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1994中考满分作文)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1994中考满分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02-13 00:28:28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1994中考满分作文)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一】

1、重点词语的语境义。重点词语包括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成语和指示代词。不管是词语还是成语,要回答的都是在本文语境下的基本含义。考生要查找上下文相关信息字样,结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答出比喻义、引申义或深刻义。一般来说代词“这”的答案肯定到前面去找,“那”或者“其”的答案要参看前后句子的具体语境来作答。

2、重要句子的语境义。重要句子包括难句、修辞句、过渡句、呼应句、哲理句、总结性语句。难句答题时需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分成“由表及里的语境义”、“语言表达的表现点”、“思想层面的深刻义”、“作者言外之意的潜台词”等几个层面来答。修辞句要关注修辞的比喻和对比(衬托),解释比喻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以及该比喻句蕴涵的思想感情,考生可再答上“生动、形象使读者容易理解,增强了感染力,能引起共鸣。”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或是承上或是启下,或是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诠释前面的内容或者结构上的照应。过渡句都是前呼后应,一般找到应句后还要答出呼应的作用,尤其是佐证的具体内容。哲理句包括两种,一种是引用名人名言佐证自己观点或引出问题,考生要答出作者引用的目的;一种是作者自己写出来的,这往往是文章的中心和闪光点,考生要认真体味,领会其内涵。

3、题目的作用或含义,以此为题的妙处。考生一般只要答出文章主要描写对象,也可能是线索,或答出具体特征就基本到位了。但有时必须答出题目的深刻义、象征义,才有望得满分。

4、整体感悟。整体感悟就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过程,是咀嚼总结性语句、整体把握文意的基本方法。黄老师建议考生拿到一篇文章时,先读题目和首、尾段,弄清楚作者在说什么,然后对照文章(段)后的考题再读每段的首、尾句,即抓总结性语句,弄清每段的内容。

5、主观开放题,主观开放题有“谈对文中某个观点的看法”、“仿照例句”、“写思想教育意义读后感”、“谈写做特色借鉴”、“扩写”等。考生答此类题,不管是同意还是反对都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字数不能太少,可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答案丰满。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二】

当暮色悄然降临的时候,不远处袅袅升起一缕炊烟,安然地与天空相吻。从那一刻开始,人们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开始了与家人齐聚的闲适。

这已是我的记忆。离开家乡很长时间了,我已渐渐忘记他们熟悉的音容笑貌,忘记了炊烟的模样和香气。

一天正奋笔疾书,心里莫名地想起很久没给外公外婆打电话了,特别想他们。我竟情不自禁地拨通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号码。电话那边传来外公惊喜的声音,他关切地问我最近的生活情况。声音有点嘈杂,我可以想像这时人们都已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可以看到有点模糊的炊烟升起,想起了与好友在屋前玩“跳房子”这一游戏的光景。“都很好。”我只能简短地说一句,因为此时已经泪流满面了。

我决定回家乡看看我的外公外婆以及那久违的炊烟。

车开得很快,我没来得及回想家乡的景象便在车站下车了。顿时我有一种惶恐的感觉。还好,扛着锄头的老伯伯向我咧开嘴笑,白白的牙齿闪现了一种健康的美,心情便舒坦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左顾右盼,寻找记忆深处的炊烟。但它仿佛被哈利波特施了隐身术般,不见踪影。走得很久很慢,明明很短的路,却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我有些失望,觉得自己与家乡与炊烟已失去了往日的默契。

天色很快便暗了下来。我便快步向家走去。忽然,整个人打了一个颤,便定在了那儿。眼前,是一缕淡淡的炊烟,带着点儿谷黄色,以一种淡定的姿态,悠然向上升起。有微风吹拂过,一种真切的味道充斥着鼻腔,我感到一股厚实的温暖,是家乡的味道。

这一刻开始,我的心与家乡紧紧地贴合在一切,我知道,它一直都在。

我张开手臂,向家跑去。而那炊烟,像一朵不知名的花,淡淡地绽放,风一吹,甜蜜的花粉散溢在心田。

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心中的家乡会永远存在,像炊烟一般的真实,充满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走过生命的每一步旅程。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三】

一、选文(1)(2)段顺序能否对调?请说明理由

这一试题有两种答法:(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X段的XX几句是一一对应关系。

(2)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或不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

二、问议论文开头第一段的作用?

