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那年夏天(回到初中那年夏天作文)

初三作文那年夏天(回到初中那年夏天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3-03 02:17:28
初三作文那年夏天(回到初中那年夏天作文)

初三作文那年夏天【一】

夏天,你想到是西瓜、冰淇凌、凉席、空调、午睡,还是毕业季?

初夏那三天又到了,三年磨剑只为炉火纯青,一朝出鞘定当倚天长鸣,学弟学妹们,你们准备好让世界惊艳了吗?

高考,可能真的是你们这个年龄段觉得最重要的事情了,甚至重要到似乎在高考面前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原谅。

还记得誓师大会,那个豪情满志的少年么

曾经的曾经,都心怀梦想

学弟学妹们的祝福,暖暖的

教室里的身影,还记得么

那时候,我们有着共同的念想

现在辛苦努力学习,

上大学就轻松啦,

可以天天玩

那么多人陪着我们一起追逐过梦想,为什么不去拼、去闯呢?至于结果,不用太过深究,大悲大喜何止千家万家。

初三作文那年夏天【二】

想起那样的午后,站在窗台前,面包加牛奶充饥,楼下有几个班的男生在打篮球,阳光中明晃晃的,耳边是“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现在再也没有那样的午后了。——摘自《微博》

高一的时候,时间好像格外的充裕,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来假装伤感,明明都有着明媚灿烂的笑脸,却总是在彩色的笔记本上写满了郭敬明式的爱恨离别。凌乱不堪的桌椅把教室填的满满当当,窗外翠绿的柳条把阳光剪的细碎,斑斑点点的光点折射在摊开笔记本上,隽秀或张扬的字迹赫然摆在眼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邻桌在桌兜里不停捣鼓着他新买的口琴,语文老师字正腔圆的解读着宝黛的初见,窗外操场上,不知谁有节奏的拍打着篮球,一声一声撞击在有些人的心上。

一晃眼,到了高二的初夏,空气中飘散着棉花似的柳絮,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寝室的女生趴在阳台上,俯瞰这穿梭在校园的人们,热聊着最火的八卦。教学楼前的花园里红的、黄的、粉的刺梅花盛大开放,大片大片的三叶草丛边蹲着几个小学妹,她们低头扒拉着叶子,仔细的找寻着,我想她们大概是在找象征守护幸福的四叶草吧。午饭的时候广播里总是传来一个嗲嗲的女声,感情丰富的朗读着某首小诗,前奏扰乱了拖堂的数学老师,他总是爱说再耽搁大家两分钟,然后二分钟、五分钟、十分钟,直至广播响起,他才很无奈的夹起书本扭头走了,教室哗啦啦的响起桌椅推拉的声音。打饭的窗口总是排着长队,热气腾腾的面汤整齐的放在桌台上,小商店也是人山人海,阿尔卑斯、百事可乐总是断货,而现在再也没有三块钱一碗的刀削面,也没有一块钱的菜夹馍,当然也没有了喝可乐的习惯。

书上说,一年不止有四季,还有一个毕业季。操场边合欢花开得最美的时候,我们开始进入了高考倒计时,教室后面花花绿绿放满了水壶,课桌上,窗台上堆满了各种“五三”冲刺习题,课间上个厕所,桌子就会被凌乱的试卷所覆盖,打个盹,黑板上就密密麻麻的列满了各种方程式,深夜的的宿舍楼道里、清晨的幽径路灯下总有努力地背影.....但在那段痛并快乐的时光里,依旧有明朗的笑声,有坚定的歌声,传遍教室的同学录,还有那件写签名字的蓝色校服。

高考之后,心情有释然、又忐忑,更多的是不舍。转身出校门的时候,我们互道再见,那个时候不知道,有些人再见之后真的就再难相见了……

今年我们同寝室的女生都陆陆续续结婚、生子,朋友圈一下子演变成了奶爸辣妈的秀场,看着大家的微信头像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然后再变成三个人,除了一些感动,其实更多的是感激,感激大家都没有变成年少时自己所讨厌的那个样子,感激大家在纷扰多变的社会里守住了自己的初心。那天,初一的同桌发来自己在周杰伦演唱会上的视频,在星海中,他声音嘶哑的跟着大声哼唱,他说这是对自己青春最好的告别,我突然想起了李宇春那首《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2009年的夏天,我无比憧憬的外面,2017年夏天,我无比怀念的那年。

初三作文那年夏天【三】

每当听到许飞的这首《那年夏天》,我都有一种特别的感动,因为那年夏天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

那年夏天学校举办演讲比赛,要求围绕将来职业选择这个主题进行准备,每个班选派两名选手参加学校的比赛,我们中文班指导老师要求大家都写,先在班里进行演讲,让全班同学都打分,谁的打分最高,就派前两名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

我的演讲稿题目是什么,现在也回想不起来了,只清楚的记得我演讲的内容是对小学班主任张莉老师的回忆,我将来的理想也是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没有照念自己写的演讲稿,而是娓娓讲那些过去的故事,讲那些童年的记忆,也许故事太感人,我在班里毫无悬念的取得了第一名的高分,我和另一名女生代表中文班参加学校的演讲。

第一次站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面对几千名老师同学,刚开始还真有一些怯场,当演讲随着故事的深入,台下的听众鸦雀无声,我还是像在班里演讲那样讲张莉老师的故事,我的紧张情绪慢慢也就随着故事飘向了远方,飘向那个遥远的山沟,飘向那条遥远的小河……

