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作文加评析(高考满分作文节选及点评)

高考散文作文加评析(高考满分作文节选及点评)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6-22 06:32:58
高考散文作文加评析(高考满分作文节选及点评)

高考散文作文加评析【一】

下面,我们对文中所引三个事例进行解读。上文提到,这三个事例在文中的出现,是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怎么做叫有骨气”。当然,这三个事例并非如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话一一对应,尽管这样理解可以给人一种秩序感和整齐美。 第一个事例中,文天祥的行为可以全部体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如作者所说“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并非如徐、朱两位老师认为的那样只能体现“威武不能屈”。第一,文天祥虽然那时任何富贵也没有,但他只要投靠元朝,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然后去放纵、去享受。富贵对常人的诱惑是难以克制的,但文天祥心志不乱,高贵的灵魂没有屈从此种唾手可得的诱惑,他克制住了自己。这种做法不正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最好诠释吗?他这种刚强不屈的人格不正是有骨气的体现吗?此可谓“富贵不能淫”。第二,文天祥被抓,关在一个阴湿的地牢里,是个一无所有的“阶下囚”,但他没有改变自己为了民族利益而抗击元朝入侵的正义行为,这又体现了“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精神境界。此可谓“贫贱不能移”。第三,文天祥在北京,野蛮的元人用暴力折磨他,然而此威势武力也没有使他屈服。此可谓“威武不能屈”。

文中所举第二个事例也很值得揣摩品味,这是因为,吴晗先生对此事例的叙事话语和《礼记?檀弓下》中故事原文的叙事话语不太一样。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

在故事原文中,黔敖这个富人确实如徐、朱两位老师所言,真是一个慈善家,尽管在施善时一开始他态度不好,没有给饿者以起码的人格尊重,但他能够知错就改,还是不错的;而文中穷人也确实有点酸,人家都承认错误了,你何必要矜持到底呢?到了《谈骨气》中,故事却成了“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还说:“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这种写法被当作“修改历史”和“添油加醋”,受到了徐、朱两位老师的指责。我们如果深究一下此文作为一篇杂文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就很容易知道吴晗先生笔下的这位富人是有所指的,即当时以老大哥姿态而非平等伙伴姿态压制中国的苏联,而穷人即是我们自己。这样,文章对《礼记》故事原文的所谓“添油加醋”式的发挥就不仅可以理解,而且还值得借鉴学习,即:借用人们通常熟知的话语,给以个人化的诠释,使原话语承载起新的内容,以适合自己表达的需要。这种旧词新用手法,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徐、朱两位老师批评的所谓本段写作违背了论据使用的基本精神――真实性,应是批错了方向,因为这个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如上文所述,根本就不是被当作论据来使用的。顺便提出来:第一个事例中,吴晗先生将“富贵不能淫”解释为“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要较一下真,似乎与本意也有偏离,但这种发挥性的新解其实也是因为现实需要而有意为之,绝非作者对经典的理解偏差所致。

第三个事例用来生动地表现什么是“威武不能屈”,争议不大,在此不展开论述。

尽管徐、朱两位老师对《谈骨气》写作的逻辑性提出的质疑在我们看来是不成立的,但这种对经典选文进行质疑的精神还是非常宝贵的。事实上,《谈骨气》这篇文章也绝非完美无缺,比如文章第四段说:“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接着,文章用事例具体阐述“有骨气”的表现。这三个事例中,文正祥的事迹和闻一多的事迹毫无疑问,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但第二个事例就不行。

高考散文作文加评析【二】

绿草茵茵,绿树苍天,花红叶绿,这就是我的学校,一个充满绿意的天地。我们在这绚丽的世界里学习、生活、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漫步在校园的路上,茂盛的梧桐遮住了堪蓝的天空,阳光丝丝缕缕的穿过绿叶,星星点点的落在地上,当风儿轻轻地拂过时,那星星点点的阳光在地上蹦来跳去,多像深夜闪硕的群星。在梧桐的脚下刚被雨水冲洗过的叶子显得更精神了。个个伸直它们修长的腰,好似要争先恐后地要我欣赏它们的雨后风姿。看,那片宽大的叶子上有一滴雨水,在无际的叶海中来回打转转。咦,花潭中央好久有了一对含苞欲放的玫瑰?仰首眺望,花都开好了,为了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你们顶风熬雨颠簸在前方······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课堂上已传来了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伴随着风吹过树的声音,唱响了一曲动听的歌谣。随着铃声的响起,校园里也变得热闹起来,笑声、谈话声、喊叫声一时齐发,使宁静的校园变得热火朝天,在紧张的学习后,尽情享受这快乐的十分钟吧。

