

寻找曾经遗失的美好作文【二】

承诺常常很像蝴蝶,美丽的飞盘旋然后不见,但我相信你给我的誓言,就像一定会来的春天。

种子错过了萌发的时期,就失去了生长的机会;花儿错过了开放的季节,就失去了展现美丽的.机会;而人一旦错过了机会,就会留下永远的遗憾。错过了,也就失去了。

当春天要来临的时候,才知道花儿要绽放了;等夏天到来时,才听到蝉的鸣叫;秋天来了,才发现燕子走了;冬天到了,世界变成了白色。

所有的美好,总是在快要失去时才发现,等你要抓住它时,它却早早悄悄溜走……

海的思念绵延不绝,终于和天在地平线交会,终于和天在地平线交会。

走在熟悉的小路,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曾经的嬉笑,曾经的打闹,曾经的泪水,曾经的一切……走的那么急,却从未想过要回过头来看看,等走到很远,蓦然回首,却发现那些美好,早已不见……

时间一点点流失,青春一点点消逝,到最后,我们还拥有什么?只剩那些泛黄的回忆,回忆,仅此而已。

再多的风景也从不停靠,只一心寻找我遗失的美好,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昙花,只有那一晚的美丽,花开时,没人欣赏,花落,才叹息。那些遗失的美好,要怎样才能挽回,没有第二次,只剩下悲凉的叹息。

我始终带着你爱的微笑,一路上寻找我遗失的美好,不小心当泪滑过嘴角,就用你握过的手抹掉。

失去了,就要懂得珍惜,珍惜你身边的一切,不要等到正真失去时,茫然到不知所措。

寻找曾经遗失的美好作文【三】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知道你想衣锦把家还;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王宝强在《人在囧途》里嘶声竭底地吼叫这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时,我想,所有在外乡漂泊、打拼的旅人及游子,内心深处那根敏感又脆弱的情弦一定会被触动。这根弦的另一头连系着牵挂,饱含着期盼,浸渍着博大而永恒的爱。这根弦的终点就是家,永远向旅人敞开的、心灵温暖的港湾。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春节,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延续的万家团聚的日子,更会刺激外乡人的归家之心。那充满诱惑的年味具有一股极大的震慑力与魔力,能让一切“不回家”的理由与搪塞不攻自破,好无立锥之地。哪怕身在天涯海角,哪怕活得一败涂地,都阻挡不了人们回家过年的决心与毅力。其实,不仅是“有钱没钱”,哪怕是“有事没事”,人们都要“回家过年”。

毕竟,辛苦操劳奔波了一年,那浓浓的年味能够融化生活的一切苦难与不幸。

我也是在年味的强烈吸引下,经受了一次春运的折磨与煎熬,和妻回老家过年,我想重拾那偶尔在梦里浮现的温馨年味。

儿时的记忆里年味香甜醉人。小时候,最盼望的是下雪。不是因为下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而是因为下雪了,年就近了。过年,就能吃好东西、穿新衣服、

领压岁钱、放鞭炮,小年、大年放开肚子吃个够,大年三十,洗个澡,穿上新衣,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处去拜年,热闹有趣的紧。尽管小孩盼过年,但大人却怕过年。过年,就得置办年货,年货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那时的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农村家庭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对于尚闹饥荒的家庭,可想而知,他们对于过年除了犯愁,还很害怕。但是,中国的农民骨子里是质朴的,再穷也会准备一些必须的年货,就连穷得叮当响的杨白劳都给自己的闺女准备了一条红绸线扎头发。老家购置年货也颇有讲究,记得儿时唱过的过年歌是这么说的:“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猪肉,二十七阉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剁肉糕,三十夜团圆饺。”豆腐、鸡肉、猪肉、肉糕是必备的年货,还有时间的.约束,到哪天办什么年货,这是老祖宗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习俗,照章办事,吉利!

因为那时物资匮缺,鸡肉、猪肉都只能是过年才能吃到。每次年夜饭,爸喝了两杯小酒后,都会不厌其烦地跟我重述他们小时候过年抢肉吃的趣事。那时兄弟姐妹多,一年吃不了几顿肉,做年饭时奶奶将大队分给的几两肉混藏在萝卜、白菜中,七八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像饿虎般围着桌子团团转,将碗里的菜翻来覆去,寻找肉的踪迹。一旦找到了一块肥肉,赶紧塞到嘴里,囫囵吞下,防止被其他人从口里抢了过去。找到肉的欢呼雀跃,没找到的锲而不舍,这哪里是在找肉?简直就是沙里淘金。每当回忆那些往事,爸都感概万千,叹息当时生活之艰!