(1)作为文章的理论论据。(2)引出论点或论题。(3)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请你简析XX段的论证过程?

(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XX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分、总。

(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XX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XX结论(或说明了XX的道理)总、分、总。

四、文段中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引证法)﹑举例论证(例证法)﹑比喻论证(喻证法)﹑对比论证。这是初中常用的四种论证方法。以后还可学到归谬法和类比法。

(2)论证方法的作用:

道理论证: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证明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举例论证:通过举X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Y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比喻论证:把X比作Y,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证明Z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通过X与Y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Z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趣味。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四】

那一角在校园大厅里,大厅里的文化墙上刻着许多灰色的浮雕,每个浮雕上都刻着一个百家姓,有王字、有郭字、有魏字……真是数不胜数。每个百家姓旁都有它对应的甲骨文,瞧:“魏”字的甲骨文多像一条气势汹汹的龙,手握一把步枪在与敌人交战;“金”字的甲骨文多像一支燃烧的弓箭,仿佛弓箭手一松手,它就会立刻射出去;“文”字的甲骨文好像一只蹒跚爬行的小乌龟。这些文字让我一下子感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文字的博大精深。

在文化墙前面,是碧海小学学生的作品,有五彩缤纷的,有端正书法作品,有充满童趣的手工……真是多姿多彩,让我感到像是走进充满艺术文化的`世界。

另一面墙上,是碧海小学所有老师的简介。每一位老师都是校长精心选拔出来的,都非常优秀。老师简介墙的上面,写着一句话:“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可见校长是多么重视学生的教育啊!

我最爱校园的这一角,因为它不但让我感受到、熏陶到了丰富的文化气息,还让我知道了文化的美和高贵。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五】

(1作用分析:①点明论点 ②交待论题 ③点明议论由头 ④⑤1、2、3

方法: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

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2效果分析: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六】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答题格式:首先举了(引了例子(话从正面证明了的观点,接着又引了(举了的话(例子从反面证明了观点,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最后又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了从而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七】

一个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挣扎,便剪开蛹壳。不想,这只蝴蝶身躯臃肿,双翅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去。

蝴蝶必须在痛苦中挣扎,直至双翅强壮,方可破蛹高飞。人类不适当的爱,反成埋葬它的坟墓。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尝不是这样?家长的溺爱,也恰似一把残酷的剪刀,只扼孩子,使他们永远无法腾飞。正如著名的诗人汪国真所言:“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溺爱成伤,历史上不乏先例。仲永5岁能诗,聪颖超群,却在父母及众人的赞扬和宠爱之下,最终“泯然众人矣”;赵武灵王对儿子放纵娇惯,最终被不孝之子活活饿;晋武帝纵宠儿子奢侈享受,其子继位后治国无方,西晋王朝走向亡。无论是仲永之“伤”,还是赵武灵王的“悲”或西晋王朝的“衰”,都是宠爱的恶果。“宠”,是宝盖下面的一条龙,这龙是无法腾飞的龙啊!

相反,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但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王羲之年幼时,他的父亲便教他习字,要求甚严,结果王羲之终成百代书驿;曾国藩严整家规,教子有方,曾氏家族赫赫名扬;巴顿的父亲要求他每早苦读,造就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须知这些家长并非不爱孩子,只因他们清楚,宠溺不是正确的爱,纵宠只会带来伤害。

可悲的是,当今的某些父母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矫揉造作,说这是天真可爱;孩子挥霍浪费,说他将来准挣大钱;孩子口出狂言,说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独毒骄娇,自由放任,不懂长幼尊卑,缺乏集体观念。如此爱出来的“小皇帝”,将来只怕是误已、误家、误国的“昏君”!

家长爱孩子本无可非议。但这爱,不应是牢笼,不应是蜜罐,不应是保险箱,只应是孩子放纵时家长严厉的目光,孩子懒惰时家长频频的叮嘱,孩子犯错时家长谆谆的教诲。……因为只有这样,蛹中的蝴蝶才能飞起,稚气的少年才能成长;只这样,爱才不是一种伤害。

1992年语文中考作文【八】

总分总,总分,分总。议论文段落的作用:总领全文,引领下文,过度,总结全文,前后呼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