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以秋为题1到6年级的作文)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以秋为题1到6年级的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4 06:46:14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以秋为题1到6年级的作文)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一】

田野里,金灿灿的稻田,沐浴在绚丽的阳光下,正长得起劲儿。玉米那一头金色的发辫在秋风的吹拂下飘来飘去,好似花容月貌的金色女郎。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或豪放。人们也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忙碌在一片喜洋洋的丰收景象里。

天,更高、更蓝了。棉花似的云朵,千姿百态,像蘑菇,像阶梯,像龙卷风......悠闲的在蓝天上漫步。这最精致的点缀品使蓝天更富魅力。金风送爽,清凉的秋风吹过脸庞,带来舒畅的`感觉。

秋姑娘那金色的画笔更是染透了树叶。叶子不再保留先前的绿色,而穿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金衫。它们飘飘悠悠地落下来,犹如一只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树木失去了朋友,孤独地立在那里,仿佛刚理了发的小伙子。

秋天成了菊花的乐园。它们也许是喜欢这沉甸甸的金色,才选择在秋天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菊花的颜色真不少:黄色、粉红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个卷发的小姑娘。流连菊园或独自欣赏一盆艳菊,慢慢地陶醉在那股股清香里。

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秋风,清凉如水,带着一丝寒意染黄了世界。

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我喜欢这花叶扶疏、朴实无华的菊花。

我喜欢这独一无二,灿烂辉煌的金秋景色。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二】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收获了累累硕果,而我,却在这之中收获到一份感动,一份感受。

秋天是一种凄凉的美,缠绵秋雨,难免勾起一番愁苦,更何况“秋”字加“心”已成“愁”,文人墨客总把秋与凄凉联系在了一起:“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归,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她是一个秋风萧瑟、千树落叶、万花凋谢的季节,也预示着冬天的到来。但我仍我喜欢这种安静、凄美的感觉。

秋天还是伟大的奉献,树叶黄了,枫叶红了,煞是好看。但秋风微吹,便似蝴蝶飞舞,在那黄色的土地上摆出了“秋”,可又无私的投进土地里,滋润树根。菊花也在这时绽放,释放自己的美丽,等待她的也是一同枯萎、一同凋谢,但她仍然固执的坚守。或许只要可以绽放哪怕只有一瞬,也不负此生。哦,秋天也是一个奉献的季节。

秋天是温暖人心,秋日那和煦的阳光,在蔚蓝的天空中停留,暖暖的,柔柔的。抬头凝视,一点也不觉刺眼,反倒更加迷人,有种温暖、详和的感觉。

秋天是收获的微笑,万物成熟,累累硕果。喜上眉梢,乐在心头,树上一个个红灯笼的柿子、硕大的梨果,还有云海似的棉花、笑弯腰的稻子,无不让人陶醉、兴奋,汗水撒过,总有甜果,总有微笑……

秋天是美丽迷人的,是五彩斑斓的。她是个顽皮的孩子,在夏天还没有画上完美句号时,便在她绵绵的秋雨中奏响新的乐章。在一片浓雾之中挥舞画笔,随意的画上金色的稻田、红色的果实、蓝色的天空、棕色的落叶……云消雾散,一切就在不经意中变的更加动人了。秋天还是个善良的天使,不忍让忙碌一年的人们白白辛苦,撒下雨水,为他们洗去一身的疲惫、静下浮躁已久的心。

秋天很美,美在一份和谐,一份喜悦,在黄野、红花、溶溶月色的清香之中。她没有春的娇羞,夏的奔放,冬的冷酷,但却有春的温柔、夏的热情、冬的迷人。秋天是一个终结,才使冬的孕育、春的萌发、夏的耕耘有个甜蜜的结果;秋天也是一个开始,当我们有了一份成果后,就会不惜付出更多的努力争取另一份收获,而这意味着再一次的忙碌。

在秋天这个迷人的季节里,让我们卸下一路来的荣誉、疲惫、风尘,等待再一次新的旅程,下一个秋天将又是一次收获!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三】

秋,深秋。丰收的喜悦淡了,那浓郁的金黄所带来的芬芳也消逝殆尽。

我伫立在窗边,看着深秋里的一切。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衣,臃肿不堪,来去匆匆。

深秋的天空,早已失去了那份飘逸的蓝,灰蒙蒙的,没有一丝云彩。太阳孤零零的挂在天空,用它那怨毒的目光诅咒着天地间渺小的存在。

黄叶依然在不断地凋落,在寒风中打着旋儿,如天鹅之,高贵而悲怆。它们被无情地践踏,然后化为尘土,随风而逝。落光了叶的树枝,突兀地伸向天空,仿佛恶魔的爪子,令人不寒而栗。

遥远的山落笼罩在色的黄昏中,那般无助。成片的松林呈墨绿色,给连绵的山峦添了几分悲凉。

看着深秋的一片萧瑟,只有叹息,看着这深秋的一片凄凉,无能为力。

深秋之后,将是寒冬。

冬天?我猛地想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原来,这萧瑟枯黄之中,也透着希望啊!

