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极小事物中发现美的作文(用美的眼光去发现世界作文)

从极小事物中发现美的作文(用美的眼光去发现世界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14 06:06:24
从极小事物中发现美的作文(用美的眼光去发现世界作文)

从极小事物中发现美的作文【一】

相对于原来的DK科普书,这本《DK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是英国DK出版社第一本从幼儿视觉角度出发的百科全书,是一本针对3—6岁学龄前儿童的综合百科。“书的内容围绕儿童身边重要的事物叙述,一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有关地球的重要知识,有关地理的重要知识,有关动物的重要知识,有关人类的重要知识,与我相关的重要知识,其他的重要知识”。这本书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了解身边事物的窗户,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知识,养成好习惯。

虽然这是一本科普书,但它不枯燥,不呆板,相反,书中的语言轻松活泼,文学性强,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给读者一种愉悦、富于变化的语言美。比如,在讲述蚂蚁和蚱蜢的相关知识时,书中用故事的'形式赋予蚂蚁勤劳、善良、乐于分享的品质,赋予蚱蜢贪玩、知错就改的性格,让孩子通过故事懂得努力工作和早做准备的重要性。龟兔赛跑也是通过故事教会孩子领悟生活中的道理。而在介绍农场、山上、沙漠中的某些动物时,则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了动物的特点,直观形象。而在灵长类等章节中则用了第二人称的形式,以循循善诱的方式介绍科普知识,无形中拉近了和小读者的距离。当然,书中大部分内容还是以第三人称的形式直接介绍,简单明了。无论是人称的变化还是内容形式的创新都让人觉得兴味盎然。

对于幼儿来说,科普书首先要能引发其阅读兴趣,为此,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借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这本书中的插图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即既有编辑们的手绘图,又有实物照片图,颜色鲜明,错落有致,特别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动物、蔬菜、交通工具、建筑大多用实物图展示,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比较抽象的事物则大多用手绘的形式。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字体或者图框加以区别,大标题、小标题、子标题,一目了然,看起来内容清晰,条理分明。图多、字少,便于孩子们认识、了解知识,版面也更活泼生动。

世界很大,孩子们要认识的事物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那些围绕在孩子们身边的知识。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上都有哪些东西,天气怎样,有什么动物,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身上有什么神秘的地方,等等,这些看似很平常的知识真要正确、严谨地给孩子讲述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极度的耐心。因为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开端。把身边的事物认识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兴趣,对科学的探索。科学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每时每刻都萦绕在我们身边。这本书在充分尊重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把孩子们感兴趣的身边事一一道来,极大地满足了小家伙们的好奇心。

认识世界,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做起,用书籍做导引,带孩子了解身边“那些重要的事”吧!

从极小事物中发现美的作文【二】

“呼——呼——”风使劲地刮着,光秃秃的树干被吹得东摇西晃。地上洒满了一层厚厚的淡黄色的树叶,踩上去咔嚓咔嚓的响,人们也都裹上了厚厚的衣服。冬天来临了。

在这个格外寒冷的冬季,始终有那么一群人不畏严寒,每天按时出现在室外打扫卫生。他们戴着一顶橘红色的帽子,穿着同样是橘红色的宽大外衣,外面罩着翠绿色的马甲,腿上套着一条深褐色的粗布裤,推着一辆早已生锈的破旧小推车,用戴白布手套的粗糙双手握着一把年头已久的大扫帚。他们分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总是在天刚蒙蒙亮时就出来工作,保证我们的生活环境。他们就是被我们一再忽略的环卫工人。

王阿婆是负责打扫我们家周围环境的环卫工人,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听见王阿婆的扫帚和地面摩擦所发出的声音。那是一个周末,天空阴沉沉的,好像要塌下来似的。斜斜刮着的风中夹杂着豆大般的雨粒,还时不时地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怪吓人的。我以为这样的坏天气王阿婆不会再来了,可没想到,王阿婆依旧准时地出现在我们家周围。她穿着雨衣,用那把破扫帚小心翼翼地将雨水扫到下水道里,再将淋湿的树叶放到她的小推车上去,露出一个欣慰、满意的笑容,最后推着小推车离开。望着王阿婆离去的背影,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环卫工人如此敬业,用她的努力工作换回了城市的良好环境,我们难道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

环卫工人,这个城市最平凡的象征,我却敬佩他们敬业、守业的心。

从极小事物中发现美的作文【三】

在这里,菊花一丝丝地撑开了它的美丽,像秀发一般,一团团一点点;荷花一片片地舒展着它的纯洁,像少女一般,一株株一朵朵。而远方的胡杨,只是枯瘦的老人,忍受着烈日的炙烤。

普通的胡杨

离开了美丽,离开了温和,离开了内敛。来到这无趣、孤独的地域。燥热的空气独具强大的阵势,吸附着整个沙漠的灵魂。胡杨,战胜了这个强大的恶魔,疯狂地挺立着。它没有柔美的枝条,也没有优雅的躯干,更不用提光滑的树皮,单单是枯脊的干,已经差远了那些尊贵的树木。那些树木,是强健的青年,是优雅的少女,他们将这风烛残年的.老人打发到边疆,自己享受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平凡的胡杨树,平凡的姿态。

