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给妈妈的画像作文500字)

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给妈妈的画像作文5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2-19 13:33:43
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给妈妈的画像作文500字)

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一】

亲爱的母亲:

您好吗?

虽然您昨天刚从外地给我打来电话,但我还是非常想您。世上,母爱最大,我万万不能忘了母爱,更不能忘了感恩,也不会忘记您。

母亲,您是我在世上最亲的人,您在我病痛时的焦虑,快乐时的高兴,我都记在心里。

记得有一次,天气很冷我发烧了,您不顾年幼的妹妹,夜里带我上医院。那种紧张不安是发自内心的焦虑。这种感情铭记在我心中,我感受到了您对女儿的挚爱呀!

渐渐的,在母亲的怀抱中的我已经长大,可我依然不能忘的是一件事,让我至今感谢母爱,感恩母亲。

记得有一次,我因淘气溜到别的院子里玩,被一只大狗咬伤了,是您带着我去医院,并一路上安慰我说:“别害怕,有妈妈在呢,没有事情。”可是您的心里却比我还紧张害怕。

孩子是母亲的一块心头肉,母亲疼孩子比疼自己还要多几千倍,几万倍,母亲最珍惜的就是孩子,哪怕付出一切代价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能让孩子有任何伤害。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您生病了,我放学回到家,您却不顾自己的病,仍旧像往常一样给我做饭,整理东西,看着勤劳辛苦的母亲,眼泪竟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

母亲,是我们的恩人,是最伟大的人,是世上我们最亲的人。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不能忘了母亲,都不能忘了母爱。母亲是我们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人,认识的第一个人,我们正在母亲的怀抱中成长,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母亲,母亲,感谢您!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女儿

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二】

妈妈:

还有三天天就是母亲节了,远在你身边的儿子提前给您说一“节日快乐”。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吧!看了这封信后不要太激动哦!

14年前,一位助产士用一把剪刀将我们分离开来,哇哇大哭的我离开开了你,宣布了正式的肉体独立,14年间的风雨岁月,您辛辛苦苦的把我拉扯大,在这期间您不知道受了多大的苦,您在我们的面前表现的总是那么好:好的家庭条件,优越的教育环境,等等。

但谁不知这是你和爸爸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打拼起来的啊!成功的背后总是有幸酸的过程,您总是掩饰的很好,总是给我们最好的,不知您还记得吗?在有一次大假回家,爸出差就留您在家照顾我们,您本来不会做饭,但我们在家,你早上大清早起来就去熬汤,当我们的时候,您的汤也熬好了,当你问我汤的味道怎样时,我说:一般,不知为什么,您一问我就习惯性的回答了,其实汤真好喝,特别好喝,我想对您说“真的特别好喝”。还记得有一次老师说回去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我没完成,在家里看见天天都在的您,我就是说不出口,心里是一种很矛盾的情绪,不知该怎么说,我说了又怕被拒绝,其实,妈,我真想给你洗一次脚,可以吗?

妈,还记得这次寒假吗?一次闹剧我看出了您有多爱我。

那天爸刚好出差,过几天才会回来,您早上照样熬汤给我们,一般您做完早饭,就会出去练舞,但那天你没去,一直呆在家里,我也没问什么,照样玩我的,不会为什么爸爸很早就回来了,当我问爸爸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他只是说没什么,只是想和我聊聊,爸和我聊了一些稀里糊涂的东西,我感到十分的奇怪,当爸爸感觉没啥事后就跟我挑明了。原来是我随便乱写的那个所谓的“遗书”被您早上清理房间的时候看到了,然后你信以为真,一天都没有出去,以为我想不开。才叫爸爸赶回来的,爸爸还说你是多么的急。

妈,早上牛奶热了再喝,妈,别穿高跟鞋,对脚步好;妈,别想儿子,儿子过得很好……

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三】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的山区度过的,那时大米属于稀缺资源,红薯是一种主要粮食,红薯饭几乎是每天果腹的唯一。但我一直就没有吃腻,几十年过去了,对红薯饭这种吃法仍情有独钟。因为母亲喜欢。

母亲不但喜欢吃,也喜欢做,而且做得特别仔细和别有味道。其实母亲半辈子生活在山区乡下,很多时候几乎就只有红薯吃,红薯就是做饭的主要原料,但母亲做红薯饭很讲究和仔细:先把红薯冼净削皮,再在手上切成大小几乎均匀的丁块。仔细就在这切块上,每一块的大小需合适煮熟后能一口吃下,又刚好在米饭熟的时间内每一块和同一块内外同样熟透。然后是煮的方法,并不是马马虎虎米和红薯一起下锅。多少米适合放多少红薯,母亲自有她的;何时才放红薯下锅也有她的讲究。总之母亲做出来的红薯饭香甜、柔软、清爽、上口,百吃不厌。

