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名声800字作文(个人品德作文800字)

品德与名声800字作文(个人品德作文8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09 12:59:55
品德与名声800字作文(个人品德作文800字)

品德与名声800字作文【一】

阳虎的学生在天下为官的,比比皆是。可是有一次阳虎在卫国却遭到官府通缉,他四处逃避,最后逃到北方的晋国,投奔到赵简子门下。

见阳虎丧魂落魄的样子,赵简子问他说:“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呢?”

阳虎伤心地说:“从今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培养人了。”

赵简子问:“这是为什么呢?”

阳虎懊丧地说:“许多年来,我辛辛苦苦地培养了那么多人才,直至在当朝大臣中,经我培养的人已超过半数;在地方官吏中,经我培养的人也超过半数;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中,经我培养的同样超过半数。可是没想到,就是由我亲手培养出来的人,他们在朝廷做大臣的,离间我和君王的关系;做地方官吏的,无中生有地在百姓中败坏我的名声;更有甚者,那些领兵守境的,竟亲自带兵来追捕我。想起来真让人寒心哪!”

赵简子听了,深有感触。他对阳虎说:“只有品德好的人,才会知恩图报;那些品质差的人,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你当初在培养他们的时候,没有注意挑选品德好的加以培养,才落得今天这个结果。比方说,如果栽培的是桃李,那么,除了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树荫下乘凉休息外,秋天还可以收获那鲜美的果实;如果你种下的是蒺藜呢,不仅夏天乘不了凉,到秋天你也只能收到扎手的刺。在我看来,你所栽种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应记住这个教训,在培养人才之前就要对他们进行选择,否则等到培养完了再去选择,就已经晚了。”

阳虎听了赵简子一番话,点头称是。

人的品德应该比才能更重要,因此应有选择地培养人才,不可良莠不分,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品德与名声800字作文【二】

我们到达云南的第一站,是翠湖宾馆,它是临湖而建的。我们稍做休整,就去了楼下的翠湖公园。公园里面郁郁葱葱,湖面上是密密的荷叶,我在公园里看见了曼陀罗花,它是黄色的,形状像一个垂下来的喇叭,如果它只有瓶盖这么大,我会误认为它只是一朵普通的喇叭花,可是曼陀罗花很大,可以盖住我的脸,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花。

接下来我们去了云南大学。一进门我就被满眼的绿色给吸引住了,两颗又高又粗的银杏树屹立在大门的两边,矮矮的灌木整齐地排在两侧,大片的草坪被围在中间。我们顺着宽宽的用青石板铺成的石阶走了上去,来到了一幢砖红色的古老的建筑前,它的名字叫做会泽院。我们接着往前走,看到坐落在草坪上的另外几幢老建筑,它们都被爬山虎覆盖住了,显得更加古老神秘。云南大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简直就是个大公园。

然后我们去了圆通寺。圆通寺和其他的寺庙不同,其他的寺庙的台阶是慢慢往上走的,供奉的菩萨往往在高处,让人肃然起敬。而圆通寺的台阶是往下走的,走到最后的大殿里头,菩萨的眼睛正好和大门入口处的地平线一样高,在佛教里,这叫做“众生平等”。圆通寺可以说是依山傍水,大殿背靠一座小山坡,前面是一个圆形的湖,湖水清澈,养了许多乌龟和鱼。这里的香火鼎盛,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品德与名声800字作文【三】

小时候的孙叔敖就是一个好孩子,他勤奋好学,尊敬长辈,孝敬母亲,很受邻里的喜爱。

有一次,孙叔敖外出玩耍,忽然看到路上爬着一条双头蛇。他以前听别人说,谁要是看见两头蛇,谁就会去。孙叔敖乍一见这条蛇,心中不免一惊。他决定马上把这条双头蛇打,不能再让别人看见。于是他拾起路边的大石块,打了双头蛇,并把它深深地埋起来。

回到家里,孙叔敖闷闷不乐,饭也不吃,一个人坐在油灯前看书发呆。他母亲看到这孩子的情绪有些不对头,便问他道:“孩子,你今天是怎么啦?”

孙叔敖抬头看了看母亲,摇摇头说:“没什么。”然后低下头去,依然无精打采。

母亲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说:“莫不是生病了?”

孙叔敖再也憋不住了,一下扯住母亲的衣袖伤心地哭起来。妈妈感到十分诧异,问道:“孩子,你到底出了什么事啊,哭得这么伤心?”

孙叔敖边哭边说:“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了一条双头蛇。听人说,看见这种蛇的人会去的,要是我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您了……”

母亲边安慰他边问道:“那条蛇现在在哪里呢?”

