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人的作文并叙述一件事600字(描写家人特点的作文500至600字)

描写家人的作文并叙述一件事600字(描写家人特点的作文500至6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6-11 02:38:06
描写家人的作文并叙述一件事600字(描写家人特点的作文500至600字)

描写家人的作文并叙述一件事600字【一】

悄悄地,悄悄地,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来到了田野之间。天气渐渐凉爽了,湛蓝的天空像洗过的蓝玻璃。一群大雁朝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好像在说:“秋天来了!”

我和几个小伙伴冲出家门,奔向山野,去寻找秋天。秋天像一位画家,画出了五彩缤纷的图画。秋天像一位留着金胡子的老人,给我们带来累累果实。

你看,树林叠翠流金。有的树脱去绿色的衣服,换上金色的沙裙。一阵秋风吹过,一片片叶子落在树妈妈的脚下,铺成了地毯。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梧桐树的叶子像我们张开的手掌,而枫树的叶子又像一枚枚邮票……

田野里,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玉米露出金黄的牙齿,稻田变成金色的海洋,农民伯伯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走进果园,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梨子像一个个美丽的葫芦,而葡萄又像一颗颗紫宝石,逗得我们口水直流。

我爱秋天,秋天给我带来快乐,带来很多美丽的景色。

我喜欢美丽的秋天。

描写家人的作文并叙述一件事600字【二】

暑期中,爸爸妈妈开车带我去青海湖游览。两千多公里的路程让我又兴奋又疲劳,翻山越岭,过河过桥,终于到了青海湖畔。我们沿湖开车看了一圈,真是名不虚传,青海湖真是美极了。一望无际的湖面碧波荡漾,山峦倒映在水中,林木花草在湖水中摇曳;成群的鱼儿游戏在湖水中,鸟儿飞翔在蓝天白云间,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青海湖是鸟儿的天堂,成群的鸟在水面上翻飞、捕食,各种鸣叫声此起彼伏,有时一群鸟飞来,遮天蔽日,翅膀的拍打声如雷鸣一般;鸟儿都喜欢与人亲近,我们拿了自备的干粮,向天空撒去,只见那些鸟儿俯冲下来,在空中争吃鸟食,速度真快,真敏捷,令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我们一路向外看美景,许多跟着我们的水鸟,在我们头上盘旋,把我们带去的食品都吃光了。

最让我兴奋的是坐船游湖,一个多小时,我都目不转睛的望着清澈的湖水,那里面有许多不知名的鱼,好大好大的,从来没看见过,跟天上的鸟一样,鱼追着游船,等人们把面包类的食品丢给他,鱼儿会射出水面,一瞬间叼住食物。游船上真舒服,虽然天气很热,但湖面上微风阵阵——要是老师也带我们到这里玩,那该多好啊!

天慢慢暗下来,太阳慢慢落入远方的水中,我们一行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青海湖。

描写家人的作文并叙述一件事600字【三】

所谓分门别类,就是根据事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运用这种技法,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可以显示被说明对象的轮廓,给人以概括性的了解;二是可以区分出各个类别的差异,帮助人们掌握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二是头绪清楚,层次分明,容易让人接受和了解。可见,分门别类说明事物或知识,可以使复杂的内容清晰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是一种运用频率较高的好方法。

分门别类法在具体运用中,就篇幅而言,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通篇运用。即在全文中,以分类说明技法为主,其他方法服务于它。例如《食物从何处来》这篇说明文,就采用了这种分门别类的方法。文章共13个自然节,除开头3节和结尾1节外,其余9个自然节就是由分门别类构成的。文章将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和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文章以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和方法为分类标准,先说自养,后说异养。提纲挈领,清晰明了,文章之所以用分类的方法说明,是因为这种知识和观察涉及范围广,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多,而一经用了这种方法,就使之概括严密,条理分明,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掌握。

二是罗列相垒。即在文章的若干段落中,将有关内容分门别类地列出,句式整齐,语势明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例如《谈笑》一文,就运用了这种说明技法,请看其中的两段文字:论其声音,哈哈,嘻嘻,嘿嘿,吓吓,噗哧,哑然还有咯咯之类,大约用来形容少女的银铃般的笑声。笑嘻嘻,笑迷迷,笑盈盈,笑吟吟,又是各有一副神情意态。这两段文字,从声音和神情意态两个方面,分类进行说明,每一类中,又分为若干小类,前者7类,后者4类,罗列汇集,点到为止,简明而又干脆,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类别就应不同,若将标准不同的内容放在一起,就会交叉重合。二是分类有主次,不能平分秋色,有了主次,重点详略也就突出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