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行动的作文高中(以行动为主题的作文高中)

思想与行动的作文高中(以行动为主题的作文高中)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2-20 19:48:43
思想与行动的作文高中(以行动为主题的作文高中)

思想与行动的作文高中【一】

思想上的明灯,也能照亮人的心理世界,照亮人的思想观念,照亮人的精神境界.

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是人类思想沉淀的精华,是一盏盏耀眼夺目的思想明灯,千百年来曾经照亮了无数人前进的道路,激励人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实现理想.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唤醒了多少人忧国忧民的良知?周恩来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发了多少人树立起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使多少人认识到了勤奋的价值?这些众所周知的事实,足以说明格言、警句的魅力和动力.

在教育学生自主管理方面,我注意引导学生用格言、警句约束自己的思想,主要方式是座右铭和"每日格言".座右铭是古人留下的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我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思想、学习、纪律等方面的缺点或弱点,写一句格言、警句作为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断改正缺点.方霞同学有粗心大意和不专心的缺点,她的座右铭是:"精神贯注其中,事情必定成功!"赵苏同学平时贪玩、随意,不能吃苦,成绩下降,他的座右铭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伟同学的座右铭是:"自信+努力=成材."因为她自信有余,而努力不足,这个座右铭切中了本人的要害.滕昭君同学的座右铭是华罗庚的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辛苦正好可以弥补她学习基础比较差,上课反应比较慢的弱点.座右铭是自己为自己开的一剂良药,可以医治他们思想、心灵上的疾病.高一第一学期,我们班的座右铭是写在用硬纸做的三棱体上,摆在座位上的.但慢慢的,有些同学忘记拿出来,有些同学弄丢了,参差不齐,流于形式.从第二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同学们将座右铭写在课本的扉页上,每天翻书都会看到.

至于"每日格言",是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开辟的一个专栏.全班轮流,每天由一名同学书写一句格言.班上买了一套三本《格言警句大全》,由王蓉同学专门负责.我要求同学们写的格言自己感受深,能针对班级实际,容易背诵.我们班的同学学习底子薄,学习习惯差,我常鼓励他们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好几个同学写了狄更斯的`名言:"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一次考试后,一位同学写了巴尔扎克的名言:"我失败了,但我并不服输,我的勇气还在!"写格言的同学固然对所写的内容有较深的感触,其他同学每天读一句格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自然会受到良好的影响.

我们班能形成现在比较稳定的班风、学风,也离不开格言、警句的自我教育作用.当然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有些同学写的格言显得片面、消极,我就及时给他们指正.有一次"每日格言"写的是:"学习,永远不晚."我就向他们分析,如果因为小学、初中没有认真学习,导致中考不理想,用这句话激励自己现在拼搏高考还来得及,那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以这句话为借口,认为高三再学习也不晚,甚至中老年学习也不晚,那就危险了.我希望是前者.有四名同学的座右铭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或者"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们可能是追求个性,但我认为不妥.我向他们介绍了李白、但丁、马克思写作或者引用这句话的背景,指出,作为正在探索人生道路的青少年,用这些话作座右铭,就会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固步自封,拒绝进步,拒绝家长、老师的教育,拒绝同学、朋友的忠告.然后我帮他们改换了座右铭.

格言、警句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不可能一下子将同学们心理上的病症祛除干净.但在学生的心灵上点燃一盏盏思想的明灯,对他们越过人生的急流险滩通,向光明的彼岸,无疑会有一定的帮助.

思想与行动的作文高中【二】

十一月二十日上午九点,牛局长邀请人大附中翟小宁校长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翟校长的报告如同一次头脑风暴袭来,又可谓是一场精神大餐饱尝!

