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有底气作文800字(国家强大个人才能有尊严的作文)

中国人要有底气作文800字(国家强大个人才能有尊严的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0-19 15:48:21
中国人要有底气作文800字(国家强大个人才能有尊严的作文)

中国人要有底气作文800字【一】

王××是我班的一个“刺头”,上课总是扰同学,对科任老师的教育爱理不理,甚至有课堂顶撞老师的行为,严重影响课堂效果。暑假开学后,我主动找到他。

“××,暑假里,不知怎的,老师老是做梦梦到你,这说明我很想你啊,要不你和老师去办公室聊聊。”

“我又没有犯什么错误,为什么要找我!”他的语气和神态带有明显敌意。

“我非得在你犯错误的时候才能找你吗?!我只是想和你聊聊你最近的表现,没有其他的意思。” (先要缓和谈话气氛,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先给我说说你最近有哪些进步吧。” (唤醒学生的成就感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当面批评学生的缺点等于强化学生的缺点,让他自尊心受损,只能增加逆反心理。

“我感觉课堂听课的.效果好了很多,数学、英语都能够听明白,语文该背诵的诗词基本都会背。”

“你认为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有时候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禁不住和周围的同学说话。”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缺点要远远好过老师的批评指责。前者体现的是勇气,后者会伤害自尊。

“下面我给你几个行为标准,你自主作出选择。只要是说真话就行。一个是成为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个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你愿意做哪一个?” (让他签一回格式合同,让他没有退路)

“当然愿意做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了,那在同学面前多有面子啊。”该生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选择了优秀就选择了辛苦,选择成绩差就会快乐,请你重新选择。你是要“辛苦”还是要“快乐?” 学生脸上略有犹豫,还是选择了辛苦。

“选择了辛苦就可能需要你放弃很多东西,例如游戏。但是会换来你今后永远的快乐。面对身边的诱惑你认为该怎样做呢?”( 我逐渐把问题明晰化,给他的暗示性非常强,希望他在选择中同时明白其中的意义。

“老师,我也非常希望自己做的优秀。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和同学谈话聊天。”

“这就是考验你的时候,老师相信你的诚心,但也担心你的自制力。你也不用因为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就轻易否定自己,只要你每天在进步就是优秀的。” (学生很明显在担心自己的自制力。老师也不要简单地把学生的承诺当做下一次惩罚学生的“尚方宝剑”,轻易的否定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人类最本质的殷切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还有,当你上课神游或相约周公的时候,老师提醒你,你会怎样?”(我还要解决学生上课顶撞老师的问题。很多老师也向我反映了类似的问题。

“老师是为我好。以前我控制不住自己,老师的方法也简单粗暴,我就顶撞老师,以后尽量避免和老师直接冲撞。”

“每个老师的性格不同,并且老师也是人,也会犯错误,包括我在内。可能有时候对你的处罚不一定很公平,甚至可能是错误。希望你能够尊重老师,如果是我的错误我会向你道歉。但我不喜欢看到学生在课堂上顶撞老师,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为了能够达到效果,我还是需要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到这个时候,我的谈话基本已经达到目的。

在开学之初,趁着孩子对新学期有着新鲜劲的时候谈心,他首先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和重视,同时,也能让他增强一种感受:新学期一定要带来新的变化。这样能为后段的班级管理,铺垫一个良性的开始。

中国人要有底气作文800字【二】

读书使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当我们遭受挫折时,没有动力前进时不妨读一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那钢铁般的意志力,那样我们就会有动力去战胜挫折;当我们感觉未来很迷茫,却不知道怎么做时,不妨翻一下朱自清的《匆匆》,去感受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那样我们就会去规划未来,去奋斗,不让我们的生命枉走一趟。读名人的写的作品我们不禁有了前进的动力,而且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把握人生。

读书也让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人的一生总会遭受挫折,布满坎坷。我们看到海伦凯勒虽双耳失聪,但她却不屈服命运,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我们为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历史巨着《史记》而感慨。读书使我们不管是什么人,我们的人生总会有痛苦的乐曲,总会有骤然翻起的浪花,但人生的真谛在于勇于战胜挫折,化痛苦为力量。

在孤独中,书是朋友,使我们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在得意时,书是诤友,使我们浮躁的心平静如水;在失意时,书是良师,使我们颓废的生活日渐昂扬。可见,读书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拂去我们心中的尘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我们心中有足够的“墨水”,那么我们就会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一篇好的文章是靠我们读了好的文章,赏析其中的优美之处,分析其中的艺术特色,如此日积月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就不足为难了。

