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之写作时评(满分作文最新精选时评)

满分作文之写作时评(满分作文最新精选时评)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2 06:14:45
满分作文之写作时评(满分作文最新精选时评)

满分作文之写作时评【一】

最初,是对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感兴趣,所以抱着强烈的好奇心翻开了《万历十五年》。后来一发不可收拾,记得大概从去年九月开始读,断断续续读了很久,读到今年七月,竟已刷了三遍,有种上瘾的感觉,而且每遍都有新的收获。黄先生的书让我从新的视角去审视、解读历史,感觉耳目为之一新,眼界为之一开,回味无穷,而这远远比单单了解历史事件来得有趣和重要的多。

《万历十五年》,正如它的书名一样——1587,这一年没啥特别的事发生。是的,就在西方文明已经开始在大洋上开疆扩土的时候,对于世界另一端古老王朝的帝王、首辅、谏臣、将领、大儒而言,1587这一年却是极为稀疏平常的一年,一切都按照预定的轨道悄然有序地进行着。然而正如静水流深,表面的不动声色之下,谁也不知有多少的劲流在涌动、狂澜那样,大明皇朝在歌舞升平、花团锦簇的背后其实早已埋下末路穷途的伏笔:一位当初雄心壮志、克己守礼的帝王在受到亲侍近臣欺骗后对朝政心生失望厌倦;一位有心辅助君主、温和谦让的首辅深陷党派之争、疲于应付;一位早已离世的重臣仍释放着他的政治影响力、引发朝局动荡;一位铁面无私、忧心天下的清官却屡遭排挤、孤独终老……其实每个人的初衷都希望这个王朝能走向世界之巅,然而在实现家国理想的道路上,他们越走越偏、越走越远。是的,有时候,当你满心以为你能够左右世界的时候,历史总会给你当头一棒,最后你只能大失所望、哀叹无力回天,不得不妥协求饶,成为历史的附庸者,随波逐流。

为什么帝国的梦想总是破灭,黄先生在书中给出了答案。一直以来,作为稻明的典范,我们的国家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认为“仁政”、“德治”才是一个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根本。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使政策在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上及下全面推行?我们的先祖们显然很有智慧,他们认为“礼治”才是唯一符合正解的选项,于是他们制定出一系列简单粗狂的道德标准来规避复杂的政治架构(对的,这也就是被我们所熟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等。天子的一言一行既是万民的遵守范本,也受众人的监视督促。从一方面来说,“礼治”使朝政简化,臣民们不一定要明白施政者的用意,只需埋头遵守,即可达到政通人和、相安无事的效果;从另一方面,这样“礼治”又极其脆弱,因为把这样一个庞大帝国完全地交托到一个人(或者一部分人的品德之上其实是非常危险,毕竟天子不是真正的神明(他同样是一个有有肉、既会冲动又会感伤的“人”,大臣们也有着这样那样的自身局限,这种看似坚不可破、高效便捷的制度其实自带bug,又何以能够独善其身呢?所以呀,一味追求虚无缥缈的道德至上,而又在法律上缺乏创造性,“其社会发展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同样加速帝国灭亡的是明朝的文官集团、文官文化。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难道一个人熟读经史,文笔华美,就具备了在御前为皇帝作顾问的条件?难道学术上造诣深厚,就能成为大政治家。”青年的申时行就曾对文官当政有所疑惑,但是这就是当时明朝的政治生态。文官集团既支撑着帝国的运行,又是帝国的毒瘤(做事缺乏条理、庸政懒政、表里不一,拔与不拔,都是悬在整个帝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整个文官集团是依附中央集权、道德管理而产生的,而在道德管理的社会里,道德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天底下的大道理都可以常情来度量,即使是最为严格的教条,也承认因情理而发生的例外。这就加深这个阶级的两面性。一面要标榜着、维护着世人公认的政治理想,一面又有着各自的七情六欲、暗箱操作,这就是这个阶级失败的原因,这也就是整个帝国失败的原因。

