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归途作文800字(放学路上作文中学800字)

放学归途作文800字(放学路上作文中学8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0 16:22:26
放学归途作文800字(放学路上作文中学800字)

放学归途作文800字【一】

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选取了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但视角却围绕着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张昌华与陈素琴十六年前赴广州打工,在制衣厂工作,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而狭窄的临时居所内,唯一的期望便是每年春节的阖家团聚,期望女儿张琴和儿子张阳好好读书,改变农民的卑微命运。但十五岁的少女张琴却有与父母截然不一样的想法,她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寂寞的村庄,她听不进爸妈单调而生硬的劝解,一个人坐火车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东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厂年轻女工中的一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让这一家三口最后达成妥协的是2008年的春节。张昌华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期望。那是怎样汹涌的人潮啊,从空中俯视真可谓壮观,黑压压密集涌动的小点,间或雨雪中红蓝绿的伞盖,蚁群一样没有边际地向视线外伸展、蠕动,伴随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杂声凝聚不散。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取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他们挤、推、急,他们气得骂人,他们委屈地掉泪。

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面对汹涌人潮,张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貌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五岁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广场上人声鼎沸、群情激愤,每张脸都跟小丑一样夸张生动,没有矜持,不顾形象,个个都仿佛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殊搏斗,却毫无意外扑了个空,大拳打进棉花堆,捶胸顿足干着急,没头苍蝇一样被支来支去团团乱转。这景象怎样不比电视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明白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但他们不说,他们说不出来。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我那么低微。但张琴还不懂,她以为只要到了城里人生就能绽放;而张昌华跟张琴都不明白,城里人乡下人读书人种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辆疯驶的列车,不知何时就将脱轨。

我从不怀疑这个国家的伟大,但我想明白在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已居界第二位的强大国度,为什么那些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总要一次次遭受这样的羞辱、痛苦和不堪?为什么出身农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的印记,为了生计被迫离开土地,在拥挤的厂房中挥汗如雨?为什么他们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废料堆中嗷嗷待哺,便在千里之外一年也无法骨肉相见?是谁让一个农民的孩子漠视土地,迫切投入陌生的城市将自我的灵魂交于野兽般的夜色?而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究竟又做错了什么,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夹缝中憋屈、气短?是什么让我们不惜欺骗、打压、相互推搡,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

我能够发问,但不能回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没有在故乡的土地上讲出真相的权利,就算讲了,也会瞬间被淹没进和谐的洪流中,淹没在空洞的赞歌与严厉的管制中。

现实的铁幕前,命运的夹缝里,只有一些虚弱的影像与文字,为这个国家的爱与伤留下耻辱的印记。

但我相信,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放学归途作文800字【二】

“家乡”,是一个多么美丽、多么深情的词语啊!它是屈原的秭归,那是楚国宗祖洞庭波兮木叶下;它是卡夫卡的布拉格,虚幻又现实,欲说还休;它是木心的乌镇,50年未闻乡音,听起来麻痒痒的亲切感。家乡是根本剪不断脐带的地,断了筋骨,连着脉。家乡是起点,是终点,是即便永远回不去,也依然是归途的那个地方。

我从文字中读到的别人的家乡,山都是高峻的,水都是浩渺的,乡俗都是神秘有趣的……可我出生的地方呢?却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不远处堆着的几座荒山,老是一副木然的神情,山脚下倒是有一片湖水,也总是水波不兴,丝毫不见活泼的样子,直到有一天我打量了一番了这片湖水……

啊,居然是它!就是我之前闻其名不见其境的湖那片湖。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几朵白云在它的上空如星点般黯然缥缈,湖水滋润着这片大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原来这片其貌不扬的湖竟有过如此伟大的.贡献。直到现在,它也依然为村民们贡献自己的资源。

从此,我开始细细打量我的家乡,开始试着了解它独特的魅力。

我的故乡是南湖,这是一个在百度上可能也查不出来的小地方。但是作为在我心里有着最高地位的地方,怎么也得有点特色吧:枯木残枝,越见它的沧桑,荒草迷离,更平添了它的神秘。散落在山顶草间的石兽残躯,仿佛正述说着它曾经的奇特经历。

对了对了,我来讲讲这里的人吧!每当我们面对面交谈时从嘴里流露出的口音就足以证明我们是地地道道的陆丰人,因为他们都会用潮汕话说一句“嘿,你最近在做什么大生意啊?”听起来十分舒服。还有他们总会在菜地里聊家常,甚至于交换对方成熟的菜,那我们这边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客气,只要有人给东西就一定要抢来抢去几回才完,真是好不快活!

