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左右的作文(2000字作文完整版)

2000左右的作文(2000字作文完整版)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2-27 18:17:22
2000左右的作文(2000字作文完整版)

2000左右的作文【一】

看完了蔡崇达老师的《皮囊》一书,不禁为其中的细腻感情而震惊,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母亲的房子》一篇了。

在《母亲的房子》这一篇中,他的父亲在迎娶他的母亲时许诺给她买下一栋房子,并以两人的名字命名。他买下一块地,并以两人的名字写了对联,挂在上面。后来父亲因为工作不顺,颓废了,在家里也不出去挣钱,只剩母亲一人养家,可她也没说什么。后来父亲又因不慎跌落,生了一场大病,最后落下了个左半身瘫痪的下场,使本就贫穷的家更加不堪一击。

可母亲从未放弃过父亲,一直暗暗支持、宽慰他,即使父亲不太理解也不想去理解这种帮助。父亲去世以后,她把对父亲的爱转到了房子上,即便知道房子马上就要被拆掉了,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她仍然不顾别人的反对,一有闲钱就去改建房子,最后以她和父亲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房子。蔡老师虽然知道在他人眼中这是件怪异的'事,可他也支持着母亲建完房子,因为他知道,这是母亲对已逝的父亲的一份浓浓的爱。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家之间的那份浓浓的亲情,是在父亲身患重病时仍不离不弃,打气加油;那份浓浓的亲情,又是母亲坚持替父亲修建好房子;那份浓浓的亲情,还在于母亲四处奔波,只为让父亲的灵魂在天堂过的更好;那份浓浓的亲情,是蔡老师愿意用自己用来买房的钱去替父亲修好那栋房子;那份浓浓的亲情,是蔡老师在闲暇之余会去翻动地图,只为找到母亲的那栋房子,让自己有家的味道;那份浓浓的亲情,是家人对父亲老小孩的任性的宠溺;那份浓浓的亲情……

我同情他们的不幸,不能有一个健全的家,要承担比同龄人更多的东西,甚至苦苦付出,到头来却被人误解的无奈,却又羡慕他们虽然过得清苦,但是有着许多人没有的亲情。如果让蔡老师再重新选择一次,他会选这个家吗,我觉得他会,因为我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他对他的家和他的家人那份浓浓的、无法割舍的、无比看重,值得他为之付出所有力量的爱。

十分感谢蔡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亲情可贵,更是体会到了他们家中那份可贵的浓浓的亲情……

2000左右的作文【二】

《简爱》这一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最近被我发现了。我仔细地阅读着。《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她出生在英国约克郡一山区小镇桑顿,是乡村牧师帕特里克。勃朗特的第三个孩子。夏洛蒂在1847年8月写成了长篇小说《简。爱》。《简爱》故事主要讲了小姑娘简爱从少女长大成人的故事。简爱自幼没了父母,被亲舅舅收养着。舅舅去世后,舅妈整天欺负简爱。之后,简爱被送到了孤儿院,在那里生活了8年。然后,简又去当家庭教师,最后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婚。

我很喜欢第五章:来到洛伍德(洛伍德孤儿院。当时,简刚到孤儿院,她经历了十分辛苦的一天。那个孤儿院的孩子们一周最多能吃两次面包加干酪和咖啡,而且他们吃到烧坏了的粥都不敢吭声,每一天早上起来要很晚才能等到洗脸的水,那里的老师十分严厉,做错一点事都要站在大厅里受罚,但事,有一位老师谭波儿小姐却破了一些规定,让学生们过上了好一点的日子。

简爱的不幸让我觉得:此刻的生活太完美了,我们要珍惜此刻的生活。遇到挫折也不能不坚强。

2000左右的作文【三】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也许,你告诉我,还有灵魂。

可是,那脱去了皮囊的灵魂,他们在忙着什么?追逐名利或填补?看过鬼片里那些孤魂野鬼,它们所渴望的,不过是投胎、转世为人,再得一具皮囊。

蔡崇达写的这本书,也叫做《皮囊》。文中作者的阿太对皮囊有着自我的理解“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老人的话,似乎透着人生的哲学。

