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作文评析(2021中考作文材料分析)

2021中考作文评析(2021中考作文材料分析)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2-18 14:11:30
2021中考作文评析(2021中考作文材料分析)

2021中考作文评析【一】

她,我最好的朋友之一。短短的黑发,散发着“伊甸园”独有的香气。眼神中每每都会闪烁着渴求的目光。不爱穿裙子,甚至从小到大只穿过裙子。只穿T恤、长裤、厚重的棉袄……活脱脱的一个假小子。为了这事儿还闹了一个哭笑不得的笑话。

我和她正在前往中山公园的路上,前边有一个路口。“红灯,等等吧!”一向遵守交通规范的我,一如既往地拉着旁边的她停下了脚步。

这时,交通协管员徐徐向我们走来,停在我俩面前,上下打量着我们。“他想干嘛呀?总盯着我们看,要干什么呀?”总之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突然对她冒出的一句话,真是让我大跌眼镜。“你是男是女?”尽管我看出他并没有恶意,但是说这话总应该顾虑的别人的感受吧。回头看看稍稍退后的她,一脸的尴尬涨红了满脸。接着说出来的更是摸不着边儿,“我还以为你们俩是兄妹呢,”我晕……

“绿灯!”我拽着她三步并一步地离开这个十字街头。虽然她嘴上不说,但我看出她的尴尬,现在就由我来调节一下气氛好了,随即一句“我看上去有那么小吗?”立刻融化了这座冰山。

她,一个善良的“小孩儿”,永远长不大似的,让人不住想把她捧在手心里。执着,不对,应该是固执,是她的性格。这不,又有一件事儿让我无奈……

“我给你写了一封信,别忘了回家开信箱啊……”这句话不用想也知道是出自那位“天真”的她了。话音刚落,我慢慢抬起头,一种慵懒的神情在面部慢慢扩张开,“拜托!现在都21世纪了,谁还用手写信啊,你能不能modern(现代化一点啊。”

其中一封信中有一句话令我感怀至今,“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认识了三年之久。在风雨中我们共患难,在快乐中我们共成长。”每回想起这句话,心中泛起感动的涟漪久久不退。你问我“如果到了初三,我们即将毕业,这几年来的友谊还会存在吗?我们还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吗?那是我们将各奔东西,像和小学一样,进入一个新环境,那是不是也有一群新朋友呢?”

我从来都没有正面回答她这个问题,现在我可以信心满满的告诉她:也许将来我们会有其他的朋友围绕在身边,但是我绝对不会忘了你,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一定会是。你要相信我们的友情是不会轻易被击垮的。“只要相信,期待就会成真!”是我一直笃信的真理,也一定会是我们的结局……

2021中考作文评析【二】

例3:3米是多少厘米?2吨50千克是多少千克?

师说:我们先看第一问,3米是多少厘米?

师说:由于1米=100厘米,那么米和厘米比较,米就是高级单位,厘米就是低级单位。所以这道题将米数改写成厘米数,我们就说是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1米是100厘米,3米是多少厘米呢?

生:300厘米。

(师板书:3米=300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由于1米是100厘米,3米就是3个100厘米,也就是300厘米。

师:3米是3个100厘米,如果列式计算,怎么写?

生:100×3=300

(师将这个式子板书在3米=300厘米的下面)

师:在这个乘法算式里,100表示什么?

生: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将“进率”二字写在100的下面)

师:3表示什么?

生:高级单位的数

(师将“高级单位的数”写在3的下面)

师:300又表示什么?

生:低级单位的数。

(师将“低给单位的数”写在300的下面。)

师:通过这道题,谁能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

生:进率×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

(师将“×”“=”补在式子中)

评析(像3米是多少厘米这样的题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掌握,因此教师在这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让学生回答,你是怎么想的。而将重点放在300是怎么得来的?当学生回答是100×3=300得来时,教师接着问100、3、300各表示什么?这样就引入到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上,这样得到的方法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容易理解,也就容易掌握了)

2021中考作文评析【三】

这篇阐明文所使用的主要阐述法,有引用孟子的话具体解释怎么做叫有骨气的诠释阐述法,还有被编人教材时删节的原文第三段给“骨气”下定义所使用的定义阐述法,另外,主要就是设例阐述法,即通过具体例子,将相对而言较为抽象的论见阐述得更具体、更形象,使读者更感性地领会怎么做叫有骨气。这种方法很容易和证明文的例证法相混淆,但实际上二者差别很大。例证法是通过例子来支撑、证明论点的,为的是使读者相信自己的论点是对的,能够站得住脚。它通常要和具体分析结合在一起使用,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言:“论点要经过反思,材料要全面,至少是正面和反面一起考虑,进行具体分析。”这是因为,多数情况下,议论文中例子的举证,都是简单枚举而很难做到广泛列举,完全列举则更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能够揭示例子内涵的理论性的具体分析做支撑,纯粹靠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就下结论,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即使“事实胜于雄辩”也不能给我们更多的底气,举再多的例子也形同虚设。实际上,“事实胜于雄辩”这个貌似颠扑不破而其实毫无意义的命题用一种二元对立思维预设了事实和雄辩之间的对立竞争关系,这对二者本身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都会造成误导性的扭曲。那么,作为学者的本文作者吴晗先生怎么会在文章开始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样的论点,然后举三个事例来论证呢?这种简单枚举事例而缺乏具体分析的“论证”有谁会相信呢?实际上,本文根本就不是一篇证明文,吴晗先生也无意去证明什么让读者相信。以证明文的各项规范来解读本文,就会像徐、朱两位老师一样得出如下结论:

