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作文命题规律(广东中考作文审题分析)

广东中考作文命题规律(广东中考作文审题分析)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4 15:58:46
广东中考作文命题规律(广东中考作文审题分析)

广东中考作文命题规律【一】

世上自古以来有许多为土地或金钱而发生战争,可你们见过为几个又小又轻的气球发生“战争”的吗?我就曾目睹过这样的事。

一个星期日,我和弟弟及家人兴致勃勃地来到肯德基餐厅,准备在哪儿一饱口福。就餐时,餐厅的服务小姐组织用餐的小朋友到门口围成圈做游戏。做玩游戏,他拿来一把气球,准备送给小朋友留作纪念。小朋友都安静地排好队等着。谁知在旁边观看的大人却再也等不及了,一拥而上,冲进小朋友的圈内,争先恐后地抢气球。不管是衣冠楚楚的男子汉,还是打扮入时的摩登女士,都不故一切地往前挤,高高踮起脚尖,胳膊伸得长长的,生怕拿不到。我看见一个小伙子,他身材魁梧,身体健壮。仗着身高体壮,他挤到了最前面,拿了两个气球,脸上立刻显出了一种满足感,招呼他的孩子道:“乖儿子,看,爸给你抢了两个气球呢!”在争抢的队伍中,女士也不甘示弱。有一位戴着金首饰、背着真皮皮包、穿着时髦的女士,也像长臂猿一样伸着胳膊抢气球,可惜没抢到。只见她急的面红耳赤,绷起了脸,还唠叨着“为什么不给我家孩子”之类的话。仅仅几分钟,30多个气球已经被一抢而空,而本应得到礼物的小朋友只得望“球”兴叹了。

望着眼前的这一幕,我想了很久。这大人其实都是为自己家的孩子抢气球,从表面上看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不知他们想到了没有,他们这种行为与平时他们嘴上常对孩子讲的“要学孔融让梨”、“要举止优雅,文明礼貌”都是自相矛盾的。孩子们看到家长的所作所为,还怎么可能听得进那些说教呢?许多人都说独生子女太自私,根源在哪儿呢?是不是跟那些唯恐自己的`孩子吃亏的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呢?如果我们长大后都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的?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件小事,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广东中考作文命题规律【二】

数学的神奇无处不在,每一个数字、符号都是他的凭证。今天,我也证实了这一点:数学的神奇。

数学课下课后,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关于平方的规律。我摊开练习本,看见练习本上的密密麻麻的验算过程,突然,一个不起眼的算式引起了我的注意:52-4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式,口算也能算出来:9,而9不正是5+4的和么?我又换了一个式子:62-52,结果是11,11也正是6+5的和。我感到非常惊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快要疯了。但是好奇的我又想:这是两个相邻的数的平方,那不相邻的可以么?于是我就又列了一个式子:52-32,并且很快的得出了结果:16,这时,我懵了,一时半会儿得不出结论,这令我很沮丧。

忽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从5与3的和或差来考虑呢?5+3=8,5-3=2,8×2=16!16不就是52-32的差么?我又试了试:72-42=49-16=33。(7+4)×(7-4)=11×3=33,结果一样!我是一个固执的人,继续想:既然正数可以,负数同样适用么?比如(-3)2-52=9-25=-16。(-3+5)×(-3-5)=2×(-8)=-16。又是一个奇迹!这会不会是巧合呢?我换了大数试试:20002-19992=4000000-3996001=3999;如果用规律来计算的话,就是:(2000-1999)×(2000+1999)=1×3999=3999。哈哈,果然简便了很多!真是方便!小小的“+”“-”,具有着无穷的魔力,怎么不能说,数学是神奇的呢?

数学的“魔术”一个个被我“揭穿”,做到这一点,已经够了不起了,可我还誓不罢休,又接着算起了立方:43-33=64-27=37;33-23=27-8=19。这下,我可败下了阵,看来,还是“数学”略胜一筹,它再也露不出马脚了,我也甘拜下风。

——上课铃响了,清脆的铃声听起来格外悦耳,好像在庆贺我似的,取得了“破解家”的称号。虽然我还未看透数学,但是我却认识到数学是奇妙无穷的。

广东中考作文命题规律【三】

昨天晚上,我写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奥数难题:有四种水果,它们千克数的乘积在200~250之间,这些水果最少共有多少千克?我想不出来怎么做,就去问爸爸。爸爸让我自己把题多读几遍,好好它的意思。

我读了几遍,还是不太懂。爸爸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给我提了个问题:两个数的乘积等于20,这样的两个数有几组?哪一组的和最大?哪一组的和最小?

我说:有三组:1和20,2和10,4和5;

第一组的和1+20=21最大;

第二组的和2+10=12较小;

第三组的和4+5=9最小。

爸爸让我找规律,并提示我:是不是两个数差的越大,和越大?差的越小,和越小?

我发现就是这么个规律:差值越大,和越大;差值越小,和越小。

啊!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要想符合乘积在200~250之间,总重量最少这两个条件,四种水果的千克重差值一定要小。

所以,这组数应该是:2、3、5、7;

它们的乘积是:2*3*5*7=210;

它们的和是:2+3+5+7=17。

由于不能确定我的答案是否正确,爸爸又编了个小程序,把乘积在200~250之间的所有数列了一个表,发现我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

同时,我发现这道题还有另一个答案:2、4、5、6(2×4×5×6=240,2+4+5+6=17);我还发现“差值越大,和越大”这个规律也是正确的。

广东中考作文命题规律【四】

数学的神奇无处不在,每一个数字、符号都是他的凭证。今天,我也证实了这一点:数学的神奇。

数学课下课后,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关于平方的规律。我摊开练习本,看见练习本上的密密麻麻的验算过程,突然,一个不起眼的算式引起了我的注意:52-4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式,口算也能算出来:9,而9不正是5+4的和么?我又换了一个式子:62-52,结果是11,11也正是6+5的和。我感到非常惊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快要疯了。但是好奇的我又想:这是两个相邻的数的平方,那不相邻的可以么?于是我就又列了一个式子:52-32,并且很快的得出了结果:16,这时,我懵了,一时半会儿得不出结论,这令我很沮丧。

忽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从5与3的和或差来考虑呢?5+3=8,5-3=2,8×2=16!16不就是52-32的差么?我又试了试:72-42=49-16=33。(7+4)×(7-4)=11×3=33,结果一样!我是一个固执的人,继续想:既然正数可以,负数同样适用么?比如(-3)2-52=9-25=-16。(-3+5)×(-3-5)=2×(-8)=-16。又是一个奇迹!这会不会是巧合呢?我换了大数试试:20002-19992=4000000-3996001=3999;如果用规律来计算的话,就是:(2000-1999)×(2000+1999)=1×3999=3999。哈哈,果然简便了很多!真是方便!小小的“+”“-”,具有着无穷的魔力,怎么不能说,数学是神奇的呢?

数学的“魔术”一个个被我“揭穿”,做到这一点,已经够了不起了,可我还誓不罢休,又接着算起了立方:43-33=64-27=37;33-23=27-8=19。这下,我可败下了阵,看来,还是“数学”略胜一筹,它再也露不出马脚了,我也甘拜下风。

——上课铃响了,清脆的铃声听起来格外悦耳,好像在庆贺我似的,取得了“破解家”的称号。虽然我还未看透数学,但是我却认识到数学是奇妙无穷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