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做米酒(制作米酒过程作文600字说明文)

作文做米酒(制作米酒过程作文600字说明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6-05 08:26:11
作文做米酒(制作米酒过程作文600字说明文)

作文做米酒【一】

冬至,是传统的吃汤圆的一天。我们下午要做汤圆吃,个个欢呼雀跃。

“叮呤呤--叮呤呤”下课的铃声终于响了起来。开始包汤圆了,教室里真热闹,同学们忙得热火朝天,有议论声,有碗筷地碰撞声,还有木椅的移动声,赛过了烟火的绽放声。时高时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犹如丰富多彩的交响乐在我耳边演奏着。我抓起一撮儿,放在手心里搓一下,边搓成了一条又细又长的长条,再用手把糯米团平均分成小小方块,两只手紧贴着,上下左右的揉搓着。第一次还算顺利,可第二次,刚想搓成一条长条,却发现,糯米条硬邦邦的,上面还有几条深深的裂痕,当我放在手心里搓时,便变成了几颗小小的石子,乱得惨不忍睹。而转眼看看第一组,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愧是经验丰富的项大妈,娴熟地搓着,很快,一颗颗洁白如玉,小巧玲珑的汤圆,真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再在上面点缀着几颗凝滑如脂的黑芝麻,再撒上几朵蕴含着幽芳的桂花。

过了良久,终于到我们组了,一颗颗珍珠般大小的汤圆,陆陆续续的下锅了,乳白色的汤圆变得半透明,渐渐的,变成了晶莹剔透的珍珠,刚开始,汤圆宝宝们还在水底潜水,欢乐嬉戏,全身裹着桂花的汤圆浮上了水面,好似在向我们炫耀我这件花裙子有多好看。不一会儿,锅的中心沸腾起了一些小泡泡,发出“扑通-- 扑通”的响声,一股香味注入我的鼻子,芝麻香中含着桂花淡淡的清香,一闻便让人口水直流,迫不及待的想吃到。

过了许久,教室里又喧闹起来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这里人声鼎沸,物品丰富,应有尽有,有的笨手笨脚地搓成圆,有的抓起糯米团,像一位大师一样揉成了一条长条,也有块状的,球状的。一个个雪白的汤圆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盘里的汤圆你挤着我,我挨着你。一会儿功夫,香喷喷的汤圆就烧好了,我们正在疯狂的撒糖。我用牙签将汤圆戳起,耀眼的阳光从窗外照了进来,小而玲珑剔透的汤圆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宛如身披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但令我觉得吃得最津津有味的,莫过于李银滔了,他把汤圆一个一个地往嘴里送。

汤圆陪我过冬至,虽然现在还是冬天,天气寒冷,可大家一起坐在教室里,温馨的气氛,使教室里暖意洋洋。

作文做米酒【二】

今天,我们班要做汤圆、吃汤圆,而且汤圆还是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噢!还没等第一节上课,同学们就兴高采烈地聊这个话题:“今天第二节是做汤圆吃!”“耶!”一些不知情的同学高声喊到,我也不例外,期待着第二节课的到来。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第一节紧张的数学考试过后,我心里激动地默念着:“第二节课立马就要开始了!”叮铃铃!叮铃铃!上“汤圆”课了,周一慧妈妈、全辰轩妈妈、还有王舒言妈妈一起正在做准备工作,材料有芝麻馅儿、糯米团、盘子、勺子、锅、一次性杯子。家长们给大家分配好就开始制作汤圆了。

最先把糯米团摘下大小适中的一团放在手心上,然后按压出一个“馅儿洞”,接着把芝麻馅儿放在里面,再把“馅儿洞”的口封住,这样汤圆就做完了。大家的汤圆形状也各不相同:圆形、长方形、星型、扇形等等,其中许多形状是我做的。饺子型,虽然看上去馅儿是咸的,实际吃上去是甜的噢!扇形,你一定不知道这里的“小秘密”吧,现在我告诉你,吃了这个汤圆,可以清热解毒,还可以让你更凉快呢!剑型,能让你看起来像古代的大将军,如刘备、关羽、张飞……

