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一曼的英雄故事作文150字(赵一曼的故事300字简介)

关于赵一曼的英雄故事作文150字(赵一曼的故事300字简介)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4-21 16:51:33
关于赵一曼的英雄故事作文150字(赵一曼的故事300字简介)

关于赵一曼的英雄故事作文150字【一】

随着几声枪响,一代巾帼英雄赵一曼从容就义,鲜染红了洁白的雪地,也融化了我的心。

如同片中一位日本军官所说的一样,她是少有的。作为生活在革命年代的中国女性,她出色地完成了大学学业,无论在西餐厅与服务员娴熟的英文对话,还是在被捕后受审时睿智诙谐的谈吐,都无疑表现出中国女性智慧的一面。 她是少有的,在一次次遭受酷刑时流露出的英雄气概甚至让日本侵略者也为之震撼。被捕后初次受审时对日军军官的提问俱实以对,对汉奸严辞讥讽,在日本人侵占的东三省,她敢公然在日本军官面前大声宣称自己是中国人,让麻木于日军统治的东北人开始反思。 ——“这个房间里,只有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女人向男人说害怕不是一件丢脸的事。” ——“这个房间里,的确有两个人,但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日本人,中国人绝不会向日本人说害怕!”

这是她在一次受刑后与日本军官的言语交锋,这也是整部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对白,让我不由自己地为她的机智和勇气拍手叫好。而同时我又不得不为她的命运而担心。果不其然,心胸狭窄的日本人没能放过她,又一次对她用刑。

一次次残酷的刑罚没能使她低头,她依旧用自己的语言利器与日本人博战,仍然乐观向上地活着。虽然被折磨得满身是伤,但仍坚持着每天早晨起来哼着歌儿浇花。她没有消沉颓废,每天都在计划着如何逃跑,即使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她对革命的坚持、对生活的乐观感动了看守的护士,感化了看守的警卫。当我看到年轻的护士与警卫激动地互称“同志”并且在为她的出逃秘密谋划时,我知道她又成功了。因为革命的成功不是在歼灭多少敌人,而是使的人觉悟起来,投身于革命中。她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两颗年轻的心。 她是坚强的,我一直都坚信着。即使同志为掩护她而被捕,工人运动失败,被捕后百般折磨,出逃失败都没有击溃她的革命信念。直到她在受电击时冲口而出“宁儿”时,我才明白她始终还是脆弱的。

作为一位母亲,她不能抱着儿子向别人炫耀:“喏,这是我的儿子。”她不能照顾儿子,甚至不能认自己的儿子。为了革命,她不得不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送给别人收养,她不能与儿子联系,满腹的思念只能寄托在与儿子唯一的合影上。日军军官一次次地说到她实在不像一位母亲,她表现出的只有男儿般的坚韧。但我也深深体会到她在一次次否认自己有孩子时心在沥沥滴,因为孩子上一她的骨中啊! 直至前的那一刻,她终于提笔给儿子写信了。这是件多么心酸的事啊,一个母亲第一次给儿子写的信竟然是遗书,这对自以为是的日本人来说或许是不小的打击,而我的心中竟充满了酸楚。

她从容地就义了。回想她的一生,就如同文章开头的一幕那样震撼人心。我想雪山不会寂寞,因为它有幸埋葬了一位如此坚贞不屈的英雄。而要使我们的国家昌盛强大,则需要这样高尚情操的人。

关于赵一曼的英雄故事作文150字【二】

电影《铁道英雄》是一部让人意外的作品,虽然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该片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独辟蹊径,拍出了难得的新意。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疯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无数中华有志之士勇敢站出来保卫祖国,隶属于八路军第一一师的鲁南铁道队亦是其中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他们以铁道和火车为主要阵地,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屡建奇功,铁道队的英雄事迹,早已在民间口口相传,并在大小银幕之上经过多次演绎,而变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电影《铁道英雄》便是在他们故事基础上全新创作而成。

所谓“全新创作”,就是不但要拍出新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且还不能乱拍,要尊重史料。简言之,在传统的版本上,寻找新的突破。电影《铁道英雄》,在这一点上完成得相当出色。

首先来说,就是呈现方式,比起传统抗战题材的战争片,本片内容交错连环。既有着骑劫列车的紧张刺激、短兵相接的火爆动作戏,也有着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暗线对决,从铁道队在敌人眼皮底下的险象环生,到反派阴险狡诈的成功刻画,正反双方线索交织缠绕在一起,动作、悬疑每条线索开枝散叶,各有特色,都呈现出别样的色彩,也为电影塑造了强大的戏剧张力。

