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高考0分作文(2015北京高考零分作文)

2016北京高考0分作文(2015北京高考零分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02-14 04:51:04
2016北京高考0分作文(2015北京高考零分作文)

2016北京高考0分作文【一】

对那篇已经见诸媒体的被提高到64分的作文,黄玉峰老师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如果中学生们模仿该文的文体和立意,以为这样的“创新”就能在高考中得高分,这就很有可能形成误导,因为高考作文毕竟不是文艺创作,更注重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辨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彭世强老师也无奈地说,高考毕竟要求多拿分数,不能太冒险,对于平时写作水平处于中等以下的同学来说,最好不要轻易地搞所谓的“创新”,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可以在角度、结构上赋予点新意,但也不能太标新立异,要能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看得下去,说得直白一点,考生作文中有好的东西,要善于主动“喂”给阅卷老师。

2016北京高考0分作文【二】

春光穿过玻璃窗,折射到我的桌子上,一缕阳光照在笔的夹子处,反射出让人心烦的光芒。

“唉,这作业,还要写到什么时间啊?”我烦躁的哀怨道。

我两手夹起笔,晃了几圈后,狠狠地丢下了笔。走出房间,缓缓向阳台移步。一抹鲜亮的绿色映入我的眼帘,春风佛过我的脸颊,吹动着我的头发。

定睛细看,哦,这是一株绿萝!

只见一条条丝丝缕缕的垂挂着,仿佛南山仙翁飘逸的长须,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走近细细端详起来,她的根茎上缀满了嫩绿的新芽,有些才刚探出脑袋,甚是惹人喜欢;有些小芽苞已渐渐舒展成叶片,在翠绿的根茎上你推我挤,像是要伸开胳膊去拥抱灿烂的生活。

再凑近一瞧,老根上道道褐色的浅痕,原来她受过伤,呀—她不正是去年母亲筹备扔掉的那盆绿萝吗?

犹记得去年冬季,她的叶子都耷拉着,有些蜷缩,有些枯黄,瘦弱的根茎毫无生机。眼瞅着她会就此一蹶不振,不曾想伴随春季的到来,竟又焕发出这样勃勃生机……

我没办法想象她是靠着什么样的毅力,不抛弃不放弃自己,亦没办法想象她是怎么样艰难地从次次甘霖中去汲取水分和养料。她不考虑所有,付出所有,换来了目前的一身翠绿。而我呢,不想忍耐夏的炎热,秋的萧瑟,冬的凛冽,又怎会有春的风光?不勤学,勤思,勤问,苦钻,又怎会获得好的成绩,考上好的学校,从而去拥抱灿烂生活呢?

想到这里,低下眸子,第三把目光投向那盆绿萝,不禁轻轻吟上一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我重新走回房间,阳光仍照射着书桌,作业本闪闪发亮。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抬起脸,阳光照在我的脸上,闭上眼,所有都是春的模样。小小绿萝让我感悟到:必须要维持奋斗的豪迈,让我们的学业的道路、生活的道路闪烁着坚韧之美、拼搏之美,没什么理由可以使我懈怠,也没什么理由可以使我退却。

行走在春风里,我心澎湃,让失意褪色,让斗志重现。

2016北京高考0分作文【三】

猴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砺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

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

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是一种这样动人的虔诚。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于是我们看到令人落泪的一幕——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吹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老腔变红腔!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本文以立论深刻、流畅自然、层层深入而被阅卷组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文思泉涌,立意高卓。作者的思维与情感应问而笔尖舞动,直击要害,一针见地指出,“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在于“接地气”。深刻地揭示出老腔粗犷个性的根源在于大西北这一片粗犷的热土。

2.底蕴深厚,自成一格。作者的笔触并不停滞于对老腔的感悟,而是把老腔扩展到“秦腔、花鼓”等传统的接地气的艺术唱腔形式;作者又对以“老腔”为代表的中华民间传统艺术演唱形式所遭遇的逼仄与尴尬处境给予揭示与评价,体现作者对老腔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忧思和赞美。

3.层层深入,引人思考。全文层层深入,思绪纵横,开阖自如,力透纸背,激情磅礴,在感人肺腑的同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迪。成功公式:立意高卓+底蕴深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