仔细再看,深秋的景致,却也别有一番凄迷悲壮的韵味。

深秋的风,呼啸,王者的霸气;

深秋的尘,飞扬,浪子的无羁;

深秋的水,缠绵,佳人的柔情。

其实,深秋也有它的美,只不过,是不易被发现罢了。一切都有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自然。无论是什么,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即使是人生的低谷,也有独特的美丽。不要因为只向着目标前进而错过了一路的风景吧!

生活,一面是痛苦,另一面却是幸福,不是吗?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四】

秋,深秋。丰收的喜悦淡了,那浓郁的金黄所带来的芬芳也消逝殆尽。

我伫立在窗边,看着深秋里的一切。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衣,臃肿不堪,来去匆匆。

深秋的天空,早已失去了那份飘逸的蓝,灰蒙蒙的,没有一丝云彩。太阳孤零零的挂在天空,用它那怨毒的目光诅咒着天地间渺小的存在。

黄叶依然在不断地凋落,在寒风中打着旋儿,如天鹅之,高贵而悲怆。它们被无情地践踏,然后化为尘土,随风而逝。落光了叶的树枝,突兀地伸向天空,仿佛恶魔的爪子,令人不寒而栗。

遥远的山落笼罩在色的黄昏中,那般无助。成片的松林呈墨绿色,给连绵的山峦添了几分悲凉。

看着深秋的一片萧瑟,只有叹息,看着这深秋的一片凄凉,无能为力。

深秋之后,将是寒冬。

冬天?我猛地想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原来,这萧瑟枯黄之中,也透着希望啊!

仔细再看,深秋的景致,却也别有一番凄迷悲壮的韵味。

深秋的风,呼啸,王者的霸气;

深秋的尘,飞扬,浪子的无羁;

深秋的水,缠绵,佳人的柔情。

……

其实,深秋也有它的美,只不过,是不易被发现罢了。

一切都有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自然。无论是什么,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即使是人生的低谷,也有独特的美丽。不要因为只向着目标前进而错过了一路的风景吧!

生活,一面是痛苦,另一面却是幸福,不是吗?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五】

谢却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秋季,如愿以偿的到来,原本温柔的风在秋冬之交变得肃,锐利地将天空割得极不规则。偶尔看见几只落单的大雁,有气无力地飞过,如同它们命中洽谈室的孤独谶语。想起自己的初中岁月,待夜深人静,便在灯光一笔一画写下令自己动容的句子,直至疲惫得无法继续,才沉然睡去。文字似乎总在梦里得以出版,梦醒之后唯记得现实与梦落差太大,无限伤怀。

那时我正处于一个将梦想挂在嘴边的年龄,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心性浮燥的年龄。拥有诸多难以实现的梦想并非好事,自视甚高往往会摔得很惨。如今,回首审视三年前的自己,隐约可辨脸上浮躁焦急的神情。这令我不禁想起那段早已被打上“幼稚”烙印,遁入寂静的时光。它沉湎与黑暗,允吸着暗的力量。

如今,回首时发现,现在的我,与原本想要成为的自己,所出现的偏差早已不再是丁点。时间的灰垢终究还是在身上落成了轨迹。正如史铁生先生在《务虚笔记》中所写:一盏和一盏路灯相距很远,一段段明亮和明亮之间是一段段黑暗与黑暗,我的影子时而在明亮中显现,时而在黑暗中隐没。

未知的将来,是雾,我迷失了方向,疲惫的梦想,载满了青春惆怅。淡淡的向往,写意,露宿在无人的草房,晚风正狂,无路可走的迷茫。是谁曾经说过:一片树叶,只有得到了全树的默许,才能独自变黄。

诸如此类的言语纵令我心生慨然,究其原因却不知在何。高中之后,一心一意自我规劝,盖以崭新的姿态面对往后漫长且充满未知的世界。做到心绪平然,处事波澜不惊。不知十六岁是否当属恣意放纵的年纪。某些时候,与同龄人交谈,发现自己竟对他们所崇拜的流行元素一无所知,像是两个时代的人。不知道这究竟是我的幸运,还是悲哀?

