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高中感想与期盼作文(步入高中一个月的感受作文)

步入高中感想与期盼作文(步入高中一个月的感受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05-27 06:11:23
步入高中感想与期盼作文(步入高中一个月的感受作文)

步入高中感想与期盼作文【一】

1927年心理学奠基之作。经典自有让人沉下心的力量,在作者阿德勒对于生活的脉络逻辑中,层层剥开了自我的真相。尽管书中一些观念对于现代社会已有所偏差,但阅读经典的意义也在于此,更多融入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味被内容讨好。

比起译名《自卑与超越》,其实我更喜欢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You》。正如作者阿德勒所写,“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有待改进的。”超越自卑或许难以做到,也无法通过一本书就立刻得到答案,但此书能让人对自身生活和行为有更多的审视。以下是我读完后印象比较深的感悟:

步入高中感想与期盼作文【二】

一走进“大家庭”,同学们正聊得火热。突然,有人叫了一声“姜老师来了!”我们赶紧回到位子上,拿出语文书,装模作样地看起来。只见班主任姜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来,“咦,姜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全班同学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姜老师手上,“红包!是红包!红包里面装的是什么?是钱吗?是礼物吗……”疑问一连串地冒了出来。

“来发红包喽!”随着姜老师这么一喊,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纷纷在下面窃窃私语起来。“林芮西,张瑶……”名字报了一大半,可是还没有报到我的名字,我不禁担心起来:难道没有我的吗?老师会不会漏掉我了?

正当我灰心失望之际,姜老师终于报到了我的名字“姚铮延!”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小跑似的走上讲台。姜老师把红包递给了我,对我说了一声“新年快乐!”我情不自禁地和姜老师拥抱在一起,我感到无比温暖,似乎闻到了一股妈妈的'味道。数学蒋老师眼疾手快,把这温馨的一幕拍了下来。

回到座位上,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信封上有一只身着粉色外衣的小马,小马手上拿着一个鞭炮,旁边还有“心想事成”四个金色大字,反面右下脚写着我的名字。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红包,里面有一张米白色的纸片,姜老师清秀的字迹映入眼帘:“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志存高远,内外兼修….”老师说得真对!在学习上,我经常容易满足,差不多、大概就可以了;默写95分就满意了!想到这,我不禁感到一阵羞愧。我想姜老师一定是希望在新学期,我能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学习上精益求精。想着想着,我似乎看到老师那双饱含期待的眼神。

这份红包真不寻常,里面装的是满满的爱与期盼……

步入高中感想与期盼作文【三】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书《自卑与超越》,其大意是:寻求独有优越感源于人生而有的自卑感,通过学会更好地合作将促使孩子实现具有真正生命意义的优越感。

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梦想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一个人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他的理想和行为都向着为他人贡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他的人生自然会朝着最能体现其生命价值的方向发展。

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存在于“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两端之间,这其中包含着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使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趋于正确的有效方法是培养个体与人合作的勇气和精神。

家庭是培养孩子与人合作能力的.关键。母亲要做到对孩子有兴趣、为孩子着想。母亲对于自己成长经历的认知,决定了她对于孩子的态度。母亲要认可和鼓励父亲的合作能力,让父亲成为孩子的榜样,另一方面,要让父亲的优秀不对孩子形成过大的压力。

学校对于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也至关重要。不能用智商等评价指标限制孩子,要让孩子客观认识自己、自立;在学校里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孩子乐于合作、为他人着想。帮助孩子寻找到兴趣和自信。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孩子在青春期表现出的叛逆并不是孩子对父母态度的问题,而是源于孩子对父母一直不认同、直到有了对抗能力的时候才表达出来。如何帮助孩子正常度过青春期呢?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正常交往同性和异性,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就会正确理解“长大”,独立拿捏好处理问题的“度”。

作者这样分析犯罪行为。罪犯也追求优越感,但是他的方向错误。他们不会合作。造成的原因在于父母没有教会孩子与人合作,甚至父母不想让孩子对他人发生兴趣。罪犯都是对社会无兴趣、没有合作精神、追求虚假优越性的人。

对于阿德勒先生的理论,我的内心有强烈的共鸣。值得庆幸的是,我对孩子的养育,遵循了阿德勒先生的理论。我重视对于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不能没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我一直在培育他独立生存的能力。我将自己在原生家庭的经历作为参照物,不断修正自己的养育理念,关注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当孩子读大学独立生活后,他自然表现出被大多数人喜欢的性格,他乐于交往、乐于助人、自主学习、积极上进、独立处事、坚持体育、感恩父母。

通过《自卑与超越》一书、第一次系统地领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心理学观点,我更加信服他的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步入高中感想与期盼作文【四】

在幼年的早期,我们受周身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意义”和“目标”,而之后我们所作出的各种行为,都是以此为导向进行的。故一些人作出一些常人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归根结底都是其“生活意义”出现了偏差,而我们一旦推测透其行为背后的生活意义,一切疑问也就都迎刃而解。

此外,作者还进一步阐释了对“优越感”的理解。一方面,优越感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基于“错误”(按作者所言生活意义的人们往往由于“自卑感”促使自己作出各种行为,为的是在别的方面寻找“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却是自我催眠式的,是无法促进自我进步和发展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适用于看别人,更有效地用于自我的审视。一旦看清自己行为背后的意义和目标,以及对不当的优越感的索取,心好像也渐渐变得平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