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华大学的作文200字(大学的氛围作文200字)

描写清华大学的作文200字(大学的氛围作文2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05-22 04:57:36
描写清华大学的作文200字(大学的氛围作文200字)

描写清华大学的作文200字【一】

描写清华大学的作文200字【二】

尊敬的清华大学:

您好!

我是一名平凡的高中生,向往美好,追求梦想。有人说,青春没有什么不可以,因而可以肆无忌惮,或吵或闹,去经历一切你想经历的。故此,我怀着一颗紧张,激动,却又欢喜不已的心,冒昧的给您写一封信,唐突之举,还请原谅。

在此之前,清华对于平凡的我来说,只是一个名声在外的高等学府,飘渺的如同幻影,只可远观,不可亵看。直到昨天晚上,我去听了水木年华的“完美世界?青春怒放”的北京演唱会。

也许是绚丽的灯光,也许是璀璨的舞台,也许是清新悦耳的歌声,更也许是那浓浓沧桑的口吻讲述的忆当年。总之,在某个瞬间,不知谁的声音在哽咽,汹涌了我内心的澎湃,让我一下子觉得,清华所带来的青春气息,让我觉得格外的亲切,清华似乎也并不那么遥远。

虽不曾想在荷塘畔小酌,醉倒月色亭,醒来轻吟晓风残月;亦不曾想寻着前人的足迹,漫步临漪榭,畅想将来的未来;还有那些窝在寝室弹着吉他,吃着泡面的画面;还有那些待在图书馆,以书为粮,以笔为犁的画面;更有那些在操场上和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努力狂奔的画面。那些的那些以及所有不曾想的所有,都被清华的前辈们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于是,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的憧憬,明白了我梦想,明白了我要的将来。

年轻的我,有很多很多梦想,有很多很多对青春的想往。

写一本小说,拍一部电影,背着不多的行囊徒步去看风景;作一首歌曲,画一副美景,牵着心爱的姑娘尝遍天下珍馐。

想要了解中国,更想去看看世界,想读万卷书,更想行万里路,想体验多姿的青春,更想拥有陪我哭、陪我笑、陪我闹的一辈子的朋友。想等不惑之年回头看的时候,以一颗坚定的、不后悔的心,感激着现在我。

青春是一个有梦的年纪,做梦的年纪,但是青春不应当只是一场虚无的梦境,它正活生生,真实实的被我经历着,而我就是青春,所以,当然我明白了梦想,清晰了憧憬,内心的火焰正熊熊燃烧,于是,我决定要将这一夜的梦想照进现实。

也许,从来没想过,一场演唱会会让我成长这么多,也许是恰逢18岁的自己,已经对青春渐渐懵懂。

也许,从来没想过,在一场演唱会里,会看到这么多时光穿梭,体会到这么多美妙世界,也许这是我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另一种开始,感谢爱我的妈妈,允许我在高三繁忙的功课中,来看这样一场我喜欢的民谣盛宴。感谢疼我的爸爸,给我买了一张位置不错的看台票,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我听见了清华的声音,我看见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青春是水木的那一曲曲老歌,是老狼的同桌的你,是李健的传奇,是叶蓓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是高晓松的一个个经典作品和生日快乐,是完美世界CEO萧博士与水木年华合唱的那首《外面的世界》。

我听见了清华的声音,我看见了你们的青春。你们的青春是一群青年人,是现场看台上的呐喊的清华校友。你们的青春是卢庚戌电影《怒放》里面的画面,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你们的青春是现在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前辈们,你们的青春是现在正在某个高楼大厦里辛苦工作的哥哥姐姐们。

我听见了清华的声音,我看见了我们的青春。我的青春,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的。我的青春,我万千憧憬的青春。是我高考后,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是我入学后,走在清华校园的小路上。是我下了课之后,他为我谈着吉他,为我唱着歌。是我在夏季的清华里,坐着单车,白衣飘飘。

青春,是不断地回忆,又不断地追逐。

青春,是无限地憧憬,又无限地拼搏。

青春,就像清华校友萧博士在台上说的那句话一样: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回到这里才真正找到“完美世界”。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的清华大学,就是我追求的完美世界。我要为了我的这个梦想不断的努力。这是我给自己的青春启程方向。

于是现在的我,正点燃奋斗,努力的向着清华园的大门迈进。

而我写这封信给您,不是哗众取宠,亦不为证明自己,我只是想告诉您,在一年以后,我一定带着自己全部的骄傲走进清华,成为您的学生。

——您未来的学生

描写清华大学的作文200字【三】

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不知道在电视里面听了多少遍,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然而,自己却从未认真想过,这句话的前后来源,也并未深入了解这些词的真正含义,直到开始品读国学经典——《大学》,才开始有了点点认知,虽然理解浅薄,但也希望持续学习能够有所进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能够弃旧图新,使人能够达到最完美的境界。人要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意向坚定;然后镇静不焦躁,心安理得,思虑周翔,最终能够有所收获,万物都有根本和直接,事物都有先后,我们只有弄清楚事情的本末始终,才能更加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里虽然是说光明正大的品德,然而所有的事情都一样。无论你想做成什么事情,你都必须要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定下目标之后,然后静下心来,慢慢筹划,梳理事物的本末始终,做出思虑周翔的方案,无论工作、生活都会大有好处。我们时常被很多同时并行的事物缠身,工作中亦是如此,尤其创业公司,产品兼运营、运营兼销售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一人身兼多职,有时候会觉得工作无从下手,那么你就要开始梳理这么多事情的细枝末节,优先级等,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列出详细的项目管理方案,这样便能轻松处理好事情。