或许,正如李锐在《人间》中想要传达的那样;生而为人,八面玲珑,诚然是一件太过艰难的事情。

有厌弃却不得不做的事。厌弃喧嚣,厌弃吵嚷,厌弃与陌生人过于热烈的交谈,厌弃媚俗,厌弃妄言……夜深人静时会从书橱中取出买了很久却没时间读的书,开一盏灯,阅读的同时随手摘录下令人心颤不已的句子。

归鸟孤鸣唱凄凉,晚风扫叶添感伤。

娇红无影杂草长,黯然销魂对残阳。

也许,这便是所谓的青春,所谓的怀念吧!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六】

秋风拂过,一叶翩然落下,树下峨冠博带的诗人闲雅地拈起枯叶,口中吟出“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而知秋,尝鼎则知脔。秋风中冥然兀坐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一条箴言。心外无物的古人从口中流泻出的一句句妙言为我们建构了光耀四海的哲学体系,而正如“我看花时花方明”一类的主观唯心主义一般,“一叶而知秋”也有其片面性。

当我第一次驻立在《蒙娜丽莎》的面前时,我被油画的写实震撼,为神秘的景象而晕眩。我咋着舌叹息:“原来西方的油画是如此惟妙惟肖!”于是在我心中,写实便成了油画的代名词。《印象、日出》的画展很快推翻了这一论断,倘佯在莫奈笔下明亮的色彩间,阳伞下女士露出迷离的笑,科隆教堂石壁上映出斑驳的光,巴黎车站的穹顶上氤氲着朦胧的蒸汽……

我看到了西方油画朦胧绚丽的一面。“现在,我已不会再用一个词去形容西方油画,因为它太多姿多彩。我见识过凡高的的狂野,欣赏过修拉的理性,叹服于表现主义的张扬,惊羡于超现实主义的迷幻。而我深知,艺术的世界太深太广,我认识的永远只是她的一角。

艺术的天地不容“一叶而知秋”,文学的花坛同样不容管窥蠡测。

会稽山阴,流觞曲水的魏晋名士用酒与诗灌溉出一朵兰花,花瓣演绎着飘逸;幽州台上,陈子昂望着魏晋文人的背影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是壮阔;扬子江的舟上,诗仙“酒入豪肠,七分化成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那是豪迈;岳阳楼上,范仲淹吟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那是忧国忧民。五千年中华文坛上汇集了多少奇葩,不知如何能够“见一叶而知秋”呢?

只凭着一个现象,一个细微的部分,便推知全体,这又让人想起了盲人摸象的故事。文学是需要逐层了解的,艺术是需要全面认识的、整个世界更是有无穷的层次。古往今来的多少哲人为了探求世界的真相而苦思冥想,苦苦追寻;但世界是多彩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只用一种色彩去描摹它,任何人也不能只因看到它的一种色彩而只用单色去形容它!

一枚枯叶翩然落下,我会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七】

“万美之中秋为最”。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秋愈发显出那份不需要任何东西来装饰的洒脱和孤傲。

人的一生,多象一朵轻云,一缕清风,在不经意间伴你走过人生四季。我们需要春天的和风,夏天的细雨,更需要秋天的收获,这是人生最灿烂的收获季节。

冥冥秋季,似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真正的内涵在于它成熟的魅力。秋天的诗中漂浮着阵阵稻香;秋天的情感流溢着苦尽甘来的味道;秋天的生活蕴含着沉甸甸的永恒。

秋天是一个让人怀念和期待的季节。在秋天漫步,穿过田野,跨过小溪,习习秋风,吹起秋的美丽,随着思绪在寂寞的秋风里飞舞,飘扬……

丰盈流溢的秋意,是一首需要用人生阅历来读的诗,金黄的树叶被秋风吹落,那是树叶在山岗上的舞姿。收割一空的田野,那是大地坦露的赤诚。石缝中去的秋虫,那是生命的赞歌。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下加心就是愁,秋天不见人字形的大雁飞过,也不知道夏虫何时隐身而去。只觉得有莫名其妙的寂寥,逃不掉凄楚的印象。

秋天的饱满和闪亮,并不是用眼睛就可以去感受的。在许多人眼中,秋天是用来寄托愁思的,是清高的,孤独的,容易忘记很多东西的季节。那飞扬的雨丝,让漂泊的浪子百感交织,如烟的客愁,如雾的梦乡,有幽怨、有感怀、有彻悟、有千百种托不起的心绪。秋水潺潺呢喃,象和白云与蓝天互道珍重的依依低语,那若有若无的音符弹跳在心间,带来的是一阵莫名的心悸,洗涤着心扉,叫人心怡。

枯黄的秋叶好似在向人们诉说不久前的美丽及光彩照人的葱绿。在自己短暂的生命里,无悔的倾心怒放那生平唯一的绿色。直至秋的来临,它才依依不舍的带着那个酝酿已久的梦想,在秋风阵阵寒意的催促下,万般无奈的离开了大树,告别了那份葱绿。

月朗风清,最是相思无眠,蔚蓝的月夜,密密的星云如同撒了一把珍珠,镶嵌在丝戎蓝般的苍穹。薄薄的月纱,流淌的月海,枕着老树的年轮,银色的月浪载你飘向秋的梦乡!