读书使我们在面对挫折是能沉着应战,使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是我们写就一手好的文章。所以“满腹诗书气自华”,只有我们拥有了满腹诗书的气质,修养自然可以彰显于周围。只有多读书,多思考,乐观对待生活才能提升我们的气质,因为独特的气质与修养才是我们永远美的根本所在。

读书吧!朋友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好书,读好诗,不仅能让我们领悟生命的短暂,人生的真谛,还可以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之余出庸俗。读书吧!朋友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做个有气质的青少年,不做金玉在外,败絮满盈的人。

中国人要有底气作文800字【三】

我有一个老顽童爸爸,会让你想不到的是,这人竟是闻名遐迩的`学者——钱钟书。记得妈妈对我说过,爸爸在我小时候对我做过一些让人难为情的事情。

幼儿时期,仲夏傍晚,我正在熟睡,爸爸竟然在我那稚嫩的脸蛋上作画。我醒来之后,并不知道爸爸对我到底做了些什么。我穿上肚兜,套上裤子,也来不及照镜子,就跑出去和朋友玩了。找到朋友之后,我屁颠儿屁颠儿地跑过去迎接他们。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朋友们都像躲瘟疫一样躲着我,惊恐万分地到处逃窜。这时,我听见爸爸在旁边捧腹大笑,笑到眼泪都出来了。我赶紧去照镜子,我那稚嫩可爱的小脸蛋变成了一只面目狰狞的妖怪,我也被自己的样子吓到了,哭了起来。

闻讯而来的奶奶小心翼翼地把我脸上的墨汁清洗干净后,转头就对爸爸破口大骂,口水四贱。收到教训的爸爸耷拉着脑袋,不久就被奶奶拖进院子做100个俯卧撑,“临”前还对我挤眉弄眼:“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兔崽子,下次有你好看。”奶奶冷淡地说:“俯卧撑加至200个。”爸爸再也不敢出声了,我得意洋洋地看着他里去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我长大了,爸爸又换了个游戏:“埋地雷”。他往我的被窝里狂塞东西,有什么塞什么:玩具、笔盒、镜子、刷子,甚至铅笔都放进去。睡觉的时候,搁着我难受的要,一层深入一层,上面的拿下来了,还有一层,我几乎一夜未眠。后来,我变聪明了,晚上我就把那些东西仔仔细细地搜了出来,爸爸恨不得把扫帚和畚箕都放进来。

爸爸还是一个大坏蛋,经常诱惑我们这些小孩子说“脏话”,我们被迫地说了,然后爸爸假装严肃:“这个时代,小朋友都是怎么了,还都学会说脏话了,啧啧啧……”我们火冒三丈地瞪着他。解放后,一波人在那群攻他,骂他,打他。

爸爸天天玩这些花招,百玩不腻,这样顽皮的爸爸,也不知道是怎么浑水摸鱼地进了牛津大学的,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的。

中国人要有底气作文800字【四】

张维为的演讲围绕这样一个逻辑进行:由于中国具有某些特点,或者由于中国取得了某些成绩,所以中国比别的国家(包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更为”先进和优秀,起码中国不比他们落后。而我的这篇短文将会以《中国人,你要自信》为基础,按照以下的逻辑展开:中国的确具有某些特点,也的确取得了某些成就,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中国比别的国家“更为”先进或一样先进。

张维为首先在演讲中列举了其他国家在机场、马路、超市、城市夜晚灯光照明等方面的“落后”,与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先进”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此来说明中国的“先进”。我认为这样简单的比较是欠妥的。

第一,张维为在做这样的对比时,大多只是拿国外的大城市和中国的大城市相比,却没有拿国外中小城市、县、镇与中国一般城市(比如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相比,就得出结论:中国(的基础设施比外国好。张维为的这种比较,就好像拿一个历史系学生的历史成绩跟数学系学生的历史成绩比较,就得出结论说前者的学习更为优异。如果硬要做两个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比较,更为公平的比较方法是在两个国家各个行政区域划分层级上(中国:省、市、地、县、镇、乡;国外:州、郡、县、市、镇、村均随机选取若干个城市来比较。

第二,我不知道张维为是否意识到了:在一个非宪政民主国家中,城市里建筑物的宏伟、现代程度有时候会与这个国家人民生活的生活水平成“反比”。比如作者通过观察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通常与这个国家的首都到机场之间高速公路的笔直程度成反比。因为越是独裁、腐败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就越是能够肆无忌惮地挥霍国家的财富,践踏人民的种种权利(包括财产权。相反在一些宪政民主国家,由于人们的各项权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政府在政治分权体系与舆论的制衡和监督下不敢(或不能恣意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最短直线距离修建机场高速(当然这些国家发生动乱的可能性也很低,所以他们的机场高速看起来往往不如很多非宪政民主国家中的机场高速那样笔直和宽阔。我想如果张维为看到中国很多省、地、市、县甚至是乡、村里宏伟的.各种形象工程,他一定会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心。但是他是否会同时想到在这些宏伟建筑矗立的地面上曾经是无数普通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在为这些建筑物“腾地方”的过程和结果是否也一样“气派”和“现代”呢?同时还想问斗胆多一句:耗费巨资建立起的这些宏伟建筑是否真的为人们带来了切实的实惠和方便呢?前不久有报道河南郑州花费5.1亿建起来的交通枢纽站几近闲置,不知张维为读到这样的新闻会作何感想?