书中对父亲的感情,由仰视、尊敬到审视、反抗的对象等等一系列的改变。父亲的形象,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的离去。蔡崇达揭开内心的伤疤,重新历数过去的家庭经历,把自己的心再伤一遍。

“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就像如今的人们,往往只扮演所穿皮囊的角色,一味的迎合社会与他人。却找不到灵魂所归何处。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们从不曾了解,也不曾放下匆忙的脚步问问自己的内心,寻求真相。

生活像一张庞大的问卷,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全文,我是带着感动读完,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要珍惜那些跟你一路同行的人,用心爱,就算不能天长地久,也可以拥有曾经最真挚宝贵的记忆!”

2000左右的作文【四】

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万物复苏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景色宜人的秋天,大雪纷飞的冬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美丽的春天。

小朋友快和我一起去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

瞧,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小花旁边有嫩绿的小草,它们从土里钻出来,探着头,好像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美丽的新世界。

一阵微风吹来,小花和小草在向我们招手。可爱的小蜜蜂和蝴蝶飞来了,它们在小花上忙着采蜜和玩耍。

不远处的桃树已经开出了可爱的小花。小河边的柳树也长出了新的枝条。

看,天空中飞来了几只小燕子,有的落在电线上,有的在空中飞来飞去。

远处高山上有两座铁塔,像两个高大的巨人一样,在迎接春天的到来。

这就是美丽的春天,我很喜欢它。

2000左右的作文【五】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一个挑着担子,一个拎着个大包,两人相遇在独木桥上,桥下是万丈深渊,俩人各站一端,都不相让。一个小孩看见了,哈哈大笑说:“你们这两个傻子,不能侧着身子一起过吗?”两人便这样做了。当他们走到桥中央时,互相推了一把,结果可想而知。从中我知道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人要懂得宽容,要谦让,这样生活才会更美丽。

小时侯,我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小女孩,为一点小利也会大动干戈。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在一块儿谈论最近新买的书,我拿出一本炫耀了起来。那本书正巧是她最喜欢的作家写的,她诚恳地问我借,我有点儿不愿意,那是我刚买的;可回头看了她一副央求的样子,我狠了心说:“好吧!不过不能弄坏、弄脏,否则就要你赔。”过了几个星期,她没还我,我起了疑心,上前问她:“你怎么还没还我那本书?”“我,我不小心丢了。”“什么,丢了?”我顿时火冒三丈,“丢了,不行,你得赔我一本。”过了几天,她买了一本另一版本的还给我,我不要。于是,为了这事,我打算再也不和她说话,我们的友谊就僵在那儿,一直没有“解冻”。直到她转学,另一个朋友才告诉了我:其实她已经在丢失那天去书店找过了,可是已卖完,她怕我不高兴一直没说,后来又去了几次还是没有,只能买另一个版本了。她从来没生过我的气。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我原来那么无情,真是无地自容啊。从那起,生活教会了我宽容。我要用宽广的心胸面对世事。

生活中,出现摩擦、不快、委屈是常有的,我们不能以针尖对麦芒,因为怨恨如一只气球,越吹越大,最后会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面对怨恨,我们要宽容。

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胸。”生活是人生的老师,它教会我在人生多彩曲折的路上宽容面对一切。

2000左右的作文【六】

现在已是上午九点,天空却仍旧阴沉沉的。我疲倦地直起身,麻木地泡了杯绿茶,吞了一大口,却不禁皱起了眉,许是茶叶放多了,茶的味道竟如此苦涩。我烦躁地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本想着读书静心,却因为动作过大,让一张夹在两书之间的照片缓缓坠地。

