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作文拟题技巧(作文拟题十大技巧)

100个作文拟题技巧(作文拟题十大技巧)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0 16:32:35
100个作文拟题技巧(作文拟题十大技巧)

100个作文拟题技巧【一】

人们的特点大多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动作的描写,重视动词的运用。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当站长把荒岛上精心培育出来的一个西瓜切成薄片盛在瓷盘里端给大家的时候,“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这里,作者之所以能把战士们珍视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心情刻画得格外逼真,主要是在于极为恰当地运用了“笑、捏、闻、咬、端详”等动词。由此可见,选好动词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要想选用好动词,最关键的是要观察准确。你也许对这样的例子并不生疏: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动作,让同学们找一个动词来说明,结果往往会出现用几个动词的例子。这就说明不少同学没有观察准确,因为一个动作只能用一个准确的动词。

观察准确是用好动词的前提,但理解准确词语也很重要。比如,“捏、拧、揪、掐”这些动词代表的动作虽然基本上都是那么几个手指头做出来的,但意思根本不一样。如果理解不准,就是观察准了,恐怕也难以用准。

理解词语,不但靠词典,更要看它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的。词典里的意思是词语的“”意思,而词语的“活”意思是词典里没法查到的。比如,说“小鸟掠过水面”中的“掠”字,字典里的解释是“轻轻擦过或拂过”。而那种翅膀一动不动,从高到低,儿乎贴着水面,然后又猛然飞高的敏捷,任何词典都是无法写出来的。只有当你在生活中亲自看到这种情景时,才会理解词典中的“掠”字,才会用准它。

当你既观察准了,又弄准了词语的含义,才具备了用准词语的条件,才可以从众多的近义词中挑选出最准确的那一个。

100个作文拟题技巧【二】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100个作文拟题技巧【三】

虽然,同学们年龄不大,但经过的事可不算少,我们不能把经过的事都写在一篇习作之中。更不能想起什么事就写什么事,应紧紧围绕中心去选择所写的材料,看一看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中。哪些材料最能表达所定的'文章的中心,不能表达中心的,再好的材料也不能用,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中心突出,例如《散步》一文中,作者经历过的家庭生活,何止此一件呢?然而作者经过反复比较,觉得唯有一家四口三代人散步的这件事,最能说明一家人和谐的关系和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因此,作者围绕中心,选出了这个材料。

100个作文拟题技巧【四】

比拟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正确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印象深刻,且可强烈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情感色彩,爱憎分明。

示例

《诚信漂流记》、《诚信走访记》、《诚信摆渡》

《与永恒拔河》、《让爱导航》

《心,请你告诉我》、《让心做主》

100个作文拟题技巧【五】

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语气强烈,能够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很深的印象;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设问作文章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文章的中心思想。

示例

《这个世界怎么了?》

《安能取熊掌而舍鱼?》

《林黛玉非不可吗?》

第四招 对比式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

《瞬间选择,永恒坐标》

《我是天才,还是笨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00个作文拟题技巧【六】

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