现在终于开始煮汤圆了。我们吃完汤圆,想到老师还没有吃呢!我和一些同学刚走出门口,就看到徐老师从这里走过,我们齐声喊:“徐老师,快来吃汤圆吧!”徐老师说:“我等一下再来吃啊,谢谢你们!”我立马想到弃老师也没有吃呢,然后,我排着队,举起杯子,递给全辰轩的妈妈,她给我盛了几个汤圆,我拿了个勺子,飞快地向操场上跑去。我四处寻找,可哪有弃老师的背影?我去问郑老师,郑老师说:“弃老师今天不在,”然后我想:“弃老师不在,那就拿给郑老师吃吧。”郑老师说:“我不吃了,我吃过了,谢谢你啊!”我又想:“哎!真可惜呀,我晚了一步!后来,我又拿给一位不知名的老师,这位老师十秒不到就吃完了,吃得可真快呀!”最后,我才想起了我们的杨老师。我急忙跑回教室向全辰轩妈妈盛了一杯汤圆给杨老师,可杨老师已经吃过了,让我给全辰轩妈妈,她已经忙了半天了,我就把汤圆给了她。

冬至的做汤圆、吃汤圆、送汤圆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真期待下一年的冬至快点来到!

作文做米酒【三】

有一隅角落,偏僻,不大,四周用篱笆围着,一丛丛的灌木间时有小花微微灿烂,酒香满院。

住在里面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她的头发花白,皱纹一轮一轮地在她脸上,笑起来时,那黝黑的皮肤便荡漾起一圈一圈的纹。

村里的人唤她米阿婆,她酿得一手好米酒。据说,凡是喝了她家的米酒,便再不会想去别家酿酒喝了。因为啊,她酿的酒,实在太香了,那是一个人用心凝聚而来的一滴滴香醇。人们常说,米阿婆家的酒,一年比一年浓醇。

我从未喝过米阿婆酿的酒,却得以幸运地见过一次她酿酒。

去时,她正在淘米,一粒粒饱满的大米浸泡后,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的光泽,她那双皮包骨般的手将它们抄起,沥于小盆之中,将米倒入盖锅中,铺上早已准备好的纱布,先将米一粒粒按平,待米被压得紧紧密密时,铺上纱布,用筷子插上几个小洞,便开始蒸起来。

在她添火的时候,我便与她聊了起来。

“米阿婆,做米酒很辛苦吗?您年纪这么大了,该歇歇安享晚年了。”她爽朗一笑“做了这么多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要是离开了它,我便会不适应了吧。二十年了,也不知道我那在天堂的老伴过得好不好,他啊,最爱喝我酿的酒了。”傍晚的霞光照射在她的脸上,通红通红的,灿烂极了!

她将她的故事徐徐道来。

他们邂逅在一片生机盎然的田野上,年少的阿婆围着一条红头巾,在田间,她的心激动的跳跃着,像一只奔跑的红蝴蝶,望着金灿灿的水稻,笑得像个孩子。陈爹便是在此见到了她。那炫目的红,在他的心里闪闪燃烧。后来,米阿婆走了。看着那火焰般动人的伊人消失,他懊恼了,没有问其芳名。再后来,米阿婆卖酒时,他又遇到了她,那心爱的姑娘酿的酒,正如她人一样甜美,香醇,沁入心脾,缓缓流入心底。他们终是走到一起,她淘米,他烧灶;她搅拌,他按匀;她盛,他装。

