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念友人的作文600字(关于思念的作文600字以上)

关于思念友人的作文600字(关于思念的作文600字以上)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4 21:46:35
关于思念友人的作文600字(关于思念的作文600字以上)

关于思念友人的作文600字【一】

亲爱的外国友人:

您好!我是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的小陈,您应该收到了我从中国邮寄来的包裹吧。我从中国给您寄来的可是中国的特产——板栗哦。

这种坚果您在您的国家里可一定没有见到过吧。它是经过翻炒过后才变成您现在见到的样子——棕红色的。它长在我们中国的栗子树上,它是圆圆的,浑身长满青绿色的小尖刺,就好像一个个青色的小刺猬呢。农民伯伯需要用特制的手套将能它们从刺猬球里掏下来,再炒熟才能食用。

您千万不要拿到栗子就直接吃掉哦,这栗子是要剥掉壳才能吃的哦,可以轻轻用牙咬一下,壳的表面才会裂开,里面那层土黄色的果肉才是可以食用的。咬完之后,再把剩下的壳用手剥掉就可以了。

今天,我就向您传授一个剥栗子比较好的方法:如果您身边有比较软硬的物品就再好不过了。你拿起它,用适中的力度对准板栗砸下去,这时板栗的壳就会裂开,接着你用手把它轻轻剥开就能吃啦。那金黄的板栗肉就露了出来,咬上一口,香甜软糯。那味道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

板栗不仅香甜软糯,还富有营养,也能防治高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呢!听我讲到这儿,您应该已经口水直流了吧!那您就赶紧按照我的指导和建议吃几个板栗吧!板栗还可以和烧鸡一起食用呦。最后再提醒您一下,板栗虽然健康,但是也不可以多吃哦,不然会上火,便秘。

您一定会喜欢上我给您寄的这份礼物——板栗的。祝您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思念友人的作文600字【二】

亲爱的外国友人:

面对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神秘国度,你们可曾会有些难以适从?可曾有些这样或那样的疑惑?亦或可曾对它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来吧,和我一起细品我眼中汉字和书法共同大放异彩的中国文化!

“世界文明,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为什么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至今仍能书写自己的华章?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印记,汉字对于中华民族也是如此,从甲骨文、铭文......到当今的白话文,尽管形式有变,但其中维系中华文明的准绳,却一直未改其初衷。

只有这样的表形字,才能孕育出独特的美学体系,书法也曲之而来。朋友,书法艺术应是中外交流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我们之间,或许有文化的差异,或许有思维的碰撞,但对艺术美的追求,无疑是有共性的。王羲之《兰亭集序》行云流水的快意,颜真卿楷书的苍劲有力,僧人怀素的草体独特豪放,可以说,汉字是书法的专属载体,而书法是汉字的精髓向外的展向,他们二者唯有交互在一起,才能共融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现在,相信您对中国的汉字,书法有了初步了解,但这并不只是先人的使命,更是我们今人传承、发展的义务,这个义务,源于对不忘本初的责任。

当今华人分布于世界各地,他们入乡随俗,但从来不忘中华之本,他们用外语交流,而用汉语训家,他们用外文办公,而用书法题字于家门两旁,他们的孩子,从未放弃对母语的希望。汉字与书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物,是中国人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铭记于心中的印记。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汉字与书法将会在世界舞台上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你我之间友谊的桥梁,定会以汉字、书法为筑基,更加弥厚。

当然,若您已对汉字产生了兴趣,不妨关注一下我们的“中国汉字听写大全”,选手们对待一撇一捺的专注,对待一字一词的投入,在牵动我们呼唤传统文化回归之心外,也能让您享受一场汉字洗礼的盛宴,这不仅能加深您对汉字的了解,而且能让您更为深入地探究汉字的.规律。至于书法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对中国文化的积累,更需要时间点点地磨砺。

汉字与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也会成为您与中国难解的羁绊。最后,非常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华夏大地做客,请您感受一下我们,龙的传人不一样的风采.....