之前在学校一直看到格物、致知这两个词,但却从未细细深究。直到看了《大学》,才知道这也是儒学中对“三纲八目”的追求中的两个点。古人所谓的三钢就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所谓的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不知道被多少大学引做校训,但是确实很多人并未深入了解,这又多么可笑呢。

我们只有正确的认识了万事万物,将其研究透彻之后,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只有获取知识之后才能让自己的一年更为真诚;意念真诚之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之后才能让自己更好的修养品行,只有品行修养好了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学会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方法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掌握了治国的方法之后才能让国人过上太平富足的生活。

虽然这里讲的是治国、平天下之道。但是万事万物无不是如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强调的其实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中间的“修身”是链接内外的枢纽,和前面的相连接就是“独善其身”,和后面的相连接,便是兼济天下。现实生活中,也很少有人将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梦想与抱负,这世界,毕竟平凡人居多,但是却一点都不妨碍这套方法的实行。因为不管任何人,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将自己修炼好。去修养好的品行,永葆赤子赤心,去学习,钻研,丰富自己,让自己更学识更加丰富。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格物、致知,抱着一颗正念的心,去学习,去分享,去帮助......

描写清华大学的作文200字【四】

,实际上就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奔走呼吁,这是有当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这里不具体阐述了。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内修功底的。因为他首先应是“修身”的典范,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否则,若没有内在和外在完美的统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描写清华大学的作文200字【五】

“理想”,这是纪录电影《大学》留给我的印象。无论是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严洲,还是博士毕业生宋云天,无论是旅美青年教师蔡峥,还是荣院士钱易,他们的眼睛里,都喑藏了对理想的坚持,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理想的光茫。

梦想可以天花乱坠,她是纯粹的狂妄的浪漫主义者。理想则不然,她是更加理性的,是摆脱不了现实又放不下梦想的人,是八岁的少年最常见的模样,纵然如此,理想亦是难以实现的哪怕是为此作出尝试,也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一点,在宋云天和蔡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去基层政府,服务造福一方姓。”这是宋云天的理想。父母,老师,女朋友的建议,奶奶的心疼与劝告,留校面试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纠结,一次又一次的犹豫,即使影片的内容有限,我们仍能从中见这个选择背后的.艰难。“和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一样,可能会不被理解,甚至会被误解,但依然要坚持自己的路。”这是宋云天的答案。

“想要领先就要有自己的设备和技术,中国一定要有人做。”这是蔡峥的理想,“有可能最后我们没有做成功,但是我还是要坚定地做下去。”这是蔡峥的勇气与信念,也是他加入清华大学天文系的动力。

宋云天热爱人民,蔡峥热爱祖国,他们选择了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这份热爱,是因为他们同样热爱着自己的理想。拥有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即使旁人只能看到过团火燃烧时的烟尘,我们也无法舍弃这团火带给我们的温暖明壳。

影片结尾,四人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代表着他们对理想的坚持。那我们呢?电影监制、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曾说:“这是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但又远不只是与清华有关的电影。正如其名《大学》,它是写给大学的一封情书,也是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对我们来说,大学是近在咫尺的第一个路口,它通往理想,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地方,这全凭我们自己选择。我们应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成就有意义的人生”,哪怕做不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其犹未悔”,也应当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描写清华大学的作文200字【六】

清华,你好!

和你的故事要从头说起,虽然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开头可言。2008年,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被清华降分录取。夏天自己拎着大包小包来学校,报道的地点已经有媒体围追堵截,要求我畅想校园生活,我那时说“记录生活的日子结束,生活开始了。”——奋不顾身飞蛾扑火,有“时间开始了”的自我感动劲儿。

如今我已大三,却还没有真正融入校园生活。现在在学校还常常迷路,同学讨论的成绩与保研,我也一头雾水。嘟嘟囔囔对学校的不满却说了很多,拿人不手软,吃人不嘴短。时值百年校庆,我想说给学校的,也不是感恩与颂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怨言。

因为身在学校,所以不能仅抱怨些片儿汤的话。白衣飘飘的年代没了,就别再紧紧拽住时间的裙角嗫嚅呻吟;学术之不知礼之不存,也已经没有再捶胸顿足的必要;大师离去,微斯人吾谁与归。大势如此,学院当然不能幸免,所以也别再长歌当哭了罢。

然而,除去以上这些,我对大学仍有抱怨,仍有不满,仍有震恐,仍有大惊小怪,仍有不情之请。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喜欢拽着人聊时事。我的同学们总是左顾右盼坐立难安,一副盼着人把他们解救走的样子,实在被逼急才敷衍笑道:“社会就是这样的。”我那时还觉得奇怪,二十出头正是对社会敏感的时期,即使是纯生理上也应有些喷张和兴奋,可他们是如此漠然或畏葸。

现在我发现,他们并不是漠然,我的同学们不是不关心,清华人是可爱的,愤青少,领导多,内心大概还是有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悲壮,表现出来却是高屋建瓴,虚头八脑的……模样。

陈冠中的小说《盛世》里有个叫做韦国的青年人,他说:“我今年已二十四岁。二十岁那年我做的十年计划,正一步步实现,但我不能自满。三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中共中央局五个委员之一。这样一想,我知道我要加倍努力了。”

我身边就有韦国这样的年轻人,这也不难理解,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资本的地方。

我曾经旁观过学校的干部们做事,与教育和世俗标准下少年得志的成功者打过交道,他们青出于蓝地运用官场技巧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天真与成熟、愚昧与清醒、单纯与复杂、糊涂与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无法分辨他们是哪一种,也无法分辨哪种更可怕。

百年校庆快到了,逢此盛世,锦上添花的话也不缺我一个人来说,泼冷水却是我所擅长的。往小了说,“母校就是你每天骂八百遍,但不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往大了说,“为何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就此搁笔,是动情是矫情,就听收信人的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