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常用作家名(高考作文万能人物例子)

高考作文常用作家名(高考作文万能人物例子)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6-26 05:39:24
高考作文常用作家名(高考作文万能人物例子)

高考作文常用作家名【一】

昨天,去了一个书香气很浓的小学校里参加了友聚成爱心家园组织的活动。我们穿着他们发的的红色背心,观看了一部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的电影《好人常慧珍》。

正如影名,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是围绕着常慧珍和她的家人展开的故事。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是导演的幽默,化妆师的用心,和几名主演出色的演技。故事很朴实地贯穿了人一生要经历的悲欢离合与生离别,将每个角色的性格描绘地惟妙惟肖。

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一个很普通的农村,故事最重要的主线是常慧珍如何同时用一双肩膀担起妻子,母亲,儿媳妇,和村里的妇女主任这些角色,竭尽一生用良心做事而不求回报,无私地撑起一个小家和无数个大家。从一开始丈夫的争风吃醋,到自己不能怀孕引来的白眼议论,到后来婆婆去世后留给她照顾的傻孩子,还有为别人着想而遭来的不理解甚至嫉恨。令我印象最深的桥段便是常慧珍冒着大雨跪在婆婆的坟头,苦苦哭诉为什么做个好人那么难,得不到大家的理解。电影的特写镜头从她的两行热泪转向了婆婆坟旁的野花,它们在风雨中承受着飘摇吹打,却又那么坚韧不拔。就像常慧珍本人一样,无论生活无情地一次次打击着她,她还是依然坚持做好人,相信善良,恪守她的人生信仰:将心比心。

做好人当然也是有好报的。在她和村里因为不满她让媳妇结扎的婆婆吵架时,她得到了村里人的支持;在她被人嫉妒而说坏话的时候,大家都帮她说话;在她生病住院后付不起医疗费时,有人默不作声地替他们掏了钱。她的善行,都被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她一生中最大的善缘,便是娶她的男子。从一开始傻呵呵的小伙子,和她一起经历过无数风雨之后,也锤炼成稳重的老大叔。在她的一生中一直关心她,帮助她,包容她,甚至迁就她。

笔者作为一个孩子,最大的共鸣还是常慧珍的小儿子。因为自己的傻哥哥而被拖累,被欺负,得不到妈妈的理解,爸爸又总是由着妈妈。虽然我的人生经历并不如此,但作为一个成人不久的九零后,也有很多次被母亲暗示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偏爱过我的堂弟而大发脾气过,有很多难以言说,不被理解的苦衷。每个长大了的孩子,无非也是经过了无数次的任性,无数次的妥协之后,也得到了包容和理解。就像影片最后的那样,找到了自己的所爱,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希望大家可以像常慧珍一样,做好人行善事而无怨无悔。好人终究有好报,祝愿大家得到幸福的人生,共享天伦之乐。

高考作文常用作家名【二】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几年前,陈红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了大江南北,也唱起了多少年轻人对父母无限的关爱和思念。以至于今天从收音机里听到这首歌,仍能让人十分的动情,勾起我归乡的期盼。

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最博大的天空是父母的心胸,父母对儿女的关爱是世上任何一种文字都难以形容的。记得小时候,年少不更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完全没有懂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倾心。及至到了自己为人父、为人夫,把同样的一份爱传承给自己的儿女,才懂得做父母的心境。甚至有一种倾情于儿女身上的呵护是自身在强作欢颜,作出莫大牺牲后才能获取的。

十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十月是我的生日。那时的条件十分的艰难,我们能穿上一件新衣、吃上一顿猪肉都是做孩子的奢侈。于是我十分盼望自己的生日能早一天到来,缘由便是与父母约好穿上一身新衣服、吃一次红烧肉。