《万历十五年》,一本优秀的书籍,但由于我见识粗浅,不足以囊括书中精华,只能谈谈个人感受。对明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读。

满分作文之写作时评【二】

看地球脉动之前刚好看了日本NHK的中国三大难题,基本可以概括为结婚、生子、养老。看完地球脉动之后,突然发现动物和人类很相似,生存的难题其实就是出生后如何活下来,长大如何交配,有了老婆孩子如何养活孩子。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幼年海鬣蜥逃生记:即使在绝境,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不能放过

幼年海蜥蜴逃离蛇群的那个镜头真的可以媲美动作追击大片,岩石下蛰伏的蛇警惕的昂起头,四处都有埋伏,一个不小心,出生后刚刚见了人生中第一缕阳光的海蜥蜴就要沦为蛇口中的食物。我仿佛在幼年蜥蜴扫视周边蛇群的时候听见了它的呐喊:HOLLY SHIT!!!

后有追兵,前有埋伏,跑得快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还得利用蛇视觉不好的弱点,以静制动,伺机逃亡,即使中途被蛇卷住,我都已经以为这只蜥蜴已经光荣的优胜劣汰自然法则淘汰了,然而凭着对生的渴望,它竟然挣扎着逃离了。

黑、白燕鸥繁殖记:人生无常,且行且珍惜

白燕鸥的蛋被黑燕鸥啄坏了,白燕鸥妈妈回到巢穴呆滞的那一瞬间我真的感受到了它的心碎,想想下半个人生的奋斗目标马上就要成功起航了,结果突然被竞争敌手毁了,我想它那一瞬间真的是懵逼的,也是拒绝接受现实的,所以白燕鸥妈妈才会继续去孵化那个碎了的蛋。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黑燕鸥幼鸟学飞的时候,腺果藤的种子开始变得粘稠,幼鸟学飞的过程中跌落到腺果藤的种子中时会被粘上,而幼鸟中的弱者跌倒的次数越多,粘的种子也越多,成功的学会飞翔并获取事物的机会也就越少,于是,腺果藤树就成了这些鸟儿的坟墓。而之前被破坏了蛋的白燕鸥,它的幼鸟由于出生更晚,反而错过了腺果藤种子的传播期,它们成功学会飞翔和生存的机遇被大大增加,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而腺果藤种子和鸟的故事让我想起来贫穷的陷阱,因为一开始的`弱势,加上环境的不友好,弱者一旦落入了这个恶性循环,只会变得更弱,于是最后被淘汰。穷人们不正是如此落入贫穷的恶性循环的吗?

沃尔夫斯基岛上的企鹅: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岛屿聚集了百万只企鹅,数量的优势把这个小岛变成了企鹅的天堂,然而镜头转向海岸线旁汹涌的海浪,和弱不禁风在海浪中飘荡的黑色小点,以及冰冷坚硬而锋利的黑色礁石,企鹅的每一次出海觅食都是一次冒险,它们要跳崖,它们要海洋中穿行数十公里,它们还要战胜海浪和礁石的夹击重新回到岸上。

每一只成功回到岸上的企鹅都是一个斗士,白色皮毛下醒目的鲜红,蹒跚的跛脚都记录了它们的和大自然的战斗。

回到巢穴,则是夫妻夕阳下相见,互相亲昵,幼子们从父亲口中获得来之不易的食物,企鹅家族的生命就此延续。

这个岛屿是企鹅的天堂,也是企鹅的坟墓,但是生活总得继续,即使每天都是一场屏风斩浪的战斗,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满分作文之写作时评【三】

第1集南极北极

北极的春季,北极熊妈妈和它的孩子从它们的洞穴中走出来,它们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它们要在冰雪融化前穿越冰冻的大海,它们进退两难。在这集中,我们将看到一些最难得的、完整的北极熊生活的画面。