当然,南湖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也有专属于它的温柔。坐在躺椅上仰望,墨蓝色的夜空,被偷偷爬上去的月亮浸成了梦幻的银灰色。月亮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隔着黛青的夜,在窎远的时光里映出一个湿湿的晕。皓月繁星,在远处大而亮的星星仿佛是天上的仙子在浩瀚的天空中散步,霎时倾泻在我眼眸。这是一切波涛汹涌不及的浩荡,是万千夏花绽放所不能比的璀璨,那是文字灵魂不可诉的动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吃货,最是不能忘的就是家乡的美食,我们这有笋虫粿,糯米糍,龟仔粿等等,在这之中我最爱吃的还是那姜醋汤,这道菜没有太多的工序,但是绝对令你唇齿留香,吃一口鸡蛋,配上一口姜醋酸汤,再吃点猪肉和虾脯,一口气下去,汤的酸味和配料的香味混杂在一起,越嚼越有味道,使人不禁发出“啧啧”的赞叹,咽下去之后,口中仍有余香,令人味无穷。

山风微微,像月光下晃动的海浪,温和而柔软,停在时光的背后,变成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虫儿的翅膀黄了,闪着属于家乡的那道光。不管我们山一程,水一程走得多远,只要你回头,灯火阑珊处就是你如风,如花,如草的归途——家乡。

放学归途作文800字【三】

是毒品,使童年的快乐褪色;是毒品,使浓厚的亲情断裂;是毒品,毁了人性中最基本的准则!

看了教育片《迷途·归途》后,不禁深有感解。《迷途·归途》主要介绍了毒友们怎么一步步掉进毒魔的陷阱不能自拔,怎么改过自新,重新走向光明的几个事例。看完后,不禁感触良多,从而又有无数个问号在脑海中浮现,难道他们不知道毒品的可怕吗?为什么他们还是要尝试可怕的第一口?毒品究竟摧毁了多少个家庭?使多少人妻离子散,家不成家?多少青春之花刚开始绽放,就不得不面临凋谢的悲剧?毒品灭绝了人胜,在毒海里苦苦挣扎的人们曾经想过家吗?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获救,找到生的希望?

难道那些毒友们真是没有想过家,没有渴望过幸福吗?不,不是的。毒品煎熬下的日子日复一日,没有尽头,然而,毒友们每天都在想家,可是面对家人,他们又有什么话可说?有什么面目去面对家人?片中的毒友说:“其实我也愿意回家,回到家,我也不愿意待在这儿,可回去又能怎样?还不是要受这的苦。”

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燕子无辜可怜的宝宝。她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吞噬着我的心,就是因为毒品,她要面对一个何等无情的世界?她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婴儿一样拥有幸福?她该怪谁?怪她母亲吗?怪这个世界吗?还是怪万恶的毒品?宝宝在妈妈吸食毒品时被蒙住双眼,为的是什么?是不让她学坏吗?宝宝为什么会哭得那么凄惨?是对妈妈的反感?还是对毒品气味的厌恶?或者说,是对人间的哭泣?

其实,毒友们也想改正,不过他们陷得太深,难以自拔。是毒品,导演了他们悲惨的人生。毒品成瘾后,刚开始吸食毒品时的快感已给全部消失,他们现在再吸,只不过是为了躲避毒瘾发作时,那方蚁蚀骨,万箭穿心的苦。“到这时候我们谁不后悔呀!”“人家都骂我们没脸没皮,其实心里的苦,还是只有自己知道”片中的毒友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的确,一步错,步步错,但是,这并不是不可挽回的,党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只要他们肯努力戒毒,依然能迎接明天的光明!

