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武汉四调语文作文(2024武汉三调语文作文议论文)

2024届武汉四调语文作文(2024武汉三调语文作文议论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6-28 12:18:12
2024届武汉四调语文作文(2024武汉三调语文作文议论文)

2024届武汉四调语文作文【一】

这个礼拜五,老师给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当我看完第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时,心里就涌出来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眼睛里不时闪出感动的泪花。我真的很敬佩他,到底是什么让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呢!让我们一起去走进他。

钱伟长,被周恩来称为三钱之一。是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在钱伟长老人的一生中有选择也有放弃,为了科技强国的梦想,他弃文从理,为了报效祖国,钱老也曾经放弃过美国八万美金的高薪工作。就是在这样重要的选择和人生关口,也诠释了这位老人一生的爱国情怀。钱伟长的一生都是在为自己的祖国而活,为人民而活。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就是这么一位老人,他所做的是多么伟大的事件哪!

然而我以为真正的感动在于人人心中都有爱。有一颗真实的心。我们因为爱国,所以我愿意为任何人尽自己的能力做点儿什么!我觉得感动让人坚强,只要有感动,我们就会有着这种向前走的勇气。加油吧,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努力,我们也会努力,人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

2024届武汉四调语文作文【二】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带着伙伴们用钢钎和斧头凿开岩石挖出一道长长的水渠,让村里的老百姓终于喝上了甘甜的清水。看到这一画面,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是《感动中国2017》里面黄大发带领村民挖水渠中的场面。

2017年度的《感动中国》给我们讲述了十多个感人的故事,有舍己救人的消防员,有一心报效祖国的科学家,还有做了一辈子好事不留名的医生…其中,令我刻骨铭心的莫过于黄大发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村子里一直很穷,唯一的原因是缺水。虽然有一口老井,但水已经浑浊不清,黄大发发誓要让大家喝上干净的水。于是,黄大发就带着村民们去挖水渠。虽然后来挖了快一年的水渠废了,但他也没有放弃,继续带领大家另辟蹊径,挖到悬崖了,他第一个跳下去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水到渠成。

我敬佩他,我敬佩他的勇气、坚持、自力更生、一诺千金!我要向他学习!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坚持:环卫工人在坚持清洁,警察在坚持指挥交通,出租车司机在坚持送大家出行……

我向黄大年致敬!向所有为社会默默坚持付出的人致敬!

2024届武汉四调语文作文【三】

今天下午的第二三节课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

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是孙家栋设计的。

有一次,某栋楼着火了,王锋他为了救四十多位人的生命,自己冲进火海中救了四十多人,本来自己能活下来,却因为自己冲进去救人自己去世了。

下一个是支月英,她是一个小学教师,她爱她的学生胜过她的女儿,甚至她的女儿说过她的妈妈是一个好老师,但不是一个好妈妈。她村里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傻子,她说:“我是一个傻子,山里头需要我这个傻子”。

支月英完了就是秦玥飞,他一到村里不熟悉村里的生活,村民们一开始都嫌他用水用的多,到了后面,他为了修一条水渠从他的工资里一点一点的攒了下来,最后他把这条水渠修好了,

然后就是张超。他是一名飞行员,在他第一次上舰的时候出了一次意外去世了,在他摔到地下之后问团长:“团长我还能不能上舰。”我佩服他的精神。

我从他们身上感到了很大的精神,有乐于助人的精神,还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也要帮助别人,长大后像他们一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做一个勇敢、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2024届武汉四调语文作文【四】

2月8日,2017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如约而至,全家人早早的守候在电视机旁,期待着这场年度精神盛典。

年近古稀,依旧为祖国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扎根大山36年,三尺讲台教育大山两代人,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三进火场,被大火烧成炭人的平民英雄王峰、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的大国工匠李万君、绝地反击,比实力、拼意志、搏勇气,永不放弃的中国女排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使他们放弃享受天伦之乐,远离繁华的都市生活,为救他人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拒绝物资高薪酬待遇依旧回国对,是责任、是使命、是担当、是坚持、是信仰。

在电视机前我的眼眶湿润了,榜样的事迹让每一个人都敬佩和动容。也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洗礼、心灵得到震撼、思想得到升华。无论我们属于渺小、平凡还是崇高、伟大,那怕我们只是一滴露珠,也要拼命的游向大海,让生命变的更有意义、有价值。

2024届武汉四调语文作文【五】

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张桂梅忍着疼痛继续站在讲台上,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直到7月中考结束,她才住进医院。打开她的腹腔,医生们倒吸了口冷气:腹腔内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2001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第一天,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张桂梅除了上课,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让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贫困山区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经她到处游说,这一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华坪县委、政府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政府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