第2集山脉

欢迎来到极端的、岩石与冰雪的世界。我们将踏上最雄伟的山脉的旅程——从于低洼处隆起的出于形成期的山脉直道珠穆朗玛峰的顶部,发现某些神秘的生物迎接高山生活的挑战而诞生,其中,我们还将看到一些最罕见的现象如熔岩湖。

第3集淡水

淡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它决定了地球上生命的分布。同河流一起,从高高的山峰一路而降,直向大海,观看壮观的瀑布,在大峡谷里飞翔,在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的冰雪下面探索野生的生命,见证动物行为的独特的、生动的一面:水獭和泽鳄将一决胜负。

第4集洞穴

洞穴的神秘、不寻常之处通常不被注意,其实那儿同样生活着一些奇异的野生生物:洞穴天使鱼通过扁平的鳍上所生长的精微的钩状物使自己悬挂在洞穴瀑布后面的壁上;洞穴金丝燕通过声纳系统导航,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怎样在这个到处都是钟乳石、石笋以及穴居生物的隐秘世界长期的生活着。

第5集沙漠

陆地的表面大约30%部分是沙漠,这些地区虽然严重缺水,生态系统却异常的多样。揭开沙漠地区的生存秘密,体验这种动态系统中短暂的自然本性。

第6集冰封世界

行星地球将继续它的令人吃惊的愉快之旅。我们将跟随摄影机对处于最极端的季节的南极和北极作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定时摄影机将对一群帝企鹅作仔细的观察,向我们展示帝企鹅行为中包含的动力学原理。

第7集大草原

剧组将镜头对准惊恐的蒙古小羚羊,亲眼目睹它们的季节迁徙的人其实很少。同时你不会错过第一次出现在摄影机镜头里的长相怪异的藏狐。历时六个星期,剧组为了跟踪一个企图捕大象的狮群,用夜视镜近距离地拍下了当时混战的场面。

第8集丛林

丛林覆盖着大约地球上3%的面积,可是却生活着地球上物种的50%,高清晰摄影机让我们看到一幅幅前所未有的生活在黑暗丛林地带的生活画面。

第9集浅海

这里有在印度尼西亚珊瑚海最新发现的矮小海马,闪着“电”光的蛤蜊和一丛丛的剧毒海蛇。这里还有海胆掉进巨海藻丛林,以及巨大的牛皮海狮捕食南非国王企鹅的场面。而这些企鹅不顾它们在体重上的劣势,拿出勇气与之海狮争斗的场景着实精彩。

第10集季节森林

季相林,在北极边缘有着大片针叶树林,那是矮小的针叶科树木寂静的世界。那些树或许真的很矮,但在高空拍摄下,树林显示出其真实的大小。世界有1/3的树木都生长在这里,在短暂的夏季里,这些树木制造了大量的氧气足以改变的大气的成份。

第11集深海

你将看到30吨重的鲸鲨如何吃掉全部的鱼, 将从一个特别的高视角展示海豚是如何提速的。渐渐来到海洋深处, 你会看到长着"翅膀"的章鱼, 还会看到吸鬼鱿鱼利用体内的发光体变换颜色。还有在2000米深处定时连续拍摄鳗鱼螃蟹类和高脚类动物个小时完全吃掉食物的镜头。

幕后制作编辑

《地球脉动》耗资800万英镑,制作历时五年,用两千多天进行实地调查,由130人摄制队走遍62个国家,共动用四十位摄影师分别前往两百个地点拍摄。摄制队为了确保拍到人类未见过的动物们挣扎求存的镜头,冒险走到地球最遍远和危险的地区去[4] 。

《地球脉动》对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做了一次权威性观察。BBC耗资巨大,动用高画质摄影,革命性的超高速摄影机,以及细腻的空中卫星定位,使镜头能够捕捉到地球上最瑰丽神奇的画面。正是运用了这些尖端拍摄技术,摄制组才能将视野扩展到这个星球上最难到达的区域并与那些最可爱、最野蛮、最难得一见的动物亲密接触。

