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故乡回忆作文(满分回忆故乡作文)

儿时故乡回忆作文(满分回忆故乡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4-21 14:32:18
儿时故乡回忆作文(满分回忆故乡作文)

儿时故乡回忆作文【一】

每个人都从儿时走来,儿时的经历,很多还历历在目,或许是我们一生永远的记忆。

这道作文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可写的内容很多。选择作文内容的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真实。尽量写自己经历过感受过的事情。只有这样,写起来才有真情实感,才有感染力,才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二是要突出“儿时”两字。也就是说,“儿时”是这次习作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要围绕童心选材,组织好材料,安排好详略。

儿时故乡回忆作文【二】

月亮会割耳朵

常友谊

夜晚散步的时候,小小的我总是用手指着月亮问这问那。后来,爸爸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话:“不要老用手指月亮!不然,月亮一生气,就会在半夜趁你睡着了,把你的耳朵割下来。”

啊?我一听这话,吓得不轻,赶紧把手缩回来,用手捂住耳朵。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看月亮,更不敢用手指着月亮问这问那了——我着实害怕月亮哪天晚上一生气,把我的耳朵割掉。

后来,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记不清因为什么事说到了月亮,我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们:“我爸爸说了,不能用手指着月亮说话,要不然,半夜等你睡着了,月亮就会下来把你的耳朵割掉。”

年龄稍大一些的小刚不信:“我爸爸没说过这样的话。”说着,他就当着大家的面用手指着月亮背了三首古诗。

当时,我真的很佩服小刚:他不怕“割耳朵”!我还是为他担心:明天一早,他的耳朵要是被月亮割掉了怎么办?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小刚家,结果大吃一惊:小刚的两只耳朵完好无损!看着我吃惊的表情,小刚得意地说:“昨晚回来后,我问我爸爸了,我爸爸说你爸爸是骗你的。”

我爸爸骗我?我不信!

这天晚上,我趁父母不注意,也用右手指着月亮小声地背了三首古诗。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镜子前,仔细一看:嗬,我的两只耳朵也没事!

后来,我问没问爸爸,爸爸又是怎么回答的,我就记不清了。

说起来,在我们的童年里,大人们类似的“谎言”还有很多,比如“说谎话的孩子会被狼吃”“你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些是我们童年生活的组成部分。我想,如果没有这些“谎言”,我们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不知道。

儿时故乡回忆作文【三】

因为年龄小,因为好奇……童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几件事来表现;可以重点写有趣的想法,可以重点写有趣的语言,还可以重点写有趣的动作。只要重点突出“有趣”,便成功了一半。

比如说,学飞翔。看见天空的鸟儿和飞机都会飞,于是给自己装上诸如衣服、树枝之类的“翅膀”到处“飞”;甚至可以写为了真正“飞”起来,爬上树往下跳,一不小心摔个鼻青脸肿,挨大人的训。

再比如,模仿大人。大人所做的一切对儿童来说,都充满诱惑,模仿大人,也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项“重要功课”。试穿大人的鞋、衣服,要么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要么在小伙伴们面前“臭显摆”;模仿大人做饭,大人不在家,自作主张打开煤气灶,好的把饭菜做糊了,不好的,险些造成火灾;还有,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过家家”,扮爸爸、扮妈妈,扮孩子,像模像样地模仿大人过起“日子”来;像电视剧里的人物那样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

儿时故乡回忆作文【四】

三、四岁之前的事情对于我从来都没有留下任何记忆,我的故事,都只是奶奶与母亲闲聊时的往事,我曾很仔细的听着,用这些往事尝试着再一次编织起幼时的记忆。后来的变化,我都亲身经历,在我幼稚的脑中,牢牢地记住了我快乐时的许多物景。就像老屋被雨水冲刷参差而颤抖破裂的土墙,晚上睡下,便有老鼠在墙缝中欢跃奔跑,墙下枯藤老树,西风瘦马,母亲种下的豆角红色的小花,顺着院中的苹果树,一直攀上墙头。墙角古井辘轳,被岁月旋扭打磨得光滑圆润。墙侧的鸡巢中仍带着鸡腹温暖的蛋卵,被我的黑手一把抓住,欢呼奔跑着交给奶奶。我的身影,就在老屋的处处,我怀念着,就像记起当年的自己。

