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开学作文600字(小学升初中的作文600字)

小学升初中开学作文600字(小学升初中的作文6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06-16 11:33:48
小学升初中开学作文600字(小学升初中的作文600字)

小学升初中开学作文600字【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有灿烂的文化,它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儒家学说告诉我们,礼为天下先,要以礼治国,以礼治家,由此可见,学习文明礼仪非常重要。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其实,生活中从一些小事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比如:升国旗。

今天,又是一周的升旗日,风与日丽,阳光明媚,老师要求我们穿校服,系红领巾。各个班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到国旗下,个个心潮澎湃。我们肃立着,目光都落在了鲜艳的国旗上。不一会儿,升旗仪式就开始了,由二十八名组成的鼓号队,嘹亮的鼓号声响彻校园内外,在鼓号声中,一名男同学举着国旗,身边跟着两名女同学,他们护送着国旗,踏着矫健的步伐走到旗台。随即,主持人有洪亮的声音宣布:“升国旗,少先队员行队礼!”同学们唰的一下,站得笔直,行着队礼。雄壮的国歌想起来,鲜艳的国旗在国歌的伴随下冉冉升起。几百双眼睛望着国旗,目光坚定,好像在向祖国表明,我们一定不辜负祖国的希望,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出力。国旗被升到最顶端,呼啦啦的飘着,仿佛一团火焰!

是啊!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同学们,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用文明传递,心心相传,用自己的行动,来塑造更加清新的天空,让文明的画卷,布满我们整个新风气校园吧!

小学升初中开学作文600字【二】

星期一,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几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上轻轻地飘着,同学们穿着雪白的校服,深蓝色的校裤,佩戴者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个个心潮澎湃,准备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开始了,只听一个庄严的声音发出洪亮的口号:"全体起立,向后转,敬礼!”同学们“唰”地一声,站的笔直,把五指并拢的右手举过头顶,鲜艳的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呼啦啦”国旗升到旗杆顶端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美丽,映红了大地。

这时,我不由地想到了国旗象征着坚强。当5。12大地震时,许多房屋倒塌,不计其数的东西被压在废墟中,可想而知什么东西已不再那么美丽,但是国旗仍旧屹立在娜丽,仍然那么鲜艳,那么雄伟,那么美丽,许多人都坚持下来了,保住了生命。

国旗象征着自豪,象征着骄傲,当奥运会临近,人们沸腾了,当奥运到来是,中国运动员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运动场上时,中国人当时是多么的自豪,这创造了世界的奇迹,

五星红旗,您虽然普普通通,却富有魔力,让人们为您喝彩,为您欢呼,为您骄傲,我爱我的祖国,我更爱祖国的五星红旗!

小学升初中开学作文600字【三】

您好!

我们是****的家长,我们对贵校的教学条件和实验班的师资、办学成果仰慕已久。现在我们的'孩子马上就要小学毕业,故而特向贵校发出申请,想进入贵校实验班学习,希望各位老师予以考虑,孩子和我们都如切的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去贵校面试的机会。 下面我向各位老师介绍一下孩子的情况:

****是北京市***小学的学生,从入学以来,一直是三好学生,孩子在各方面的学习成绩都非常突出,学校的课程就不用说了,全部是优。(简单描述、介绍)

另外孩子在课外的学习中也是非常出色,尤其是奥数的成绩:一直在仁华学校学习(如果有的就可以进行描述),一直在学校的数学A班学习,业余时间还参加了一些比赛,比如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在“希望杯”中都取得过(成绩描述),六年级的时候还参加了“迎春杯”。(这一段对小学阶段参加的所有的奥数比赛进行细致地描述)。

孩子在文科方面的学习也是非常出色,在业余时间里学习了新概念、剑桥等英语,通过了***(比如剑桥三级、公共一级等等方面的成绩)。在语文的学习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春蕾杯”中也多次获奖。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的表达能力非常突出,写作能力也很强。(这一段对小学阶段参加的英语、语文进行细致地描述)。

更可贵的是这个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对事物也表现出来很强的求知欲。什么事情都喜欢问个究竟。另外这个孩子也表现出来比一般孩子要强的学习能力,很多东西都是一学即会,能力确实非常强。(这一段也要详细描述,让人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另外孩子的业余爱好也很广泛,喜欢下棋、摆弄电脑、航模等等。(有什么就要描述什么,有则写,没有也可不写)。

热切期望您的回音!

此致

敬礼!

学生:***

家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