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双手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作文(拥抱不完美的我作文)

伸出双手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作文(拥抱不完美的我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0 14:22:19
伸出双手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作文(拥抱不完美的我作文)

伸出双手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作文【一】

喜欢武志红的书,几乎每一本都买了都看了,在我的书架上占了一排,不过这一本却是我最喜欢的。书读了一个星期,读得慢是因为舍不得太快读完。其实打开每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都想要好好的品味,慢慢的去读,可是多数书却会让你感觉读得太慢,简直是对自己时间的浪费,这就是好书的魅力吧。读完之后,我还想去读第二遍,不过要等一年或者两年。

书名起得有点绕嘴,也许改成“感谢不完美的自己”更顺溜一点,不过以前看过一本《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所以为了避免重复才只好这样了吧。书越出越多,好的书名也不够用了。这本书算是武志红的早期作品了,这次看到的是再版。一般作家第一本书往往写得一般,因为没有经验,有了第一本的自信,接下来的两三本,往往是一个高峰,前半生的积累在这里喷涌而出,往往成名作都是早期的作品。

心理学的书没少读,不过真正的精品不多,能够值得我们慢慢读,甚至反复读的精品,简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遇到一本,心情就好像看到窗外春暖花开的景色一样,非常温润。

我们都知道自己不完美,可是却并不真正了解我们自己,我们认同的自己往往是另一个自己,于是就产生了各种矛盾冲突纠结困扰,这就是心理问题的根源。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我们的缺陷,认同并接受了有缺陷的自己,我们的内心就和谐了。

书里面还深入地介绍了悲伤、愤怒、恐惧、内疚这些问题的心理根源,其实无论什么心理问题,根源都是在我们的童年,都可以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因为我们的心理模式在我们的童年形成,长大以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身上每一个问题的根源,寻根究底,都有童年深层次的原因在里面。问题越严重,根源就越深。那么能不能不让我们的孩子受伤,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童年呢?

那也是不可能的,没有伤害就没有成长,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童年,爱得太少,可能会有分离伤害,爱得太多,可能会有吞没伤害,所以我们只能避免给我们的孩子严重的伤害,却不可能给他们一个没有伤害的人生。

我们都是带着伤口成长起来,心灵的伤口就好像身体的疾病一样,你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疾病,健康只是让你避免重大疾病罢了。从小一点毛病都没有,在保温箱里面长大的孩子,一旦遇到了疾病,往往就无能为力了。

不过我们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心灵创伤,都不是无可救药的,都有治愈的机会和可能,除了偶然,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可以通过有了自己的孩子,重新经历和思考自己的童年,等等方式,让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童年,认识自己,从而平复自己的创伤,去开始新的生活。

伸出双手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作文【二】

有时候,我会依着窗户思考,或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做到完美的,也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存在。上帝是公平的,他不可以将所有的恩赐给了某个人,将所有的悲痛给另一个人。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谁的生命中没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谁不会有过后悔与遗憾,正是有了这些,生活才变得如此多彩,所以说,有时候,不完美的人生才是完美的。苏轼曾经在《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道出了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不完美,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苦执着追求着完美不放呢!许多时候,残缺不全或许也是一种美。这便让我想到了米洛斯的维纳斯,纵使断了双臂遮挡不住她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却让人觉得复原双臂,倒有点画蛇添足了,整尊雕像以不完美的姿态,向世人展现出了完美的古典内涵,彰显出了传统女性的美丽。

因为不完美,所以激发出了沉睡在人体内的因子。刘伟的不完美,却为我们带来用脚打字破世界纪录的奇迹;海伦凯勒的.不完美,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来洗涤我们的心灵;霍金的不完美,带给了我们黑洞蒸发理论。也许你会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够完美,但他们却在努力为我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家;也许你会抱怨生活的不够完美,但是如果生活永远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又怎么点燃生活的热情;也许你会抱怨社会没有给你一个完美的职位,但不完美的你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完美的一切呢!许多时候,不完美也是由我造成的,我们不能改变现实,但那就转变我们的心态,路边的石头拌了你一下,你又何必抱怨去影响一天的心情呢!所以面对生活的不完美,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生活就多了一丝色彩。

不完美的人生便是完美,太完美的一切就是缺憾。昙花一现,短暂的美丽,七彩彩虹,恰到好处。何必去在意完美呢!人生之路,坎坎坷坷,才变的如此多姿多彩,让人值得回味。生命中正是因为有太多的不完美,所以一切才如此美好呀!

伸出双手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作文【三】

在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往往只愿意接受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因此常在社交软件上及“大数据”所推送的信息中,接触喜欢的、熟悉的世界。但这反而导致人们眼界缩小,闭目塞听。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张开双手,拥抱世界,去拥抱与你有着不同意见的世界。

《论语》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为君子意见相左却相处和谐,而小人意见相同,却并不和谐。人有主观意识,有自我判断的能力,于是有不同的意见也无可厚非。也正由于人具有主观感情色彩,不喜欢被否定,而喜欢被赞同的感觉。或许你一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万一不是呢?