离开老屋时我只有三岁,随着父亲的奔波,要搬到河西戈壁一处劳改农场去,父亲为实现让我们一家辗转迁往城里的愿望,毅然背井离乡。奶奶不愿我离去,心里难过,时常在打理那么一点贫寒行囊的瞬间,眼泪便掉在破旧的包袱上。我们特意请来邻居的照相师傅,在我出生的床前,母亲抱着我,照了我的第二张相片,我歪着脑袋好奇的打量镜头,剃着小平头,眼睛漆黑明亮,穿着胸前还沾着一片没有洗掉泥污的绒线衣,胸口还绣着一只腾空的老鹰。母亲剪着齐耳的短发,微微笑着,脸上圆润而没有一丝皱纹。我的眼睛和母亲生得很像,同样透着天真淳朴的神光。她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圆头领口,盘线纽扣的夹衣,黄底蓝线的格子,是那个时候的母亲。奶奶倚着门洞哭着,我一步都不曾离开过她,即便是去十里之外的外婆家,没有奶奶也是无论怎样也熬不到天亮的。我那样懵懂未知的远去,奶奶不知曾想念了多久,母亲不知是怎样难过忐忑的心情,摸索着一条漆黑不安的路程,再不见故乡的明月。

于是就到了戈壁滩中一个叫平川农场的地方。我的故乡并不是什么秀美的山川,依然山峦层叠,黄土丘陵,却精致而温暖,无论是泥泞的深巷小道,绊住了乡人的脚步,柴门后狂吠的黄狗,苍老的门洞槐树,檐下呢喃春燕,路中横卧的灰驴,或是荒凉的远山,山涧的铃响,田里等待一场春雨的麦禾,更有山前的溪流,水中嬉戏的顽童,我只到了这里,才觉故乡是那样美好平静。戈壁上没有山峦,一眼望去的尽是无限的沙尘和低矮的土丘,无趣的天空里偶尔飞过的大雁,枯竭的太阳和月亮,时而照着几分孤寂,时而隐在黄沙的后面,只如一副老画中隐约的一滴墨点,分明只是严酷和淡漠。唯一的树木便是屋前的白杨,几块初垦的菜田,用煤渣堆成的地垄,也能长出西瓜和西红柿。西瓜只能分得几个,沙地里的产物,真是甘甜滋润。西红柿却要冷落许多,成片的长着,熟透了就腐烂在地上,只是口渴时随手摘来,在衣襟上一擦便咬,汁水流出,也是爽口异常。最吸引人的,是常停在门口的一辆三轮摩托,白色的车身,碗口大的前照明灯透着几分神气,我央母亲扶着使劲爬上座椅,还够不着车把,便使劲的在装有弹簧的座椅上蹦搭几下。一旁还有一个专门乘坐的车斗,上面安装着一只替换的轮胎,仔细地研究一番,不肯下车,就这样拍了我最喜欢的这张相片。我歪斜地戴着一顶解放军黄绿土布的帽子,皱着眉头,毫无准备的面对着镜头,脸比离家时圆润了许多,个头明显的长高了,可仍有谁不放心我,从旁边伸出一只胳膊拽住了我的右手,我的不快,不知是相机快门的.一闪,还是因着那只胳膊。

这个荒芜又广阔的天地,连云彩都少有生出些许变化。每天跟着羊群,跑野了的伙伴,穿过一阵旋风,夹杂着母亲的呼喊。无趣时便去追逐一只慌张的野兔,看成群的麻雀乱哄哄地冲向枯燥的天空。戈壁滩分明而单调的四季,只有风是无论哪里都不曾遇到过的,刮起时,天昏地暗,连小块的砖头都会跟着跑起来。把脸贴在窗户上,听砂砾击打玻璃的声音。昏黄的灯下,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着衣物。母亲的手已然粗糙,却异常灵巧,就在白天时,还干着男人们才能干得动的体力活,一手牵我,一手用一根铁夹,捡拾卡车奔驰中跌落的煤渣。结伴的妇人爽朗而愉快地开着往事的玩笑,生活的风尘打在各自的脸上,紫红色的脸颊,顺手扯下头巾,只一擦,便随风而去。