文中所举三个人的事例,即便都是毫无缺陷的事实,也不能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因为“中国人”是一个集体性概念,指称的是亿万个人。而文天祥等三个人只是这亿万个人中的三个单例,三个单分子不能支撑那个包含亿万个人的集合概念的性质。

两位老师遗憾地感到:面对“用三个人事例充分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样的教学,学生却提不出――“举三百个汪精卫式的人物是不是更能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没有骨气的”――这样的`反问。真正弄懂了《谈骨气》的本意,这样的反问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两位老师又说:倘若把“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作“我们中国人要有骨气”……文章会顺畅许多。殊不知,文章首句所指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2021中考作文评析【四】

雨在风中飘,泪在我的眼中逃,逃到天涯海角;雨一停,又见晴天,而你却消失了。——题记

你曾对我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一直守护着他/她的天使,这个天使如果觉得你的生活太过悲哀,你的心情太过难过,那么他就会化身成为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许是你的朋友,也许是你的恋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仅仅见过一面的陌生人,这些人安静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陪你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然后他再不动声色的离开。于是你的人生就有了幸福的回忆,即使以后你的道路上布满了风雪,可是你依然可以想起曾经幸福的事情,你就可以依然勇敢。所以那些默默离开我们的.人,其实都是天使回归了天国,比如那些离开的朋友,那些曾经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那些曾经爱过最后分开的人,曾经你向他问过路的男生,曾经讲过一个很好听的笑话逗你开心的同学,曾经唱过一首好听的歌给你听的歌手,写过一本好书的作家,他们都是善良的天使。也许你有段时间会对于他们的消失感到伤心或者失落,会四处寻找他们去了哪里,到了什么国度,可是到最后,你都会相信,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安静而满足地生活着。于是曾经的那些失落和伤心都将不复存在,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

三月,总是有那么多的阴雨蒙蒙,我的心情也不经意间蒙上了丝许阴凉。最近做事总不顺心,马上就要了还大病一场,在家休养一呆就是一个星期,课程也不知落下了多少。一回学校没几天就考试了,可想而知,这次的成绩肯定不理想,错!不是不理想,简直糟糕透了!

心情不好火气也大了,偏偏有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竟骑车撞我。

“你眼睛长到头顶上去啦!这么大个人站这都看不见,不会骑车就不要乱骑嘛,浪费国家资源!”我没好气的瞪着他。

“恩,你没受伤吧?真对不起啊!嘿嘿!”

“喂!你有没有点同情心呀?撞了人还笑得出来!”

“咦?你怎么知道我叫尉呀!嘿嘿,谁规定撞了人就不行笑了呀?痛的又不是我。”

“你,你……”

就这样,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当时我可真被你气的不轻,不过还算你识趣请我喝奶茶,帮我降降火。也许是在家里呆了太久了吧,有点憋坏了,那个下午我竟不自觉地和你说了很多,把这段时间发生的所有不愉快的事,如倾诉苦水般源源不断往外掏,你就在一旁静静地听我诉说,没有半点厌烦之意。

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朋友,你总是抽空帮我补我最讨厌的英语,偶尔也会指点指点我些为人处世的方法。你常说:“凡事只要尽力了,哪怕最终不能成功,也问心无愧。”所以,我每天都尽自己所能地多学些知识,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当然也对得起你这么长时间以来对我的帮助。

然而,三月的雨季已过,晴朗的夏天即将到来,你却消失了,从我的生活中彻彻底底地消失了。我曾疯狂地找过你,但始终没有任何消息。我也终于相信了你说的那些话,你就是我的守护天使,陪我渡过了阴凉的雨季,将我引向明朗的晴天。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直线,彼此相互在对方的生命里,每一个交点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交点之后,两条直线越行越远,故事也就此结束。

2021中考作文评析【五】

凝视书桌上的沙漏,那么不急不躁的滑下,千百年来亦是如此,此刻才觉得岁月的流逝,蓦然回首却已然找不到往昔的痕迹,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我在记忆的河畔捡拾岁月的点滴。我伤心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记忆中惟一印象深刻的便是老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守在田园的尽头,期待我的归去。

