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青年与国家(个人梦想与国家作文高中)

高中语文作文青年与国家(个人梦想与国家作文高中)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17 19:56:29
高中语文作文青年与国家(个人梦想与国家作文高中)

高中语文作文青年与国家【一】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据说当年的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纳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丰厚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为此,查理曼大帝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纳。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纳征服罗马帝国”。生活,让战争走开,让帝国坍塌。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巴黎玫瑰”的。1942年5月,德军三个机械化师越过孚日山脉,沿罗纳河两岸直驱巴黎。这天夜里,巴黎凯旋门广场周围的几乎所有人家都收到一大把鲜艳的玫瑰,里面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明天上街请都怀抱鲜花,让纳粹看看我们并没有被他们吓着。我们依旧热爱生活和大自然。”字条的落款是“洛希亚”,一个卖花姑娘。据说,当德军进驻巴黎时,洛希亚看到平时生意兴隆的花店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花,她心里十分难受,不是担心凋敝的生意,而是沦落的生活。于是,她将店里所有的玫瑰花和她从别人店里买来的`玫瑰花一起打包,送给左邻右舍。洛希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第二天早晨,驻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德军发现,几乎所有的巴黎女人,都手捧鲜花、面带笑容,眼里没有一丝绝望的神情。

当时法新社记者以《玫瑰花的早晨》报道此事,这个细节给了远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和他的自由法国的战士们极大鼓舞。十年后,戴高乐还专门找到了洛希亚,并且将她称为“巴黎的玫瑰”。当年执勤的德军士兵著书回忆此事时,同样不忘感慨:我们可以征服这个国家,却无法征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高中语文作文青年与国家【二】

语文,尤我们而言,相信都不陌生,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在与之打交道。语文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学习她,使用她。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与激情。但现如今学好语文却是一个难题。

相信很多人在初中时期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即使勤勤恳恳一学期,但语文成绩仍得不到提高;相反,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种同学,他们上课睡觉,不做作业,甚至一学期下来连书都不翻一下,可是他们的语文成绩却是惊人的高,甚至可以是语文状元。这便令许多人不解,羡慕啊,嫉妒啊。比以前更努力的学语文,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那么,这类人便是我们所言的读书了。何为读书?顾名思义,固执,板的读书。长期以来,受前者的影响很多人对语文有一个误区:认为语文是一门记东西的学科,只要背就可以了。其实,语文,是一个语言学科,语言最多的便是交往,她不像是数学,物理,他没有无所谓的对与错,它只有优与劣。优者,+5分;劣者+2分,这便是差距。而语文的语感培养很重要,一个出生书香门庭的孩子与一个出生商人的孩子他们出生后所受到的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有着比后者更好的教育,更懂礼乐。语文学习能力更不用说。当然,这是出生的前提。还有后期的学习喽,据专家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在自言自语的过程中,能极大提高其语言能力,对其想象力也有极大的开拓。近期与一位知名作者交谈中,他曾坦言,自己小时候经常一个人玩,因此,他总是在脑中创建着自己的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一篇又一篇的人物对话,他都是一个人自编自演,抒发着内心的独白,这也是他在写作上有很大的造诣的原因之一。这便是语文少时培养学习,很适合幼儿园的学习及小学一二年级。

而到了12岁左右,就会到一个新阶段,这时便会要求能背诵一些东西。犹记得六年级和同学恶搞一首诗,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肚子疼,拉完粑粑后,发现没带纸。现在想来尤觉得好笑,少时的我们还真是有才。而当时能编出这首绝诗,与同学的玩笑一天是少不了的,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语文水平在默默地提高。那时初一,周末回到家后,便是看电视。看的东西便也是杂乱:侦探,连续剧,动画。因为看得多,以至于最后看的时候,基本能猜出剧情和对话,讲故事的水平也日渐提高。记得初一当时老师对我的最高评价是:抄的还是写的?所说自己心里憋屈,但又想想,不也正是凸显我的作文好么。这样一想,怨气全无。另外一件难于启齿的事:其实,情书写的好的童鞋作文也写得好。初三一位男生,老师评价其有超越韩寒的潜力。初三第一学期,追班花,写的情书那语言感情真挚动人,不知怎么形容,然后不到几天校花就跪了。毕竟人心肉长,尤其女生,而且那男生的情书说实话,如果我是女的',我当场就把自己交给他了。有这么一句,记得却不是很清了:春之韵在于鸟语花溪水潺潺;夏之韵在于枝繁叶茂如日中天;秋之韵在于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冬之韵在于梅傲霜雪不畏严寒;爱之韵在于今生今世有你相伴。怎么,动心么?咳咳,让我们回到正题。

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语文的学习在于活字。真正会学习语文的人,会将学习到的东西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于一身,这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真正会学语文的人,他们懂得用脑子去记东西,想东西。他们将一切东西学以致用,以至于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这便能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与记硬背的的是截然不同的。语文,更是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才对得起语言么:一语双关,借代,讽刺等等。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朝夕累积的事情,可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另外,衷心告诫各位童鞋:一定要打好语文基础,不然到高中就惨喽,到时后悔药可没卖的!