生命,是青春的,充满巨大的生机,生命,也是脆弱的,就个体生命来说,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毒品,但是,如果我们青少年都能坚决抵制毒品,我相信,祖国的明天定是绿色的,没有半点污染的!

放学归途作文800字【四】

生活不一定是天堂,吸毒却会让生活变成地狱。——题记

当一个人走进迷途时,如果还执迷不悟,就会越陷越深,最终走进无尽的深渊;当一个人开始走向归途,虽然路途遥远,但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动力,最终将会得到救赎。

毒品是可怕的,只要沾上一丁点,也会让你无法自拔。毒品不仅仅是对我们的身体有着莫大的伤害,还会对我们的精神产生莫大的影响。慢慢地,我们会对毒品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促使我们产生再次吸食的冲动,生活中渐渐离不开它,变得无法自拔。

幸福美满的家庭,会因它而家破人亡;充满乐趣的学习生活,也因它的到来而变得堕落……“毒品离我们不是很远吗?”有人会这样问。可是,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遭遇它的毒手?毒品不是可防控的吗?

其实,仔细想想,那么多人会遭遇它的毒手,主要原因还是取决于我们对毒品的自制力。贩毒分子的贩毒方法变化多端,因此我们对毒品的自制力尤为重要,如果怀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毒品沾一点没有关系的话你就已经掉进毒品漩涡中了,并将进入万劫不复的地步。那是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与煎熬,带给自己和家庭的也是那撕心裂肺的悲苦煎熬。就好像《迷途归途》中的郭仙民那样,他年轻有为,一表人才,也有让人钦羡的家庭,更有一个美好的事业,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老板,并且生意是蒸蒸日上,正是一展所长,鹏程万里的时候,却因为沾上毒品,置自己于千古恨的境地,整个人因为毒品而形销骨立,生意也无心打理,导致一落千丈。家中,每天每天都响彻他因为毒瘾发作而撕心裂肺的叫声,妻子儿女也由原来的担心到恐惧,最后妻子受不了与他离婚,那正处于青春飞扬的女儿选上了绝路,跳水自尽。虽然郭仙民后来幡然醒悟,然而家庭已经破裂,失去的生命也不能再回来。这一出惨剧深深震撼我的心灵,我为他深表同情。

这一出由毒品牵扯出的悲剧,揭示了毒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巨大的`冲击。一个本有着美好未来的家庭,一个本应该含苞欲放的生命,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要对毒品说不,以最坚定的态度来拒绝,为了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未来!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是我最衷心的告诫。还在被毒品折磨得痛不欲生的人们啊,请你们走出迷途吧,这样才能拥有最璀璨的人生。

放学归途作文800字【五】

张丽琴是一部叫做《归途列车》的纪录片中的四川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和普通的农村小女孩一样长大了,但她的父母还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带大的。她和外公的关系非常好,在外公去世后,她经常一个人去给外公烧纸,并向外公倾吐自我的心思。张丽琴不喜欢父母,不仅仅父母从小就没能陪她长大,而且老是逼她认真读书。她可能也因为成绩不是非常好,因此对此感到厌烦,于是在她十七岁的那年,她决定像村里的伙伴那样去南方打工。因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个女孩一样,她需要钱和漂亮的衣服。

张丽琴到了离他父母不远的一个做服装加工的公司上班,此举令她的父母十分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妈妈都认为在南方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明白,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们的孩子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张丽琴刚来到那里并不适应,长时光的重复劳作令她感到疲惫,饭菜也是难以下咽。她的爸爸来看她了,并转达了她妈妈的问候。一家三口都在这个毫无幸福感的城市里打工和互相关爱着,他们以及和他们相似的农民工们辛勤的劳作着,此举支撑了整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制造业,甚至为2008年的经济大危机做出了脊梁般的贡献。张丽琴也就是在这一年,她用自我赚的钱买了较流行的衣服,也烫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头。在烫头的时候,发廊里脑袋蓬炸的年轻“发型师”“真诚”的对她说,给她做的这个是洋人的发型,这句话就应能给张丽琴某种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边拐角的小发廊时还像大多数刚做完发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挥手致谢。

