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儿时的作文1000字(儿时的回忆作文700字)

怀念儿时的作文1000字(儿时的回忆作文7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04-07 11:14:38
怀念儿时的作文1000字(儿时的回忆作文700字)

怀念儿时的作文1000字【一】

细雨蒙蒙,灰砖青瓦,竹墙篱笆,青石板路,鸡鸣狗叫,一切都那么和谐!我回来了。我用双臂拥抱雨丝,我用歌声表达我愉快的心情,我回来了,我的老家!

清新的气息在雨中飘荡,涤荡着我飘泊的心,儿时的欢笑时隐时现,情愫在悄悄地蕴育。当我看到儿时的立志碑时,我热泪盈眶。

我泪眼朦胧地望着那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儿时的.情境象轻烟一样萦绕在我的脑海,我走进了儿时的梦境。

长到六岁时,是读书的年龄,一天父亲郑重其事对我说:“武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贫困的山区,对教育的渴望,对教师的敬仰,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怯怯地说:“我想当一名教师。”父亲因过分激动而说话硬咽起来:“好……好……武子当一名教师,来,来,我们立块立志碑。”

父亲雕琢了一块石碑,上刻:武子立志当教师,望上苍保诺。父亲点了三支香烛,朝天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父亲那副虔诚的样子深深烙在我心中,父亲希望他的儿子有一天象鹰一样翱翔在天空,飞出山区,飞向美好的生活。

记得立下立志碑的第二天,父亲带我到采石场。“吭唷,吭唷”声不绝于耳,采石场上,村民个个裸露上半身,汗流浃背,青筋暴露,村民步伐整齐,坚定有力地抬着青板石往前走。父亲对我说:“读书要象他们抬青石板一样一步一个脚印。”

在父亲的期待下,在立志碑的注视下,带着父亲嘱托,踏上了青石板路,踏上了读书之途,辛勤的汗水洒了一路……

记得每天鸡叫第一遍,奶奶就把我叫醒起来读书,青灯冷石板凳,叫我终生难忘,也把我锻炼成吃苦耐劳的人。

终于我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我现在有一个九个多月的女儿,她生活在幸福的生活之中,享受美好的阳光,如何教育她?我真想带她看看立志碑,走走青石板路。

怀念儿时的作文1000字【二】

因为年龄小,因为好奇……童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几件事来表现;可以重点写有趣的想法,可以重点写有趣的语言,还可以重点写有趣的动作。只要重点突出“有趣”,便成功了一半。

比如说,学飞翔。看见天空的鸟儿和飞机都会飞,于是给自己装上诸如衣服、树枝之类的“翅膀”到处“飞”;甚至可以写为了真正“飞”起来,爬上树往下跳,一不小心摔个鼻青脸肿,挨大人的训。

再比如,模仿大人。大人所做的一切对儿童来说,都充满诱惑,模仿大人,也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项“重要功课”。试穿大人的鞋、衣服,要么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要么在小伙伴们面前“臭显摆”;模仿大人做饭,大人不在家,自作主张打开煤气灶,好的把饭菜做糊了,不好的,险些造成火灾;还有,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过家家”,扮爸爸、扮妈妈,扮孩子,像模像样地模仿大人过起“日子”来;像电视剧里的人物那样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

怀念儿时的作文1000字【三】

这篇文章写得特别有韵味,不仅写了一件有关大人的“谎言”和童年天真的事,而且很好地写出了对于童年生活中大人“谎言”的思考,这思考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没有给出答案,但也分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就是韵味,你读出来了吗?

怀念儿时的作文1000字【四】

说来你不会相信,我儿时最为喜欢吃的小零食就是当时及其不上眼的芡实,在我们余干当地俗称鸡卵子里,当然,那时候的芡实不像现在抄作的这样火爆,根本不知道它在书上的全名,更不会去了解它的药用性和保健性,因为80年代的它,就是平民百姓都不怎么去吃的小零食,而我偏偏对它独有情衷,理由很简单,就是特别的便宜,五角钱给你一小忠子杯,在当时的余干,唯一的一条东山大街上,只要是到了芡实成熟的季节,任何一个小摊小贩上都可以买得到,而且买上一块钱放在口袋里,就可以从早上去上课吃到中午下课回家,这对于当时口袋没有多少钱的小孩子来说,自然成了儿时最为解馋的.首选食品,吸引力很大。如今,在记忆中细细的品味,当时那一粒一粒扔进嘴里嚼的感觉非常的记忆犹新,那是粉粉的口感约带一点涩涩而又甜的味道,偶尔嚼上几个外壳软软的熟芡实,我会连壳带心一起吃掉,那个香甜味道,没有得说。

如今,过上安康生活的我再次品尝芡实,未免儿时的味道约显有些欠缺,一来因为当今的芡实价格昂贵,二来花样百出的各种食補疗法替代了那个年代最为粗糙的吃法,当然,细细的斟酌,现代的芡实吃法应该是更具合理性和营养学。不管怎么样,一个不起眼的民间小零食华丽转身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且在余干美食之乡享有盛名,形成了以种养,深加工,延伸的产业链,其加工的系列产品如芡实饮料和美酒正在漂洋过海远销欧美等国家,为传扬美食之乡---余干赢得了美誉。今秋专程采访,但见余干县三塘乡生态曹氏产业园,芡实茫茫一片,不禁感慨万千,又一次唤醒了儿时的记忆,自觉进入心灵深处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引来了无限忆想。

其实,品尝任何美食,人人都有一种自己味觉的固执,但是,我认为坚守家乡的味觉还是比永久还久,因为那种家乡的味道是维系乡土人情的纽带,历经千秋万代永远都不会去更改,传递的不但是一个地方的美食特色,最为重要的是传递着家乡人的亲情味道。四方游子,无论身在何方,家乡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都是亲情的味道,正宗的味道,令人震撼,直到永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