在拍摄狼群猎捕麋鹿时,由于狼群追逐猎物的速度之快,使得拍摄小组难以从陆地上捕捉它们猎食的画面。最终,摄制组运用一种系统稳定空中摄影机,终于首度从直升机上全程追踪了这场生存角逐。当您俯瞰加拿大北部300万头跨越极地冻原进行大迁徙的麋鹿群,瞬间被群狼冲得四散开去时,这种壮观的乱足以令您眼花缭乱、心潮澎湃。不仅如此,在该片的拍摄中还第一次采用了美国军方发明的阳衡空中摄影机来拍摄自然生态。这种机器可以在一公里之外拍摄超稳定、超清晰的特写。 

满分作文之写作时评【四】

有天分就一定成为天才吗?不一定。是天才就一定意味着成功吗?不一定。实际上,从“神童”到有杰出成就的人之间,绝不存在必然联系。然而,我们却习惯于用捧的方式去看待“神童”,“神童”拥有非凡的成就才算正常,非如此便是失败,非如此便遭受鄙夷。

我并不为魏永康的退学感到惊讶,或者以此感叹“伤仲永”。因为,求知之路无止境,过往的天分和成绩又能说明什么呢?更何况,一个人能否在某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有很多关联因素,并不是每一个“神童”都能在长大后成为“牛人”。

真正让我感到“伤”的是报道中的一些细节,“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这些是魏永康硕博连读期间的一些生活细节。他没有成为母亲期望的天才,却连普通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能掌握。

问题是,凭借“当代伤仲永”就能起到引以为戒的效果吗?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父母们在教育问题上进行着残酷地竞争,并常常感叹身不由己。过分拔高孩子的天分,暗含着这样的心理:我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佼佼者。可是,我们哪里需要那么多佼佼者,一个幸福的社会,难道不是更需要有着良好修养,有着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之贡献的普通人?

魏永康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这样的忏悔,不仅是为他的学业,也为他的生活。我想,其中为生活的因素可能更多些,有哪个母亲不希望已成年的子女成为会生活的'人呢?

只是,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下,如何去劝导一位焦虑的母亲呢?让一位母亲一时改变观念容易,但社会整体的浮躁还是会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陷入焦虑之中,进而在孩子的教育上继续舍本逐末。要想从根本改变,就需要在定义成功时,少一些功利性,对待天分时,少一些捧与棒,多一些自然地呵护。进一步而言,需要缩小贫富差距和不同职业间的收入比,营造更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在平凡岗位做出应有贡献就能获得稳稳的幸福,而不是让争做“人上人”成为生活的标尺。依此而言,“当代伤仲永”显然不只是一位母亲的忏悔录。

满分作文之写作时评【五】

我很喜欢黄仁宇的叙事风格,正如一位老人坐在你面前,用沉稳的语调,将那些陈年旧事浮光掠影一一道来。他的笔墨饱含深情,很有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他说的是“我的大历史观”。历史,应该有多重面目。我更喜欢个人的、情绪化的读史心得。正统的历史观雄霸课本、广播、电视乃至网络。为尊者讳,为强者讳,为自尊心讳,为祖宗存在意义讳,单调的面孔,虚弱的自夸。这种粗暴的呐喊淹没了其它的声音。

据我的阅读,我们的大哲们总想走上层路线。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为民生疾苦也好,为荣耀一生也罢,所谈所为所争所殉道的,都是围绕着权力。有权好办事。权力幻化成种种标志和生活形态,诸如:皇帝、王道、长老统治、圆滑世故总胜于开拓创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愚民总是很容易对付,社会就这样维持着低级的稳定。非常恶心的思路!当我们的贤人们游走于山林之间,感叹生灵涂炭生不逢时的时候,请记住:他们悲哀的眼神始终是向上望着的。无非是渴望权力早日垂青,或者是郁郁不得志而终。而侥幸进入管理者行列的青年官僚们,首先面对的是:油盐酱醋、人情往来、明争暗斗、宦海沉浮。圣贤的理想的是如此单纯,又如此可爱。但相对于越来越复杂的人性和世界来说,单纯可称之为幼稚,可爱可称之为无用。于是,历史中,他们一次次奋起,又一次次沉沦。

