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学校生活作文500字以上)

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学校生活作文500字以上)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08-16 16:14:20
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学校生活作文500字以上)

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一】

《给教师建议》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具有真正意义的教育理论专著,他让我爱不释手,让我不断地反思和重建自我,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他深爱着每一个学生,他关怀着每一个成长的生命,他与学生朝夕相处,与他们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对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写着自己的教育日记,所有所有的一切,带给我们的不是抱怨与痛苦,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幸福与成功。读到这些,审视自我,深感渺小,我们距离苏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样的遥远。是的,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这句话我们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可是我们饯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我想,只有当教育者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的时候,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总之,读《给教师建议》一书,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谛,其理论和精华只有细细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有选择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同时我将听从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让读书将成为我心灵的自觉。

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二】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离小学毕业不远了,小学中的生活那么的有趣,又是那么的难忘。在我快毕业之前,想提这两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学校采纳:1、能为学生们上有关安全的一节课,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2、加强对高年级学生有关看课外书的正确引导。

在一次上学的途中,我看见马路上的一辆大客车正在行驶,一位我们中心小学的学生为了能快点地过到对面,就离大客车大约3米距离冲过了马路,那辆大客车因为行驶较快,看见有路人就紧急刹车,那位小学生刚才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假如那位小学生走慢了,客车司机没看见那位小学生,那位小学生的后果可能会头破流,更严重的可能会终身残废。安全,不单只是交通安全,还有用火安全,人身安全等等,近年来,大沥发生过许多的教训,这些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作为一位小学生,应该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而作为一间学校,更加应该教育学生,让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在我们身边,我经常能看到我们班的同学拿着什么《幻城》、《帅小子传奇》、《我为歌狂》……不但是女同学,男同学也有看一些暴力的武打片,一些游戏的攻击方法等等,我觉得这些书都是属于成熟的书籍,对我们这个年龄的阶段还不合适,我们应该看一些《十万个为什么》、《101个科学家》……这些才合适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看。假如我们都去看一些不健康的或不宜身心的书,那就会害了学生。对于那些把人引入歧途的书,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菲尔丁曾经说过:“不好的书,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害了。”的确,我们应该读一本好书,叫个好朋友,它将把你带进书的殿堂!希望学校能教育一下看这类书的同学,否则,这些同学就会越陷越深。

以上是我提的两个意见,假如觉得好的话就希望学校能够采用。

工作顺利!

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三】

尊敬的彭校长:

您好!

我是该校的一名六年级学生。我们的学校,戴着“市名牌学校”的帽子。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但是,为了给我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也应该向绿色校园看齐。

以前的学校,一进校园就能看见一排鲜花在教学楼面前竞相开放,让人一看就心情舒畅,可是现在,校园里只是几座硬生生的教学楼矗立在我们眼前,感受不到一点生机,我不想让以前的一切风光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教学楼加上富有生气的绿色生命,那种环境,是多么的美好。

所以,为了我们的.校园能够重新回到原来的样子,甚至要比以前的绿化做的更好,我提出了以下几点:

1。绿化主要地区覆盖在大操场和最前面的小操场周边。当然教室里的绿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每个教室里拜访几盆盆栽的鲜花。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下,同学们的心情会更愉快,同时提高大家自主学习。

2。植物栽种要多样化,富有观赏性,教育性。

3。做好了环境,绿化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要广泛的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清江石报等宣传工具,做好护绿工作的宣传。

4。部分同学不注意个人行为,将食品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随处乱丢,这不仅会影响绿化带的美观,同时也会对绿化带的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破坏,因此希望学校能够对这一方面加强管理。

我们要为创建一个绿色文明的校园,一个意蕴多姿的校园,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一个与时俱进的校园而努力。

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看我的这份建议书。也希望以上建议,您能详加考虑,采纳推行。

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四】

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

当你深信孩子们已经清楚地理解了词、词组的丰富含意和情感色彩以后,你就建议他们自己讲述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

不容置疑,是你的思想成了儿童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因为你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但是儿童在这里并不是重述他们所听到的话;你的词、你的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发生了转换。儿童在学习思考,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从认识中得到了享受。

在备课的时候,正是要从这个观点对教材进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

你在思考《光合作用》的教材:各种意义联系相互交织的“交集点”究竟在哪儿呢?啊,就在这儿,最主要的“交集点”就是:无机物怎样变成了有机物。你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动人心弦的神秘的图画:植物从空气和土壤中吸取无机质,而在自己的复杂的机体里把它们变成有机质。这个构成有机质的过程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植物机体这个非同寻常地复杂的实验室里,经过阳光的照射,把矿物肥料这种的东西,变成了饱含汁液的番茄,变成了香气袭人的玫瑰花,究竟是经历了一番什么过程呢?

