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君成老师的小学作文课(学习作文的包君成老师)

包君成老师的小学作文课(学习作文的包君成老师)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18 00:38:38
包君成老师的小学作文课(学习作文的包君成老师)

包君成老师的小学作文课【一】

上课!

老师好。

请坐。现在,站在讲台上的正是我六年级的英语老师王老师。这是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

我姓王,但我更希望你们直接喊我大名。全班同学都瞪大了双眼,要是以前,直接称呼老师那可是犯法的。这个为什么呢,他接着讲下去,在外国喊别人大名是最亲切的。不愧是教英语的。我偷偷地跟同桌讲。

这时候,他突然发现,由于是第一堂课,大家坐得跟木头一样,一动不动,每个人都想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他又说:在我的课堂,我不喜欢太严肃……话音还没落,同学们一下子就都趴在了课桌上,有的还装作要把脚都放在桌子上,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他也跟我们一起笑,等大家都笑够了,一个个地又看着老师,想知道他接下来到底还能说些什么。

他见到大家都盯着他,竟惊讶地说都看着我干嘛,我又不是熊大熊二!全班又哄堂大笑。

身边的同学笑得东倒西歪的,我都笑出眼泪来了。一个男生站起来喊道:老师,可以问一下你名字的第二个字怎么念吗?说完又指向黑板上刚刚老师写的名字。

对,这个大家要注意了,‘羲’这个字念‘xi’第一声,笔画是这样的,看清楚……这下子,好好的英语课变成了语文课,下面的同学一直憋笑到了下课铃响。

同学们,下课了。我想在这说几句话,老师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我只想告诉你们:在学习时认真学,在玩时认真玩,给我玩出水平来!老师和学生有时虽然有代沟,但我们依然可以成为朋友。你们喜欢我,才会喜欢英语这门课,才会把英语学好!这就是我要说的。

在这时,全班竟第一次所有人那么安静地听老师讲课。

那一节课,到现在想起来还是可以使我的心情无比轻松愉快,也令我明白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付出。王老师的幽默、风趣、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都使六(5)班那四十个同学永远难忘。

包君成老师的小学作文课【二】

 “叮铃铃……”一阵清脆又熟悉的声音从耳朵边擦过,上课了,但是老师还没有出现在教室里,平时陈老师都非常准时,但今天为什么会迟到,同学们纷纷拿起课外书阅读起来,我也一样和同学们拿起书来看。

过了一会儿,陈老师还是没来班里,同学们开始有点躁动了,唯有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早已按耐不住,开始放声讲话,我呢,则津津有味地看着书,有两位成绩好的同学冲出教室,去办公室叫老师上课,而成绩差的那些同学都在玩游戏。“呼,呼,今天,老师出差了,不能上课,数学老师让我们自习。”这一下,可把我们乐坏了,成绩好的同学都放下课外书,拿起画本来画画,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玩的玩,闹的闹,聊天的聊天。突然,我身后的同学拉了拉我的衣角,对我说:“快,一起来玩斗地主。”我迅速转过身,与他们玩起来,斗地主是我的最爱,自然是没有抗拒的理由。正当我们玩得正起兴的时候,耳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拍讲台桌的声音,我们吓坏了,立刻转过身,却发现是有同学在捣乱,那个同学哈哈大笑,我拍拍胸口,说:“还好,还好。”

时间过得很快,下课了,同学们也都走出教室去玩了。我真想每天都这样啊!但这是不可能的!

包君成老师的小学作文课【三】

这篇文章是画家吴冠中先生的美学小品文。画画而称之为家,就不是仅仅会涂鸦几笔,把东西画得比较像而已了,实际上能够成为“家”的,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就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了。艺术是要品位的,艺术是要有深刻体认的,艺术是要深厚的文化学养的。吴先生正是这样的“艺术家”:不仅能够“画得好”,有艺术的直觉,更能“说得好”有艺术的自觉,所以才能写出《桥之美》这样精美的文章。

常想,要是人人都有一点艺术的“修为”,这世界该有多么美好啊!那么,清风明月就不会无人管了,那么春绿秋红就不会独自愁了:看山山欲语,赏水水横波;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啊!或许只有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的人要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我们才能明白李白为什么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了,才能品味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人生况味。

可惜,我们很多人不能成为这样有品位的艺术家。就让我们来读读艺术家那有无限艺术趣味的美文吧: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熏陶与提高呢?

还是来说说课吧!这几年德君老师孜孜不倦,听课、读书、自研、实践、反思,乾乾前行,终有所成。这篇课文是很多老师都怵的,事先德君说要把给我看看,但我琐务缠身,加之将11月10号的课有提前到昨天(11月7号)来上,更没有尽到“师傅”的指点之责了。这节课是德君自己独自探索的,充分显示了德君老师独立探索的成果。这篇文章难教就难教在学生对文中所阐释的美学原则以及艺术家独特的诗化的语言都有隔膜,很多老师自己也有隔膜,很少有老师把这一课上到位的。德君老师很“核心”地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话题“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上的作用”,带领学生紧扣关键词“环境”与“形式”,梳理出课文的脉络来,一下子就让学生拎清了文章的思路,并且还能上升到“类”的知识:通过关键句与关键词来理解文章,观后感《范德君老师的研究课桥之美观后感》。

德君老师还很好地解决了另一个问题: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而不是百科全书式的课。这节课始终紧扣吴冠中先生诗一般的语言加以品味:“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这样的语言美的感受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课标》明确要求语、文要养成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汉语言优美的感染力的感受之上,如果每个语文老师都来做这样的事情,学生又如何不被汉语言的优美与魅力征服呢?

尤其难能可贵的,德君老师没有“错误地”一展自己在美学上的造诣,在语文课堂上就课文的对象物——桥——做什么无谓的拓展,而这种流弊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却是常见的:上丰子恺的《竹影》就来大谈特谈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上《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就大谈特谈丁肇中的爱国和阳明的哲学……其实我一直反对语文老师是一个杂家的观点,语文老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他应当是一个语文教学的专家:事实上语文教师中有几个杂家呀?好好地把语文的专任之任做好,我们就已经善莫大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