人生有四季,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特别是逝叹嗟卑深秋,总是令人联想到人生芸芸众生的感伤。

踏着凋零的树页,迎着清凉的晚风,随裙襟飞舞,任夕阳余辉,秋天虽枯萎了碧绿的原野,却也拂红遍山的枫叶。宽厚坚实的金色之秋,让人觉得一种想去飞翔、想去歌唱的愉悦。

秋风萧瑟的时节,心底总会有一丝惆怅和几许淡淡的忧伤。树叶在无情的秋风中瑟缩颤抖,拼命的将大树攀住,充满了对生的渴求。阵阵的秋风将秋叶毫不怜惜的从树梢拽下,枯黄的秋叶在空中翻飞,无可奈何的随风飘散,是怎样的孤立无助。

以秋为题的作文指导【八】

很多人生活在城市里,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富足优越,却又一边抱怨着钢筋水泥堆砌的冷漠与隔阂,我也是其中一个。然而又真有几人能放弃酒香警影的繁华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地道农民那满面辛酸与风霜,已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大自然,成了这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里,许多痴男怨女一生无法企及的远方。

有时觉得山那边风光无限,只不过是因为山太高,永远都爬不过去。现在政府修改了节假日的安排,除了春节,又有“五一”、“十一”的长假,有了闲又有了点儿钱,旅游便平地惊雷般火暴起来。有人说,旅游就是城里人往乡下去,乡下人往城里来。是啊,许多富贵闲人都说“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嘛!”语气中透着那么些奢侈的味道。

去年“十一”,我们一家三口邀着几家好友,就一起去了趟云南。出发前,我兴奋得整晚整晚睡不好,闭上眼睛就都是书本上描述的鸟语花香、袤原奇峰。然而真正到了云南,便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风景点。孩子们迷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游戏设施;妈妈们每天构思穿哪套衣服摆什么姿势照相;爸爸们则一边辛苦地运输着妻子儿女,一边不断接听着手机里的长途电话,处理大小生意事务--在匆忙与喧闹中。自然不过是模糊的背景。就像相片里,有人有风景,但我们不在景中。

不觉沮丧起来,难道真是我们抛弃了自然,自然也抛弃了我们?

我想不是的。曾经去探望一位病中的朋友,他长期住院,然而神采奕奕,我问他秘诀,他支起病体,要我扶他到后院走一走。说是后院,那不过是一片有些荒凉的土地,不知是否被人遗忘,水泥面砖竟投有延伸过来,地上厚厚的是野草织就的地毯。中间有意无意的一方小水塘,在微风中荡漾着柔美的纹路,有清澈的温柔。我眼前一亮,平时从不在意的平凡景物在此时竟异常让人内心激荡。他侧脸望我,笑着说,你看那边--一棵虬曲消瘦的树,有干无花,依稀是梅的样子,不是花期,它在缄默中有孱弱的美。“是谁种的?”我不掩饰自己的兴奋与惊奇,他脸上是经受太多病痛折磨后平静释然的笑容:“不知道。只是去年冬天下雪的时候,它开了,全医院的人都来看,有的站在病房门口,有的背着医生偷偷跑来,只是想

闻一闻花香,那一场花期,所有人都是幸福的模样。以前不懂不在意,现在才知道,这就是自然的力量。”那一刻,从他目光中闪动的温柔与幸福,我找到了自然的地址。

其实城市里,生活中并非没有自然,而是我们缺少了发现自然的眼睛、感悟自然的心。只要脚中有山水,何处不风光?

既然注定要奔波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寻找梦想,就不要一味遥想远方,一枝早绽的桃花,只要它美,它真挚,又为何拒绝来自街心公园的春天?一颗孤单的星辰,只要它笑、它闪烁,又何必深究它是否展露于被污染的夜空?一串柔美的涟漪,只要它纯,它清澈,又何妨它是在水泥圈住的湖心荡漾?

每当我站在这城市高楼上打开窗,让微风吹在脸上,看静静沉落的夕阳,我闭上眼总能触摸到梦想中的远方,别说我阿Q精神,我是真的感到了一叶知秋的幸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