假使张居正再多活几年,完成全国的土地丈量,赋税得以统一收取统一支配;假使戚继光幸运依旧,戚家军半现代化继续推行,甚至在对外扩张中维持现代化特性;假使万历象他的叔祖一样,戳破神秘色彩,继续玩弄文官集团;假使我们的李贽传经布道,弟子三千以图大事;帝国会繁荣,或者早日崩溃。你想壮士断腕,时间也不给机会。帝国被外来文化打趴下,然后窃喜:嘿,人家够哥们,送来了科技、思想以及全球化!谁和谁铁,谁的全球化?成熟的资本运作玩你。

甭闹腾着大国梦了。大国不如大国民。国富民穷,您一样地玩完!

您能不能在义务教育方面搞点新花样,实行基础加分类教育。比如告诉大伙儿硫酸不能当饮料,同时让王二钻科学张三学技术李四上聋哑儿学校。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早在1717年就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我欣赏这个混蛋。

您能不能别盯着最近一届奥运会金牌数量,为全民健身多造几个公园多划几块绿地,至少让小学生中学生多玩玩,少几副眼镜多几个欢实的孩子。据《重庆日报》报道,培养一个奥运冠军需要几千万。我还看到:长跑冠军艾冬梅卖金牌度日。您看把这个孩子培养的!

您能不能少播点清官剧宫廷戏。山呼万岁谨慎下跪,圣明的某人某组织之下,老百姓还明白自己长着脑袋吗?一脸鼻涕一把泪地感恩戴德,一声高呼一声地呼天喊地,纳税人是衣食父母,法律是终审的裁判正义的天平,常识跑哪儿去啦?

您能不能让平民百姓多点说话的机会,学着文明争斗,共存共荣。刁民及刁民心态哪儿来的'?懒汉政治,走走形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逼出来的。您给个机会,他们学着点:理性争食,文明度日,富的继续富,穷的不能再让他穷,多点儿娱乐精神,多点儿当家的机会。

群众不是孩子,谁也当不了奶妈。孩子大了,得自个儿学着走路。老裹着尿布,别影响人家发育。万一还是那些个简单思维,想造无脑儿,应该是不好办了。要知道,世界早就开放了,有奶的娘不只是一个了。

如果说我对黄仁宇老先生有点儿看法,那只有用这些稍微有些离题的废话来表达了。精英治国的思路太单纯了。更需要想想:精英如何与民众对流,台上的与台下的总需要有个动态的平衡。谁做统治者都不要紧,关键是被统治者如何控制影响统治者。游戏要大家来玩,首先要把每个人当人看。别再顾虑:汉奸、卖国贼、假药、毒大米、盗版、腐败、贫富差距、中国人的劣根性、矿难只有抽象的亡人数等等了。别再埋怨!

如果硬要给黄老先生扣一个文不对题的帽子,我只好这么说:万历十五年,一个极其平常的年份,在黄老先生的讲述中,我看到了我们的祖先,我相信他们曾经真实地活着。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记忆有可能给我们一个错觉:皇帝渴求圣明,文官集团如此勤勉,百姓如绵羊般温顺善良,间或有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哲人闪耀在昏昏欲睡的历史舞台。这样的游戏看起来似乎并不坏。当然,相对于人生苦短,在温柔乡比于荒谬要好得多。

但是,当你睁眼看世界,看到了另一种优雅悠闲或腥臊火热的人生,或许你会大吼:“老子是人,老子可以这样活!”

《东周列国志》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