从八月桂花香浓的那一天,掰着手指数到九月重阳菊花黄,好不容易转到了十月。十月的天气已经显得寒意渐浓,自己用小笔在书上画着勾,还有十天就要过生日了。我问父亲:“什么时候给我做新衣服,就要过生日了。”父亲用那双带着淡淡忧郁的眼睛看着我,眉头紧蹙,半晌不说话,我又问母亲,母亲也叹了口气:“孩子,还早呢!放心吧,妈一定为你做一身新衣服。”我揪着的心放下了,蹦蹦跳跳地上学去……

第二天父亲便离开了家,我问妈妈:“爸爸上哪儿去了?”妈妈说:“爸爸到别人家帮工去了。”我仍未放在心上,及至到了过生日的前一天晚上,父亲才回到家中,拎回来5斤猪肉还有我的一身新衣服,那晚我的心美极了,为自己的衣服、为明天能吃上的一顿肉。

过了许多年,从母亲的口中才知道,父亲是去100多里外的沙矿上替别人挑沙,挣回来二十块钱为我过生日,一霎间,我什么都明白了。

从此一有空闲我总回到父母的身边去看看。不为别的,只想起父母亲老了许多,能时常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受儿子的孝心!享受亲情的关爱与满足。

高考作文常用作家名【三】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不知不觉间,脑海回荡起这首歌。材料中的女儿既然有心送月饼,为何不亲自回家、亲手送上月饼呢?毕竟,那是你一出生便尽享温暖呵护的桃源乡啊!我想,每一位游于四方、漂在远处的子女,都应将“常回家看看”作为信条,谨记于心。

年幼稚嫩的你,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父母的呵护陪伴,而当你逐渐成长,羽翼渐丰,你的内心就开始渴望远方。你张开双翼离巢而去,充满未知的旅程带给你何等的新奇趣味!可若你稍稍用心回顾,就会发觉被你抛于身后的父母已经开始苍老。岁月爬上他们脸庞,他们的背脊日渐佝偻。或许有一日,直到他们永远离开、阴阳两隔,你才会惊觉,你欠他们的,并非月饼之类的金钱物质,而是最简单、最温情的陪伴!

常回家看看,家的温暖需要你的参与、需要你的不散场。曾记得一则公益广告中,一位父亲苍老的容颜上带着牵强的微笑,接听了子女因工作忙而无法回家的电话。那一刻,老父亲苍老而伤感的脸、勉强的微笑、孤独的眼神,扎中了多少人早已坚硬的内心!谁能了解老父亲那份对子女伴于身旁的渴望呢?那份本该再简单不过的渴望,却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求,成为挥之不去的心酸。你年幼时,渴求也要求父母的陪伴呵护,待你长大,父母却老了,轮到他们渴望你的陪伴了,作为父母晚年依靠的你,难道不应该多给予一些陪伴、一些关怀吗?莫让父母走到人生的尽头,你才追悔莫及!

常回家看看吧!如苏轼所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啊!明月几时有,中秋月圆,何不放下你手中的工作,化想念为行动,回家看看父母呢?陪伴乃是孝道最直接的体现,想要真正地尽孝,就赶紧行动起来吧!父母的微笑,全因你的陪伴不缺席!你的陪伴和参与,能让那一桌为你而准备的饭菜更为鲜美可口——那里面深藏着来自父母内心何止千万的缱绻温情!

在这个讲究效率、生活节奏奇快无比的时代,无数的子女为了生活与梦想四处奔波。或许他们心中所系的,也有一个温暖的家,但迫于现实,为了生存、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他们的选择只能是远方,但即便如此,在中秋这样的团圆节日,子女们难道不应该把缺失的陪伴补还吗?生活固然辛劳、前程固然重要,但温情的家和充裕的物质,两相比较,难道不是前者更值得我们重视吗?放下手中的繁杂事务,回家看看吧!这是来自父母的心声,是藏在他们宽解的微笑下一直未曾吐露的心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全天下人对亲人最美好的、也是无可奈何的祝愿,若能团聚,又何须千里共婵娟?听从彼此内心的呼唤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还来得及的时候,我们理应陪伴于父母左右,你说是吗?

