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作文(九年级考试作文大全)

九年级数学作文(九年级考试作文大全)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4-06-22 00:46:40
九年级数学作文(九年级考试作文大全)

九年级数学作文【一】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九年级数学作文【二】

一、铺垫孕伏.

1.填空:1米=100厘米 1时=60分 1吨=1000千克

2.导入 :【演示动画“名数的'产生”】他们俩到底谁高?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做个裁判呢?好,老师一起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位小朋友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

教师指出: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教师明确指出: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让学生分别举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3米=300厘米

教师提问: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说明:由米到厘米,是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进率.

学生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的例子.

九年级数学作文【三】

1、学习例9。

出示例9: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1)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2)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1)讨论第一个问题

依次说说: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要看小数的哪一位?怎样确定近似数?

明确:

①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数,只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大于5,所以向十分位进1。

②得到的1.5是近似数,所以要用连接。

(2)讨论第二个问题

让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么想的,再次强调得数用“≈”连接。

(3)思考讨论:

比较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中取近似数的过程说说体会。

明确:

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而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要比1.5更精确一些,正因为如此,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3、归纳方法:

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

(1)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强调:要正确使用“≈”。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1,独立完成。

强调:把2.962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丢掉结果末尾的“0”。

2、练一练/2,出示

(1)指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的两个要求。先改写再求近似数。

(2)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板演。

(3)集流,分别说说改写的`方法和求似数的方法。

想想:为什么前面用“=”,后面用“≈”。

(4)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3、练习七/4。

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流,注意把9.9674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结果,根据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练习七/6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一组后交流,说说怎样比的,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独立完成右边一组。集流。

5、练习七/7。

(1)提醒学生看清要求,独立完成前两项。指名板演。

(2)集流,注意格式和单位。

6、练习七/8

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指导完成总产量的改写,并保留一位小数。注意格式。

九年级数学作文【四】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为了让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数学感兴趣,对所学知识能掌握牢固,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1.温故知新。三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年,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一、二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只能把一、二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一位数乘2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

2.运用比较。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的负迁移作用。

3.改错练习。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三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三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

九年级数学作文【五】

九年级数学作文【六】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所任教的三年级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阳光助跑”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学写钢笔字,有的学生尽然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写字风格和写字速度,课堂上有老师监督字写的还比较正规,但是家庭作业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情况下,字迹比较潦草。这与学生自身的控制能力有关,同时与监督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于是采取家庭作业不定期、不定人的上交化,这样有效的控制了学生字迹潦草的现象。

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总之,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才会收到实效,避免误区。

九年级数学作文【七】

谈话:前面我们了解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的蔬菜之最,最大的葫芦周长是1.77米,最重的南瓜重0.607吨。

1.77米=( )厘米、0.607吨=( )千克

(学生回答。)

谈话:你是怎样换算的?

请多名学生回答。

最重的芹菜重23千克800克;最长的胡萝卜3.35米。

(课件出示图片和数据)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前面了解到的知识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本单元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利于学生的系统思考。同时,对学生单名数换算进行了复习,为下面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