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作文(宽广的胸襟对待世界作文)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作文(宽广的胸襟对待世界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11-16 23:07:33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作文(宽广的胸襟对待世界作文)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作文【一】

沟通,消除隔膜;宽容,敞开心扉。

——题记

这是一则广告的广告词。其实,宽容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敞开心扉,拥抱世界,你会发现,原来世界是那么美好。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如天降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湿润,宽容亦是。当我们发现别人无意中透漏了我们的秘密,宽容他人,可能使我们得到更真诚的友谊;当我们的钱在公交车上被明目张胆的扒手扒窃时,宽容他人,可能使浪子回头;当我们被他人伤害时,宽容他人,可能会使世界上少一个受害者,多一个善者;当我们……

可能做到这些事情并不容易,可能做到这些事情需要我们忍痛割爱,可能做到这些事情会使我们失去一些有“义气”的朋友……但是,只要我们敞开心扉,宽容他人,这世界就会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寒冷。

也许你正在苦苦思索如何敞开心扉,也许你正在心灵的门前徘徊,也许你只将心灵的门打开了一半,也许你正在担心打开那扇门是否会有什么“后果”……

其实你并不需要犹豫,只要你对人真诚,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人,你会发现你心灵的们早已悄然打开。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正是宽容的最好表现,只要你宽容待人,你可能会比“宰相”做得更好。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光武帝刘秀曾不顾他人反对,将辱骂自己甚至谋划诛自己的信件付之一炬,正因为他的宽容,才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化敌为友,终成帝业。

敞开心扉,拥抱世界,接纳他人,让他人在我们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厚德载物,源远流长。”宽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这种美德传承开来,发扬下去,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光荣的历史任务。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以这样的胸怀容纳天地万物,敞开心扉,宽容待人。不要让心灵的樊笼禁锢自己,拥抱世界,厚德载物,我们会发现原来心灵的世界真的很美丽。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作文【二】

每次班级读书会都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这次读书会,我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谈论齐桓公春秋称霸大业,当然离不开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个人物的评价。孔子赞“管仲之力”,司马迁称“鲍叔知人”,而我要为齐桓公大大地点赞。在我看来,齐桓公的霸业固然值得称道,但他宽广的胸怀更令我钦佩。没有他的这种胸怀,管仲和鲍叔的作用也就难以实现。

齐桓公的宽广胸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倾听别人意见。心胸狭窄,你就容不下别人的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盲区,谁也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天下通晓。鲍叔的话能听得进去,就在于桓公知道自己的不足,不以虚心为耻,反以得士为荣。当人才都聚集在你周围时,你就会拥有巨大的力量,进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刘邦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定国安邦不如萧何,统兵打仗不如韩信,但却终究成就帝王大业,靠的不就是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吗?人类的关系是社会关系,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生存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不妄自尊大,不自以为是,你就会拥有更高远的眼光,就会少走弯路,少吃苦头。

二是不计个人恩怨。桓公差点于管仲之手,做了国君却没有挟私报复,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颗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公心。没有这颗公心,又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就不会为眼前的小利斤斤计较。我们经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你只看到眼前,你怎么知道天地的宽广?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面对廉颇的敌意可以忍辱负重;范仲淹心忧天下,个人的荣辱就可以抛之脑后;毛泽东看重民族的整体的利益,西安事变中力促国共联合。今天的世界是命运的共同体,我们完全可以放下国与国之间的恩怨,化敌对为合作,携手并进,实现共赢。

当然,齐桓公霸业的实现是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但如果没有包容别人、公而忘私的胸怀,要实现这一伟业是困难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没有一点胸襟是不行的。这个胸襟的培育就先从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做起吧。知己不足,方能善纳良言、从善如流;把公心放在前头,方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这次读书会给我的最大的启示。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作文【三】

俗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们要用宽广的胸怀去看待事物。

楚王在打猎的时候弄丢了自己心爱的弓,但他没有过于急切,豁达的说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他不认为弓是丢了,弓还一直在楚国,没有必要计较弓在谁手上,都是楚国人的。楚王拥有着宽广的胸怀,才能使他不至于过于悲伤,不计较得与失。而把物质追溯到本源,不也正是这样吗?没有绝对的得与失,正如同,你呼出的碳便随后固定在了植物里,这些碳或者被高级生物吃掉,或者最终又回到大气,周而复始,并没有绝对的得与失。我们不必要去计较绝对的得与失。

同样,孔子在听了楚庄王的话之后,又曰:“人失之,人得之”便又是更宽广的胸怀,楚王的胸怀是建立在楚人共同拥有基础之上,而孔子认为是建立在人类的基础上,这便是更为宽广的胸怀。

而老子呢?他说道:“失之,得之”,他已无需计较物质存在的本体,而已经追溯到“道”上,就像大家呼出的碳那样进入到一个周而复始的“碳循环”。因为物质不可能凭空消失,一个东西的消失,必定伴随着另一个东西的产生,江河湖海被蒸发,然后最终又冷凝成雨水回来,最终又形成江河湖海。这便是十分宽广的胸怀了,这件东西肯定会以某种方式在其它地方“得之”。

我们要拥有宽广的胸怀,关键就在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你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应该是你的,那么这一切都不会是你的。但如果我们能认为这个物质的世界“失之,得之”的变化时,那么我们都会拥有宽广的胸怀,如同“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世间万物都是这样“失之,得之”,能量不断的转化,他们整个运行的世界的总能量是不变的。“失之,得之”周而复始,我们一定要用无限可能宽广的胸怀来看待“得与失”,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拥有宽广的胸怀。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作文【四】

在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往往只愿意接受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因此常在社交软件上及“大数据”所推送的信息中,接触喜欢的、熟悉的世界。但这反而导致人们眼界缩小,闭目塞听。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张开双手,拥抱世界,去拥抱与你有着不同意见的世界。

《论语》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为君子意见相左却相处和谐,而小人意见相同,却并不和谐。人有主观意识,有自我判断的能力,于是有不同的意见也无可厚非。也正由于人具有主观感情色彩,不喜欢被否定,而喜欢被赞同的感觉。或许你一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万一不是呢?

曾经的“大清帝国”因为闭关锁国,自诩“天朝上国”,不同外界交往,也不接受西洋文化。结果导致中华民族蒙受百年国耻,倘若他们愿意张开双手,去接纳吸收新的事物,也许不会有如此悲剧发生。如今我国的“一带一路”,表明我们愿意与世界交往的心,不落于潮流。面对“两个一百年”,我们毫不退缩。

井底之蛙,以为抬头的那一小片天光便是世界。而我们身处在一个到处都是赞同之声的地方,不也正如井底之蛙一般?我觉得,我们应去了解新事物,多去听听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而听取他人的意见,也有利于我们拥有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面来外来文化,我们也该如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吸收一切,我们应弃其糟粕,收其精华,共同进步。周恩来曾提出的“求同存异”的看法,也适用于此。

当代社会,风气浮躁,“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句道明人心。我们喜欢听“你说的对”,而不是“我不这么认为”,这导致了我们所见都是自我编织的,而非真实的世界。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张开双手,勇敢地去拥抱世界呢?这个世界有许多人的声音,而不只你一个人的声音。然而,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我们必须跃出井口,不做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我们吸取他人意见与看法,从而修正或补充自己的看法,那样我们的世界才是无边而充实的。

那么,你愿意张开双手,拥抱世界吗?我愿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