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春考作文(2021山东春考语文作文题目)

2021年山东省春考作文(2021山东春考语文作文题目)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16 15:12:12
2021年山东省春考作文(2021山东春考语文作文题目)

2021年山东省春考作文【一】

今天虽然是礼拜天,但我还是早早就起床了,因为昨晚老师发短信要我们今早8;04观看河南电视台政法频道播出的我省优秀经典诵读节目集中展现,我吃过早饭后,就静静地坐在电视前等待着节目的上演,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

原以为经典诵读就是手拿一本书站在台上朗读,没成想它可以通过这么多的形式向我们展现。小朋友们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穿上各种各样的古装,用舞蹈、歌唱、朗诵等给观众呈现着一场丰盛的经典诵读盛宴。听着他们充满激情的诵读,让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时代,看到了学堂里端坐的学子们在抑扬顿挫地诵读着经典词句的模样,他们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和天真烂漫的精彩表演,让我身临其境。

我专注于每一个节目的表演,我深深地被这一段段国学经典所吸引。唐诗、宋词、弟子规、论语、百家姓······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国学经典,让我们领略了诗人、作者的一腔热情,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之情。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神采飞扬的诵读,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不知不觉我也跟着诵读起来。

通过观看,千古美文的神韵,华夏礼仪的儒雅,仿佛在这次诵读中悠然再现。在琅琅的诵读声中,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体味了人生,丰富了文化知识,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主要的是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美德少年。

2021年山东省春考作文【二】

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完了这一期的《国学小名士》,选手们有的紧张,有的放松,有的焦虑,有的无忧。在“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美德大考验”这三关中,我认为“美德大考验”是最难的'。考验选手是否能传承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道德与品质。在选手们的身上,他们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在一次“名家对对碰”中,大家毫不相让,纷纷选择分值最高的“李白”。

有一些选手反应比较慢一些,却能在关键的五秒钟倒计时的时候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当然了,在这种高手云集的地方也不缺囧人囧事。

有一位大哥哥,口才很好,话也很多,见解更是独特。据他的同学说有一次老师说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得准备一份ppt(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得展示,结果他因为有事没有做完ppt,上课的时候就很紧张;等到该他展示的时候,他站起来,并没有说:“老师,我没做完。”而是说:“在我之前展示的那位同学,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那位同学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于是“一个、两个、三个......一连问了三十多个,还没等他问完,就已经下课了,嘻嘻......

国学小名士告诉我要多积累传统文化,并且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2021年山东省春考作文【三】

通过几个月的国学接触,我渐渐地感受到国学的魅力。今年,我园组织了经典诵读活动,经过一定的尝试和摸索,没有很多的,但是对经典文学艺术的诵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了解对孩子进行经典诵读的意义

说实在的,以前对经典文学作品知道和理解得都不多。现在,幼儿园里开展了诵读经典的活动以后,要求老师自己首先要多读,我复印了几份闲来时进行诵读,起先,总感到难读,读了若干遍以后,却越读越顺口,还是比较有韵味的,真佩服古人。读了以后才觉得这些经典里面写的真的是非常渊博和有内涵,它可以教会你做一个好人的道理,如何尊敬长辈,如何对待朋友,如何遵守一些道德常规……,其实,读了这些经典以后,不光孩子会受到好处,我们老师也会受到很多的好处,如:有时心烦气燥时对个别特调皮、行为习惯、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又很放任的孩子真的随他去的念头时,我脑海中马上会跳出《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让我的教学行为马上做了调整。那么,老师的信念决定了对孩子的教,只有老师自己认可了,才会积极的实施对孩子的教。

二、经典诵读的一些方法

一开始教学的时候,我也很迷茫,就是 “小朋友!跟我念!”这个方法。但是,对6、7岁的孩子来说,诵读古诗还可以,对《三字经》、《弟子规》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指读难度更大,但指读又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会失去某一种意义,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新授课时,我会把新的内容写在大纸上,在黑板上集体进行指读,从断句读到连句读,等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以后,孩子就会在自己的纸上进行指读了。那么在教学上的进度上我们老师是根据开学初划出的最低进度上我们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刚开始速度可以放慢一点,后来速度可以稍快。当班级孩子有一半以上对新的内容比较会熟练诵读以后即可进入下一个环节,不用等每个孩子掌握得一样再进行。那么孩子的天性好动,喜欢游戏,玩耍,因此,诵读也可以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如采用集体读,指名读,接龙读,男女对读,竞赛读,等形式。

三、多加复习、得以巩固

学了新内容,就必须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们不断的复习巩固。在教学中,孩子们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对新学的作品,前一天能念出来,后一天就给忘了,但只要老师稍加提醒,孩子们能记起来,所以,老师要不断的去巩固。,我们常常抓住空余的时间,让幼儿多复习。比方活动前2分钟,放学离园、吃雪糕前、餐前餐后、傍晚爸爸妈妈来接之前等等零散时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复习巩固时机。每周五,都让孩子们把这些资料带回家,除了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进度、孩子的掌握程度外,还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复习巩固。这样孩子们就记得更牢了。

四、诵读活动初见成效

1、孩子的记忆宽度增加了。初始阶段,幼儿背诵经典文学似乎有点困难,因为古典文学的语言格式幼儿几乎不接触,连读都读不通,何况让幼儿背下来呢。但经过一段时间诵读,幼儿似乎感受出了经典文学中所蕴涵的魅力,而且越读越有味儿,也越来越容易记忆。通过经典文学的诵读使幼儿在记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背诵其他一些简单的儿歌更是易如反掌。

2、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每次诵读经典文学时,我们都要求幼儿进行指读,跟着老师一个字一个字指牢念,久而久之,幼儿“似曾相识”的字宝宝越来越多,再经过反复多次的指读,幼儿就跟许多字宝宝做了好朋友。

3、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一开始让幼儿诵读《三字经》后半部分之类的古典文学确实有点拗口,但经过多次反复的诵读之后,幼儿很快就接受了古典文学的语言形式,而且越到后来阅读的兴趣就越浓,老师一发下书本自己就跟着阅读起来。

总之,几个月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幼儿时代,孩子们的学习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并不需要理解其本意,因此“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这一重要的幼儿诵读教育原则至今仍然有用。当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了不少经典以后,我们做大人的需要的是一份等待,这是一份美丽的等待;这是需要战略眼光的等待,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与心的等待。我们都知道:在动物生长中的反刍原理,那就是一些哺乳动物预先吃下去的一些食物,在其胃里慢慢蠕动、消化,最后成为它所需要的养料。将这一原理引申到人们的学习中,那就是知识的学习性消费是自然人的天赋本能,是自然人大脑对他人生产的知识产品的理解、消化、掌握、储存的一种思维,称之为大脑思维的反刍。芬芳的白酒,往往都是人们等待需多年以后才能品味的,因为它必须在所有的原材料经过充分的发酵以后,才能酿成醇香的美酒。幼儿时候囫囵吞枣的东西,积淀在我们神秘的大脑里,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无形的酒窖,囫囵吞枣的东西会在时间里悄悄发酵,最后芬芳四溢。我们今天与孩子们一起学习、诵读的国学经典,就是我们为孩子们在未来酿成醇香美酒所准备的最优质的原材料,时间会丢掉很多信息,但经典在记忆和精神里发酵。忘记是正常的,具体话语忘了不要紧,重要的是把一种精神留下来了,语言感觉已经在心里留下。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进行,我们幼儿园的经典文学诵读之路肯定会越走越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