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写的作文400字左右(关于数字的优秀作文)

用数字写的作文400字左右(关于数字的优秀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5-22 14:12:06
用数字写的作文400字左右(关于数字的优秀作文)

用数字写的作文400字左右【一】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 大小比较

1.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用数字写的作文400字左右【二】

小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为 学生创设了一个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的情境,出示的数据有 80 厘米、 1 米 45 厘米、 0.95 米、 1.32 米,这都是一些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数据,不便于比较。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数据进行改写,将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再进行比较。这时我先让学生在没有改写的情况下,先试着按身高进行排队并谈谈感受。

用数字写的作文400字左右【三】

许多学生在读一读后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大数,这些大数末尾的0真多呀,读起来太麻烦了,而且很容易数错0的个数。此时,学生置身于“口欲言而弗达,心求通而弗能”的“愤悱”境地,他们真正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他们的心理上生成了一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既会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振荡,又会引起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平衡,情感领域中便会生成一种乐于学习、主动参与探索、渴求获取问题解决办法的心理倾向,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在知识、思维、情感等方面蓄积了良好的准备态势,为促进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时,我指出:遇到较大的数,为了读、写简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记出来。那么整万的数怎样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呢?我让学生自主讨论、相互交流。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由学生得出“去掉个级的4个0,写上单位万。”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改写过程中我注重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启发学生思考5000000和500万的关系,并把自己看法跟同桌交流,然后把理由说给全班同学听。使学生明确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只有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才能感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初步探究完如何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得数后,我让学生自主发挥,自己先写一个整万的数,然后将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又趁势让他们给同桌出一道这样的题,互相交流,互相判断,这就在检验孩子们的知识是否巩固,是否能自主进行正确检查。最后,又让孩子们写一个以万为单位的数,改写成生活中的大数,逆向思维得到训练。这个环节对于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很快就掌握了改写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最大的不足是时间的安排还不够合理,课后练习的强度不够,影响了全课的整体教学效果。识字写字教学反思如何写教学反思

用数字写的作文400字左右【四】

1、学习例9。

出示例9: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1)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2)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1)讨论第一个问题

依次说说: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要看小数的哪一位?怎样确定近似数?

明确:

①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数,只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大于5,所以向十分位进1。

②得到的1.5是近似数,所以要用连接。

(2)讨论第二个问题

让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么想的,再次强调得数用“≈”连接。

(3)思考讨论:

比较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中取近似数的过程说说体会。

明确:

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而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要比1.5更精确一些,正因为如此,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3、归纳方法:

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

(1)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强调:要正确使用“≈”。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1,独立完成。

强调:把2.962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丢掉结果末尾的“0”。

2、练一练/2,出示

(1)指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的两个要求。先改写再求近似数。

(2)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板演。

(3)集流,分别说说改写的`方法和求似数的方法。

想想:为什么前面用“=”,后面用“≈”。

(4)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3、练习七/4。

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流,注意把9.9674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结果,根据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练习七/6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一组后交流,说说怎样比的,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独立完成右边一组。集流。

5、练习七/7。

(1)提醒学生看清要求,独立完成前两项。指名板演。

(2)集流,注意格式和单位。

6、练习七/8

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指导完成总产量的改写,并保留一位小数。注意格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