您的中国朋友鲁嘉鹏

20xx年11月11日

关于思念友人的作文600字【三】

外国朋友们:

你们好!

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你们介绍我的国家——中国。中国就像一本大书:既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既沉郁厚重,又轻盈飞扬。希望我能帮你们读懂这本大书。

说到中国,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想必是长城。长城是我国古文化的象征。朴素而智慧的中华儿女在上下五千年的时光中塑造了灿烂的文明,而长城正是其中最闪亮的一棵明珠。但是,长城的闪亮,不仅仅是因为它还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而更是因为它还是中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象征。

你们或许感到惊诧:城墙难道不是战争的产物吗?是,但又不全是。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中,长城早就扮演起了“贸易站”的角色。汉人来长城边贸丝绸,卖陶瓷;而胡人则来到长城边贩良马。双方合作交流,相处融洽。历史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有实力的强国,更是一个爱和平,友好的大国。正是因为这种谋求合作和发展的智慧,让中国的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变得愈发灿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如果让他选择,他会选择出生在公元2世纪的中国西北,因为那里聚集了中国、匈奴、印度等多种文化。他的话,正是古中国的一个写照——强大而友好,并积极地合作与发展。而长城,以及以长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则是最好的见证人。

时光飞逝千年,今天的新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长城亦不再是边贸站,但中国人谋求合作与发展的思想却未曾变过。想必你们都听过“一带一路”,那正是新时代中国合作发展的里程碑。尽管时光匆匆,千年已逝,中国也亦曾饱经风雨,但如今的中国——一个爱和平的友好大国,一个有实力且负责任的世界强国又站了起来,主动地挽起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牵起邻邦们的手,一起谋求合作与发展。这不仅是大国的实力展现,更是大国的智慧体现。古老的长城,古老的丝路终于绽出了新的光辉。

与此同时,中国的创新之路也在快速发展。自从中国实行科教兴国、创新驱动的战略。中国更是日新月异,自主研发的高铁不仅便利了无数国人,更出口到国外,成为了市场上最富有竞争力的一流科技产品。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希望你们能不断地用新眼光来看待我们中国,一定能收获良多。

这,就是我们中国,既有灿烂的文明,又有辉煌的明天!中国,一个爱和平的友好大国,一个有责任心的强国,一个谋发展求合作,并善于创新的智慧之国,欢迎你们!

某学生

某年某月某日

关于思念友人的作文600字【四】

你来信说让我谈一下读汪曾祺的心得,这可真是个难题。为什么呢?我曾经无数次的、在阅读后的激动之余,或者在平心静气地、理性地思考之后,试着对眼前的作品说点什么,想把读后的感受付之笔记,其结果都是对案良久却不能就一札。面对一个对自己人生造成巨大影响的人,我的感觉很复杂,有些力不从心,以至无从谈起。他是那样热爱生活的一个人,善良、真实、情趣盎然。他习惯于把人世间的痛苦嚼碎,化成一种微甜、微苦、微酸、微涩的五味相融的味道。他的骨已经化成,融入到他的文字当中。以下,我语无伦次地、尽量简单扼要地试着说一下,希望可以表达清楚。

我最开始接触汪曾祺的文字是《老学闲抄》,九十年代初,我很幸运。那个时候汪老的文字还没有被热炒,我对汪曾祺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读了以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了。

单从文字来说,如果把汪老的文字拆开来看,字字句句简单,明白如话,可一旦把它们联在一起,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这种魔力无法解释,无法用语言描绘。如汪老自己所说,好的文字如水,是割不断的;又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动。他的文字之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顾盼有情,扶老携幼”。“他的白话之白是十分讲究的白,有着真正的文字的贵气,常人可追他的白,却追不及他的贵气。他的文字的贵气源自他是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人,在文脉上是没有断过气的”(作家何立伟)。

