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作文350个字(课外活动的作文300字以上)

课外活动作文350个字(课外活动的作文300字以上)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01-13 15:04:19
课外活动作文350个字(课外活动的作文300字以上)

课外活动作文350个字【一】

一天下午,课外活动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像一群出笼的小鸟,飞出教室,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了。

你看,同学们玩得多么愉快!东边高年级甲乙两个队正在进行一场紧张激烈的篮球赛。

此时甲队的2号球员已控制了球,立即传给了正在篮下的5号球员,他接过球,跳跃投了一个擦边球。

好球!进篮了。

5员球员个儿高,有一手好球艺,他投篮十拿九稳进球,是我们学校的“球星”他有很多铁杆粉丝。

西边一群中年级的女同学正在展示花样跳绳技艺。

两位女同学牵着绳子的两端晃动着绳子。

周小敏进入了跳绳圈子,一会儿单腿跳,一会儿双腿跳。

周小敏下来了,李红和余丽上去了,她们边跳边捡预先摆好的小石块。

南面的一角,低年级的几个同学正在踢毽子,他们各展花样,有的左脚踢一下右脚踢一下,有的将毽子踢起用头顶住,有的将腿向外弯着踢。

北面的一角,一群同学正在练习爬竿。

李勇是我校的爬竿能手,大家称他是“小猴子”。

你看他两手握着竹竿,两腿夹着竹竿,一登一登地往上爬,爬得有两个大人一样高,不时地向下面观看的同学做猴子抓痒的动作,引得大家哈哈哈大笑。

同学们在尽情玩耍,各显身手。

突然铃声响了,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操场,回到教室准备回家了。

课外活动作文350个字【二】

《罪与罚》这本书已经在书橱里摆放了两年多,这次最后能够在寒假里去细细地品味它了。

书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充满传奇,28岁时因参与农奴解放运动而获刑,出狱后重返文坛继续写作,被人们公认为是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驾齐驱的俄国文学巨匠。

每次读完一部小说,心里都会百感交集,这部小说也一样,结局很好,一个人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却深深的被小说中的人物震撼。小说描述了贫困交迫的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因痛恨放高的利贷的老板娘的盘剥,愤而行凶,却自认为是伸张正义。然而良心的谴责,使其饱受心灵煎熬,最终在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帮忙下,投案自首。小说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仅仅占了全书一小部分,但“罚”却贯穿整个文章的中心,这不仅仅仅是身体上的惩罚,还有的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上的惩罚。所以法律只是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真正认识到自已所犯的罪,但是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已所犯下的错误,并为之深刻地忏悔、自责。这本优秀的世界名著还包含了很多东西有待我们去理解,或许等以后我再去读它时,又会有一番见解吧!

课外活动作文350个字【三】

去年上学期,我们学校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外活动,那是红歌比赛和背诵比赛,虽然这件事过去了,我还是没有忘记。 那天,是晴天。我和颜佳旺代表,我们四年级去参加红歌比赛的。蒋佳就和田琼一起去参加背诵比赛。 首先,是红歌比赛,五年级的代表人唱完,就我们四年级了,首先,当然是颜佳旺去唱,然后再我唱,颜佳旺唱完了,我就去唱了,我上去的时候,我非常的紧张,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在全校同学面前唱歌。我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在全校同学们面前唱歌。

课外活动作文350个字【四】

《爱的教育》的作者为意大利的亚米契斯,本文写作特点为:采用日记的形式叙述可本文。

本文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能够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持续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医院的天使”。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齐启禄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亲到法国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进了医院。一面写信给他妻子,告诉她自己已经回国,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后虽然担心,但因为有一个儿子正在病着,还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儿,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儿子到往看望父亲。孩子在医院却一向照顾着一个外人,最后不但不和真正的父亲回家,却要坚持照顾着那陌生人。

爱自己的亲人是就应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爱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爱,那他就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爱。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学习那种爱呢!再请回过头看看现实,这世界上并非充满着爱,穷人对富人,许多都是将真正的爱看作是一种奢侈品,而将金钱、利益至上的人。

我认为《爱的教育》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它真是让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爱能够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课外活动作文350个字【五】

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了教室,每个人都带着许多零食。过了一会儿,老师竟了教室!跟同学们说了一大队注意事项,同学们可能等得不耐烦了!!终于老师宣布:"春游开始!"同学们大喊:"YES!"老师也兴致勃勃的出发了!

