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三的400字作文(走进初三作文650字)

走进初三的400字作文(走进初三作文65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03 07:40:08
走进初三的400字作文(走进初三作文650字)

走进初三的400字作文【一】

五月,正是栀子花开的季节。远远的就能听到从街巷转角处传来的'栀子花的叫卖声,卖花呐!买花吗?刚摘下来的栀子花!叫卖声里传递着夏天的信息,张扬着夏天的喧闹,这是一种夏日浪漫的情怀。就连一向不怎么出名的木槿花也在夏日里尽情的绽放。白色;紫色;粉红色的花朵点缀在绿叶环抱的枝条上迎风招展。风里绿千树,雨过花满园。栀子花,木槿花,牡丹芍药石榴花。给这个夏季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沁入心脾清香。

夏天里的生命丰富多彩,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牵牛花的藤蔓依着树干爬上枝头,爬上夏天的篱笆。她们婀娜多姿,在篱笆墙上痴缠。她们苦于自己无法自立,只能凭借一身攀龙附凤的本领向上攀爬。像一个阿谀奉承的市脍很会察言观色,哪里有漏洞,哪里有枝枝叶叶都是她们攀援的对象。在篱笆墙的间隙,牵牛花把喇叭型的花蕊伸向风里,吟唱着生命进行曲。夏雨的甘润沭浴着她们,她们在阳光里含苞待放。牵牛花的生活态度曲折迂回,这样也是一种活法。

有一首儿歌是这样唱的,牵牛花,像喇叭,吹起喇叭嘀嘀嗒。嗒嘀;嗒嘀;嘀嘀嗒,吹到外婆家”。篱笆墙,牵牛花,那是童年的记忆,那是夏天的回忆。

夏天的记忆,是採莲荷花香的清晨。风动荷摇,青蛙遁水。漫天荷叶连天绿,碧波荡漾玉盘溜珠。

夏天的记忆,是睡在草席上摇着芭蕉扇傍晚。是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数着天上星星黑夜。萤火虫的翻飞是流动的单调,新蝉的欢曲是调音师的琴弦。

夏天的记忆里还有葡萄架下的困倦,似睡非睡里一只调皮的蜻蜓轻轻地挂在发梢。炎炎的夏日,热浪在垂柳翠绿的树梢蒸腾,仿佛满天都是阳光的味道。

执五月的画笔,把夏天涂抹成写意的山水。挥五月七彩的狼毫,把夏日的风光描得五彩缤纷。朝霞的金辉是七彩的画布,晚云的火红是残阳的底色。将天上的霞光和地上的绿色揉在一起,覆盖每一个角落,覆盖每一片荒凉,夏天就换上了新装。

揽一怀五月的风,吮吸风里的花香和泥土芬芳。掬一捧夏天的雨水,品尝水里缊含着的时光味道。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节,春天播下的种子正在夏天成长,秋天就有收获的希望。走遍夏天的田野,一定能看到金秋的收获。

走进五月,是昔日手牵手走过的海滩。走进五月,是记忆里四海翻腾五湖放浪的夏天。风雨是夏天动力,阳光是夏日的灵魂。带着夏天花草的芬芳,带着放飞希望的梦想,剪一天五色的云彩,一路欢歌,一路奔腾,把夏天原野点缀得如痴如狂。

走进初三的400字作文【二】

今天,妈妈带我去农贸市场购物。

这是一座2层高的楼房,门楣上镌刻着几个闪闪发亮的镏金大字——农贸市场。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老远就能听到市场里传来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像一首无入指挥的乐曲。一进农贸市场,我就被市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弄得眼花缭乱:菜摊上,新鲜的大白菜、鲜红的西红柿……挂着晶莹的露珠;水果摊摊上,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惹人喜爱。近处,一位阿姨在鸡摊前,精挑细选了好一会儿,终于看中了一只大公鸡。只见摊主熟练地打开鸡笼,把大公鸡抓了出来,麻利地用绳子缠好鸡爪子,放在电子秤上,大公鸡拍打着翅膀咯咯叫。中间,是一位卖菜的大娘,正在与顾客讨价还价呢!老大娘拿着萝卜说:“你瞧,这萝卜可新鲜了,5角一斤一点也不贵。”抱小孩的阿姨说:“便宜点吧,其它几家比你便宜。”老大娘接着说:“一分钱一分货嘛,我的萝卜可比其它几家好呀。算了,算了,4角一斤卖给你,以后常来光顾。”“好吧。”大娘拿起两个萝卜,放秤上一称,“3斤,一共1元两角,”说着把萝卜装进袋子,递给阿姨。收了钱,大娘又开始吆喝:“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新鲜的大萝卜……”

走出农贸市场,我想: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农贸市场里,顾客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摊主也能赚到钱,真是一举两得,希望农贸市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走进初三的400字作文【三】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我坐着时光机,时光机奔向了一个原始森林,看见了参天大树,姹紫嫣红的花儿,活蹦乱跳的兔子,美丽的'鸟儿,仿佛听见小草在和伙伴们谈话,忽然,我听见可怕的叫声,原来是只老虎,旁边的小草忽然说话了:“不要怕,老虎在欢迎您到来。‘‘走着走着我却迷失方向,我掏了掏口袋,幸好发现有个指南针,我借助了它,找到了方向,我找到了一个清静的地方搭起一个帐篷,这时,我感觉有点饿了,看见旁边有一条小河,河水淙淙地流着,我迫不及待地跳到河水里去捉小鱼,美美的吃了一个晚餐,天黑了,我开始害怕了起来,躺在帐蓬里,一声不吭,慢慢地睡着了,忽然一只狮子向我走来,我一下子从梦中醒来,看了看周围,原来只是一场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