曾经的“大清帝国”因为闭关锁国,自诩“天朝上国”,不同外界交往,也不接受西洋文化。结果导致中华民族蒙受百年国耻,倘若他们愿意张开双手,去接纳吸收新的事物,也许不会有如此悲剧发生。如今我国的“一带一路”,表明我们愿意与世界交往的心,不落于潮流。面对“两个一百年”,我们毫不退缩。

井底之蛙,以为抬头的那一小片天光便是世界。而我们身处在一个到处都是赞同之声的地方,不也正如井底之蛙一般?我觉得,我们应去了解新事物,多去听听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而听取他人的意见,也有利于我们拥有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面来外来文化,我们也该如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吸收一切,我们应弃其糟粕,收其精华,共同进步。周恩来曾提出的“求同存异”的看法,也适用于此。

当代社会,风气浮躁,“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句道明人心。我们喜欢听“你说的对”,而不是“我不这么认为”,这导致了我们所见都是自我编织的,而非真实的世界。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张开双手,勇敢地去拥抱世界呢?这个世界有许多人的声音,而不只你一个人的声音。然而,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我们必须跃出井口,不做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我们吸取他人意见与看法,从而修正或补充自己的看法,那样我们的世界才是无边而充实的。

那么,你愿意张开双手,拥抱世界吗?我愿意。

伸出双手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作文【四】

武志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的序中写道:拥抱你的痛苦,这是成为你自己的必经之路。初读这句话,我就感到了一种力量。事实上,痛苦这玩意儿想起来讨厌,但它在很多时候都是试金石。

如果没有经历相思之苦,你意识不到某个人在你心里的地位多重;如果没有经历学习和复习之苦,你也不会珍惜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而极有可能轻飘飘地来一句“因为我聪明”;如果没有进行激烈的竞争,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恐怕上班以后,你的热情也持续不了多久。

多年前我读过一篇文章,里面的一句“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让我久久难忘。不过,当时年少只觉得这类文字令人心疼,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终于意识到“痛苦是人生中实实在在的存在”。

对于痛苦的切身感受,每个活着的人大约都不能幸免。至于那些整天作出“一切棒极了”的姿态的人,怕是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

美梦固然令人欣喜,然而总有醒来的那一刻。所以我们说,不如一开始就告诉自己,痛苦是会一直存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和放下,而不是消灭和忘却。

当一个人因为失恋而情绪低落时,他不能通过闭上眼不看以往的照片、封闭头脑不去想以前的恋爱细节而恢复快乐。他只能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个人已经离开了,而他也要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与过去的自己好好告别,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尽可以通过哭泣、喝酒、看电影、听伤感情歌等方式感受失恋之苦,而绝对不能自己压抑自己。

更不要因为别人的判断如“对方不值得你这样”或“感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你能不能有点儿骨气”之类的话来阻止悲伤这种情绪的正常流动。

另外,如果他通过拼命工作或迅速交往别的恋爱对象,来暂时转移当下的痛苦,那么就会为以后的心理隐患埋下种子。因为面对痛苦却伪装不悲伤这件事,需要耗费更久更多的时间和能量,远不如痛痛快快地与其和解来得划算。

那么,如何与悲伤和解呢?这就又回到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个课题上了。所谓的不完美,并不是指我们颜值不够高、赚钱能力不够强或者性格不够好,所以才会失恋(被分手);而是指: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控制不了一段关系的最终走向。

举例来说,也许一个人本身条件很好,但是条件太好的人就一定受欢迎吗?他可能会因为太优秀而给恋人造成压迫感,所以被分手;或者恋爱的双方感情一直不错,但是有些家庭因素却导致两人不得不分开。不可控的情况太多了,所以在感情这件事上,我们也只能像很多事情一样“尽人事,听天命”。

其实仔细想想,世间哪有什么完美呢?既然宇宙间不仅有日月星辰也有黑洞,那么人活在其间,难道只敢正视光明却不肯承认黑暗的存在吗?

所以,执着于完美的人快快醒悟吧。不完美的存在很正常。带着不完美,我们一样可以为自己、为他人做很多事,从而实现人生的圆满。

伸出双手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作文【五】

人的追求也一样,人总在追求更高的目标,当达到一个高度以后,又向另一个高度攀登,或者实现了一个理想之后,再向另一个理想进发。而人的本性里也有着一种对事物完美性的追求。比如说某样东西坏了,他要把它修好,但修了10分钟不行,他会花30分钟,30分钟不行,他就修上一小时,两小时,自己修不好,就请人修,而且往往性急得很,恨不得马上修好,总之,因为前面已经花费了那么多精力,经过了那么多努力,也不在乎再多花一点时间了,而且如果没有个结果,会于心不甘。为了实现修复的念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一切地坚决地做下去,就是追求完美的表现,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这种追求本身是很不完美的,它可能丧失了很多机会,很多时间,很多的.好心情。

修好了吧,心中石头落地,心也放宽,但也似乎有点空落,又要找另一东西来填塞似的,再因不满于现在的状况,进一步发现新的难耐。

实际上,允许错误与不足的存在,才是一种完美,没有瑕疵的美只是错误的美,有不足的美才是可爱的美。只要这些问题不足以影响事物本身,这个时候那些问题也可以安静地存在,保持一定距离,这些问题都不成问题,它们并不妨害谁,只是人为地要去消灭它们时,它们就会变得突出而明显。

“包容”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思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