同学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在赶路,路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脚印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准备到目的地了,同学们有点着急了,都想抢到好地方。"到了!"老师大喊,同学们一窝蜂地拥上去抢好地方。我们找到好地方后,就开始铺低席,起火烧烤。我们先把木炭放进烤架里;接着点燃木油,竖着插进木炭堆里,奇怪了,风一吹火就灭了,在试一次,这次风没有了,但火却自己灭了。我们实在不懂了,于是就去请来老师,老师却说:"这次我是来吃的,不是来帮你们的,自己先想办法,不然你们是不会的!"我点点头,说:"哦,好的!"说完我一溜烟跑了回去,想起了办法来,我们想了半天,试了半天,也不行!"木炭啊,这时就别来整我了,好吗?"我哀道。可是木炭就是不给你面子。我又第二次去请老师,老师又说道:"你看他们就能点着,你为什么又不能?去,去叫他们帮你!""好!"我又一溜烟跑去问同学,同学也没空,着会可倒大霉咯。我想:我就不信没有同学,老师的帮助,火就声不起来!我又回去继续生火,可……可木炭就是不帮你!我又第三次去请老师,这次可没白去,终于把老师大人请来了!木炭给老师面子,在老师的面前乖乖听话。呼~~!终于起火了咯!

我们接着烤东西吃。我把韭菜,火腿肠等放到烤架上去。"好了!可以吃咯!"我说道。恩,尝一下自己的手艺。刚吃第一口,"喂!谁帮我放的酱油啊!想咸我呀!"我大叫!"还不是你自己放的啊!谁敢乱动你的东西啊!"同学们笑着说。这回我真是秀才遇到兵——-有口说不清啊!

后来,我们在那里玩了好久好久。最终,还是要离开,我们怀着开心的而又有点舍不得的心情离开了!

这个地方将会成为我们记忆里的一片天空,一个没有烦恼,没有学习,没有压迫的地方。那里还会流向我们的欢声笑语,留下我们的开心快乐。

我爱春天!我更爱春游!

课外活动作文350个字【六】

德富芦花是日本著名作家,小说和散文都写得非常出色。这篇《晚秋佳日》是他散文中的精品之一。

读日本作家的写景散文会有一些大致相同的感觉,从吉田兼好、松尾芭蕉到永井荷风、德富芦花、东山魁夷、川端康成,味道都有些近似。这与日本的文化与审美有关。川端康成写过一篇《我在美丽的日本》,非常有名,欣赏日本文学不能不读这篇文章它对我们了解日本的审美文化有很大的帮助。日本审美文化中有一个说法,称“物之哀”。哀是远古时代的日本人在追求神、民族、国家共同体的“真实”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对带给人类光明和温暖的太阳神的歌颂中产生的。随着人类意识的进一步完善,感情日渐丰富,并且生活在四季分明、周围花草树木随季节更替而不断荣枯变换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逐渐养成了纤细、敏感、易感伤的性格,这种性格使“哀”由原来单纯的感动向怜悯、同情的方向演变,到平安时代逐渐成熟升华,形成“物之哀”这一新的审美理念。

从“哀”向“物哀”的演化,紫氏部的《源氏物语》起了关键作用,在《源氏物语》中,紫氏部将人类对于外界简单的感叹发展为复杂的感动过程,从而深化了主体感情,将“哀”扩展到赞赏、同情、怜悯、悲伤等含义。读日本作家的写景散文,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自然的爱与怜悯,有种疼痛与哀愁,这就是典型的物之哀。《晚秋佳日》也给我们这样的感受。

