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优秀作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优秀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7 00:00:0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优秀作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一】

1、阅读,研读原文2、课件(从网上下载的《滥竽充数》故事的动画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二】

??学语文六年级《狐狸和乌鸦》续写800字

狐狸自从上次用自己的诡计骗得了乌鸦的肥肉以后,便一下子“声明远扬”,狐狸自己也十分得意:那笨乌鸦怎能和我狐狸相比,要是有下一次的话,哼!哼!……

说来也巧,这一天,狐狸又外出溜达,忽然抬头一看,呀!这不又是那只傻呼呼的乌鸦吗,瞧!它嘴里叼的是什么?肉?!呀!真的是肉!这可是我狐狸再次显示本领的时候了。

狐狸抹里抹那快要流下的口水,“哟!瞧!这不是我们的乌鸦大哥吗?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几天不见,我们的乌鸦大哥可更潇洒,更英俊了。”乌鸦看了看狐狸,没有作声。

狐狸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乌鸦大哥,听说最近您老可升官了,当上了菜市场的卫生监督员,真是可喜可贺呀!瞧!这一身黑制服穿在您身上,简直酷呆了!今天外出有何贵干呀?”乌鸦看了看狐狸,摇乐摇头,没有作声,只是拍了拍翅膀。

狐狸看着乌鸦嘴里的`那块肥肉,咽了咽口水,忽然大哭起来:“乌鸦大哥呀!您可一定要原谅我呀,我知道上一次是我的错,自从上次的事以后,人们便把我和狡诈、阴险之间划了等于号,连小学课本上也批评我了!我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简直成了坏人的特有称呼。乌鸦大哥呀!您可一定要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呀,不然,我怎么见人呀!……”

乌鸦见了狐狸这番情景,不由动了同情心:“好吧!……”可是乌鸦刚一张嘴,那块肥肉又一次从乌鸦的嘴里掉了下来,狐狸见状,喜上眉梢,“嗖!”的一下窜了出去,一口叼住肥肉,三下五除二便飞快地吃了起来,乌鸦见了连忙大喊:“狐狸老弟,别吃!别吃!这可是块病肉呀!”

“什么?病肉?”狐狸舔了舔嘴巴笑道:“别骗我了,你以为我和你一样傻吗?”

“真的!”乌鸦解释道:“这是我们菜市场今天刚从老狼摊上收缴的带有大量细菌的病肉,这不,我正要带去偏僻的地方销毁呢!瞧!老狼的罚款单还在我这儿呢!”

“啊?!”狐狸一听愣住了。他忽然觉得肚子里在隐隐作痛。“哎哟!”狐狸立刻捧着肚子叫了起来!

这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三】

1、同学们,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内容,改变表达方式的习作练习。改写,可以改体裁,如把改成记叙文:可以改人称,如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可以改结构,如把倒叙改成顺序等等。记得我们在四年级时曾经练习了把诗歌改成记叙文。通过那次练习,大家对改写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同学们还记得如何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吗?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启发引导)

3、设置悬念:那么,我们如何去把寓言故事改写成记叙文呢?我们来读一读范文《揠苗助长》就知道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六】

1、知名度这次习作的要求。

2、齐读《揠苗助长》

(1)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述揠苗助长这一故事的。

(2)如果你是禾苗,谈谈你的感受。

(3)如果你是这位庄稼人,你看到结果会怎么想?

(4)你想对庄稼人说什么?

小结:认真阅读例文,领悟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加进想象和体验,生动地再现原文的`情景,表达原文的感情。

如何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揠苗助长》呢?

(5)同桌交流体会。

(6)指名口述。

小姐:我们在进行改写的时候,改写成的不能违背寓言的寓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七】

1、这里的风景很美丽。

2、这么远,箭射不到。

3、这个故事很感人。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5、西瓜没有授粉,不会结出瓜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八】

(一)感知内容情境激趣

1、教师话语导入:《滥竽充数》是一则流传千年的故事,大家一定很有兴趣再次来回味,谁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或者复述课文?学生朗读与复述课文。

2、看课件《滥竽充数》的故事

(二)比较赏析领悟方法

1、讨论动画解说词比较课文内容更为详细的地方?

2、投影解说词文字:“……当时,有个叫南郭的人,家境贫寒,又没有一技之长,为了生活,壮着胆子冒充吹竽高手,要求参加齐宣王的竽乐队,齐宣王不加考核,就让他参加了竽乐队,从此……”以上片段与原文“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做比较,说说有什么感受?

3、南郭为什么进竽乐队,以及怎样进的乐队?想象其他可能的起因和成因。(答案体现开放多样性)

4、讨论南郭进乐队,原文中哪一个动词概括得最确切?

5、教学小结:“混”字最为确切,围绕“中心词”“混”字,通过自由想象,把南郭进竽乐队的.原因(第一次心理活动)和过程讲述得很明确、丰满了。同学们围绕“滥竽充数”成因——“混”写片段,要求注重心理描写。

6、课堂独立写作,然后交流,评价激励。

(三)方法迁移,以点及面

1、师话语导入:找到中心词

确定扩写点,大家写出了南郭充数的多个原因,请大家以小组展开学习,思考原文中还可以找到哪些类似“混”的中心词,可以作为扩写点?

2、生小组读文讨论,教师引导。

3、小结:“装”字写出了“滥竽充数”的过程,“逃”字,它写出了“滥竽充数”的结果。板书:扩写点装逃

4、说词说句练习。说含有“装”字的词语,结合情境语言“画画”南郭吹竽的形象?

5、想象合奏时,齐宣王、吹竽者的“众生相”?想象南郭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候,南郭此时的心理?(第二次心理活动)

6、说词说句练习。围绕“逃”来说几个成语?教师引导,学生描摹南郭逃跑的神情、动作形象,揣摩南郭逃跑的心理?(第三次心理活动)

7、选择“滥竽充数”的过程——“装”,或者“滥竽充数”的结果——“逃”为题,写一个片段。

8、交流片段“装”,交流片段“逃”各一、二例。教师学生相机点评。

(四)总结升华联接成篇

1、再次说说南郭人物的特点,成语“滥竽充数”的寓意。(答案体现开放)

2、同学对南郭献上几句劝告的忠言?生写作。过渡语:大家的“警世”暂时不作交流,留给大家把它点睛之笔,写在这次习作中。

师提出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连段成篇,前后照应全文写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