历史上铁道队的事迹属于敌后,斗智谍战和隐藏身份是队员们的日常,所以,电影《铁道英雄》给观众呈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动作大戏的火爆刺激与斗智大戏的斗智斗勇,电影在动作格局下,使用了很多动与静的对比,凸显了气氛的紧张和危机。

比如开场迎面而来的火车上大战,从快速移动的镜头语言和张弛有度的剪辑手法,将铁道队敏捷身手和果敢一面刻画出来,代入感极强而随后的故事,就转入敌后与地下活动,而相比于枪战和列车大战的大场面,这种谍战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肃对撞,这是“静”。白雪皑皑的平原地区,严酷肃的氛围,而两种风格的切换,好似在广袤的雪原中燃起一团火焰,需要极高的导演调度能力,而片中角色的行动也会在观众心中制造紧张的气氛,也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戏剧张力。导演之所以敢这样拍,就是因为本片有着张涵予、范伟这样超级实力派演员存在。

毕竟在渲染敌我双方角力的一张一弛中,展示冲突是影像所长,但刻画氛围、描写心理却是软肋,所以这类故事很考验演员,如何展现人物的所思所想,演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

比如范伟,作为列车站调度员,他每日笑盈盈地与敌人周旋,尤其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外出传递情报那场戏,面对敌人的.盘问,他饰演的老王表情平静没有任何的变化,是一副镇定的样子,完全可以逃过敌人的目光,但眼神严肃神情迅速划过,则让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能够察觉角色内心忍不住的焦急一面。而随后他明知道被人盯上,干脆将计就计,用一颗手榴弹不但声东击西,还消灭了汉奸,可谓一举两得,这场戏的波澜不惊,但平淡中紧张的肃氛围,完全是在范伟影帝级的表演下带动起来的。

所以说,展现动作戏的火爆,可以用特效、烟火等技术手段完成,展现敌我冲突的场面,可以用摄影、剪辑等烘托气氛。但对于角色内心戏的刻画,在紧张氛围中角色状态的呈现,只能由演员的表演来完成。

又比如张涵予饰演的老洪,还是他与范伟通过递烟交接暗号,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了尾随而来的汉奸,彰显硬汉的特色,两场戏接连而来,一静一动,平静中暗藏生攸关的较量,动与静之间的对比,更加体现了一种对峙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中的大反派藤原,则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所在。他集智谋与狠辣于一身,成为老洪、老王不得不共同面对的“狼一样的对手”电影通过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不但增强了电影的对决氛围,也更能显示出战士们的英勇。在这样的情节处理下,敌我人士互相试探,台词之中的针锋相对,暗含机,这就是明线。而暗线就相当于悬疑小说中“炸弹引信”,依靠突如其来的动作戏成为爆点,并通过故事推进和情节设定来将观众引入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电影依靠明线的“静”情节推进,暗线“动”的特点来烘托气氛、增强观感,从而极大增强故事张力。但也只有以静制动的拍摄技法,演员对角色的精彩诠释,对内心戏份的完美展示,能帮助导演把这个看上去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篇章整合起来,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当时角色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更容易能够get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到此我才发现,《铁道英雄》,这个我们原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这样的全新的拍摄手法呈现下,变得非常具有新意。尤其是从导演到演员,把角色的心理揣度到了极致。他们面对敌人的暴行,会压抑住本能的情感,也会在敌人的控制区内伪装到滴水不漏,更会在关键时刻,舍生忘,从老洪、老王,到亓顺、亓鲁兄弟,乃至周也饰演的护士庄妍,让我突然发现,他们也是鲜活普通人,在敌后那些孤军奋战的时刻,谁也体会不到他们内心的煎熬,结尾大家在工厂相聚的魔幻时刻,那才是胜利之后,来自真心的笑容。

关于赵一曼的英雄故事作文150字【三】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题记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我的母亲赵一曼》这部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电影。

“英雄”没有英勇,何谈坚雄。赵一曼为了民族存亡宁不屈,没走漏半点的机秘。最后,她倒下了,倒在了日本鬼子可恶的枪下。“英雄”这个响亮的词语,赵一曼是当之不愧的!