《晚秋佳日》的写景非常细腻,川端康成说日本作家写景就像绘画一样,是有道理的。有人就说德富芦花就是一名出色的画家,只不过他用的是文字。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对象,季节是晚秋,写的是太阳。作品的结构非常随意,这是德富芦花写作的特点,短小,率性,如同现在的小随笔。本文分两大部分,但并不是刻意为之,作者先写了朝阳,后写了落日,自然形成了文章的结构。所以,欣赏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反复品味它是如何写阳光的,注意作家的观察之细,如何用文字来描绘光线明暗与色彩的变化。

作者从早晨写起,月亮还在天上,“残月的微光洒在沙滩上”,而朝霞已经显现,所以,“空中泛出微微的紫色”,而山边还是“昏暗”的,山体带着“薄蓝色”,近处、低处都是“凄清的冷色”。但是天空有“红霞”,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光与影也在慢慢地变化。作者写朝阳,但不是直接写,不是写东方,他写山,写西天的山,写霞光在雪山上的变幻。先是照在山头的“一点红色”,然后“逐渐清澄,逐渐明亮,最终暴出了浅红的光芒。”“富士到底出现在绯红的光彩里了”,这红霞迅速扩散,山与天空全在红里,连河水都像“流淌着满河的胭脂”,最后,“近处是清冷的暗灰,远处是一派金黄”。

写完了朝阳,再写落日。写落日是直接写,写朝阳是要表现朝霞如何一步步变得明亮,如何一步步扩展,覆盖,以及这一过程中色彩的变化,而写落日正好相反,是写落日如何一步步下沉,光线如何一步步收缩,以及这一过程中色彩的变化。作者去看落日的时候,太阳虽然已经开始下沉,但光线还是很强烈的,“白光灿烂,目不能视”,照在物体上,“泛着金色”。随着太阳不断沉落,阴影越来越长,越来越大,群山开始“沉浸在苍茫的紫霭里”,迎着夕阳,光线一开始还刺眼的,“四周迸射出银白的光轮”“金色的天空腾起一个历历可见的圆圆的黄球”然而不久,山的“紫色”变浓了。最后,太阳下山了,剩下的是余晖,山也由紫色变成蓝色,天边则由金黄变为朱红,再变为焦褐色,“变得缥碧,变得降紫。”

作者在描写这一切时都是带着情感的,我们在欣赏这篇散文时要注意那些表达情感与作者主体感受的语句。比如“晓风冷冷,拂面而来”,比如“刚才在夕阳的照射下,欣欣向荣的家家户户的西南面,如今忽地变得冷凄凄的,仿佛使人感到,乾坤的生命就要完结了。不是吗,光明就是等一会啊!”再比如文章的最后一小节:“残曛烛天,暮空照水。站在秀丽的黄昏下,感到自然界真是一片清闲,美不胜收。”作品不仅是在写景,同时也在写自己的生活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从作品来看,作者选择了一种独处的生活,独自一人面对大自然,安静、幽闲,独往独来,即使写到其他人的活动或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动也是同样的,比如“几户人家的大门仍然关着”“赶马人坐在马车上,合着嘎嘎的马蹄声,哼着小调,那裂冰似的声音震荡着早晨的空气。”“一只鳶鸟从鸣鹤岬飞来,掠过富士山腰,吧哒吧哒拍击着羽翼,迅速地飞走了。”“一个农民站在落霞闪耀的河里洗木桶。前面沙洲有个拾贝的小孩子,黑黝黝的身影映在水中。”这些情感的语句和场景的描写调子是一样的,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带有非常典型的日本传统文化色彩,是“物之哀”式的赞美、怜惜、同情,同时又流露出与之密切相关的空寂、枯淡,一种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思想,并且表露出淡淡的禅意。所谓禅本来是佛教中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因为一种机缘悟得事物的本真,后来演变为一种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如提倡的“静虑”、“心住一境”、“身心脱落”、“平常心”等等,对事物的感悟则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晚秋佳日》如同王维的山水诗一样,在一种幽静中与自然对话,这种对话是无言的,呈现出一派天趣与智慧,像“残曛烛天,暮空照水”就如同禅宗的谒语一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