孙叔敖边擦眼泪边回答说:“我怕再有人看见它也会去,就把它打后,埋起来了。”

听了孙叔敖的话,母亲很感动,她高兴地摸着孙叔敖的头说:“好孩子,你做得对。你的心眼这么好,你一定不会的。好人总是有好报的。”

孙叔敖半信半疑地看着母亲,点了点头。

后来,孙叔敖长大成人,由于他的学识品德好,做了楚国的令尹。他还没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经很信赖他了。

孙叔敖在面对亡的时刻,还能为别人着想,所以老百姓信赖他。这说明:能为群众着想的人,群众也会拥护和信任他。

品德与名声800字作文【四】

在丽江,有许多风格特别的小店,那里面的东西把我看得眼花缭乱,有各种各样的铃铛,有民族风格的钱包,有五彩斑斓的手镯,项链,发卡,还有柔软舒适的披肩围巾。。。我买了一直木头雕的小猪,它十分可爱,和印象中肥胖贪吃的猪完全不一样。

走着走着,我们就到了木府。据说木府相当于丽江的“紫禁城”,不到木府,就等于没到丽江。走进木府,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大殿,朱红色的墙配上灰蓝色的房顶,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木府里总共有五座大殿,从前往后,依山而建。最高的一座建在狮子山的半山腰,站在上面可以俯视整个丽江古城。我在这里了解了纳西族的民族风情,比如纳西族的女人很能干,所有的家务苦活都是女人干,连过年过节猪的都是女人。所以有句话说:娶个纳西婆,顶过十头骡。而男人只做一些享受的事,比如,养花,养鸟,喝茶,吟诗,作画等等。我还知道了木姓的由来,是由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原来纳西族中没有木姓,朱元璋将“朱”子去掉一撇一横,变为“木”字,赐给纳西族的`头领,所以纳西族的官姓为木。木字头上加一撇,代表草帽,旁边加一个口,代表箩筐,成为一个“和”字,作为平民的姓,于是木姓与和姓成为纳西族的两大姓氏一直流传到今天。

木府是我觉得丽江最值得去的地方。

品德与名声800字作文【五】

魏国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个小县去担任县令,这个县正好位于魏国与楚国的交界处,这地方盛产西瓜。虽然同处一地,可是两国村民种西瓜的方式和态度却大不一样。

魏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勤快,他们经常担水浇瓜,所以西瓜长得快,而且又甜又香。楚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懒惰,又很少给西瓜浇水,所以他们的瓜长得又慢又不好。楚国这边的县令看到魏国的西瓜长得那么好,便责怪自己的村民没有把瓜种好。而楚国的那些村民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一味怨恨魏国的村民,嫉妒他们为什么要把瓜种得那么大那么香甜。于是,楚国这边的村民就想方设法去破坏魏国村民的劳动成果。每天晚上,楚国村民轮流着摸到魏国的瓜田,踩他们的瓜,扯他们的藤,这样,魏国村民种的瓜每天都有一些枯掉了。

魏国村民发现这个情况后,十分气愤,他们也打算夜间派人偷偷过去破坏楚国的瓜田。一位年纪大的村民劝阻住了大家,说:“我们还是把这件事报告给县令,向他请示该怎么办吧?”

大家来到宋就的县衙。宋就耐心地劝导本国的村民说:“为什么要这么心胸狭窄呢?如果你来我往没完没了地这般闹下去,只会结怨越来越深,最后把事态闹大,引起祸患。我看最好的办法是,你们不计较他们的无理行为,每天都派人去替他们的西瓜浇水,最好是在夜间悄悄进行,不声不响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魏国村民依照宋就的话去做了。于是,从这以后,西边楚国的瓜一天天长好起来。楚国村民发现,自己的瓜田像是每天都有人浇过水,感到很是奇怪,互相一问,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们开始暗中观察,终于发现为他们的西瓜浇水的正是魏国的村民,楚国的村民大受感动。

很快,这件事情被楚国县令知道了,他既感激、高兴,又自愧不如魏国县令。他把这些情况写下来报告给了楚王,楚王也同样很受感动,同时也深感惭愧和不安。

后来,楚王备了重金派人送给魏王,希望与魏国和好,魏王欣然同意了。从此后,楚、魏两国开始友好起来。边境的两国村民也亲如一家。两边种的西瓜都同样又大又甜。

所以说,有时候不要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态度去激化矛盾,而是宽宏大量,以德报怨,这样反而会促使矛盾缓解,使坏事变成好事。

品德与名声800字作文【六】

我有一个关于品德的.故事:有一天,我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了一支非常漂亮而又少见的钢笔,我想: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自己偷要了。但是总不能就放到这儿不管呀!人们常说“拾金不昧”呢。可是又没人看见,再说了,我也没有这种钢笔……我正在犹豫不决时,突然有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她急匆匆地问:“你见过一支非常漂亮的钢笔吗?”我不由自主地把手上的笔放进口袋里,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心平气和地说:“对不起,我没看见。”之后,就赶紧转身走了。上课了,老师正好讲的就是关于拾金不昧的故事。我听完课之后,心想:别人可以做到,我为什么做不到呢?我一定要把钢笔归还给失主。于是我写了一篇寻物启事,并把这支钢笔的照片贴在了上面。很快,就有人来认领了,我一看,正是那个曾经询问过我钢笔的女孩,她很腼腆地笑了笑。我害羞地把笔还给了女孩,并且说:“对不起,我骗了你。”她说:“没关系,你是个善良的好女孩。”听了这话我如释重负,高兴地对她说:“谢谢你原谅了我,以后我一定会一直诚实、善良的。”

这件事情让我领悟到了两种品德,那就是拾金不昧和包容;这件事情也让我明白了品德是什么,那就是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周围,感染世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