从来没有想过,老屋会有塌陷的一天,如同背负了千年的忧怨与哀愁就在那一刹间轰然倒塌,像一个漂泊已久,心神俱疲的游子,在茫茫戈壁猝然倒下,再也没有力气挪动自己。房梁上的一根木棒在我慌乱逃离时砸到了地面上,仿佛要把我揽入她的怀抱,我不知该为她伤心落泪还是该为自己里逃生而庆幸。

一连几天都恍惚不定,屋倒了,岁月留给我的唯一痕迹也在刹那间归于沉寂。我才记起,那面墙上贴满了我和姐姐的奖状,还有春天时节编织的柳条草帽,虽已风干但记忆犹在。后悔自己到这时才找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伴我多年的老屋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虽不会言语,但我明白她的心意。

当看到舅舅家粉饰一新的居所时,我便更加想念老屋,橘黄的灯光照着小小的屋子,灯下是母亲缝补的背影以及我做作业的执著。再次回到家已是好几个月过后了,新的地基已经打好,可我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快乐,我不知道地基下是否有老屋在呻吟,觉得自己真像无家的孩子,新房屋纵然再好,可它是无生命的吧,注定这一生与它无缘,我的灵魂已经交给了老屋。所有温馨的画面只能如同墙上相框里的照片,存在记忆深处,散发弥久的醇香。

从老屋倒的那一刻,我便在苦苦追寻,生怕那些本已模糊的岁月的痕迹随老屋归于沉寂,如同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试图抓取最后燃烧殆尽的烛火来温暖自己整个人生。

推开吱呀作响的门,木瓜树的叶子落了一地,秋风中的葡萄树还在,是的,它们还在,如同每一个冬天,它们将在明年春天重新抽芽生长。我的亲人都在,爷爷奶奶身体康健,于是我终于找寻到岁月的痕迹,望着树上又黄又圆的木瓜,在它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中,终于在老屋倒后的某一天午后,我轻松的笑了。

2021中考作文评析【六】

文章起始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单独成段,为的是强化读者对它的接受效果。这句话与其说表述的是一种“实然”,是一种事实判断,不如说是表述了一种“应然”,是一种价值期待,它的真正本意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的号召:我们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这句话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在这一点上,徐江先生在十年前对某些中学语文教师将其当作事实判断、当作中心论点的做法进行了批评,指出:“其实那仅仅是一句情感性的宣言,是文章的引子。”这无疑是真知灼见,但他进而又表明白己持此种看法的根据――因为这句话没有现实针对性,就与实际不符了。《谈骨气》的写作背景很清楚:文章写于1961年春,之前,由于国家领导层决策的失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和我国签订的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这几年面临着严重困难。文中所言“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针对的即是此种背景。

2021中考作文评析【七】

叶的飘落,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不追求?——题记

他抬起头,看着西边那一片泛红的天空,太阳昏昏沉沉的,像掉着铅块,一点点往下落。周围的天,就像被油浸过的干净的白纸,呈半透明状,模糊的夕阳就折过这淡淡的渍迹,映入他的眼中。

他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来这里,这个隐匿在学校后山外的小沙丘。每到傍晚,就会有好看的彩霞和鸟儿们一起打闹,一起嬉戏。他便利用这下午放学后的四十分钟,来观赏美丽的落日,纵然他依旧会想很多,关于母亲父亲,或者,家。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去逝了,本来家境就不富裕的一家人突然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如同瘫痪一般。母亲哭红了双眼,搀着奶奶,抱起瘦小的他,说:“孩子,从今以后,我们永远不分开,一起努力,好吗?”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到后来,就很少在白天看到母亲了,奶奶便时常抚着他,用干枯的手摸着他脸上细细的绒毛,说:“小谕,以后要听话,认真学习,有出息,为妈妈为爸爸他们争光。那样,妈妈即使在外面工作得再苦再累,也会笑起来的。”于是,后来,他渐渐发奋读书,似乎,偶然却又理所当然地成了班上乃至年级的佼佼者。可是,他却从母亲日渐佝偻的背和奶奶苍颓的白发间,变得越来越沉默。

“咳!”他干咳了一声,便开始向学校走去。上晚自习的时间快到了。就像往常一样,照样又有许多素不相识的学生双手抱起一大叠书,飞快地向前走去。可是,他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不安。

到教室了。

他一进门就站住了,像猎狗嗅到腊肠般纹丝不动。天啊,教室里,是一片多么热闹的景象啊,气球、鲜花、蛋糕……还有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祝小谕生日快乐,我们永远爱你!”大家见他来了,便都迎上来,喜悦一下子涌现出来。老师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别老是孤立自己,你看,不是有这么多关心你的人吗?”那口吻,就像当年的母亲。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于是大家开始欢呼……后来他已经忘记了曾经的痛,变得开朗而又活泼。这仅仅是由于大家的爱。父母的爱,是永远埋藏在心后的永恒的礼物。

共同的心声——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