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变作文1000字(小学教育叙事范文1000字左右)

教育之变作文1000字(小学教育叙事范文1000字左右)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6 13:11:20
教育之变作文1000字(小学教育叙事范文1000字左右)

教育之变作文1000字【一】

被打情形:子墨刚上幼儿园,平时在家里玩具都是他一个人玩,到了幼儿园也不许别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玩具,谁敢动他心仪的玩具,就打谁。一次,爸爸来接他,看到他打了别的小朋友,就打了子墨。

子墨爸爸理由: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使用暴力解决问题还得了,况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别人家的孩子要是被打了家长肯定也不干,我要先板过来他这毛病,让他尝尝被打的滋味。

专家观点:北京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保教主任张曼认为,用棍棒对待孩子是家长最后的武器,也是家长无能的表现。

遇到类似这种情况,家长首先应该分辨自己的孩子是因为自我意识太强,不允许其他孩子共同玩玩具,还是不会与别的小朋友沟通、交流,用身体碰触来 表示对别的小朋友的喜爱。子墨属于第一种情况,家长应该先批评他,告诉打别的小朋友是不对的,这样做会让别的小朋友害怕,以后就不和你一起玩了,然后告诉 他怎么和别人相处,不厌其烦地和他讲道理,并且密切关注他的举动,有苗头及时纠正过来。

教育之变作文1000字【二】

原本家长都是把孩子当“小皇帝”的,只有对极少数顽童,家长实在是管得没招了才会选择棍棒教育。家长如果不是一时气急,一般来说是不会打骂孩子 的。实际上,对于0-6岁的孩子,这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棍棒”教育并非合适的教育方法。无论什么情况下,打孩子都是不可取的。

教育之变作文1000字【三】

在中国,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文化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明天的美好祝愿,也是不少地方年味儿的组成部分。而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人身伤害、环境污染、噪音扰民,同样引起不少非议。一些地方的相关公共管理政策不时陷入不管、禁放、限放的动荡摇摆,并受到社会上各种声音的裹挟而无所适从。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人口的数量和密度大大超过从前,疏落的.平房小院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发展带来的污染排放、大城市的环境压力、汽车尾气等,不时为空气质量亮起“红灯”,让广大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到焦灼,而春节燃放成为加重这种焦灼情绪的又一枚砝码。所以,烟花爆竹燃放所引起的纠结,其实是文化习俗流传至今与现代环境压力矛盾的体现和爆发。

要走出烟花爆竹燃放的纠结,需要用移风易俗加以化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已经燃放了几千年的烟花爆竹本身在变,习俗同样可以变化。在文化习俗与环境冲突加剧的今天,这种变化不能只是被动等待,而是需要主动求变。

在烟花爆竹燃放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上,通过技术创新与改造升级,努力生产更加环保的烟花爆竹,减少燃放时的空气污染,就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努力方向。也有一些企业在开发生产电子烟花,能够产生类似燃放传统烟花爆竹的动听声效,对环境却是零污染、零排放。这种可喜改变,不仅需要企业主动作为,也需要社会公众顺应变化,主动选择去推动变化。

在公共管理方面,当传统烟花爆竹依然大行其道,主动听取公众意见,做好利益平衡,让管理政策更加科学。比如禁放政策要争取更多人谅解,限放政策要“限”得更加具体合理,遇到重度雾霾天气时能够启动应急预案,扩大限放区域和范围,并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配合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形成致力于空气质量保护的共同行动。

事在人为。让我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留住这份节日里不变的美好,主动改变需要改变和可以改变的,我们就能在追寻美好明天的路途中走得更加豪迈、更加从容。

教育之变作文1000字【四】

★惩罚教育——艺术批评的方式千万种 棍棒教育不可取

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

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能打孩子,如果家长打了孩子,恰恰让孩子又增加了一个不好的模仿对象。家长应该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教育从来都不应该只采取单一的手段,在鼓励的同时,如果发现问题、毛病,应该及时进行批评,甚至惩罚。惩罚有很多种方式。如对幼儿 园孩子的'打架行为,老师可以将他们强行隔离,坐椅子上十分钟不许动,这对幼儿来说非常有效;惩罚也可以是剥夺做错事的孩子的某些自由,家长可以让酷爱看电 视的孩子几天都不许看电视,在一段时间内取消吃美食的机会;学校可以通过处分、警告,剥夺参加活动或评奖的机会等进行惩罚;还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惩罚方法叫 “后果惩罚”,根据孩子的年龄确定孩子对所犯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损坏、弄脏家里的物品,可以让他自己修复、打扫,如果他不能胜任,就要教育他,这样做 给别人增加了麻烦。

专家表示,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惩罚不是侮辱,更不是体罚,体罚、侮辱是对儿童的一种伤 害,是侮辱人格的行为。家长打骂孩子也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封建观念,且不说体罚孩子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单就其后果来说也是非常糟糕 的。从长期研究数据来看,经常受到家长或老师打骂的孩子容易产生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挨打后转过身去打别人,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暴力倾向;另一种是变成胆小 鬼,怯懦怕事。

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在成人眼里所谓的“小事”往往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良机。只有注意从点滴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才会培养出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赏识有度——赏识是孩子的阳光 赏识也讲技巧

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真的是水火互不相容吗?记者采访的多位幼儿教育专家均认为,应该以赏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儿童教育来讲,当然应该以鼓 励、表扬为主。因为孩子越小越容易认不清自己,非常容易自卑。“世上没有坏孩子”,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唤醒“好孩子”。0-6岁的儿童处于一个“他律”阶 段,容易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判断自身行为的标准,如家长、幼儿园老师说自己是好孩子就认为自己是好孩子。

惩罚是“要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目的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惩罚也是先要鼓励、肯定孩子,告诉他是个好孩子,大家都很喜欢他,而不能 让孩子产生被侮辱、被孤立的感觉;第二步是告诉孩子他犯了错误,做了错事;第三步要指出孩子错误行为的危害性;最后要让孩子积极面对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 果。

父母要懂得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多对孩子竖大拇指、帮助孩子“找光明”。教育孩子,态度是最好的方法。但赏识也要有度,一味的赏识会使孩子混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盲目自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