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梦想作文800字初中(梦想的作文初中800字)

实现梦想作文800字初中(梦想的作文初中8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3-08 07:39:53
实现梦想作文800字初中(梦想的作文初中800字)

实现梦想作文800字初中【一】

在人生旅程中,如果没有梦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目标,生活将会漫无目的。所以,在这个强者胜、弱者败的世界里,如果没有梦想,就无法获得成功。

为什么在茫茫人海中,只有少数人能获得成功呢?因为他们有想法、有规划,知道自己该往哪个领域去努力,才能发挥自己的长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在追梦的过程,一定会遇到许多挫折与阻碍,若能克服障碍,并坚持着愈挫愈勇的决心与毅力,往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将能离梦想愈来愈近。

我曾看过一则历史故事,有一位英国的探险家─沙克尔顿,他的“目标”就是征服南极点,不料却被挪威的阿蒙森捷足先登。途中又遇上船难,冷静的他带领队员求生,终于在历经六百多天的煎熬之后,全员平安归来,没人因此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件事:在追求目标的路途中,或许会有竞争对手,但是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我的梦想是成为太空人,不管是在称作VAB的火箭组装大厦,还是在火箭发射台,或是在飞往太空执行任务的火箭上,不过我最想体验的是上月球。因为在月球上可以看到在地球上看不到的东西,包括蔚蓝的地球,以及阿波罗十一号的下半身,俗称“月球纪念碑”,而且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体重也会变成原本的六分之一,60公斤的人就会变成6公斤,再加上月球上面没有风,也没有雨,所以脚印不会消失。虽然已经有12个人去过了,但是这会成为我永远的回忆。

许多人都想要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及创造站在时代顶端的事业,虽然一路上会有许多因为自己而产生的不确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没有梦想,就什么都没有。另外,朝梦想迈进时,遇到上坡不骄傲,遇到下坡不气馁,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实现梦想作文800字初中【二】

“幸福好短暂,它长着翅膀还会飞。”郑帅的幸福就这样被病魔带离的越来越远,但他爱拼,勇敢的精神,让我为之震撼。

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一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梦想,就看我们是如何去实现,放飞它了,我们往往把梦想啦,抱负啦挂在嘴边,当有人问起时,就像喊口号似的脱口而出,但不见其有多大的行动,当我们在什么比赛中获得一些比垄起的土丘还小的成就时,便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的到处宣扬,毫不踏实。而倍感不幸的郑帅同学在窘迫的家庭条件下努力刻苦,不断拼搏,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别无怨言。在他身上流动着坚强,不服输的信念,再医院里也不忘记为同学为老师做些什么。再看看我们这代学子,不是今天议论着谁谁昨天在哪儿买了一件怎样漂亮漂亮的衣服,就是想方设法计划着明天要怎样怎样把自己的这张小脸装扮的更加俏丽,仿佛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些雍容华贵的外表,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的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2006年3月,为郑帅的生命蒙上了一层灰色,3月本是红色四溢,学雷锋的佳节,在这一年的3月郑帅却遇上了无情的病魔,成为了一名不幸的白病患者。但他知道后不是气馁,不是颓废而是要坚决不与病魔妥协的精神让他支撑着这赢弱的身躯。动漫设计是他的最爱,他曾经讲过:“近年来书中的动漫画都是日本的,他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画也推到书中去,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所欣赏。”他在与病魔做斗争的途中也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坚持作画,努力学习,社会上的爱心人还为他举办了属于他的画展会。他为的是能够让自己的梦越飞越远,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他飞过的影子。他的爱国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代比他还要大的学姐,学长们学习吗?生病过程中作化疗他从未喊过痛,还为帮助老师讲一次公开课连夜为老师画了一幅莲花图。一个中学生,比我们还小,却有着比我们可贵的精神与品质。让我有种生在蜜罐,却对蜜失去味觉的心痛。难道不是吗?

有太多的遗憾在我们人生中停留,有太多的不幸与我们不期而遇,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自己所坚持的,就一定能把梦想送到远方,即使到了最后与我们预期的结果有所差距,我们依然可以挺直腰板向世界宣布:“我不后悔,因为我曾经努力过。”

实现梦想作文800字初中【三】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在复习概念时,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起点了把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厚薄间的转化。

例如,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我把主要知识编码成(1(2(3(4。(1——一个基础;(2——两个要点;(3——三种延伸;(4——四个异同点。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学生思维立即活跃,有的在思维,有的在议论,有的在阅读课本,设法寻找提纲的答案,我趁势把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点拨,其答案如下:(1——一个基础。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2——两个要点。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三种延伸。三种图形的延伸。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4四个异同点。①端点个数不同;②图形特征不同;③表示方法不同;④描述的定义不同;事实证明,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二、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m2+n,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i开口向上;(ii开口向下;所以有两个结论。

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已知2斤苹果,1斤桔子,4斤梨共价6元,又知4斤苹果,2斤梨,2斤桔子共价4元,现买4斤苹果,2斤桔子,5斤梨应付多少钱?(解题略本题妙在不具体求出每种水果的单价,而是使用整体解题的思路直接求出答案为8元。又如计算(6x+y/2(3x-y/4这是一题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本题从表面上看无规律可找,学生也习惯按多项式系数,发现第一个因式提出公因数2后,恰能构成平方差公式的模型,显然后一种解题思路优于第一种解题的思路。再如,计算若此题把各因式计算后再相乘,很繁琐,若能把各因式逆用平方差公式,再计算、约分,可以迅速地求出结果。

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下列4个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题目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行程问题,有的看似工程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做个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为使学生轻负担的复习,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希同仁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为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努力和贡献。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