照片中夕阳余晖映照在一高一矮的身影上,绚丽的霞光在银光闪烁的水波上染上淡淡的玫瑰色,就似女孩见情郎时脸颊升起的红晕。霞光照在老人银白色的鬓发上,那样的纯净,那样的绚烂而不张扬,温柔而又美妙,专一而又深情。爷爷的目光落在奶奶身上,他们的眼里只有彼此,天地万物都只是点缀。

我依稀记得,那是爷爷离世的前几天。这个温柔而慈祥的老人即将永远地离开我们,也离开奶奶。医生对我们说,爷爷时间不多了,让我们在爷爷人生的最后时光中留下些美好的回忆。我紧张地看着奶奶,生怕她接受不了。可令我吃惊的是奶奶的反应如此平静。奶奶眼眶泛红,双手颤颤的握住检验报告单,扶着栏杆走出去,我急忙追上去,只见奶奶孤独又无助的背影,奶奶终将失去他的守护神。那时我才明白,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沉默过后的心碎,是心碎过后的欲哭无泪。我向窗外望去,满天星子挂在阴沉的天空上,淡淡散发着光,不像阳光那样刺眼,不像月光那么清澈,却是明亮的星光,与露水相混,湿湿润润,使一切都变得宁静。我生怕一颗流星陨落,更怕那颗流星象征着爷爷。

奶奶回到病房,并没有在爷爷面前表现出悲伤。我多希望爷爷和奶奶能相守一生,幸福永远,可病魔缠上了爷爷,令我们所有人束手无策。奶奶突然提出要陪爷爷去他们家乡的一条小河边,那是他们邂逅的地方,爸妈不放心,便让我一起陪着。我在离爷爷奶奶较远的地方走着,看着。看着他们走过嫩绿草地,走过别样荷花;走过风吹梧桐,走过坚韧梅花。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冬夏。夕阳西下,霞光弄人影,夜色将即临,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映红了一塘水,染红了半片山。爷爷奶奶就这么漫步山间,就这么走,一直走……“我给你们照张照片吧!”,我说。爷爷奶奶欣然同意,脸上扬起心满意足的笑容。“咔擦。”随着快门响起,一切的美好在一瞬间保留下来。

我回过神来,看着不知何时喝光的茶水,起身又倒了一杯,轻抿,那苦味似是被时光冲淡了,回味竟是一股清香留于唇齿之间。我看着照片,良久。终是又拿起笔缓缓在照片背后写下——桃花谢了春红,多匆匆,故人已去,惟心留守。

窗外,雨依旧下着,阳光却透过乌云渗进我的心里,双手合十,谨记,祝君一路平安。

2000左右的作文【七】

青年作家蔡崇达的处女作《皮囊》,是我有限的阅读视野中最真诚的一本书。

一本好书总要讨论一些普遍、永恒的话题,比如父母,比如朋友,比如人生,归根到底体现的都是人,一个代表了人类的“人”。全书14篇作品,作者用平实而真诚的笔触诉说着他对父母和家乡的怀念,对朋友的感谢和关切,以及对一些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人生问题的思考。

这其中,我最喜欢也是最让我动容的一篇就是《母亲的房子》。初读时,我觉得作者写得有些“过”,因为人物的行为让我这个旁观者觉得不可思议——母亲为什么只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这样的理由,白天做苦工,晚上捡菜叶,全然不顾家人反对,历经艰辛建一座明知不久后就会被拆的房子?

房子建好后,母亲在门口奠基的石头上写上了父亲的名字。看到这里我才明白,母亲所有的努力不过是想让这个由她和父亲撑起的家看上去更圆满。细细品味,正是这些真实又近似痴狂的行为和想法,赤裸裸地将人的本性曝光。

我们每个人都偏执地活着,虽然方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活出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这些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们确实能支撑我们的生活,证明我们没有白活。物质总是容易消失的,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蔡崇达,让我洞悉了一些人生的秘密,让我学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