夕阳下的学校显得格外醉人,它正在展现它那不为人知而充满神秘的那一面。余辉下的学校变得金灿灿的,夕阳把最后的一刻留在房顶的一角,教室的一面,操场的旁边。我欣赏着这一面,新的发现会赶走一切烦恼,它,有着无穷的魅力。

有着月亮的晚上,群星闪烁,寂静的学校入睡了,只有蛐蛐在草丛中歌唱,迎接太阳的升起。

【批改评语】这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描写了校园从早到晚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校园的热爱之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群星闪烁,寂静的学校入睡了,只有蛐蛐在草丛中歌唱”,语言亲切生动。

高考散文作文加评析【三】

那是一片海,它迎接着每一个黎明与黑暗;那是一片海,它用沉默包容了世界万物……我坐在海边,凝视着远方。

我安静地站在教导主任办公室,等候着他的宣判。

“你……”教导主任站起来,严肃地看着我。“老师!”一个女生破门而入打断了他的话。我回过头看了那女生一眼,冷笑。不错,她就是完颜安浅,我最讨厌的人想必她是来添油加醋的吧。

“老师,您误会了,她没有推我,是我自己滑倒的!”她定定地看着老师,老师的眼里充满了吃惊。她——她在干嘛?是在帮我吗?还是要让大家知道她是一个有度量的女孩子?我不解地看着她,她的脸还有明显的红印,我刚刚掯了她一耳光。我冷笑,她是在演戏吗?老师怎么会看不出我在她脸上留下的罪证。

“真的?”

“嗯。”她用力地点点头,好像怕主任不信,立刻加了一句,“主任,都是误会,我还有一些不同的题目要请教默言同学。”

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看了我一眼,“抱歉,误会你了,真不该听信他人之言,你可以走了。”教导主任的眼中有一丝我猜不透的光色。

走出办公室,完颜安浅直径向前走,就好像刚刚她并没有帮助过我,如同一个陌生人。

“完颜安浅!”我叫住了她。

她沉默地看着我。

“我讨厌你。”“我知道。”“那你为什么要帮助我!”“我几乎是用吼出来的。

她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很多时候,更需要用沉默去包容一切,不是吗?沉默,你懂吗?”

我错愕,是呀,一直以来,她都用冷静、沉默去面对一切,无论我如何伤害她,她都不会反击……

“我知道你讨厌我,是因为太多的误会,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明白,但是,我不希望有一天成为恨。和你一样,我曾经也发疯地去讨厌过一个人,可是,到最后我才知道,人生,有时候需要的不是勇敢地斗争,而是像大海一样的沉默。”她的声音像风一样轻。

“啪——”海浪的拍击声拉回了我的思想。

我站起来,深深地呼吸一口清凉的空气,任海风扬起我的发丝,灌进我的心中。慢慢地向前走着,感受着大海的气魄。是的,只有像海一样用包容世界万灵的沉默去包容过去,包容自己,包容他人,世间才会更美丽,生活才会更美好。

高考散文作文加评析【四】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题记

学习之余,我坐在窗边遐想,想我那遥远的未来、我那充实的现实和那往日的点点滴滴。回忆涌现出的都是那亲切的怀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姥姥教我骑自行车。笨拙的`我却驾驭不了这高傲的自行车。我一次次地从自行车上摔落,姥姥一次次将我扶起。她不厌其烦地教我骑自行车的方法,又一次次的给我示范。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学会了。当我能够自己独自驾驭这自行车时,姥姥看着我那满身的尘土慈祥地笑了。那笑容至今留在我的脑海中,多么慈祥,多么亲切。

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晌午,姥姥给我洗衣服。我坐在姥姥身旁,看着她用那满是皱纹的手费力地给我洗衣服时,我的心里很酸、很痛。我不会用华丽的语言感谢姥姥,也不会用一个甜甜的吻感谢姥姥,我只会扑进姥姥的怀抱,在她那迷惘的眼神中大哭一场,表达我对她的爱。那个情形令我多么怀恋。

那是一个沉闷昏暗的黄昏,姥姥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注视着我。全家人都在这儿,可姥姥始终拉着我的手。可能是姥姥与我的感情不是别人所能比的吧!她那昏黄的脸色显得是那样的刺眼,使我闭上眼睛默默地抽泣。姥姥用那仅于的一点力气抚摸我的脸颊,好像在倾诉我们曾经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她大限将至的时刻,我们就这样在一段段亲切地怀恋中度过。姥姥最终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在那一刻,我懂了,她留给我的只是那数不清的回忆。有心酸的、有快乐的、有痛苦的、有幸福的,可是不论是什么样的回忆,都是我那深爱的姥姥留给我的,都是那亲切的怀恋。

【批改评语】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平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回忆了与姥姥发生的种种事情,感人至深。文章结构条理清晰,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表达对姥姥的深切怀念。特别是题记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