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亲人去远方上学的作文(跟亲人离别的作文叙事)

送别亲人去远方上学的作文(跟亲人离别的作文叙事)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2-31 09:35:50
送别亲人去远方上学的作文(跟亲人离别的作文叙事)

送别亲人去远方上学的作文【一】

亲爱的外婆:

您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半年已过,我也已经有半年没有见到您了。外婆这半年来您可还记得我—一个让光阴您操费无数心的小淘气,您头上的白发有一丝是为我而白的,您脸上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的…

小时候妈妈爸爸外出打工了,把年幼的我交给您来带,您对我百般呵护,可是年幼的我不懂事,天天哭着、吵着、闹着,非要您给我买冰淇淋、糖果、薯片,您总说,这都是垃圾食品吃不得,可我总捂着耳朵撒娇的哭着说:“不嘛不嘛,我就要。”这时您总会无奈地笑了笑说:“乖,不哭外婆带你去买!”外婆一说完,我便喜笑颜开地用我那双稚嫩的手拉起您那双粗糙的手,就往外跑这时您总会和蔼地对我说:“慢点跑,外婆年纪大了跑不动了……”这时我便向外婆调皮的吐了吐舌头,便拉着外婆的手慢慢地走在这条小路上,也许是因为天色以晚的原因,路上没有一个人,有的只是我向外婆撒娇的声音,还有我们留在小路上的背影…

外婆您那双粗糙的手、那张慈祥的脸、那清脆的嗓音…永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外孙女:琳琳

送别亲人去远方上学的作文【二】

??给远方的亲人一封信

远方的亲人:

你们好!

亲人在我的小时候我根本就不在意,或许像时间一样,我根本不爱惜;他也或许像一只刚出生的小鸟,走也走不稳,站也站不稳,最终跌落在我的手上,但我不知道他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他也或许像清晨的第一绿阳光,他用温暖的阳光轻轻的照射在我的身上。小时候幼稚的我看起来好想对什么事都一无所知,常常惹得你们笑出声音。对发生的一切都置之不理,好像没有什么能够使我变得不快乐。我还记得当我小时候牙牙学语时,你们常常来教我读书,叫我念书。最终,终于教会我了一个词语:亲人。那时候我根本就不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只能一味的跟着读来读去,对这毫不知情。

我还记得在我小时候,连个筷子都不会用时,你们是一个个手把手地教我,当我终于学会了用筷子的`那一瞬间,你们不经意的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看起来是那么慈祥与善良。我长得越来越大了,你们虽然看出了我的成长,但是你们却好像天天都不高兴,最终竟然背井离乡,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打工了,没有你们,我觉得我好像到了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寂寞。每当我思念你们,挂念你们的时候,我多么希望,就算有一位也好来到我的身边,还像小时候那样教我,可是,没有,没有一个人来到我的身边。只记得你们那模糊不清的身影,逐渐消失、消失,离我越来越远。我是多么想把你们都留住,永远陪在我身边,可是你们却相一个个的气球一样,越飘越远,直到离开我的视线。

每到过春节,或类似的节日时,你们总不能回来欢聚一堂,快快乐乐的过个佳节,总是一味的只知道在外面打工。我是总期待着有哪一个佳节,你们能回来和我们欢聚一堂,可是,没有,但是我依旧满怀信心的期待着你们。这时我才知道,时间回不来了;小鸟早晚都要飞走;阳光终究要散尽。亲人就是早晨照在我身上的第一缕阳光。

送别亲人去远方上学的作文【三】

敬爱的姥姥:

您好!

您的脚还疼吗?您在家里不要干活太多了。

我听说了一个新闻:7月2日日全食,一天都是黑夜,车辆要像晚上一样行使,听说300年才有一次,我一定要看看这奇怪的景象,我明天想上网查查关于日全食的资料,但是我很忙。

我每天要上武术课,还要写作业,从今天开始我还要补习写作和奥数。

上次我武术比赛得了第三名,铜牌,但我想得第一名,金牌。我已经开始练刀了,我学得很认真,因为我很喜欢武术。

我也喜欢上写作和奥数。张老师像我们哥们儿,给了我们QQ帐号和邮箱,姥姥要是您会用电脑就太好了!下次去您家,我教您吧!

我想去看望您、去游泳、去旅游,和小朋友们玩……我不想写太多的作业,不想背诗词、课文……但是我是个学生,妈妈又很忙,顾不上照顾我。

我累了,要休息了,祝您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您的外孙高XX

09.7.19 

送别亲人去远方上学的作文【四】

??学去750字

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个小男孩满头大汗地喊道:“又要迟到了!”,而他的奶奶则拿着一顶小黄帽,在后面追道:“小黄帽!”,爷爷也气喘吁吁地拎着书包喊着:“书包!”,更搞笑的是,一只小花猫嘴里叼着一条红领巾,“喵喵”地跑在后面。

这幅漫画的确引人捧腹大笑,可给人们更多的,是欢笑过后的.深思。因为,这幅漫画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和缩影。仔细想想,在我们生活中,不也有很多孩子跟画中的小男孩一样吗?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是“饭来张口”,就是“衣来伸手”。那么父母呢?他们把孩子放在手心里怕冻着,含在口里怕化了,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他们怎会知道,这种爱会把孩子引入歧途?

一名娇生惯养的大学生,来到广州求学,因为没有父母、保姆帮忙料理生活,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干,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最终跳楼自尽。这场悲剧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溺爱的害处吗?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正是父母,如果不是父母过度溺爱孩子,让孩子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那个大学生又怎会走上绝路呢?

相比起国内的家长,澳大利亚的家长则显得明智得多。他们知道,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吃亏,所以,他们在孩子打预防针时,把孩子“甩”在地上任其活动,而不是哭了就抱。当然,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止于此,但就凭他们不会溺爱孩子这一点,就值得许多父母学习。

父母啊,放开你们的双手吧,让孩子们自己学会“走路”,从哪里跌到,就从哪里重新站起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