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体视角写作文(写一篇关于物体的作文)

以物体视角写作文(写一篇关于物体的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4-22 17:58:29
以物体视角写作文(写一篇关于物体的作文)

以物体视角写作文【一】

我站在泰山之巅,群山匍匐在我的脚下,近处是茫茫雾海,那伟大的太阳自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光辉充斥天地。我按捺着心中的澎湃激情,灵魂却已飘向那更高更远的山峰。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视角与位置,相互影响着,互相制约着。有人说过,重要的不是你所站的地方而是你所朝的方向!我深以为然,相较于所处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视角。

当我还仅仅是在泰山山脚下时,望着那耸入云端的高峰,心头浮起的是一阵阵的惶恐:这太高太高,我怎么爬得上去?然而内心那不可名状的自尊促使我放弃了那只属于弱者的观光缆车,选择了徒步踏上峰顶。

要想坐在那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享受成功,首先便要摒弃所有企图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将目光锁定在最高处,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地去努力拼搏,赢得那站在最高处的资格。

当我历尽艰辛,攀上那似乎可以将世界一览无余的峰顶时,内心豪情万丈!我登顶成功了!我将心中的“不可能”打破,将之化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这便是胜利,而我便是那骄傲的胜利者。那一瞬间是那么地激动人心!

但前进的脚步决不能因一时的风光而停止,我们的视角,要向着更高更远的地方,要对着自己的内心大喊:我永不满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征服者必须具备的伟大品质。

泰山算得了什么!这日出虽美,这雾海虽美,但这就是尽头了吗?不!不!还有更美的风景等着我去追寻,还有更高的山峰等着我去征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的胸中跳动着火热的岩浆,要将这冰冷的世界融化!我欲做世界的征服者!

我所站的是什么位置并不重要,因为我的视角指向的是无限深远的前方,那是比大地还要广袤,比海洋还要深邃,比天空还要宽广的远方!

视角决定着位置。光顾着眼下风景的人只会止步不前,而看向远方的人不会停息前进的脚步。只要有着自信的心,怀揣着远大的目标,奋斗不止,就能迈向成功!

高喊着“永不满足”的人们呐,我正怀着与你们一样的心态注视着远方!请让我们一起,一起高昂地唱着奋斗的战歌,去征服远方!

以物体视角写作文【二】

有人喜欢晶莹剔透的钻石,有人喜欢那纯洁无瑕的水晶。更有甚者青睐与价值不菲的翡翠。而我独爱那普普通通的玻璃装饰成的“观赏镜”。

镜面的直径约17厘米,高约20厘米。镜的底座是一个弧形的板面,仿佛一座桥,桥上那低着头,驮着镜框的宛若“海狮戏球”图。镜面刻有“红楼梦”三个醒目的大字,每当看到它,便使我想起了大观园逢年过节时的热闹场面,使我想起了温柔敦厚的薛宝钗,性格刚烈的鸳鸯,还有“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滑溜质,一载赴黄梁”的迎春。令我思绪万千。

镜子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棵倒挂着的,造型奇异的松树,它的枝杈有高有低,有长有短,虽不均匀,但却显示出了松树的多姿多彩,独特的性格。树的叶子是用极薄的木片制成的,薄得就像看不见的纤维,木片边缘均匀排列地如同扇形的小长穗,雕刻得可谓巧夺天工,夹缝之间不夹杂半丝杂质,而且缝与缝之间的宽度恰到好处,我想,这些小穗应该是人们所能看到的最细的东西了。

整体看来,宛若一位婀娜多姿的妙龄少女在翩翩起舞,给人一种没的享受。“松树”下是塑料泡沫做的悬崖,悬崖两端屹立着几棵“松柏”树干挺直,树叶分布均匀;悬崖对面是一座假山,假山上有座凉亭,凉亭两端柳树成荫,苔痕碧绿,长到阶上;凉亭分两层,上层观赏美景下层把酒言欢,吟诗作对,好不惬意!亭子的立体感很强烈,从正面看,也能连同一个侧面一起看到,条纹清晰,装饰雅而不俗。亭子的八个楼角,均向上略微弯曲,端庄典雅;悬崖底部的山石上,两只白鹤在驻足歇息,互相望着对方十分悠闲。

这么小的物体竟然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这么普通的玻璃却成了最特殊的主角,给人两种不同的感受,啊,雕刻家的技艺也真神奇啊!

以物体视角写作文【三】

人的一生处在不停的行走当中,不停变换自己的身份,看世界的视角在变,位置也在变。

向上看,觉得自己在下面;向下看,觉得自己在上面。人们对此的感觉是相同的,但这种感觉带来的改变却是不同的。有的人向上看觉得自己在下面,然后奋起拼搏不断向上,这是好的改变,但也有的人深感自卑,从此自暴自弃,这是坏的改变;同样向下看的人也可能因为感觉自己在上面而获得心理的满足,也可能过度的自得变成了骄傲自满。由此可见,找准自己的位置十分重要。我们的视角总会变化,位置也随之改变,但用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位置我们需要同样的认识自己,找准定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大儒顾炎武的这句话在近百年来广为传诵。但这并非他的原话,他在《日知录》里谈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保全一姓之国,是国君的责任,而保全礼义廉耻,则是“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正是这种认识,让他未到中年就决意不再参加科考,退而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是真正做到道德、学问、紧密一体的,而这正是出于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正确的人生抉择。

当然,视角与位置虽然是我们行动的基准,但却不是我们的阻碍。曾看过一篇关于马拉松跑者莉比的报道。这位77岁的跑者人至老年才接触到马拉松赛事,尔后她用自己的成绩打破了周围人对她的偏见,她几乎拿下了她这个年龄段有关马拉松的所有纪录。当她开始跑步时,必然也从自己的视角看过那些比自己更大或更小的跑者,也慎重审视过自己的位置,最后,她选择“固执己见”,用行动去创造奇迹。

向上或向下看,我们看见不同的风景,选择不同的道路。有时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视角,选择不同的道路,又有时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视角,坚守自己原本的位置。不同的视角与位置,我们持有的是相同的心,去感受和认知真正的自我,然后真实的'前进。

无论是大儒顾炎武还是老奶奶莉比,他们或正确认识了自己或打破了周围对自己的认识,他们的成就都绝非幸致。他们做到了,那么接下来的我们,更该努力去前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