我们在这里只匆匆地度过了一年,就传来了要撤离的消息。有人悄悄地在黄昏的灯下哭了,许多家庭依然挺立着,便如屋前那排孤独的白杨,有的家庭,却已在风中被吹得支离破散。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再一次收拾起简单的行装,各自奔往不同的前程。母亲照着父亲军装的样子赶制着我的一件新衣,鲜亮而俊俏的深绿色棱角分明,袖子和裤管做得很长,卷起来露在外面,又把父亲旧军装领口的红领章拆下来,缝在我的衣领上,我异常喜欢,背着父亲的水壶,同母亲在白杨树前照了张合影。母亲从故乡出来,依然还是当时的模样,只是那件圆口的夹衣,已然变成直角四方的狄卡式衣服了。

离去时的记忆,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我们这个小小的家,穿越苦难,搁浅在现在的小镇。父亲的愿望伴随着许多痛楚,终于艰难地实现了,但却不得不拿出更大的力量,重新建起我们的归巢。奶奶从故乡赶来,是怎样的情景,我都已经忘记了,我们这个家族的爱,从来都深埋在心里,只一瞬间,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行动表达。唯有那件鲜绿的军装,我一直穿了许久。幼儿园时有次邻坐的顽童故意抹了污渍在这件衣服上,我不知是怎样的愤怒,使劲地咬了他的手指,老师惊异的看我,就像看一条饥饿的小狗守护自己的骨头。

儿时故乡回忆作文【五】

回到家时,无意间看到了在角落里“沉睡”了许久的玩具,它们身上已经布满灰尘,可它们仍残留着我对儿时的回忆。

想想儿时,单纯的想法,天真的笑容,幼稚的.话语,还有玩具们的陪伴,总会让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没有作业的负担,没有成绩的压力,没有烦恼的困扰,有的只是那无尽的笑容。

想想儿时,极容易满足的我,一件开心事可以乐上半天;“童言无忌”的我,常让父母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演讲”。

可是,时间冲淡了一切,冲淡了我对儿时的美好回忆。

而现在,学习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在了我的身上,让我喘不过气儿。每天,脑海中浮现的只有学习这两个字。父母的严格,让我的作业本“更上一层楼”。现在的我,远离了快乐,远离了欢笑。烦恼的事多如牛毛。

不知何时,我已不再抱起那个可爱的洋娃娃,还有那些曾让我爱不释手的玩具。学习已成了我的一切;成绩决定了我的“生”,烦恼成了我最熟悉的词语……

角落里的玩具仍在等待我的光临,但是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了,不可能再天真地抱着玩具们欢笑,而时间,也会洗刷掉我对玩具快乐的回忆……

真希望能回到过去,回到那个只有欢笑,没有忧愁的童年时代。然而,这个希望,伴随着夕阳的最后一缕阳光,渐渐地消逝了……

儿时故乡回忆作文【六】

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一尺多长的婴儿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巨人,蚂蚁也不例外。在歌曲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对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搬家,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5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还要大。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再旋紧瓶盖。这样,这15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毫无兴趣,依然惶恐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15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的。(现在想起来更可能是瓶里药味使小蚂蚁们送了命。

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

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作为透气用。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家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读写互动】

这篇美文选自赵丽宏的《童年笨事》,读来颇为有趣,也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做过一些笨事,这并不奇怪,因为儿时幼稚,常常把幻想当成现实。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小时候你也做过不少笨事吧,现在想起来也许还会忍不住发笑。试模仿此文,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把童年时做过的笨事写出来。可以详细写一件事,也可以把几件事情结合起来写。注意: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为作文拟一个漂亮的标题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