高考作文常用作家名【四】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爸爸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随着这首歌的旋律飘起,我的新潮也开始澎湃......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如今,有多少人弘扬了这美德?又有多少人抛弃了这美德?

心来潮,突然很想回老家看看。走在回老家的小路上,心里竟安分了许多。在远远的地方就望见那亲切的老家,熟悉至极的味道迎面扑来,心中多了份迫切。

走在老家的小巷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而是失落了许多,总觉得缺少了许多东西。从小巷到大厅,从大厅到后厅,绕了大半圈,并没有找到我来时想要找的那份亲切感。老家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反而是气沉沉了许多。想想以前,大厅总有一群孩子在嬉戏;总有几个老人安详的在喝茶聊天;后厅总有些妇女在边说边笑地摘菜、做扫帚......想到这些,我的嘴角不经微微扬起。然而,眼前的一张桌子、几张椅子孤寂的站在空荡荡的大厅里,这里的孤寂迫使我想要马上离开。

于是,我从另一个巷子口出来,站在这条可以看见进老家大门的全程路程。还记得,小时候常常坐在巷口等着爸爸妈妈下班回家。

我往前走着,看见一个苍老的背影站立在巷口,白色的头发随风飘扬着。我来到这个背影跟前,“啊!老伯怎么是你呀?”遇到熟人让我激动不已。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几缕几缕的照在老伯的脸上,老伯动了动嘴巴说:"嘿嘿,怎么回来了?在这站了老半天了怎么没看你从大门口走进来呀?”“咦?”

我先是吃了一惊,然后仔细端详了老伯的面容。老伯早已白发苍苍,雪白的头发下面是一双深邃而又无神、有点泛灰的眼睛,岁月无情的在他脸留下了痕迹。我难受极了,我很想告诉老伯是他老了,眼睛有点不好使,但我怎能这样说?

——“您大概走神了!大伯你站在这干嘛呀?风挺大的。”“唉,老家就剩我们几个孤苦伶仃的老人了。昨天王奶奶的女儿回来接她走了,估计也不回来了......估计我儿子也快回来了吧!”老伯说这些时,脸上难以掩饰悲伤、失落。我替老伯感到高兴地问:“那你是在这里等你儿子回来接你吗?”“不,不是。我只是想看看他。”“那你不和他一起住吗”,我感到奇怪地问?“子女在外多不容易,我一把老骨头了又不能帮上什么忙,去了也只会添麻烦。”老伯笑着说。

我一时答不上话来,老伯打破了沉默,“在这吃午饭吗?”“呃,不啦,我出来家里人不知道,也该回去了。”我突然很想回家,“老伯你回屋里头去吧!我先走了。”“好吧,你快回去吧。”老伯站在那里,迟迟不肯挪动步伐,深邃、无神、泛灰的眼睛依然望着老家大门外马路的方向。

老伯内心的那份牵挂随着微风飘扬,我的步伐也变得沉重,回过头,老伯依然孤寂的站在巷口。我向他招手示意他快回去,可他只是站着不动,像是没看见似的。

刚回到家,就看见隔壁家的小女孩站在家门口等她爸爸下班。这小女孩每天下午放学都会准时站在那,她爸爸回来后,她就会很高兴的迎上去,夺过她爸爸手中的东西,蹦蹦跳跳跑进屋去,出来时又稳稳的端了杯水。这是个多么温暖的画面,这是个很孝顺的女孩。

我思索着着两幅含义不同的“等待”,小女孩清脆的笑声打破了我的思绪。这时,不知从哪家里又飘来《常回家看看》的歌声。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爸爸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这首歌带给我们的应是自我反省。爸妈老了,但是心不变,牵挂的依旧是我们。他们需要的是陪伴!是关心!是爱!不是孤寂!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孝顺他们,不管工作、学习多忙,都应该常回家看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