高中语文作文青年与国家【三】

从前有个国王,他的御膳房里有个青年厨师,还不足二十岁呢。

有一天,国王带着随从来到野外荒凉的山坡上打猎。他弯弓搭箭,射中了一只肥大的灰白兔。国王高兴不已,带着肥大的灰白兔和随从骑马回宫。回到宫中,国王命令仆从叫来青年厨师,让厨师尽快把兔肉做好,送给他品尝。国王还一再叮嘱青年厨师要把兔肉烧得味道鲜美,喷香可口。

青年厨师按照国王的吩咐,先将兔的皮毛剥掉,清除五脏六腑,然后再用水清洗干净,放在一只砂罐里加上适量清水和油盐及各种香料用火烧卤,直到炖得肉烂骨脱,才把它捞出来放在餐盘里,撒上姜末、葱花和麻油,这才端给国王品尝。

正当青年厨师端着盘子给国王送兔肉,他的女友突然闯进宫来。这可把青年厨师吓得浑身打战。他说:“这是王官,你怎么私闯进来呢?要是被国王发现了,要把你关进牢房的!”

女友听了这话不以为然地说:“我又没犯法,国王凭什么把我关进牢房?”见他盘中放着香喷喷的兔肉,馋涎欲滴,“要我走可以,你得割下兔子后腿给我吃,不然,我就不走。”

“哼,别说一条兔子后腿,就是一只兔子的脚指头,我也不敢割给你吃。国王要我给他做的是全兔,要是少了一条后腿,我会被头的!”

“少一条兔子后腿就要掉头,没那么严重吧?哼,你是想找个理由来吓唬我,其实是不想给我吃!你把一条兔子后腿看得比我还重要。那好吧,我吃不到兔子后腿肉,咱俩的`婚事就告吹。你休想娶我,咱们走着瞧!”女友恶狠狠地说。

青年厨师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心想:怪不得国王说有些人很不讲道理,反目成仇,果真如此啊。青年厨师想到他和女友情深似海,马上就要结婚了,如果为了一条兔子后腿就告吹,实在不值啊!想到这里,青年厨师赶忙拦住女友,说:“宝贝,别生气,我割下一只兔子后腿给你吃就是了。”

女友这才转怒为喜,拿着喷香美味的兔子后腿走出了官院。 青年厨师将烧卤好的全兔肉献给国王。国王立刻发现全兔肉少了一条后腿,便问青年厨师:“这兔子怎么只有三条腿呢?还有一条腿哪里去了?你偷吃了,是吗?”

青年厨师赶紧俯伏在地说:“启禀陛下,当初您没看清,您射的这只灰白兔子,本来就只长了三条腿。”

“胡说,世上哪有三条腿的兔子呢?你欺骗本王,该当何罪?”国王怒发冲冠,令左右仆役将青年厨师按在地上重打四十下。 一会儿,青年厨师摸着皮开肉绽的屁股,呻吟地说道:“陛下饶命啊,这兔子真的只有三条腿。陛下若不相信,明天您再去那山坡上打猎,保准还能射中一只三条腿的兔子啊。”

“呵呵,山间真有长着三条腿的兔子呀?那好吧,本王明天就带着仆役上山打猎,如果打不到三条腿的兔子,那就拿你问斩!”

青年厨师一听国王要斩他,吓得魂飞魄散,心想,世上哪有三条腿的兔子?这是我无奈骗了国王。天啊!看来我这回是定了啊! 晚上,青年厨师饭也没吃,他躺在床上瑟瑟发抖,青年厨师想着哭着,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他梦见山坡上到处都是乱跑乱蹦的野兔,全是青一色的三条腿,还梦见国王带了一群随从来到山坡上打猎,射中了一只肥大的兔子。国王一见是只三条腿的兔子,不由得哈哈大笑,说:“哇!这世界上真有三条腿的兔子,还是青年厨师说得对。我输了,我要好好奖赏他啊!”

青年厨师惊醒过来,原来是一个梦。他多么希望梦想成真。他立刻掀开被子,跪在床上,双手合十,祈祷上天:上帝啊上帝,请您成全我这个年轻人吧,保佑保佑我吧,赐我一只三条腿的肥兔子,让国王明天能射中,免我一,保我性命!