2008年的年初,张丽琴一家三口决定一齐回家过春节。这年一月份的大雪给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在内的20多个省(市、区)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个性是湖南等地的铁路受阻而导致广州的大批农民工滞留好几天,期间所造成的混乱和惶恐不仅仅令在场的人记忆深刻,也同样使每个观看这部记录片的人受到刺痛。张丽琴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我不明白这会对她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但至少让她见识了这些社会底层人命运卑微与坎坷。他们最终回到了那宁静安逸但封闭的农村,一家人也最后在新春佳节团聚了。张丽琴的妈妈非常开心的看了她弟弟的成绩单,并为她弟弟能取得的较好成绩而自豪,这似乎能给他们这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带来改变命运的期望。也就是在这个春节,出于叛逆期的张丽琴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并遭受了父亲的第一次的殴打,这使她更加坚定了要自我闯荡和赚钱的决心。这年夏天她剪掉了精心呵护的长发,只身来到了深圳,开始了她打工的生活。张丽琴刚开始找到的工作是在酒吧卖啤酒,老板教育她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对此她并没有发表看法,只是默默的干着自我的工作。

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张丽琴和全国甚至包括全世界的华人一样守在电视大屏幕前看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开始。他们对祖国的强大和辉煌的事迹感到无比的自豪。他们含着热泪,看着一枚枚金牌在中国健儿身上产生,并祝愿能获得更多。张丽琴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时光,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对于灯红酒绿和劲歌艳舞也能融入其中,她和身边的那些年轻的男女一样,在鬼火般闪耀不定的灯光和震耳的喇叭咚咚声中,也扭起了在寂静的农村永远不会扭动的舞姿。……而离深圳不远的另一个南方城市,张丽琴的父母为了家中的儿子不重蹈姐姐的路,她母亲决定回家照顾儿子和家庭。张丽琴的母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朴实农村妇女,她一方面担心家中的孩子,期间给村中的神灵们烧心许愿期望她女儿张丽琴能变好,另一方面也心疼丈夫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辛苦。最终,他们还是把最重要的期望留给了孩子。

这部纪录片是年轻的导演范立欣的第一部独立记录长片,忠实记录了外出打工农民工的艰苦生活,个性是每年的春节回家过年,那真是一场地狱之行的真实体验。这部片子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的大奖,个性是那清新而真实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这部片子是这次清华美院纪录片展映的开幕影片,导演范立欣期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他想从一个长远的发展角度看,试图透过这种纪录片来影响这些在校的并将来能成为社会主流的大学生们,期望他们关心一下这些底层的农民工们。

放学归途作文800字【六】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大日子,是喜庆而欢欣的;但与此同时,春节意味着春运,而春运对许许多多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年中最令人屈辱而沮丧的前奏,因为再没有另一个时刻,能让那么多的中国人同时那么深切地认识到,我们无法找到自我在这个国家的位置。

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选取了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但视角却围绕着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张昌华与陈素琴十六年前赴广州打工,在制衣厂工作,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而狭窄的临时居所内,唯一的期望便是每年春节的阖家团聚,期望女儿张琴和儿子张阳好好读书,改变农民的卑微命运。但十五岁的少女张琴却有与父母截然不一样的想法,她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寂寞的村庄,她听不进爸妈单调而生硬的劝解,一个人坐火车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东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厂年轻女工中的一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让这一家三口最后达成妥协的是2008年的春节。张昌华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期望。那是怎样汹涌的人潮啊,从空中俯视真可谓壮观,黑压压密集涌动的小点,间或雨雪中红蓝绿的伞盖,蚁群一样没有边际地向视线外伸展、蠕动,伴随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杂声凝聚不散。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取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他们挤、推、急,他们气得骂人,他们委屈地掉泪。