我也没有能力从结构上去解读他的作品。有的文章我读了又读,读得都有些审美麻木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不喜欢定式,不喜典型,所以也不喜欢设置结构。他的文如行云流水,水流,云在。巍巍峻宇令人仰止的,那肯定不是他。他常说,淡一点,再淡一点。他愿意说自己是水,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明澈见底。他说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的情感,都是在素朴自然的景物衬托下,表现朴素人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富有抒情诗的气分。这一点上,我觉得除了汪老的个人气质之外,应该受其乃师沈从文先生的影响较大。

提到汪曾祺,就不得不提沈从文。曾有很长一段时期,沈从文被看做是空虚的作家,他的作品也被说成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沈从文在《從文小說習作選》的題記裡說:“你们都欣赏我的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汪曾祺说,“他的作品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我觉得,这两种说法用在汪曾祺自己的身上也是非常合适的。读者甚多,但知者寥寥(其实很多好作家以及他的作品的命运都是如此)。汪曾祺是个非常有观点、有立场、有社会责任的作家。他在《老年的爱憎》里说,“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事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他认为文学是有教育作用的,但不是说教式的,不是暴风雨式的,他更愿意用美的东西和温情的东西去感染人,浸润人。他常说,文学的作用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雨甘露,润物细无声的。他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素养付诸在每一篇文字当中。他的笔下,小人物可以正直而清贫,劳动人民可以通过相濡以沫的真情相互鼓励,在黑暗的世道中顽强地活下去。冷中生暖,暗中生光,贫中生安,这是一种非常朴实的,中国式的,同时让人倍感温暖的观点。现代人常怨世道人心,怪时运不济,或嘲笑比自己有理想、有热情而抱有生活情趣的人。他们觉得生活亏欠了自己,现实中的不满被一再放大,个人恩怨无法排解。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静下来好好读一读汪曾祺的作品,认真想想自己每天在做什么,处理社会和家庭的关系时是否用了足够的耐心和真情实感,是否抱着感恩和发现的态度来对待生活。

他喜欢美食,他的散文经常涉及一些天南海北的小吃和美食,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人写不出那样平淡却有味道的文章。他的散文不乏对西南联大师生生活的`回顾。《跑警报》、《泡茶馆》、《闻一多先生讲课》、《唐立厂先生》……篇篇精彩。其实,不止是回顾,那简直是对现代社会无知、无情与思想不自由的反衬和控诉。他说,西南联大八年,历经战乱纷争不断,教师学生那么苦,设备那么差,为什么还能出这么多人才,比清华、北大、南开加在一起几十年的都多,原因是什么?是“自由”!中国现代的教育缺少的正是独立和自由的精神。49年以后,他没再怎么写作。八十年代初,他才提起笔来,陆陆续续出了许多好作品(大家可以想一想,中间这几十年发生了什么,汪老为什么在这段时期不写作)。《林斤谰!哈哈哈》、《齐白石的童心》、《才子赵树理》、《铁凝印象》、《与友人谈沈从文》、《潘天寿的倔脾气》、《万寿宫丁丁响》……都是极好的以人喻情,以情理喻理的散文精品。

关于小说,《受戒》是汪曾祺作品中比较出名的一部,但一部作品无法代表汪曾祺。他是多面的,他的文化太深厚了,他的用心也太良苦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精彩,都有韵味和特色,不拘一格。有几部比较短篇的我印象尤其深刻:《徙》、《岁寒三友》、《露水》、《卖眼镜的宝应人》。为什么不好解读?我想,可能是因为越是美好的艺术越是厚重,越是深邃。美好的东西常常有一种神秘感,汪曾祺的文字就是如此。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浑然天成,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只能亲自去读,用灵魂去感受。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汪曾祺说,人是复杂的,有时人的心是关闭的。如何在一个思想不自由的年代,从无意义中写出有意义,这是现代作家的一个问题。汪老给了我们很好的解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