他谆谆告诫我们如是为良师:

播下慈悲种 ,传承智慧光,

点亮信仰灯 ,如是为良师。

自强而不息,厚德而载物,

天地人和诣,如是为良师。

启人以慧心,给人以信心,

予人以真心,如是为良师。

理念当精进,守正又创新,

掌握新本领,如是为良师。

教书又育人,育人贵育心,

净化其心灵,如是为良师。

涵养其德性,尊重其个性,

舒展其生命,如是为良师。

敬业又勤勉,乐于做奉献,

修养身与心,如是为良师。

尊敬有德者,应与智者交,

端正有德行,如是为良师。

好学又深思,聪明有悟性,

修练其内心,如是为良师。

深怀仁慈心,长行善良事,

热爱众学生,如是为良师!

思想与行动的作文高中【三】

我边写稿子,边欣赏电影《金刚》,眼看它就要去,不停的呐喊、呼唤着它的名字,可就是无法挽回这命运对它开的这一次玩笑,玩笑好开,但结局难收;我好久都没这么伤心过,但今天并不只为 了伤感,只为这无法让人解读的长篇大论,让我明白生命是多么的可贵与无奈,天大的谜底是永远都会残留在心底,那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因为它是我们生活中的“鬼”,只为灵魂而叹息,为那夕阳的灿烂而微笑,可能是可笑的,也可能是强大的。 父亲就很相信命运的存在,但那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理解罢了,因为我们都是在为自己打着准备,不得不去操守一些言行上的'准则,所以才会有困难重重的感觉,就像我对我这一生的理解,它是自然的一种火焰,无时不刻在燃烧着你的身体,在侵蚀我们的肉与思想,因此,对思想的升华,我是具有一定的,眼前所知道的只不过是能够抵达命运深渊之处的思想通道,蓦然间会突然冒出对情感二字的想法,对于它我仍然是没有办法能收敛自我的独特的办法。

老谋深算的人们认为他们是最聪智的,但他们却从来也没有想到过真正的“活”的含义,我也是不以为然,因为面对它实在太庞大了,他那强大的雄厚的实力是常人所看不到的,有时只在梦里见过某些恐怖的身影,那是完全不能触摸的幽灵,来聆取人世中的精华,我们对自己的思想的看法太狭窄,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样去对付它,根源在于自己,因为有了生命才有了人的思维变化,如果操之过急反而事倍功半,那是谁也想象不到的结局,像童话一样的激烈斗争与厮,残忍的手段与内心活动,对着我们拿起生命做筹码,这也正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一瓶酒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进行麻醉式的催眠,喝醉了就等于是与命运做了一场圆满的梦,那儿很甜,且又很酸;可以充分的想象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人给予的,那人是它,乃是人类内心眼神的余光,我们有时可以通过这道余光看到思想升华的整个过程,它是真实的,也是客观存在的。

思想的升华,是我们人类进一步成功的步伐,能认识到自己的一点点不足和承受一定的挫折,并且,若干年后,我们会自省的。

思想与行动的作文高中【四】

我很喜欢那样一个比喻一一"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也许思考就是那个让人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台阶。但也正是这思考的`能力赋予了人类以思想,从而把人类置于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亲情与真理。

我清楚地记得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之情: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镑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也许很精当地为人类摆脱揽恤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

我相信人类在判断认知事物的时候一定都会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迹,更何况是那样

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国历史长河中清风明月般的人物当然有,但是完全割裂亲情毫无私念的例子又实在不算多。而我也许真的不太主张做一个冷无情的人,否则世界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色彩。

我很喜欢鲁迅,喜欢他那横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个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观冷静的观点绝不是众叛亲离而来的,"无情末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先生的诗,而先生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远是鲜活的,泛着的殷红。

世界失去了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白,多么令人窒息。当然我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

去过草原的人一定会惊异于牧草的柔顺和坚韧,人这棵可以思考的苇草也许也应该这样遵循着自然与思想的双重法则在风中生存。

柔情也许是一把双刃剑,正负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许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质与生命的特质:让生命美丽而不轻桃,繁华而不浮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