沙漠的脊梁

穿越了繁华,穿越了氤柔,穿越了温情。胡杨看似脆弱的身躯中却是顽强的生命,是饱经沧桑的历程。它们也有无限的豪情与奔放,他们把恶劣的环境震撼到深处,自己却更好地从对手的脊背上汲取营养。这样的环境,对于那些枯而不落,甚至是枯而不黄的植物成了沙漠中又一迷人景色。沙漠中也只有靠它为脊梁,才会有生命的顽强。

平凡的胡杨树,却是沙漠的脊梁。

不朽的坚强

脱离了柔弱,脱离了婆娑,脱离了娇生惯养。从生来到去,无论柔弱,无论苍老,总有一抹生命染绿了枝头。生而一千年不,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也许这就是它们生活的真谛。身居塔克拉玛干,这一株株和几乎去的荒漠作斗争,能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想要剥夺它生命的无情的沙土里,尽情地汲取着营养,努力奋斗地向上生长着。虽然无法脱离这片土地,但是我想,它赢了,战胜了一个控制自己生命的困难。

平凡的胡杨树,拥有着这样不朽的意志。

这是屹立在毫无生机的大漠上的胡杨树。世俗咏着菊花,抒发隐居于野的情怀;颂着荷花,赞美出泥不染的品格。但在塔克拉玛干的那片沙漠上,折射出这平凡胡杨树美丽坚强的光辉。

从极小事物中发现美的作文【四】

我家有许多心灵故事书,而在一本名叫《心灵大全》书的首页,有这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这是发生在一个穷苦人家里,一位妇女带着两个儿子迎接一位穿金戴银的贵妇。这名贵妇夸耀自己数不清的财富。而穿着朴素的穷妇女听后,神情自若地搂过自己的两个孩子,并引以为骄傲地说:“这就是我的财富。”后来这两个小男孩成了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

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字数还没有到200字的文章,但是留给我的是久久不能平淡下来的感动。穷妇女保护两个小男孩的自尊,本来生于穷苦人家的小孩子自然是感觉低人一等。而在贵妇正在夸耀下就更显得无地自容了。妇女并没有因此而懊恼,而是做出了令在场所有人永远意想不到的举动。

孩子永远是父母最宝贵的财富,胜于一切珠宝首饰。母亲对孩子这种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所冲淡,不会因为家庭的环境所被埋没。之所以这两个小男孩能成为万人瞩目的政治家,是和这名善良的母亲离不开的,他们的妈妈永远以他们为骄傲,为自豪。他们的尊严才能得到保护,在万人的面前抬起头,不悲不亢。

从字里行间,从母亲的神态,这种浓于水的哎,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天下母亲一般心,哪有母亲是不爱孩子,不为孩子着想的。

当妈妈为自己洗了碗,洗被子,洗衣服的时候,你是否跟她说一声谢谢。

当妈妈劳累回来的时候,你是否能为妈妈递一杯暖水,和拖鞋。

当妈妈在深夜里帮你检查作业的时候,你是否能在那个甜蜜的梦里到那种艰辛和劳苦。

当你和妈妈在闹矛盾的时候,你是否能说一句“对不起”仅仅是一句。

以上所有的平凡事中,你是否都有做到。在平凡的'生活中,当我们一出生,就有一个不平凡的人,那就是母亲。

母爱,平凡中不平凡的哲理。让我们对这位“伟人”真诚地说一声:“妈妈,谢谢你!”

从极小事物中发现美的作文【五】

小事不一定平淡无奇。也许通过深思,会从中发现一些宝藏。灵感来源于生活,高尚来源于平凡。从平凡的小事做起,我逐渐学会了做人。

一天早晨,我和同学从食堂漫步到教室。这时,一个男生从右边横蹿过来,这使我们不得不放慢脚步。可是那个男生似乎在地上寻找什么,我们意识到,停下来让他走了我们再走是不可能的事了,于是,我们便绕道而行。风格外得大,使人感到明媚的阳光似乎只是眼前的一幅画。

我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看,尽管回头只是一刹那的事,可是在我的脑海里却停留了很久。因为我看到,那个男生不厌其烦地在地上追着被风一次次吹跑的一个塑料袋,他终于捡着之后,将塑料袋放进了旁边的垃圾箱。

我立即就震惊了,我竟然没有注意到旁边有一个垃圾箱,没有注意到他只是在捡一个塑料袋,没有注意到男生坚决的表情。从看见他高兴地走开,直到他的背影慢慢消失,我一直都在思索着:原来奉献可以这么简单,这么平凡,可以这么快乐,这么有意义。原来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有心人。男生的一举一动值得我们去赞赏,去关注,去思索……

一个最最平凡的举动,却体现了一个人素养。平凡小事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当我们看到冒着雨匆匆赶路的行人,只会感叹可怜;也许当我们看到忙着找地址而焦头烂额的人,只会默默注视;也许当我们看见被风吹倒的垃圾箱静静地躺着,只会心中想着能有人能把它扶起来如果我们能弯一次腰,俯一下身,问一句话,伸一只手,那么,我们都会领略到奉献的快乐。

做一件平凡的小事不容易被人察觉,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从中可以悟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