第三,张维为在演讲中说纽约一个叫纽瓦克镇的治安不好,旅客下飞机都不敢在那里过夜。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里说出这么一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全美国都是这种情况?显然,美国不是。是为了说明中国没有类似情况?显然,使人不敢过夜的地方我们这里也有。

接下来张维为提出美国由三个世界组成: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作为一国人如果你不幸成为了美国第三世界中的一员,那么久注定悲苦终生。他指出在美国过去几十年里属于“第二世界”的美国中产阶级在收入、房产价值、家庭净资产方面的增长都没有中国人快。同时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中国“官方的”计算的GDP会在10年内超过美国。

个人认为张维为在这一段的论述中值得商榷之处在于:

每个国家内部各个阶层纵向占比:即每个国家各个阶层占总人口的比例。在这里必须使用国家内部人口按照收入水平“纵向”划分的数据。“贫困”是个难以量化和在国家间“横向”比较的概念。我不知道张维为所说的“我们脱贫的人数,占世界脱贫人数的百分之八十”是按照什么标准计算的。按照联合国人均平均每天1美元收入的标准来划分,中国在过去的确使很多人“脱了贫”。可是每天1美元(6.2元人民币在今天的中国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如果我们将标准提高到每天2美元,恐怕中国又要多出许多“贫困人口”来。显然抽象地横向比较各个国家间的“贫困线”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中国人要有底气作文800字【五】

首先是对题目的理解。“中国人,你要自信”这个题目能够被理解吗?我的看法是不能。“不能”不是指看不懂这句简单的汉语,而是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的传递。对这个问题,我经常会注意到,但估计从来都没说清楚过。看完这个视频,观众心中留下什么印象?有人说,美国、民主并非那么好。作为中国人,我要自信。问题是,仅仅如此我真的能变得自信起来吗?每一个人都可以试一试,例如把这个视频看上10遍、100遍,甚至做到倒背如流,再去和洋人接触看看自己是否真的会变得自信起来。没有机会接触洋人的人,可以看看电影、新闻中的洋人,然后再对比一下自己心里看到洋人的心态的不同,看看自己是否变得自信起。我可以肯定地说,不可能。也就是说,中国人自信,这件事情只能发生在他们真实地接触并了解了洋人之后,而不是看完某个视频或者听完某个演讲之后。间接知识是否真的可能,我深表怀疑。基于这个理由,我说,题目不能被理解。当然,对洋人的了解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或迟或早,或多或少。

面对洋人,在检查一下自己心里的感受,这样的事情我做过。不仅检查过自己的心里感受,还观察过他人的感受。我个人对西方的接触,应该是80年代开始的,除了西方制造的产品,还有西方人的著作、影视作品等。当然,不能忽视的还有周围人关于西方的评价。刚刚出过国的人向还没有出过国的人介绍起他们见到的花花世界时,手握洋货和没有洋货的人介绍自己的洋货时,心态或许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导致信息传递的失真现象。这样的失真,也是要考虑在内的。后来,我还专门学习了英语,能够自己阅读一些西方的资料、书籍。但无论如何,这些了解都是通过媒体完成的。这里所谓的媒介是指信息传递的介质,存在于我和真实的西方世界的影视导演、书籍的作者、产品的制造者等等都是媒介。因为有了媒介,所以媒介可能导致的失真就需要考虑。更为重要的,媒介是一种了解的渠道,同时也是了解的一种阻碍。刚开始没有直接了解的机会的时候是一种渠道,之后就是直接接触、阻碍了解的阻碍。后来,有机会和洋人在一起工作,约4年时间。尽管也有一些生活上的接触,但依然不够深入。无论如何,有一个明显的心理感受是,看到洋人我心里依然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这个异样感,可以理解为不自在不放松,也可以用张教授的话表达为不能“平视”,这样的感受当然不会出现在我见到某个亚洲人的时候。或许是我个人对于神情过于敏感,才产生这样的异样感。不过,根据我对他人的观察,这样的异样感绝非只出现在我一个人身上,应当很是普遍。洋人和国人是有明显差别的,不仅在外貌上,神情也是。看到新鲜的不一样的人就会有感受,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点都不稀奇。来到深圳2年多,我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更多的洋人,因为在管理层,应该说也更深入。可以说,到今天,10年前产生于我心里的异样感差不多逐渐消失了。前两天,看到电视的奥巴马,突然意识到自己看他的目光有些怪异,之前笼罩在他周围的幻影或者气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要异样感尚存,就没有“平视”,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说了这么多,只是想以我亲身的经历来证明一件事:平视、自信,是不可能在听完讲座看完视频之后发生的。