我自读书从军后就很少吃过红薯饭了,母亲也在那一年进县城生活,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米越来越充足,红薯不仅在城市,在乡村都倒是稀缺粮食了。母亲对红薯饭的喜爱,如果说之前是社会形势和经济状况逼迫而来,那进城后的喜爱却是出于情感和真心。记得母亲到广西我的小家来生活的那些年,只要在市场上看到有红薯,总会买些回来,隔三差五地做顿红薯饭吃。而且总会在做好后打电话告诉我:今天煮的是红薯饭。而我也会在这时推掉所有的应酬,那怕是大餐,准时下班回家吃母亲做的红薯饭。

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Ⅱ》讲述的是情感,每一款美食背后都是一个情深意长的情感故事,或者一种醇厚绵香的情感寄托。确实我们饮食习惯和爱好都烙印了我们成长的经历和情感的熏陶,我们特别钟情的每一种味道或者某一道菜品,无不暗喻我们的情感经历,或寓示我们深刻的感情选项。正如家里的一道特色小菜、出自母亲之手的一种风味,自我们降生就陪伴、培养、滋润着我们的精神和肉体、情感和人生,这就是我所说的“母亲的味道”。我们的味蕾上历来就沉淀着母亲的味道。

今年春节,从老家带回一大罐家乡的腐乳,家乡方言称之为“猫鱼”,我一直没打开吃。不是不喜欢、不省得吃,而是单从形状看,就让我感觉不是我熟悉和喜爱的样子和味道---母亲的味道。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不做太多的酱菜的`,但有三样菜:猫鱼、豆豉、卜辣椒(也叫白辣椒)家里总不会缺,母亲不管有多忙,或找原料有多难,都要想方设法做一些。母亲做豆豉是不走“发酶”这一步的,所以做出来的豆豉金灿灿中点缀些许红艳,味醇色润,香且不酸、软却不粘。而母亲做的猫鱼更是一绝,几乎成了当时当地的品牌和名吃,记得小时候看到家乡那些乡亲那家接待住队干部时,必会到我家要些母亲做的猫鱼放在餐桌中央。更有父亲的同事来家吃饭,首先问的就是是否有我家的猫鱼。有时还赶巧正好没了,去邻居家要点应付,总能感觉出客人的失望。他们会说比不上前次吃的鲜爽。确实母亲做的猫鱼色、香、味、形都赏心悦目,干爽、清冽,糯而不腻、辣而不烈,醇香醒神、回味无穷。我自上大学后就很少吃到母亲做的猫鱼了,到部队,以及结婚把自己的家安置在远离母亲的异乡后,就更少尝到母亲做的猫鱼。但每次回老家休假,母亲必会准备一小罐亲手制的让我带回来,于是这点特殊的味道就成了我每餐奢侈的享受。

后来,同样是母亲来广西我的小家小住的那些日子,母亲也曾做过猫鱼,用玻璃瓶子装,每次只做一两罐。母亲说这边天气不同、豆腐品质也不同,不好存放,只能做一点吃一点,这样才能有那样的鲜味。或许这也算是母亲的味道里的智慧吧。然而我却被这种味道、这样的智慧,溺爱了味觉、骄惯了味蕾。在随后的日子里,对这种味道的爱护、怀念和回忆,就成了我固执的口味。

如今母亲已离开我们,餐桌上再也见不到母亲做的红薯饭、猫鱼和豆豉等等,母亲的味道只是脑海深处的幸福和祝愿了。明天就是母亲节,或许可以到市场上去找寻一些原料,试着自己动手回味母亲的味道。

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四】

亲爱的妈妈:

您好!

虽然爱不需要用多么华丽的妙语连珠来表达,平淡中也能透出缕缕温馨。但我还是深思熟虑了好久,看着那黑发中露出一根根的白发,我的心情突然像丝绒一样缠绕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每天放学,当我走进家门,一阵香气就扑面而来,您做的美味饭菜总能让我差点流口水。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为了让我能穿得漂漂亮亮的,您总是给我买许多的衣服和鞋子,而您自己却穿着那么朴素,舍不得买一件时髦一点的衣服。妈妈,您的爱是温暖的爱是无私的。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是您陪伴着我度过的,在我获得成功时,您为我高兴;当我遇到挫折时,您鼓励我,当我受委屈时,你安慰我;当我生病时,您照顾我。

您还记得吗?我每次犯错,你都会教育我们半天?

还记得吗?那次我因记错作业,一年级的我要写三页单词,是您一直陪着我,鼓励我不要急,慢慢写,但那一夜,我睡的很香,知道了什么叫“坚持”。

每当我要什么你都会尽量满足我的要求,都是因为我太任性了,把自己的父母当做拥人一样,在家中我是小皇帝,以后我要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不要过度依靠父母,我们要走出你们的世界。

妈妈,您对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爱,让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母爱的艰辛,妈妈,无论将来如何,您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最最伟大的母亲,在这里,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我对您的爱,我只能说,妈妈!我爱您!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对您的爱!我会努力学习,不会让您失望!

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快乐,越活越年轻!