而我记忆最深的则是打糍粑和做肉糕。

让我回味无穷的是糍粑的独特口味,香、糍、黏、软,口感好,有劲道。此外,我更留恋打糍粑的场面,火热而壮观。腊月二十八这天,一口硕大的糍粑缸被轮流抬到各家各户,这是一项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体力活。我们一群看热闹的孩子则跟着糍粑缸到每家去蹭吃的。糍粑缸放在堂屋里,心灵手巧的女主人将早已洗净蒸熟的上等糯米倒入缸中,诱人的大米香味随着一股滚气弥漫整间屋子。嘴馋的我们眼巴巴地瞅着那些糯米,不停流口水,女主人则会在糍粑开打前舀上几勺让我们先吃。之后,四五个身强力壮的男子用专用的搅棍对着糯米有规律地狠劲击打,随着糯米越打越有磁性,黏劲越足,糯米粘住了搅棍,得用很大的力才能将棍子抽出,所以越到最后越是吃力,越是吃力越得用力,这样才能保证打出来的糍粑细腻而磁软。虽是数九寒天,但是打糍粑的人已是满头大汗。他们随着“一二一”的节奏,围着糍粑缸边打边旋转,小孩则在他们之间穿梭,抓迷藏、做游戏,好不快乐。半个小时后,将打熟的糍粑合力抬起来,“啪”地一声扔在拆下来的半边木门上,用力压成规则的长条状,撒上面粉,冷却后,就切成块状的糍粑,再浸入水缸里保鲜。老家多将面条和糍粑一起煮着吃,下面条时,捞起一块,切成细条状,放在锅里煮熟,和着面条一起咀嚼,别提多来劲!

至于肉糕,则更是老家最富特色的一道招牌菜,是当地红白喜事及过年必备的一道分量极重的主菜。除了所在的城市,没有地方会做这种肉糕,因为独特,很多家庭一年才做一次,换句话,很多人一年才能尝到一次,足见其贵重。其实,肉糕也叫年糕,但绝对和别的地方的年糕不同,可以说得上是独此一家。肉糕的做法是祖传下来的,原材料是鱼肉和猪肉。买上几条两三斤重的新鲜莲子鱼,剔除鱼鳞,切掉鱼头鱼尾(这些鱼头鱼尾用油炸,也是一道美味菜),留下鱼肉最肥的鱼身,剔除鱼刺和鱼骨,刮下细嫩的鱼肉,均匀地剁碎剁细,用清水洗去腥味,盛放在盆子里。然后将刚宰的、肥瘦参半的猪肉切碎剁细,为了提高效率,一般都是用两把菜刀,两手同时开工。在屋外听到菜刀在案板上的“噼啪”声,就知道这家在剁肉糕。然后,将鱼肉和猪肉混合在一个大盆里,用清水和在一起,搅匀拌好,配上一定份额的淀粉,粘合鱼肉和猪肉,要求既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再洒上一定量的食盐。最后,将其均匀地倒入蒸笼中,用温火蒸上半个小时,油而不腻的肉糕就做成了。肉糕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和其他菜系一样,关键点在于配方,鱼肉、猪肉、淀粉的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流传中早已遗失,因此很多人完全凭,正是因为没有统一标准,各家做出来的肉糕口味均不一样。肉糕的食用方法多样,煎、炸、煮均可,即可当菜,也可当点心,还可以当拌菜,放在火锅里,稍微煮一下,就可以当下饭菜。

和肉糕齐名的是蛋糕。但是,老家的蛋糕不是现在的生日蛋糕,其做法和肉糕差不多,只不过不需要鱼肉,仅需将瘦猪肉剁碎,用淀粉搅匀,将鸡蛋烫成薄饼状,卷上面粉和匀的猪肉,蒸熟即可食用。

直到现在,老家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家剁肉糕和蛋糕,虽然它们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市场上买的大多配料太假,而且口味和感觉也不如亲手所做。有了它们,才能说年货准备齐全了。并且,父母都会等着子女回家了才剁,看着孩子大快朵颐地吃上刚出锅的肉糕和蛋糕,才是父母最欣慰的事。

不过,遗憾地是,肉糕、蛋糕虽然对老家人是上等的美味佳肴,但是对妻这种外地人,则无福享受了,第一次品尝的她只吃了一小口,就吐了出来。她说,满嘴都是肉,太过油腻了!她居然还闻出了隐约的鱼肉腥味!看到我们大口地吃着滚烫的肉糕和蛋糕,一向吃素的她都看不下去了,躲在卫生间作呕!

也难怪,外地人就是吃不惯这种高能量的食物。几个外地的当嫂子,乃至本省外市的,刚开始都不适应,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逐渐开始接受并喜欢它们。

陡然换了水土,妻对老家的饮食很不习惯。除了一日三餐都是米饭外,她一针见地指出,老家的菜有三大怪:第一,碗碗菜都是肉,猪肉、鸡肉、鱼肉、牛肉、羊肉,基本没有纯素菜,看着就反胃。她不止一次私下底问我,你们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喜欢吃肉?第二,喜欢吃热菜,不像陕西有凉菜,老家只吃热菜,而且喜欢用火炉或者酒精炉炖菜,将肉和菜炖得入口即化的地步,烫得人嘴皮都破了。第三,炒菜只用两种作料,油和盐,没有其它的调料。而且,因为油是自己种的菜籽油或者茶籽油,炒菜时放入量太多,吃起来很是油腻。