其次,我想说的是,对于西方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想象之中,这在民众中很普遍。所谓想象,也就是大脑因少量的外部信息激发而形成的图像。想象是人脑的正常功能,也是人类创造的源泉,但想象并不是事实。几年前,西方就是完美的彼岸世界,就是我脑子里的一种想象。我相信,有这种想象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依据这种想象表态的人也不在少数。

对彼岸世界的想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对于幸福的追求,基于对完美的想象,也是对于彼岸世界的追求。对于彼岸世界的追求,就是当今人类社会现象的根本驱动力,而且这是不自觉的。卢安克说,他曾相信在东方世界的某个角落会有一个完美的人,于是他来到中国。最后,他说,如果自己不去亲身演绎这样完美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这样完美的人。卢安克的话很有深意,但我这里引用只是想表达这样一层意思:把美国想象成完美的彼岸世界很是正常,因为也有西方人对中国有着类似的想象。

第三点,有些形而上学。张教授演讲的思路是,中国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就,中国的政体是好的政体,民主的优越感靠不住,不仅在经济层面在政体层面我们都可以自信。很明显,赵教授衡量政体的标准是经济。民主的西柏林的明亮,专制的东柏林的阴暗,就是以经济为标尺的衡量。不仅如此,张教授对意识形态的价值也是用经济这把秤来秤的。不知道到他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手中的秤能否用来秤精神层面价值,但他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手中、别人手中都没有别的秤。所谓话语权,话语体系,说到底指的就是衡量体系。两个年轻人在比试谁的个子高,矮的.那个暗自自卑。但是参军体检时,那个高个子被刷了下来,因为他体重不够耐力不行。这回,通过体检的矮个子释怀了。为什么?因为出现了新的衡量标准。西方人有着自己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的衡量结果之一就是:专制政体还是民主政体。中国人能感受到政体的差别。尽管自己的经济发展了,而且能够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含义,但对于专制政体的感受同样真切,甚至更为强烈。于是乎,美国人的忽悠仍然具有伤力。美国人围绕民主所编制的神话的确具有吸引力。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民主这个概念特别切合当今社会的精神发展的主题,这个主题是自我觉醒或者说个体意识。专制就是遏制自我、遏制个体;民主就是自由发展、弘扬自我,这样的解读一定会让少男少女们欣喜若狂。没有被明确意识到的或许是,自我、个体并非是民主的结果,恰恰相反,民主是自我、个体产生的社会现象。说到底,民主只是独立的个体之间打斗却不分胜负而出现的暂时性状态。民主本身并没有任何精神价值。即便从实用性角度看,民主也不适用中国这样的国家,因为在中国个体、自我从来都不是普遍的社会存在,没有独立个体之间毫无节制的打斗,自然就不会有民主。

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从这个寥寥数语中我看到的是,因为有了先王这样的能人,所以,中国社会一直成功地处于先贤人为的掌控之中。先贤也是人,因此,中国社会属于人治社会。如果仔细一下儒家和道家的主张不难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人为地有意识地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而其最核心的手段就是遏制自我、个体意识。对于个体、自我的遏制,毫无疑问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无处不在,在无意识中决定了我们的民族性。中国的先贤们没有想到的或许是,争斗没有得到人为的有意识的控制的偏僻的资源匮乏、人员稀少的西方居然群体性地出现了理性和宗教现象。不仅如此,任由兽性发挥的西方世界最后不仅因宗教存在而形成了秩序,而且还因理性的出现产生了所谓的现代科技。这个现代科技,极大地改变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回头想想也是,如果人能算过天,天不早就被人消灭而不复存在了?!

一边任由兽性发挥,最后出现了宗教,诞生了理性,催产了科技和工业;一边兽性被人为控制,带来了农业文明,没有宗教,缺乏理性,工业没有诞生却具有工业组织必需的忍让和纪律性。要做东西方文化的比较,需要从这里开始。当然,衡量的标尺,不是GDP,不是经济的繁荣程度,不是人均寿命,也不是人民的幸福指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