此致

敬礼

                                                                                                                                                              您亲爱的孩子

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五】

结果,电话刚挂,婆婆又打了过来,说客人说就在家随便做点儿吃,要是忙就不用回来了。等婆婆报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亲,既然是母亲,那就不必讲究繁文缛节了,怎么着都行。于是,那天的午饭,是婆婆和母亲一起吃的,两菜一汤,极其简单。晚上下班回家,母亲已经离去,客厅里留着一大堆她带来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看着那些东西,想着母亲吃的那顿简单的饭菜,我心里忽然就难过起来。

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没想到,她也做过同样的事。朋友说,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她会准备丰盛的食物,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励客人随便扔,不用讲究。她觉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须让人家感觉舒服。于是,每次客人离开后,她都要忙乎半天,拖地,洗碗筷,收拾茶几。虽然这些事她不爱做,但为了客人开心,她忍了。

有一次,母亲来看她,一进门,她就要求母亲换拖鞋,给母亲拿出水果,还不停地嚷嚷:“妈,别把果汁弄到地板上。”吃饭时,也不停地说,别把汤洒到桌子上,弄得母亲有些手足无措,索性早早地离开。母亲离开后,她忽然开始自责起来。

还有位朋友是个热心肠,只要有客人来,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相陪,把名胜古迹游遍,生怕客人不能尽兴。这样的热情,让找她当向导的人越来越多。

一次,母亲从老家来看她,不巧,那几天她正为工作焦头烂额,母亲不停地说:“别请假,工作要紧,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说说话就好了。”整整一周,她都没有陪母亲出去逛。她以为母亲真的不需要,直到母亲离开后,她打电话回去,弟弟问:“有没有陪妈出去转转,妈说了,这次出去,要好好看看风景!”她忽然悲从中来。

每个母亲,最喜欢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儿家吧,因为那里,有她最温暖的牵挂。在女儿的家里,母亲比任何客人都真心实意,可却从来没有享受过客人的待遇。

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六】

记得有一次,爸爸在广州寄了五千元钱回来了,留着我和弟弟读书用,那天晚上,邻居家的小男孩,李伟生病了,他的父母不在家里,家中只有他和一位年老的奶奶。李伟的奶奶晚上跑到了我家,对我妈妈说:我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帮我把伟伟带去看医生吧我本以为妈妈不会答应的.,留下来陪我和弟弟,可出乎意料的是,妈妈一口答应了,跟着就带着李伟去了另一个村子里的农家医院里,当时,李伟身体状况不太好,所以行动也不方便,妈妈就一路一路背着他,我看着这情景,心里都吃醋了,因为从小到大,妈妈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背李伟似的背过我。

还有一次,那时我七岁了,晚上发高烧,爸爸又不在家,妈妈就带我去看医生,那时,我也像李伟一样身体状况不好,我想要妈妈背我,但妈妈一口就否定了,妈妈说:这么点苦都吃不得,将来怎么成大事。那晚,我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往前走,多少次摔倒,多少次的碰撞,妈妈都无动于忠。而她现在对李伟却超过了对自己子女的爱,一路背着李伟,一个瘦弱的女人怎么能背得起如此重的一个人呢,而且还有这么长的路要走,晚上又没有车可以坐,而我的母亲却只能一步一步地背着他向前走。

我的母亲,你在我心目中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每天都为自己子女操心,从来都不管自己的身体,母亲,女儿想对您说:您辛苦了。

以母亲的画像为题作文【七】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您说过儿时的我在家乡生活,当我可怜巴巴的求您把我带在身边,随您到处奔波,您犹豫了,但那时我小,哪会想到您是怕我累着,而不是不喜欢我了。当时我看母亲您犹豫不决,本人小嘴一撇,哭了,哭的那叫一个伤心,您无奈,只得同意了。从那时起、您的身边总有一个小小的声影——我。我渐渐得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依赖您、听您的话、懂事的小屁孩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脾气变得喜怒无常。对于您的关心,我认为是唠叨,我变得不耐烦了。这也许就是青春期了吧!现在的我一有心事,就不会再像小孩子一样什么都说给您听,而是找我最信任的伙伴去倾诉。我最喜欢你们的一点就是您和爸爸从来不会翻看我的.个人隐私。当别的同学说自己父母怎么怎么偷他们的时,我可以十分自豪的说:“我爸爸妈妈十分尊重我,从来就不会翻看。”在青春期这段时间里,我做过十分对不起您的事,例如:有时做作业做到很晚,您心疼我,给我端来一杯水,里面放了些蜂蜜,因为蜂蜜水可以用来润嗓子,而我这时正在抱怨作业太多,脾气正在无处发泄时,您给我一杯蜂蜜水,其实我并不喜欢喝蜂蜜水,比起蜂蜜水,我更爱喝白开水。我一看是蜂蜜水,心中的怒气借此爆发了:“你怎么给我端蜂蜜水,这么甜,你叫我怎么喝!我不喝!”母亲并未说什么,过了一会,您回来了,手中还端着一杯白开水,你把白开水放在我身边,一句话未说,就退了出去。看着您那孤单的背影,我后悔对您的一切无礼了。在发脾气的我忘了是谁在半夜送我去医院,是谁在风雪交加的天气接送我,是谁冒着大雨给我送来了一本没湿的作业本,都是您啊,妈妈!在此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顺心!

                                                                                                                                                                   爱您的女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