对于妻所谓的“三怪”,我只能解释为风俗。老家人过年喜欢吃肉,这是因为曾经相当长时间的贫穷与饥饿造成的恐惧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老家人民。老家地处大别山,是全国贫困县,没有矿产和资源,没有工业支撑,也没有交通地理优势,只能靠山靠地吃饭,饥饿和贫穷曾长时间困扰着老家人。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好转,大批年轻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谋业,才逐步地摆脱贫穷,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转起来。虽然口袋鼓了、生活富了,砖瓦房换成了楼房,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小轿车,黑白电视换成了液晶电视,用上了洗衣机、空调、太阳能等电器,但是过年吃肉的习俗依旧没有改变,只不过的肉的品种由单纯的猪肉扩展到其他市场上能见到的各种肉类。

寻找曾经遗失的美好作文【四】

流水逝去,磨石成粒,那些蹁跹美好的岁月,向心头涌去……我怀念从前的点点滴滴,谁知岁月匆匆,剥夺了我停住脚步的权力,但留下了足迹,抬头,微笑,闭眼,怀念……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水葡桃树开花了,一大片一大片藏在狭长的叶片中,像害羞的小女孩。它是由一根根细如发丝的蕊构成的,清雅却不失端庄,蜜蜂飞进花中,立即被花丝覆盖,不见了踪影,出来时,圆圆的身躯上挂着几根花丝,样子十分有趣,第一场春雨过后,它们就将变成饱满的果实,散播着春的芬芳,每到这时,爸爸妈妈就会陪我到树下打果子。

三月的空气融入了水葡桃的香甜气息,沁人心脾,小小的我扛着比身高不止长了一倍的细竹竿,站在果树下,有时几根花丝无声地飘落,挂在我的发端,我却全然不知,只是聚精会神的着那些成熟了的果实。

“啊,找到了!”我发出一声惊呼,对着几个果实紧靠的枝条一戳,嫩枝就断了果子“啪”的一声砸在地面上,裂成两半,这时爸爸会疾步走过来,将果子捡起来,放入袋中,然后紧随着寻找下一个目标的我。

有时,我用力不当果子飞出老远,肥胖的爸爸就挺着大肚子,跑去捡像只笨拙的企鹅,有时不偏不倚的砸在爸爸的头上,这时,站在旁边的妈妈按下了快门,于是,镁光灯一闪,我的笑容,爸爸的无奈,成了老照片中永恒的记忆,那时,妈妈的笑脸是那么慈祥温暖,爸爸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可自从上了初中,我就再没打过果子,我认为我长大了,不应该做那些幼稚而无聊的事了,有时从树下路过,看着满地坠满的果子腐烂时,我总会不自觉的发出一声叹息,于是进入叛逆期的我会与父母发生激烈的争吵,过后我也会默默的坐在窗前,望着满树繁花不断追问:为什么现在的我再也回不到那个与父母一同欢笑的日子了呢?现在的我空闲时总喜欢待在空调房里,不肯迈出一步,好像再也找不到那般的美好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美丽的倾城时光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我走得太急了吧!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岁月长河就将甜美的水葡桃连同快乐一并带走了,我真想紧紧握住可它却化作一缕青烟只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岁月如歌,时光静好,却始终难抵回忆的丰韵,那花雨一般五彩缤纷的通灵音符告诉我走过就是最美的风景……

寻找曾经遗失的美好作文【五】

又到一年年末时,商场里每天人山人海的,每个人走出商场大门时,手里总是大包小包的,给家里的人准备过年的新衣服。只是,现在的人,一年四季,买几次新衣服,过年的新衣服,似乎也在进门的第二天就上身了。新衣服,不再是心中期待的,过年的时候,最好的礼物。

只是,除了买新衣服,年底的时候准备一桌一桌的好吃的。剩下的记忆中的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太好,妈妈总是在夏天或者秋天赶集的时候,就把过年的衣服给我们买好了,说是反季节的衣服卖的便宜。于是乎,从新衣服进门的那天起,心里就一天天的盼着过年,等过了秋天,等过了漫长的冬天,总算迎来了新年。在年三十的晚上,妈妈把新衣服放在我们床头,枕头下压着给我们的压岁钱。那一夜,总有着甜甜的美梦。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穿着期待了很久的新衣服,跟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挨家挨户的拜年,跟大人们关系好的,会给我们一块五毛的压岁钱,关系一般的,会给我们大把大把的瓜子跟糖。从村子的这头跑到村子的那头,等回家时,装着满满的收获的果实,得意的跟爸妈炫耀,挣了多少压岁钱,多少瓜子跟糖。

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里面去拜年的小孩越来越少了,给压岁钱反而倒成了大人们的事。大人们到平时关系不错的朋友家,给朋友的小孩压岁钱,过一次年连半斤糖都散布出去。

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叫喊着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都不见小孩子拜年,放鞭炮了。大年初一那天,要不是在家里看一天电视,要不是盖着被子在家里睡一天。

突然间很怀念小时候过年时的热闹。有时想想,究竟是时代的变迁让记忆中的年味丢失了?还是什么原因。

都说,失去的东西最珍贵。突然间觉得,记忆中的年味是如此的珍贵而美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