第二天,国王骑马背弓持箭,在一群随从的陪护下,又来到了原来那座山上打猎。青年厨师在前面带路,他提心吊胆地在幻想着,又在心里祈祷着:上帝啊上帝,赐我一只三条腿的兔子吧,救救我这年轻人的性命吧!

就在青年厨师异想天开的一刹那,突然从草丛里蹿出一只肥大的灰白兔子,国王立马瞄向兔子放箭,一下子射中了那只大肥兔子。随从拎起兔子好奇地向国王叫道:“陛下,您看,这只兔子怎么只有三条腿呢?”国王接过那只兔子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哇!这荒山上果真有三条腿的兔子呢!“他把青年厨师叫到跟前说:”孩子,你赢了。我不仅饶你不,回官后还要奖赏你!“ 其实国王知道,这是一只老兔子,年轻时可能被猎人用枪打断了一条后腿而侥幸活了下来。今天,他能射中这兔子,纯属巧合,也真是天意,是上天在拯救这个青年厨师,保住了青年厨师一条性命。

回到王富,国王传来青年厨师。青年厨师见了国王双膝跪下,问国王还有何吩咐?国王微微笑道:”孩子,今天我在山上果真射中一只三条腿的老兔子。你赢了我,我要奖赏你一笔财产,够你享用一生。你马上离开这里,去找你那个吃了兔子后腿的女友吧,但愿你们早日成亲,夫妻恩爱,幸福终身。“ 青年厨师一听国王这话,既感动又震惊,天呀!国王怎么知道我的恋人吃了一条兔子的后腿肉呢?啊,原来国王早就知道了,只是假装不知罢了,还故意在我面前大发雷霆,拿我问罪。国王明里怒火不悦,内心却宽容于我,给我一个做人与处世的机会。想到这里,青年厨师愧疚万分,动容地哭了。

青年厨师不愿离开国王,他要为国王做一辈子饭菜,侍奉国王一辈子。国王说:”傻孩子,这怎么能行呢,你家里还有父母,二老还盼着抱孙子呢。你现在就去收拾收拾走吧,我派仆役用马车护送你回家。“ 青年厨师受宠若惊,感动得放声大哭。他给国王磕了三个谢恩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国王。

高中语文作文青年与国家【四】

16年前,我曾亲历过这样难忘的一课——

那是1998年的12月13日,当时我正参加江苏教育学院的中文本科函授学习,上午10时,南京城内防空警报、火车、轮船汽笛同时响起。当我们这些从未经历此情此境的“非南京人”讶异之际,正在讲解唐代散文的年近七旬的丰家骅教授停止授课,神色凝重地对我们说:“听见没?这是当年南京大屠惨案中罹难的30万亡灵的哀号!记住这阵阵汽笛声!记住中华民族遭灾受难的过去!记住你们所肩负的使命!”

16年过去了,每年12月13日,我总会想起那汽笛声,记起丰先生那凝重的表情,忆起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哽咽的语调。

如今,每年的12月13日已成为法定的“国家公祭日”。在这一天,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在南京大屠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戮的难者。

2015年12月13日,是第二个“国家公祭日”!

这一天,钟山凝眉,扬子含泪。

这一天,华夏共祭,举国同悲。

这一天,阵阵汽笛告诫全世界的中华儿女“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尸横遍野的屈辱和生灵涂炭的国殇,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然而,我们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了吗?

九年前,我曾带领一批学生去英国游学。某日,在曼彻斯特某餐厅偶遇一批与我所带学生同龄的日本学生,他们用餐时安安静静,用餐毕餐桌上干干净净;而我所带的学生呢,用餐时旁若无人地吵嚷,用餐毕桌上狼籍一片。在曼彻斯特大教堂,那些日本学生无一不凝神屏气地听着导游的讲解,而我所带的学生呢,虽然导游一再提醒教堂里不能高声说话,但还不时地有他们的尖叫喧哗。有位随队老师叹道:我们的学生哪是来游学啊!简直是玩遍英国,吃遍英国,吵遍英国!丢脸啊!

1994年10月2日,第12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行,开幕式结束,六万人退场,会场上竟没有一张纸片。当时,美国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人!”20年后的.今天,即使是在最讲文明讲清净的中国中小学校园,花丛树间,甚至大道球场,纸片不是依旧屡屡可见?

作为中国的教师,我绝无故意贬低中国学生之意,但是在许多的事实面前,我又不能不愧赧于中国学生的某些表现。我常常想,懂得某个道理,不是用嘴说说,而是要真真切切地付诸行动的。

几年前,曾读到的一篇文章说,美国中央情报局有《搞垮中国的十戒》,其中第三条这样说:“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包括现代品牌迷信)。”如果这材料是真的,那么,我们中少数人衷情于玄幻而不能自拔,沉迷于游乐而甘愿堕落,又是怎样的行为呢?