不知为什么,米阿婆的酒总比别人多了说不出来香醇,许是爱的味道。

好景不长,陈爹的生命早早结束在他46岁时的冬天,去时他叮嘱米阿婆,一定要活下去,只要酒香在,他便会像酒香一样,永远陪伴着她。

回忆至此,米阿婆浑浊的眼内湿润了,喃喃道:你一直在我身边。

米酒发酵还要几天,她便将家中的酒倒了一小盏,让我尝尝。甜甜的香味,钻入心间,漫延开来,流淌,嗯,里面有爱的味道。

离时,酒香满院……

作文做米酒【四】

我大口大口的喝着碗里的米酒,坐在对面的妈妈对我满足地笑了,伴随着胃里的的温暖和妈妈满足的笑,那种温暖的感觉似曾相识。

不管过去多久,在老家的日子,在老家的外婆,在老家的那种幸福,我都永远不会忘记。

曾经,外婆也是这样,知道我要回老家,便提前做了一碗米酒存着,她知道我最喜欢的东西。回到老家时,早晨的阳光照在了山上,温暖了整个院子。外婆走了出来,接走了妈妈和我手里的袋子,看着很久才回来一次的女儿和外孙,心里微笑全都掩饰不住的出现在了脸上。

我们坐定后,外婆赶紧走进厨房,成了两大碗米酒,上面有打好的荷包蛋和掰好的麻花,真是好看极了。在城市里,我总是说不上来最爱吃的东西,因为都吃腻了,我的.胃还停留在小时候,只有外婆做的米酒,那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美味。

“外婆,这米酒真是好吃极了。”我冲她笑笑。

“我知道你爱吃,多吃点,锅里还有呢。”坐在旁边的外婆冲我满足的笑了。

然而,我没想到,从那天起,我就住在了老家,一住就是四年。

刚开始,我坐在门前的木墩上一直哭,还时不时望望山下,看看很久才来一次的车,以为妈妈会来接我呢。外婆不知如何是好,到了该吃饭的时间,外婆又端上来了一碗米酒。我心里烦躁的很,一边吸鼻子一边把手一挥,“我不要吃!”我发着脾气,米酒应声撒了满地,外婆的手烫红了,我吓得怔怔的我望着她,她只是摆摆手,说:“别怕,没事。”可我明明看见了她手上都起泡了。

我再也没冲外婆发过脾气了,在我日渐懂事后,妈妈突然回来了,她要把我送回城市上学,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上车之前,外婆塞给我们一罐米酒,说:“路上喝。”她的眼睛很红,车子开动了,我趴着望向后面,外婆一直在那儿站着,变得越来越小……

我不知道她站了多久,只听外公说我走后外婆病了一场。

阳光已经漫到了桌子上,我端起碗一口气喝完了,冲着妈妈笑了笑:“外婆做的才有老家的味道。”妈妈也笑了,她一定是听懂了。

作文做米酒【五】

不善言辞、处世低调的我,看书看报写作是惟一的嗜好。有时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往晚报投稿,过去的一年竟有多篇稿子被采用,是始料未及的。不知不觉就与晚报结下了缘,所以每天早晨等候镇邮递员送来前一天的.报纸的那一段时间,是最难挨也是最幸福的。

情于心而溢于外,大有一吐为快之感。于是,写了一篇《等待,是一种幸福》的小稿子,发给了一个“杂文”网站“红袖添香”。

在这篇小稿子中,我就改版后的家乡晚报的各个栏目,逐一进行了介绍,并真实地写出了人们喜欢她的原因。虽然写得朴实,但是真实,充满激情。

发给网站后,点击之高出乎意料:短短七天,点击的人数竟达九千多!好多网友更是羡慕不已我们这竟能出版这么一份“一报在手,尽知天下之事”的报纸。

熟悉的朋友问我,像这篇稿子,这么高的点击率,能拿多少稿费?我笑了,“文章不为稻粮谋”。并不是我清高,也不是我钱多得烧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娱自乐,有什么不好呢?看到自己写的稿子有那么多人点看,看到许多不熟悉的朋友的留言、评论,能与那么多同仁、前辈推心至腹地地交谈,还不够吗?假如能无意中为家乡的晚报做一次广告,不是更有价值吗?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喜爱打球,有人喜爱玩牌,有人热衷旅游,有人喜爱看书,兴趣使然,无高雅与低劣之分。各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是很有意义吗?

尽管文学路很窄,走的人很多,我会一直走下去的。只顾播种不问收获,“文章不为稻粮谋”,权当孤芳自赏,与同仁交流吧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