电影的内容是:一九三三年,日本军队侵略沈阳,蹂躏我们的人民,掠夺我们的财产。这是为何?那是因为贪生怕、可恶至极的蒋介石不敢迎战,导制了600多人的日本军队将二万之众的我军部队赶出了沈阳。就在这时,赵一曼踏上了从军道路,参加杨靖宇将军带领的抗日联军。在一次激战中,赵一曼为了掩护同志们安全撤回,不幸腿部受伤被俘。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想不到,气急败坏的日寇竟对赵一曼动用了酷刑。鞭打、审讯、电刑对坚贞不屈的赵一曼无济于事。最后,日寇绝望了……在赴刑场前,赵一曼亲笔写下了遗书,告诫自己的孩子,自己而无憾。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

赵一曼,不是男儿,胜似男儿。她面对面目狰狞的敌人,是那样不慌不忙、临危不惧,这位坚强的女性一句“我是中国人”,让敌人无可奈何;面对敌人严刑拷打,这位坚强的女性一句“别再浪费时间”,令敌人束手无策。那一幕幕坚强不屈的壮举,令我深深地折服,令我深深地感动。

看完了电影,我快步迈出电影院,自豪地不断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祖国培养出这等坚强女性赵一曼而自豪;为民族能哺育出这等坚强的女英雄赵一曼而骄傲!我深信,赵一曼那种坚强不屈、视如归的英雄气概也深深感染大家吧!

是的,现代青年得到的太多,也失去了太多。大家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王子”、“小公主”的生活。根本没有锻炼意志的余地:洗碗、拖地板、烧水做饭……爸爸、妈妈样样抢着做。就连咱的臭袜子、臭鞋子也是老爸老妈争着洗……就拿我来说吧。每当我需要钱的时候,只要张口奶声奶气地叫一声:“妈咪”,妈妈就拿出钱来。我根本不知道那每分每角都凝聚着爸爸、妈妈多少艰辛与汗呀。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当回老家,我总在田野里看爷爷干活。有时我觉得有趣,就扛起锄头,模仿着爷爷的动作干着玩。爸、妈见了总心疼地对爷爷说:“这孩子还小,怎么能让他锄地呢?”我在心里曾无数次地说:“我已经13岁了,我长大了,我的事我做主。”可是在爸、妈眼里我还是“小”。爸、妈就是这样处处护着我、宠着我。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岂不成了一个十足的“少爷”了?

“少年强则祖国强,少年弱则祖国弱。”的确,我国现在正缺少独立自强、才能兼备的人才。这种人才是祖国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亦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源源不断的“能源”。我们要时刻铭记,祖国要强大、民族要腾飞,正需要独立自强,才能兼备的人来扛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而软弱无志的人怎能经得起风浪的考验呢?

同学们,“志比精金,心如坚石。”这是冯梦龙说的一句话。相信大家通过这次观看《我的母亲赵一曼》的电影,能学习赵一曼那种不屈不饶、坚强不屈的精神,做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古英才多磨难,祖国繁荣靠少年。

关于赵一曼的英雄故事作文150字【四】

昨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步入了电影厅,观看电影,名叫《报国忠烈之赵一曼》。“赵一曼”,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赵一曼经受严刑拷打,誓不屈,最终生命终止于31岁,于枪毙。

从中,我看见赵一曼被日军抓后,有一个让我看着特别令人可怕的酷刑。用竹签挑断了赵一曼的手指上的神经,看见不少黑涌出来,不少同学都闭着眼睛不敢看。还被电击,逼着灌下辣椒水。换做别人,老早就屈服了。这生不如的酷刑,真是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想的。我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汉奸,都是为了活命而做的,苟且偷生,并且基本上好多都是男的。而女人都有那么坚定不动摇的信念,我看在那个年代没用的人,特别是那些“汉奸”,何地自容?一个女人,在那个年代,有这样的人已经不少了。组织过多次反抗日本的大事,被抓住拷打而不屈,战场上敌无数,生命虽然终止于31岁,但却在这短短几十年中为人民、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敢问,世上又有哪些人可以做到?

若在那时,没有那些像赵一曼一样的人站出来,那我们中国就不会有这样的安宁、强大!我们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过去无数的'战士用鲜换来的!若是没有他们为祖国站出来,那我们中华民族现在可能已经被打倒,不会像现在这样过的自在;我们过去的中国人,在枪林弹雨中无所畏惧地敌,在艰难的岁月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胜利,那我们就要一代更比一代强!

他们,跨越了高山,克服了困难;他们,打败了敌人,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用鲜换来我们的幸福,用事实谱写了历史,成为了后人敬仰的人!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无论多大的苦难,都要克服;像他们一样热爱祖国,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也要成为后辈们世代歌颂的人;而不是被世人唾弃,臭名昭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