我小的时候,父亲响应知识分子支援边疆的号召,从北京一个建筑研究所来到了大同一个水泥厂,当时我还和母亲一起生活在老家,记得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把我从老家带到了大同,年幼还未上学的弟妹和母亲还生活在老家,刚到大同水泥厂子弟学校,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怎么也都不适应,父亲经常也出差,我还不会做饭,每次放学就去单位的食堂吃饭,去买馒头。

到下半学期的时候,父亲为了照料我的生活,把我寄养在厂区不远一个山村的老乡家里,就是在哪里我认识了张莉老师,她是一名志愿者,从城里来到山村支教,因为全班只有我和她说着一样的普通话,因而也得到了她特别的宠爱。

那个山村的名字记不住了,村庄的样貌就是常见的冒出缕缕炊烟的房子,栖息满鸟儿的树木,一望无际的农田,忙碌善良的老乡,还有一条带给我记忆和快乐、伤感的小河,那条河没有名字,只是那么波澜不惊的绕过村庄的半边江山流向远方,谁也不知道它的发源地,也不知道在这村里流淌了多长时间,又流向了哪里,在孩子们单纯的猜测里,那条河或许流入了大海,或许流入了深不见底的悬崖。

那条河不是很深,刚刚没过大人的膝盖,因为是流水,也清澈干净,站到岸边都能见到河底的游鱼,小清虾,小蝌蚪,就连倒影出的垂柳的叶子都看得清清楚楚。在没有自来水的岁月里,那条河就成了乡亲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用水,洗衣,做饭,喂养牲畜,浇田灌溉,那条河滋养了村庄的祖祖辈辈。默默无闻却倾情奉献。

劳作了一天的老乡,最喜欢走到小河边,洗洗手上的泥巴,洗洗锄头,坐在河边抽上一支烟,看落进水里的泥土连同一天的疲劳都流向远方。

一到夏天,河边就成了水上乐园,光着屁股在水里窜来窜去的孩子,摇着蒲扇在柳树下乘凉的老奶奶,老爷爷,还有那些浆洗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都炒豆似的说着那些家长里短,奇闻趣事,以及对城市里楼房的向往,还有那些不着边际的美丽的梦想。

那年夏天放学后,和小伙伴去小河边游泳,不知道怎么就突发大水了,一个浪头将我打翻,顺着湍急的小河漂向下游,后来,听村里的大人讲,看到我被河水卷走后,很多大人小孩都顺着小河跑向下游,最后在小河的拐弯处被一堆树枝挂住才没有漂向更远,大人用长长的`竹竿把我打捞上岸,当时的我脸色发白,大人们把我抱起来,头向下脚朝上,从我嘴里鼻子里流出了很多河水,可是我依然没有知觉,张莉老师得知后飞也似得跑到我的身边,给我做起了人工呼吸,过了很长的时间,我才哇哇大哭,又吐出了很多河水,当时围观的人群才慢慢散去,我最终得救了......

那条小河陪伴了我的童年时光,也带给了我伤感和欢乐,每当想起那条小河,也会想起那个和小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张莉老师。

我在那所乡村小学上了两年,张莉老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清楚的记得给我洗过衣服,当时学校好像也没有食堂,都是她自己做饭,有时候我也和小伙伴一起去老师的宿舍吃饭,夏天的夜晚,我们在学校门口的小河边一起看星星,讲故事,那时乡村夜晚的天空星星是那么明亮,记忆中这样仰望星空看到明亮星星的夜晚再也没有出现过。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工作调动回到了西安,我也离开了那个不知名小山村,离开了那条不知名的小河,记得当时老乡用毛驴车把我们送到城里,张莉老师和同学们送了我们很远很远……

阵阵掌声才把从当年在学校礼堂的演讲的记忆中带回现实,那次我又在学校的演讲获得了一等奖,后来我也顺利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油田一所子弟学校,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当了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那年夏天,带给了我太多的回忆,后来听人们说,张莉老师支教两年后也回到了城里,我们再也没有见面,张莉老师,您还好吗?

初三作文那年夏天【四】

九月五号,很多同学都已经踏入新的生活--大学 我依然在等

忽然想起,这是我们分开的第一天 ,一种恐惧感伴随着夜风,我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过去的很多都已不再,我会安慰自己:人,总要学会长大

可我自己长大了没有?我自己都不知道

终于在后知后觉中领略到时间的力量

是寂寞,是害怕,还是等待中的躁动 让我感到如此的不安

也许是害怕长大

高中,也许真的是最充实的,有我美好的记忆

不忍抹去,但要学会成长

因为人生在此刻才正式开始

接受挑战,享受挑战未必不是一件值得人生暮年津津乐道的事

也许,没有品尝过生活的苦涩,就不曾拥有一份纯美的人生

北京之行让我了解了“世界”以外的世界

真的,生活可以复杂,如果你不会驾驭生活

生活也可以简单,只要你学会享受挑战与品味失败

开学在即,疯狂的暑假也即将与我挥手告别,两本书依旧等待着我

此刻,我正耐心的轻击键盘,听着那首淘来的钢琴曲,还不时翻看那些照片

黑暗中我只能看清那14英寸的笔记本和1.4英寸的手机

安静的世界只有一个安静的我和一个牵挂的她

我觉得

也许我真的开始学着成长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