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五】

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就被惊艳了。书中没有过多理论性知识的灌输,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实用性很强。读完常常有种“这个问题总算找到原因了”,“这办法真好,我怎么没想到呢”的感觉。

作为新教师的我,教学中时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知识匮乏的感觉,想要使课堂更加精彩,想要像老教师那样对课堂的把控游刃有余,想要自带气场让学生信服。一开始,我花了很大的力气在备课上,反复看教材,生怕上课漏讲、错讲,但却获得不了满意的效果。一直很苦恼,也对自己的方法产生过怀疑。

当我看到书中“终生备课”这几个字时,一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感觉悄然而至。作为老师,不要着急输出,而要不断输入。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这个角色,就是这样冰山只露一角,要想教好孩子,我们得有庞大而充沛的知识储备,得有深入而精细的思考研究,得首先成为一个广阔渊博的人。这些都从何而来呢?作者给我们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教科书、读学术著作、读相关书籍,让书籍这潺潺小溪注入我们思想的大海,使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只是我们知识海洋里的沧海一粟。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后,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理解就会十分的透彻,以至于在课堂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我们的注意的中心的,就不再是所学东西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这时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知识中,使知识触动学生的精神世界,变成他们自己的观点,成为他们的信念。在讲述教材时就不是在宣讲真理,而是在跟青少年们娓娓谈心。

回忆起自己最初的教学过程:总是被事先写好的教案、做好的课件牵着走,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想着下一段该讲目的了,再下面该讲意义了,这里可不能讲错了,不能被学生取笑。有时离开了课本和课件,就会忐忑不安。一节课下来,看到学生们长呼一口气,终于解脱了的表情,一种挫败感使我不断怀疑自己。那时,我没有知识的海洋作为基石,我的讲述和语言里没有自己的情感,学生听起来也是枯燥乏味的。

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他的讲述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真正优秀的教师,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

这使我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位历史老师,五十多岁的他总是穿着一身中山装,黑皮鞋,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整个人看上去干净利落。进入课堂从不带着课本,却总是对教材中历史故事如数家珍,讲起课来慷慨激昂、激情澎湃,抑扬顿挫。上课时,我们总是被带入他用语言和情感创设的历史情境之中,被他思想的潮流带着走,听他的课总感觉意犹未尽。也是这位老师,使我对历史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教师工作产生了憧憬。

我有幸遇到了这样拥有知识大海、有有肉的老师,有幸阅读了这些书,使自己不断成长。不断构筑自己知识的海洋,将充沛的情感注入教学中,我想,有一天,我也能影响一个或者一些人。(靳争荣)

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六】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提到:一个教师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读到此我开始反思自己,从教几年来真正读过的书有几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而闲暇时会抱着电视看个没完没了,或闷头大睡,而哪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写论文或上公开课时,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

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的最低供需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15年或20年教龄时,只有通过读书去获取知识,师生知识供需比例才可能达到20:1,30:1或50:1。教师不读书,就会越来越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静下来一想,觉得大师的话非常有道理,从教10于年来,自己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面对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经不够用了。那么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

让我们牢记大师的建议:书籍是教师的第一至爱。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应该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让我们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吧!

给学校提建议作文500字【七】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提到:一个教师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读到此我开始反思自己,从教几年来真正读过的书有几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而闲暇时会抱着电视看个没完没了,或闷头大睡,而哪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写论文或上公开课时,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

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的最低供需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15年或20年教龄时,只有通过读书去获取知识,师生知识供需比例才可能达到20:1,30:1或50:1。教师不读书,就会越来越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静下来一想,觉得大师的话非常有道理,从教10于年来,自己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面对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经不够用了。那么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

让我们牢记大师的建议:书籍是教师的第一至爱。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应该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让我们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