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应对汹涌人潮,张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貌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五岁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广场上人声鼎沸、群情激愤,每张脸都跟小丑一样夸张生动,没有矜持,不顾形象,个个都仿佛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殊搏斗,却毫无意外扑了个空,大拳打进棉花堆,捶胸顿足干着急,没头苍蝇一样被支来支去团团乱转。这景象怎样不比电视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明白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但他们不说,他们说不出来。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我那么低微。但张琴还不懂,她以为只要到了城里人生就能绽放;而张昌华跟张琴都不明白,城里人乡下人读书人种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辆疯驶的列车,不知何时就将脱轨。

我从不怀疑这个国家的伟大,但我想明白在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已居界第二位的强大国度,为什么那些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总要一次次遭受这样的羞辱、痛苦和不堪?为什么出身农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的印记,为了生计被迫离开土地,在拥挤的厂房中挥汗如雨?为什么他们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废料堆中嗷嗷待哺,便在千里之外一年也无法骨肉相见?是谁让一个农民的孩子漠视土地,迫切投入陌生的城市将自我的灵魂交于野兽般的夜色?而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究竟又做错了什么,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夹缝中憋屈、气短?是什么让我们不惜欺骗、打压、相互推搡,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

我能够发问,但不能回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没有在故乡的土地上讲出真相的权利,就算讲了,也会瞬间被淹没进和谐的洪流中,淹没在空洞的赞歌与严厉的管制中。

现实的铁幕前,命运的夹缝里,只有一些虚弱的影像与文字,为这个国家的爱与伤留下耻辱的印记。

但我相信,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放学归途作文800字【七】

算了一下时间,我早已三年没有回过我的故土,我所诞生的地方,那里有我所至亲至爱的人和我的童年。

我整理了我的行李,里面装的是行李,踏上了第一次回乡路,同行的,有我的朋友和他们脸上挂着的一抹挥之不去的笑容,身边也是与我们一样的人,急匆匆的从我们身边荡过,向着开往回乡路的车站走去,路上是一片欢声笑语,然而车站到了,我们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寥落无声的向着夺人钱财的售票口龟速前进,终究是上了车,坐下了,累了,卸去一身的疲惫,就枕着手臂,在嘈杂的人群中,睡着了,醒来,已距离终点两个站台,到站了,车里的人和我们一同纷纷下车,向着各个方向,奔赴前进,出了站台,是个河边公园,那里有着许多老头老太太,他们摆动着双臂,修炼着只有我们中国独有的秘术,我顾不得驻足停留观看,继续上车,前往下一个目标。

上了公交车,车里面坐满了人也挤满了人,有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还有操控这一辆公交车的司机,他手里紧紧抓着方向盘,抓的是我们一车人的未来,下了车,急匆匆的,我又赶上了另一辆车,这是开往家乡的最后一趟车,要是再稍晚一点,我恐怕就要在这熟悉的陌生环境度过一个夜晚了,车开了,我带着兴奋,望着车外的山和远方的山,一抹抹夕阳,带着温暖的霞光,映射在车窗玻璃上,照在我的脸上,和我鼓囊的沉重背包上,窗外的风景越来越熟悉,我清了清嗓子,对着司机喊道:“前面路口下”,司机没有回应,但我猜他已经听到了,因为他已经在这个路口停下,并打开了车门。我下了车,手机响了,我打开手机看着熟悉的称呼回应道:“到了,到了”,手机便就传来嘟嘟嘟的的响声,我关闭了手机,向着家乡的最后一公里,走去,路边的山坡上,全是些气力极大的挖掘机不断的挖着泥土和树木,但挖走的不只是泥土和树木,还有我记忆里许多美好的回忆,我的童年,不一会儿那个山坡就这样消失在了我的眼里,存在了我的回忆里,临近家门,水泥路上,两边长满了带刺的树,树上结着一串串白色的花朵绿色的绿叶,树林的尽头延伸到了家门口,事物都是新的,但人还是旧人,那条老狗还是原来的模样,有鼻子有眼,摇着尾巴向我冲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