虽知“落后就要挨打”之理,而无不甘落后而奋发有为之行。个人也好,集体也罢,你只有挨打的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亲爱的同学,今天的你们或许还真只能算是“匹夫”,但即便如此,你们也肩负着“天下兴亡”之责。是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完全有理由哼着《小苹果》,唱着《我也呸》,但请你们别忘记那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她是这样唱的——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让我们牢记中华民族曾经受过的屈辱,牢记12月13日这一天响彻金陵城的阵阵汽笛。

天天向上!

高中语文作文青年与国家【五】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据说当年的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纳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丰厚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为此,查理曼大帝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纳。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纳征服罗马帝国”。生活,让战争走开,让帝国坍塌。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巴黎玫瑰”的。1942年5月,德军三个机械化师越过孚日山脉,沿罗纳河两岸直驱巴黎。这天夜里,巴黎凯旋门广场周围的几乎所有人家都收到一大把鲜艳的玫瑰,里面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明天上街请都怀抱鲜花,让纳粹看看我们并没有被他们吓着。我们依旧热爱生活和大自然。”字条的落款是“洛希亚”,一个卖花姑娘。据说,当德军进驻巴黎时,洛希亚看到平时生意兴隆的花店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花,她心里十分难受,不是担心凋敝的生意,而是沦落的生活。于是,她将店里所有的玫瑰花和她从别人店里买来的玫瑰花一起打包,送给左邻右舍。洛希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第二天早晨,驻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德军发现,几乎所有的巴黎女人,都手捧鲜花、面带笑容,眼里没有一丝绝望的'神情。

当时法新社记者以《玫瑰花的早晨》报道此事,这个细节给了远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和他的自由法国的战士们极大鼓舞。十年后,戴高乐还专门找到了洛希亚,并且将她称为“巴黎的玫瑰”。当年执勤的德军士兵著书回忆此事时,同样不忘感慨:我们可以征服这个国家,却无法征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高中语文作文青年与国家【六】

顾名思义,该文的主题是说明“经济政策”如何服从“民族国家”的建构,这与韦伯作为社会学大师、经济史家、政治战略家等多重学术身份相一致。以此文为导引,就能理解他对德意志民族的深切关怀和从德国现实出发的强烈使命感,而这又与他当时生处于德国统一、崛起的关键时刻紧密相关。

该文设定的.基本问题是:当时的德国在面对西方的英、法(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美国)先行现代化国家与东方的波兰、俄罗斯等落后国家的夹缝中,如何在保持德国民族自性与自信的基础上,既不被落后国家同化而又能吸收西方的先进因素,使德国不停留在一般国家水准而成为重要国家,成为世界性大国,在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权力争夺中居于支配地位。所以,文中讨论了德国的东部边界、经济移民和民族生存竞争等问题,借用中国的习惯话语,实际上讨论的是“德国向何处去”的大问题。

马克斯·韦伯曾强调过全球经济共同体的扩展只不过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斗争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并没有使各民族为捍卫自己的文化而斗争变得更容易,而恰恰使得这种斗争变得更困难,因为这种全球经济共同体在本民族内部唤起当前物质利益与民族未来的冲突,并使既得利益者与本民族的敌人联手而反对民族的未来。以此为尺度理解马克斯·韦伯的整个思想,其“理想类型”无非是他当时所认同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理想形态;其“价值中立”则在其对当时德国学界有教条而无学术、有行政而无政治、有规则而无是非的学术批判中失去合理性,以至于在《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一文中否认经济学的客观性;其“比较宗教研究”课题的实在的价值取向也就有了明确的民族国家发展的目标,难怪有学者认为他是“以德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标”。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一文充分肯定德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可能逃离世界性大国的命运,为此他提出要把德国的国民积极性从个人本位上升到民族、国家本位,谋求能形成英、法那样能代表民族整体利益的政党,并据此批判德国市民的庸俗、短视;他超越自由贸易、开放边界等一类自由派经济学思想,坚决主张关闭东部边界,哪怕暂时有损于一些庄园主的利益,而体现出一种全德国民族利益的整体眼光;与关闭东部边界相对,他在另一方面鼓励德国参与海外竞争,甚至扩充海外殖民地;他强调学习英法,但又强调必须保持德国的民族自性与自信,并用相当篇幅讨论了不同的民族性……总之,马克斯·韦伯以一种“政治”眼光观察当时的德国问题。

相比于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北京大学某学者曾说我们现在的“研究”是“有数字而无问题,有问题而无战略,有形式而无内容,有乡愿而无决断”,从中也可凸显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一文的当代意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